城市規劃師資料:城市公園規劃設計

2020-12-17 建設工程教育網

  隨著人們對自己周圍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趨勢和方向不斷發展變化,以設計師和領導的決策為主導的設計過程已經在削弱,趨向於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因為場所或景觀不僅是讓人參觀的,而是供人使用、讓人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設計者就應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設計,這樣設計出來的作品才會迎合公眾的需求。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推行「公眾參與」性設計就顯得更為重要,也具有絕對廣泛的應用前景。

  1、城市公園規劃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的城市公園規劃設計,充斥著簡單化的功能空間,一些雖經刻意處理,但不免陷入圖案式的平面安排與雕塑式的體量表現中,新的外貌掩蓋了地方風格,過於追求建築形式的「美」,而忘卻了使用者的實際需要,較少有使用者的行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認同,當然也就達不到設計的最終目標。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1 意圖不被公眾理解

  設計者做城市公園規劃設計時往往只是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而並沒有讓使用者參與到設計中來,這兩者是不可真正替換的。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夠了解或根本不理解設計師對外部環境如景點、小品等建築的設計意圖,難免產生與設計意圖相悖的使用行為,即誤用環境。最典型、也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是美國學者阿爾伯特.J.拉特利奇在《大眾行為與公園設計》一書中所舉的例子'在某公園的入口處,設計者設計了一組照明燈具。其外型與垃圾箱相似,而導致大多數使用者僅憑第一印象。就將廢棄物往其半圓形開口裡扔。這是設計師有意給使用者一個錯誤的功能印象所產生的結果。

  上例是有意設計的,但現實的生活中不少設計是無意識的,卻帶來了與設計相悖的效應。如不少的城市住區外部環境設計中沒有充分考慮人們休息、休閒、對話的空間設置或合理的位置,而使得人們不得不在外部環境中的小品、景點或踏步上坐下休息或對話。

  1.2 城市公園規劃設計過程中沒有公眾的身影

  大多數設計者即使在設計時注重了公眾的參與,但也僅是採用問卷的形式,並沒有真正意義的公眾參與。如深圳市中心公園設計,在調查公園的使用情況時發現,在設計過程中沒有公眾的參與,公眾使用起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座凳的材質、朝向等小問題,以及功能分區劃分不準等大問題- ,這些問題如果在設計中有公眾的參與,就可以避免了。設計師在做設計時想當然地認為使用者喜歡什麼,而不是親自詢問他們。因為缺少了公眾參與的環節,既使考慮到了人們的一些需求,但有時還會脫節,對應不上,因為使用者和設計者之間不存在可替換的真實體驗。這時就需要徵求公眾的意見,即公眾參與到設計中,以避免使用時出現問題,也使設計更加合理、完善。

  2、公眾參與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必要性

  我國城市公園規劃設計過程基本上是封閉的,不對外的,這種運作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一種開放、透明度高的模式來取代它,使城市公園規劃設計工作從封閉走向開放,使其更加成熟。從某種意義上講,設計過程是一個教育過程,使用者和設計者之間不存在可替換的真實體驗。正如佛裡德曼所說,「設計過程有一部分是教育過程,設計者(規劃者)從群眾學習社會的文脈和價值觀,而群眾則從設計者身上學習技術和管理,雙方的交往讓兩類知識融合,共同發展。&所以,公眾能有效地對設計師和領導者兩個主體進行制約,形成合理的公眾參與城市公園規劃設計決策模式。政府、設計者、公眾在城市公園規劃設計中的不同角色定位,三者優勢互補,從而建立起了和諧有機的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系統。

  3、公眾參與城市公園規劃設計的幾種常用方法

  3.1 大眾傳媒發布信息

  由項目實施單位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傳播媒介發布信息,向有關政府機構、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各界知名人士、專家技術人員及廣大群眾介紹項目背景資料,讓他們發表看法和質疑,清楚項目建設的目的和目標要求,以便得到公眾的理解與支持,同時能及時根據公眾的意見調整方案,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3.2 公眾座談會

  由政府規劃部門和項目實施單位召開公眾座談會。參加人員有項目所在地區的社會團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公眾代表等。請與會代表對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提出自己的觀點及建議等,建設單位認真聽取這些意見,並在方案中做出合理的調整。

  3.3 專家諮詢和審查會

  對項目的方案進行諮詢和審查。幾乎每一設計項目必須經過專家的討論看方案是否可行,才會進行下一步的實施。這一過程公眾可參與進來,暢談他們所憧憬的風景,並提出合理化建議,這對方案的改進大有裨益。

  3.4 公眾代表參與到規劃設計中

  在城市公園規劃設計過程中,可以讓公眾選出來的代表直接參與到設計中來,公眾可以把自己喜愛的且具有創意的作品提供給設計者,特別是具體的設施,如什麼風格的景觀建築、什麼形式的座椅、健身器材等的設計,相互交流,使設計者真正了解公眾所需,及時調整方案,加快設計進度,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於老百姓,也就必須有公眾參加。

  3.5 公示設計圖紙和模型

  這種方法是較為簡便,也最容易進行,所以在我國應用較為普遍。如在2008年綠色奧運規劃、奧林匹克公園規劃及比賽場館設計過程中,多次舉行展覽、聽取公眾對方案的意見,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有一些公示是在走形式,所以對於這個方法,有關單位在組織展示時一定要講究方法,不能走過場,要受到應有的效果。

  3.6 其他方法

  接受公眾來訪,來電,來信,訴訟等、設立專人專線接待群眾、群眾可通過這些形式發表自己的意見、項目實施單位再予以協調解決。對這些問題應加以重視、以作為設計參考。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公眾參與的形式更加廣泛。如通過計算機網絡、在網上進行民意調查等方式徵求公眾對項目的看法和建議。這種方法見效快、在一些地區應用較為普遍。

  4、結語

  公眾參與設計提供了一種在尊重與平等中進行交流的機會。城市公園這種為大多數市民使用的開放性的交流空間的設計、適合這種方式。設計師只有在全面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後、才能更好的促進項目向成功的方向邁進。城市公園的建設是為廣大人民服務的、所以在進行設計時就必須與公眾(尤其是居住在該城市的居民)取得一致。這就要求在城市公園的設計過程中有公眾的參與、要調查他們的意願、切不可主觀臆斷。

  2020年城鄉規劃師課程熱賣中!網校結合多年成功輔導經驗,從學員實際需求出發,結合城鄉規劃師考試命題規律、重點、難點,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推出2020年城鄉規劃師【超值精品班】 【高效實驗班】

  多個個性化輔導班次,各輔導班次為考生精心設計,滿足不同類型考生需求,考試通過更有保障。2020年城鄉規劃師輔導課程>> 直接購買>>

  了解更多輔導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備考內容及更多優惠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群可領免費資料。

相關焦點

  • 2014城市規劃師複習資料:城市社會學的基本知識
    2014城市規劃師複習資料:城市社會學的基本知識  【考生回憶】2020年《城鄉規劃相關知識》真題解析   一、社會學  城市規劃師輔導:社會學研究社會結構和人類行為,有著不同於其他社會科學的獨特研究方式。
  • 專訪| 一位城市規劃師眼中的「理想城市」
    李昊:其實規劃師能完全發揮自己理想的空間很有限,另一方面哪怕施展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城市最終發展也不一定如自己所願,所以說很難具體形容一個規劃師能為城市做出多大的改變。的確也有一些特別知名的建築師或者規劃師為城市做了一些設計,奠定了城市未來發展的基礎。
  • 城市規劃師: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方法與要求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方法與要求(必考點)  現狀調研與前期研究:  1)包括上一層次規劃即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對控規的要求,其他非法定規劃提出的相關要求等。  2)規劃範圍及周邊用地情況,土地產權與地籍資料;道路交通現狀資料及相關規劃資料;市政工程管線現狀資料及相關規劃資料;公共安全及地下空間利用現狀資料;建築現狀資料;土地經濟等現狀資料;其他相關(城市環境、自然條件、歷史人文、地質災害等)現狀資料。
  • 「我是小小社區規劃師」——給孩子的城市規劃課
    「小小社區規劃師」實踐課程是北京兒童城市規劃宣傳教育試點產品之一。  1  實踐課程背景  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關於「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參與城市治理」的要求,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宣傳教育中心
  • 註冊城市規劃師繼續教育辦法
    第二條 註冊城市規劃師繼續教育旨在使其適應城市規劃領域發展的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城市規劃在編制設計、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動態,使註冊城市規劃師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得到更新、補充、拓展和提高,以完善其知識結構,保證其在行業內的長期執業水平。 第三條 參加和接受繼續教育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 淺析2017註冊城市規劃師發展前景
    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大規模發展時期,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對於城市規劃設計等建設方面人才需求比較大,中國目前仍以城市建設為主,新一輪的大規模建設,需要進行大量包括城鎮住宅、城市商業、市政基礎在內的建設,也將帶來規劃設計相關人才的大量需求。  作為新興行業的城市規劃,其重要性日益顯見,註冊城市規劃師的需求空間非常巨大。
  • 2014城市規劃師名詞解釋:城市布局形式和城市用地分析
    城市布局形式  指城市建成區的平面形狀以及內部功能結構和道路系統的結構和形態。  城市布局形式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或為自然發展的結果,或為有規劃的建設的結果。這兩者往往是交替起著作用。研究城市布局形式及其利弊,對制定城市總體規劃有指導意義。
  •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把城市輕輕放在大自然中」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成都對於建設公園城市有什麼新實踐?未來公園城市如何建?住建部城市設計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朱子瑜在研討會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 甘做城市「益生菌」!北京亦莊新城責任規劃師「亦盛君」來了
    全方位覆蓋層由亦莊新城各區域的街區控規、專項規劃中標團隊、城市設計團隊和技術審查團隊組成的第三方專業團隊,通過深耕各項規劃編研工作,不斷完善「1+4+N」的亦莊新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織補銜接層由經開區規自分局下屬的事業單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規劃和環境設計研究中心,抽調技術骨幹組成屬地規劃師團隊。亦莊新城規劃總面積約225平方公裡,涉及「兩區八鎮」多方利益主體。因此,我們設計「織補銜接層」作為託底,協助開展調研摸底、上傳下達、技術諮詢、規劃評估和總結宣傳等工作。
  • 註冊城市規劃師考試
    註冊城市規劃師考試介紹 根據原人事部、建設部《關於印發「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認定辦法」的通知》(人發〔1999〕39號)和《關於印發「註冊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人發〔2000〕20號)文件精神,從2000年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實施註冊城市規劃師考試
  • 聽說,你想當城市規劃師……
    它涉及到你居住的城市將來會變成什麼樣,更進一步說,它關係到你在城市生活的每一天會不會變得更好。所謂 「搞城市規劃的」,是「城市規劃從業人員」的職業大類。向下細分包括:即各大規劃院、各類設計公司和事務所、以及規劃諮詢公司,它們提供技術方案,對政府和開發商下一步的建設決定提供意見參考。
  • 2010年城市規劃師管理與法規資料:道路交叉口設計要求
    1.交叉口交通組織方式  (1)無交通管制:適用於交通量很小的道路交叉口;  (2)渠化交通:使用交通島組織不同方向車流分道行駛,適用於交通量較小的次要交叉口、異形交叉口和城市邊緣地區的道路交叉口。
  • [分享]南昌濱江城市設計資料下載
    設計風格:現代風格 項目名稱:[江西]南昌城市生態湖泊公園景觀設計方案  目錄簡介:01機遇與願景(城之心、江之眼)、02區域綠廊框架(區域規劃、規劃對比、場地地形、農田與自然河道景觀廊道、丘陵森林廊道、濱江公園、城市活動綠廊)、03公園方案(設計策略、場地現狀、順應基地本質、可持續規劃
  • 城市規劃師考點總結:城市社會學概論
    城市社會學概論  了解當代社會學的主要理論流派較成熟的有結構功能主義、衝突理論、交換理論及互動理論。  1.結構功能主義結構功能主義是社會學中歷史最長的重要的理論方法。現代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塔爾科特?帕森斯(T.Parsous,1902—1979)。
  • 我是城市規劃師|景觀、建築、規劃,從來沒在怕的!
    「趣說規劃——我是城市規劃師」上期推出後,苦於評論區清一水的吃貨評論,絲毫不見活動安排的影子。樓導只好親自出馬。在不清楚第002期受訪人是誰的情況下,為TA安排了一場活動,DIBO團隊協助並拍攝完成了《浙江人在北京——寧波人何苦為難溫州人》。
  • 城市規劃師要學什麼?最全課程體系大公開
    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明確了大概的方向,懂了一些東西,但是感覺要學的東西更多了?  看似在學校學了很多,但真正到了工作崗位才發現,幾乎還是啥也不會,感覺一切還是要重頭學起。成為一個城市規劃師,到底要學什麼呢?
  • 蕾奧規劃獲得2020年首屆大灣區城市設計大獎
    首屆大灣區城市設計大獎,由香港城市設計學會邀請大灣區的城市設計專業人士和機構提名區內城市設計項目參評,其目的是通過表揚粵港澳大灣區內與城市設計相關的優秀作品,加強在大灣區工作的城市設計師、規劃師、建築師、風景園林設計師、工程師、測量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士、公司和機構之間的合作及交流,從而提升區內城市設計之水平,並推動制定大灣區城市設計師的專業資格。
  • 慕尼黑城市規劃:拒絕城市黑箱子
    慕尼黑是一個在城市規劃上很強調市民參與的城市,南方周末記者在當地採訪期間,隨退休城市規劃師蓋拉德·梅格霍勒(Gerhrad Meighorner)先生參加了一次規劃論壇活動。11月的慕尼黑下起了冷雨,氣溫降到零度。
  • 守初心 綠邊疆——訪教授級城市規劃師王璲
    「當時,一共有50餘人參與了包頭新城區規劃的編制工作,大家參考的依據主要是一些前蘇聯城市規劃技術指標的數據,剩下的全靠大家群策群力。」王璲說。後來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確定了以阿爾丁大街為縱軸、鋼鐵大街為橫軸的縱橫城市格局,並按照「勤儉治國」的方針,將新市區總體規劃期限分為近期、遠期、遠景三個時期。「1955年11月19日,黨中央原則上同意了該規劃報告。」
  • 探索公園城市內涵,向全球城市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學術季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王建國,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住建部科技委委員及園林綠化專委會主任委員何昉,學會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設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