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出手機支付密碼 10歲男孩3天花費萬元買遊戲裝備

2020-12-27 中原新聞網

「熊孩子」本來就讓不少家長頭疼,聰明的「熊孩子」則讓更多家長直呼「傷不起」!4月3日到6日(註:4日停遊),太原一名10歲的「熊孩子」為了玩遊戲,以上網課為由拿著家長的手機瘋狂支付買裝備,3天時間消費了萬餘元。

最近一段時間,太原市民王女士因為這件事著急上火,她有些後怕,又有些心疼。王女士說,如果不是及時發現,還不知孩子會花掉多少錢。開糧油店的她,扛一袋50斤的面上6樓最多賺8元,辛辛苦苦賺的錢孩子一下就花掉了,太心疼。

4月15日到19日,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熊孩子不僅猜出了家長的支付密碼,還「銷毀」了所有支付記錄,將支付記錄全部刪除。

一條微信支付記錄 家長才發現孩子在玩遊戲  

王女士夫婦是河北人,來太原已有3年時間,這些年夫妻二人經營著一家糧油店,帶著正在讀三年級的小兒子租住在萬柏林區漪興路的一個小區裡。每天早晨起床後,她都習慣看一下前一天微信的收付款記錄,看一看前一天糧油店的進出帳情況。

4月7日一早,手機裡的一條628.56元的微信支付記錄引起了王女士的注意,這條支付記錄的支付時間是4月6日23時01分24秒,這個時間她已入睡,微信支付購買商品的名稱是和平精英點券,只有小學文化的她對此一頭霧水。「我以為是丈夫拿手機買東西了,問了後才知不是他。我就問了下在老家的大兒子,大兒子說那是玩一款叫『和平精英』的遊戲買裝備花錢了。我第一次聽說玩遊戲也要花錢。」王女士說,直到這個時候,她才知道平時拿她手機提交作業的小兒子,還用手機玩遊戲。

王女士說,起初她以為只有這一筆消費,就讓大兒子幫忙查了一下,結果發現用她信用卡支付遊戲的不止這一筆消費,還有30餘條消費記錄,消費時間是從3日到6日(4日停遊),消費金額達到萬餘元。「大兒子幫忙在騰訊客服公眾號進行申請,由於大兒子不是監護人無法申請。我就在大兒子的指導下,通過騰訊客服公眾號進行申請,可材料遞交到一半就怎麼也進行不下去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也不知道找誰,希望山西晚報能幫幫我。」王女士說。

熊孩子先猜出支付密碼 再刪除支付記錄  

之前的支付記錄都去哪裡了?支付時難道是免密的嗎?10歲的孩子又是如何猜出密碼的?帶著這些疑問,4月15日下午,山西晚報記者見到了王女士和她的小兒子。一見山西晚報記者,王女士就把手機相冊裡的截圖一張張翻開給記者看,照片上的截圖顯示的是一筆又一筆的遊戲消費記錄,最多的一筆是1528元,其次是1000元,有好幾筆支付金額是628.56元,最少的支付金額是5.82元,而支付的方式大多是一家銀行的信用卡。把這幾十條消費記錄加起來,3天就花掉了萬餘元。

山西晚報記者看到,第一筆是4月3日15時34分28秒支付的648元,最後一筆的支付時間是4月6日23時01分24秒。這些支付記錄中,支付的時間大部分是中午和晚上的時間,也有凌晨零時和1時的支付記錄。

「我平時店裡忙,中午和晚上回來後,現在網上授課,孩子說要用手機看作業和提交作業,我一回到家,孩子就把手機拿走了。」王女士說,她沒想到孩子拿她的手機不光是看作業。

在遊戲中支付購買後,微信支付裡會有記錄,銀行也會發送扣費簡訊。這些簡訊內容都去哪裡了?「我都刪了。」王女士的小兒子說,媽媽手機上的支付密碼,他在一天的時間裡試了20多次,手機還被鎖了好幾次,最後試出的密碼是媽媽的生日。

採訪時,讓山西晚報記者印象深刻的不是王女士的容貌,而是她那雙像極了男人的手,那雙有些粗獷又滿是裂紋的手。王女士說她沒啥文化,能幹的就是苦力活,這雙手跟著她吃了不少苦。「只要有飯店需要米麵,不管多遠,我都會送過去,每袋50斤面也就賺2元。扛著面送到居民家的6樓,最多也就賺8元。」王女士說,賺的都是辛苦錢,可孩子大幾百上千元的花錢買遊戲裝備,太虧了。

孩子無法體會父母不易 記者幫忙遞交相關材料  

在與王女士的小兒子聊天的半個多小時裡,孩子說他知道5元、50元和100元分別能買到什麼東西,他對錢有概念。在山西晚報記者告訴他,媽媽送一袋面給飯店才賺2元錢的時候,他說他跟媽媽一起去送過,「並不累呀。」聽到孩子這樣說,王女士告訴孩子:「你拎的是20斤的大米,你走的還是平路,讓你背著50斤的面爬樓,看你累不累?」

王女士說,孩子還是不知道他們賺錢的辛苦,那天孩子知道他錯了,所有作業全部正確,和以前錯很多相比真的一點兒也不一樣。

離開前,山西晚報記者教了王女士和她的孩子怎樣在電腦上看老師布置的作業,同時告訴王女士更改微信的支付密碼,和信用卡解除綁定。

4月17日下午,多次聯繫後,山西晚報記者打通了騰訊客服電話,工作人員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說他們非常重視,會在24小時內有專員給王女士回電,盡最大能力幫助王女士,並會以關懷金的形式讓王女士進行申請。

大意沒改密碼 熊孩子玩遊戲又花出去數千元  

在得知騰訊客服的答覆後,王女士又給山西晚報記者發來一張微信支付帳單中的截圖,王女士說,其中一項充值服務9283.84元是玩「和平精英」遊戲的消費總記錄,前兩天採訪時一直以為都是「和平精英」遊戲消費記錄的「廣東天宸」,其實是另一款叫「奧特曼之格鬥超人」遊戲的消費,王女士詢問能否也幫忙聯繫一下。

採訪時,山西晚報記者記得這一項遊戲的消費金額是1395元,而王女士發來截圖的消費金額卻達到3491元。「這個事怨我,我想等這個事處理完了再換密碼,再解綁。我丈夫過生日,就把手機給孩子玩,誰知道他又花錢了。」王女士說,她現在特別後悔沒有及時變更密碼,發現孩子又消費後,她立即變更了密碼,也對銀行卡進行了解綁。

4月19日上午,多次聯繫後,山西晚報記者撥通了vivo網際網路客服熱線,工作人員在查詢了王女士孩子消費的商戶單號後,說會給王女士發送一條簡訊,讓她根據上面網址上的內容進行填寫,他們的工作人員在核實後,確認是未成年人進行的消費後,會退還相關費用。

隨後,王女士給山西晚報記者打來電話,說她已經收到了簡訊,也填寫了相關信息,感謝山西晚報記者連日來的幫忙。在此,她也想通過自己的情況,提醒其他家長們,孩子每次拿她手機的藉口都是要看作業,其實是以看作業為由玩遊戲,家長們不要把支付密碼設置得太簡單,防止被孩子猜出,也不要隨便放心地把手機交給孩子,學習時如果條件允許,儘可能陪在孩子身邊。  山西晚報記者 楊洲芬

相關焦點

  • 美一6歲男孩在iPad遊戲應用內購買花費逾10萬元
    美一6歲男孩在iPad遊戲應用內購買花費逾10萬元2020-12-14 13:00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 在2020年夏天,一個6歲的孩子在App Store上花費了1.6萬美元購買世嘉的iPad版《Sonic Forces》。
  • 瀋陽一10歲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刷1.98萬玩手遊
    瀋陽一10歲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刷1.98萬玩手遊 唐葵陽/瀋陽晚報 2017-08-18 14:59
  • 10歲孩子玩遊戲 五天「消費」三千七百元
    為了讓手遊裡的人物更華麗、裝備更厲害,家住蘆山縣的10歲熊孩子竟然在5天的時間裡,用母親的銀行帳號充值三千多元購買遊戲中的英雄皮膚,讓父母鬱悶不已。「因為從列印的明細上顯示,我的銀行卡在5天時間裡,出現了多次消費記錄,多的有幾百,少的是幾十,都是通過我的微信交易的。」王女士說,由此看來,花錢的肯定不是別人,就是家裡人。通過詢問,王女士10歲的兒子陽陽終於承認是自己花費了這筆錢,用來購買一款名叫王者榮耀的手機遊戲的點券。  陽陽告訴記者,他經常玩媽媽的手機,自己很喜歡玩手遊,在遊戲裡結交了很多「朋友」。
  • 為了遊戲,10歲孩子2個月騙奶奶5萬元,支付方式讓人意想不到
    前幾天,又一起這樣的事件,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一位年僅10歲的未成年孩子,竟然只是喊奶奶點頭眨眼,就騙走了5萬多存款購買遊戲道具和裝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弄清原因,胡婆婆向銀行請求了幫組,而通過銀行卡流水的記錄顯示,這張銀行卡的支出分為很多筆,零零碎碎幾十、幾百乃至幾千都有,而且均為網上支付。這就奇怪了,胡婆婆表示,他從來都不會使用網上支付,那這5萬多元,到底是誰偷偷花掉了呢?通過調查和詢問發現,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他身旁年僅10歲的孫子。
  • 「聰明」保姆猜出東家密碼 微信轉走6萬元方事發
    原標題:「聰明」保姆猜出東家密碼,微信轉走6萬元方事發這一查不要緊,把萬女士嚇了一跳:短短一段時間裡,自己的微信帳戶中竟已分多次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轉帳支出,累計超過6萬元。警方調查後發現,實施轉帳的竟然是猜出了萬女士支付密碼的住家保姆。近日,松江警方將這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犯罪嫌疑人鍾某依法刑事拘留。  女子鍾某幾年前來到萬女士家從事家政服務,一直住在萬女士家中。
  • 猜出老闆的手機密碼之後……
    方便快捷的手機支付也為心懷貪念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機近日,莒縣店子集街道一洗車店老闆趙先生報警微信錢包就被人盜刷了2000元莒縣趙先生接連收到消費記錄簡訊,第二天開門營業時發現自己店裡專門用來收錢的手機不見了
  • 13歲男孩拿母親手機上網課,玩和平精英看虎牙直播8天充值萬元
    近日,浙江嘉興的許女士發現其微信綁定的銀行卡裡少一萬多元,這才明白13歲的兒子這些天不僅用她的手機上網課,還趁機充值了至少4款遊戲和直播軟體,總共花費約12000元。其中消費最多的是在虎牙直播充值6872元,另花費2910元購買騰訊遊戲「和平精英」點券。
  • 10歲熊孩子猜出母親銀行卡密碼 刷1.98萬玩手遊
    網絡配圖「暑假已過了大半,我朋友家的熊孩子闖下大禍,玩手機遊戲充值花了19800元,全是從他母親銀行卡划走的……」8月17日,微信朋友圈轉發著這樣一條暑期新聞,提醒廣大家長千萬看住手機和孩子。很快,警方調查結果出來了:這些錢全部被轉到一家遊戲公司的帳號上了。錢被10歲兒子用來玩遊戲高女士回家問了10歲的兒子,兒子支吾著答不上來。原來,念小學3年級的孩子放暑假後,家裡的平板電腦成為他愛不釋手的玩具。他下載了各種手機遊戲APP,還「增添」了不少手機遊戲道具。可是,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這些是需要花錢購買的。
  • 衡陽「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先後兩次充值1.8萬元
    衡陽日報12月17日訊(記者金明達) 「您好,我是雁峰區黃茶嶺街道雲沙詩意小區的居民,我的11歲的兒子天天(化名)今年來兩次偷用我的微信和支付寶充值了1.8萬元玩手機遊戲,這可咋辦?」昨日,記者接到市民林女士的求助電話,由於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對方幾乎哭出聲來。
  • 12歲男孩每天最早起床 給家人做早飯 媽媽一查手機徹底懵了!
    原來,成女士發現小明從去年暑假開始,就拿她的手機偷偷往外轉帳,幾百、上千甚至一萬都有。小明承認,這些錢都被用來給六七款遊戲充值了,他每天早起也是為了有時間玩遊戲。而且為了知道媽媽的支付密碼,會在媽媽用手機付款時格外注意。
  • 老人管不了孩子,10歲男孩騙奶奶買遊戲裝備,5萬5銀行卡只剩200
    4月3日,四川成都的胡婆婆欲哭無淚!去銀行取錢時才發現,辛辛苦苦攢下的5萬多元銀行卡上,只剩下200元。胡婆婆的錢緣何不翼而飛?原來,這一切僅是自己10歲的小孫子所為。小孫子緣何如此神通廣大,還通過了人臉識別?
  • 10歲孩子「盜刷」3萬買裝備?遊戲提示:把家裡銀行卡找出來...
    對於自制力差的孩子來說,手機遊戲的萬花筒簡直就是吞錢的陷阱。市區劉女士10歲的兒子,因為玩遊戲,十幾天的工夫就將3萬餘元消費掉了。對於工薪族的劉女士來說,3.1萬元需要不吃不喝攢10個月。面對年幼的兒子,劉女士欲哭無淚。
  • 猜中花唄密碼!桂林10歲男孩玩爸爸手機,打開了另一個世界
    2兒子成功破解「花唄」密碼萌萌才10歲,面對爸爸的詢問,他低下了頭,小聲交代了:因為要玩遊戲,他求爸爸告訴了自己手機的解鎖密碼。後來他想給遊戲裡的角色充值,於是偷偷打開了手機上的支付寶「花唄」,一試,「花唄」的密碼和手機解鎖密碼一模一樣。就這樣,從9月24日到10月3日,萌萌偷偷用李先生的支付寶「花唄」帳戶,給遊戲充值,用於遊戲內的抽獎和購買道具。「9月底是幾元、幾十元的充值,國慶放假那幾天,他(萌萌)幾乎天天抱著手機玩遊戲,經常把手機玩沒電。
  • 12歲男孩玩遊戲花掉10萬塊,買帳號被騙了近3萬,結果讓人淚崩!
    民生無小事,社會中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現在網路遊戲很受年輕人的歡迎,遊戲用來放鬆肯定是很好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拿著父母的手機玩遊戲。最近12歲的小周就因為玩遊戲玩出了大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 ...家長:每天換密碼-熊孩子,下單,遊戲商,兒子,單詞,指紋,童瀟,不...
    案例1 媽媽每天換英文單詞密碼  「我們家8歲的熊孩子將我的touch ID換成他自己的指紋,狂買騰訊遊戲鑽石,幸好被我及時發現,否則不知道會損失多少銀子呢。現在我把手機密碼換成英語單詞,每天一換。他要玩手機,得先把單詞背出來,算是幫他提高英語。」在一家外企工作的董小姐苦笑著告訴記者。
  • 小學生用父母手機購買遊戲「皮膚」被騙上萬元,暑期謹防網路遊戲...
    小學生用父母手機購買遊戲「皮膚」被騙上萬元,暑期謹防網路遊戲詐騙!開始了「三殺 」「跑毒」看起了遊戲直播有那麼一群人也盯上了放暑假的學生們遊戲充值、找人代練重金購買虛擬遊戲裝備買充值卡、遊戲帳號等等網路遊戲詐騙學生、
  • 孩子用手機線上學習,這件事一定要防範!否則家長會後悔
    近日,瀟湘晨報報導的一則孩子將父母借來的8萬元錢打賞女主播的消息讓家長們感到震驚。事情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由於受疫情影響,學校被迫延期開學,家住長沙的劉女士13歲的兒子小果要用媽媽的手機上網課。不料想兒子把自己鎖在房內,從3月2日到7日,短短6天內,打賞TT女主播5.9萬元,另外從2月份以來買遊戲裝備還花費2萬餘元。3 月 8 日,看著一筆筆交易帳單,家住長沙的劉麗氣得眼淚直流,年前借來的 8 萬元被 13 歲兒子拿去打賞主播及買遊戲裝備。讓她難以接受的是,TT 語音主播還曾給兒子發了一條穿著暴露的視頻。
  • 你會把自己的手機支付密碼告訴孩子嗎?
    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好多帶孩子來買東西的家長都會把手機交給孩子讓其掃碼,掃過後,孩子會把手機遞給家長,然後由家長輸入密碼支付。這期間,會有孩子主動扭過頭去,以避嫌疑。也有孩子踮起腳尖努力望去,通常這時候家長會躲著不讓看密碼是啥。那一刻,感覺不是親子關係了,而是防備與被防備的關係。
  • 家長支付密碼洩露 小孩大額充值遊戲
    家長自己密碼洩露 可視做監護不力近日,來自河南商丘的李女士向南都報料,稱其11歲的兒子在2月5日至10日期間,用手機在《穿越火線》、《和平精英》兩款騰訊遊戲中充值近2.1萬元。李女士表示,小孩是使用自己的微信號登錄遊戲,但在實名驗證的過程中,卻是使用的家長的身份證進行驗證。
  • 從銀行卡轉錢、刷禮物送主播 沉迷手機遊戲讓孩子「瘋狂」
    實際上,讓未成年人沉迷的手機遊戲,遠不止這一款。未成年人玩手遊是怎樣的狀態?沉迷手遊對未成年人帶來了哪些影響?這些問題需要全社會關注。     連日來,多家媒體對青少年沉迷手機遊戲進而胡亂充值的情況進行了報導,如「深圳11歲男孩玩手遊花光家中3萬元積蓄」「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充值5.8萬元」等。   青少年玩手機遊戲的實際狀況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