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別再「盯著看」時間了!

2020-12-11 以讀攻獨

孩子對時間的最初概念,是從父母一聲聲催促開始的。

明年你3歲了,就可以玩這個遊戲了快點兒,趕緊起來,要遲到了都十點了,你趕緊睡覺!.....每一次催促下,孩子模仿父母習慣性地看著表或鍾,一個又一個數字,冰冷尖銳,似乎時間就是擊碎美夢的錘子。

其實,時間不會言語,它不是冰冷的,不是麻木的,而是溫暖的、跳動的。

在美國沙拉.雅各比的繪本《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她以繪畫的形式,帶孩子們感受時間,探索時間背後湧動的情感,告訴孩子們,時間是有溫度的,不用「盯著看」,用手去撫摸即可。

時間:「有形」與「無形」的矛盾體

時間,是看得見的黑夜到黎明,白天到深夜

時間,是看得見的要遲到時,奪門而出的速度。

時間,是看得見的查找某物時,一次又一次的「不是這個」「不是那個」。

這些都是有形的時間,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時間的流動,當然,最直觀的時間,是鑲嵌在候車廳裡的屏幕上,一秒一分地蹦動的數字。

可是,時間又是無形的。

對於趕著去上班的人來說,他們會緊盯著候車廳上大屏幕的數字,時間似乎是停止的,在等待中,無形的時間,拉長了等待,放大了焦急。

可是,同樣在候車廳裡,要去旅行的一家三口,卻能夠靜候車輛,絲毫感受不到時間的漫長。

時間,就是這樣矛盾的,在我們高興的時候,覺得「時光飛逝」,在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又覺得「度日如年」,儘管時間前行的速度和節奏是不變的,但是,由於我們心情的不同,對時間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這就是「有形」的時間和「無形」的時間的矛盾。

所以,不用「盯著看」時間,它僅僅是數字而已。

時間:「當下」與「永恆」的溫情共存

時間都去哪兒了?

「你越想抓住它,它越是藏起來。」

小動物從出生到長大,似乎就是從鬍鬚的顫動到尾巴的搖晃和爺爺奶奶相聚又分別,「它很快,就像打招呼時的心跳那樣快」。夏天海邊,遊玩,從日中到日暮......

正如繪本所說:「你抓不住它,也沒法把它送給別人,更無法用它來換零食。」

但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它。」不用千篇一律地盯著時鐘上的數字。只要我們認真地感受每一次的快樂就好,觸摸當下的快樂時間,這就是永恆的存在,這份快樂的溫情會永駐。

值得去讀的「時間」

《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最後一頁,寫著「無論如何,最喜歡的,都是和你在一起的時間」。畫面上是一家圍坐一起讀書的場景,畫面溫馨、簡潔,正如父母和孩子之間,也許不需要迪士尼,不需要豪車,只要父母的陪伴就好。

這本繪本,將抽象的"時間」,具體成行為動作,省略了「看表識數字」的強硬教學,而是讓孩子從日常行為中感受時間的流動。通過畫面明暗的對比,讓孩子明白「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時間。

其實,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我們往往將注意力定在時間的數字上,而忽視了一秒一分鐘盡頭的情感,例如有的寶爸寶媽,飯後陪孩子玩,卻一邊玩,一邊數著時間,等著孩子睡覺的時間一到,立刻說:「遊戲停止了,你該睡覺了。」頓時,爸媽渾身徹底放鬆了。這本繪本,正是通過故事,讓家長和孩子,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個的「陪伴」上,而忽視堅硬的時間數字,從而增添親子的粘性,增加情感的厚重。

「時間都去哪兒了」,就在你和孩子共讀此書時,一個擁抱,一個微笑,一個故事。

#繪本故事#

相關焦點

  • 毀掉一個孩子,就是盯著他,盯著他,一天到晚盯著他
    周日陪孩子去奧數班上課,家長休息室裡一位媽媽正利用課間時間給兒子輔導作業——你這個字豎寫得不直,擦了重寫;不行,這個筆順錯了,再寫一遍; 別老是抖腿,什麼毛病;你怎麼老記不住香皂要搓兩回,泡沫要停在手上一分鐘,流動的水再衝洗一分鐘! 怎麼還不從廁所出來?你在廁所生根了嗎? 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給媽媽打個電話,每天! 電腦我搬走了,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別整那些沒用的!
  • 孩子盯著屏幕看,到底是在玩還是在學習?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孩子的眼睛盯著屏幕不放,一定就是在看抖音、IG、聊天、打電玩?爸媽、老師們心中的疑問,讓很多孩子要喊冤了。這一代師長、尤其是文青們年輕時上圖書館、逛書店、讀文章、看電影、聽音樂會、泡咖啡廳或茶藝館聊天的這些事,現在孩子們都可以在網絡上完成。甚至,做功課、查數據、討論報告,也都大量運用網絡。
  • 寶寶為什麼總盯著媽媽看呢?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不管你在房間哪裡,寶寶都一直盯著你,連吃奶時也無數次抬頭看你對著你笑,再回去吃兩口,再抬頭看你…….有些寶爸還會在旁邊調侃說:你這輩子從未被一個「男人」這麼依賴過、這麼注視過了,好好珍惜點吧!
  • 「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打開手機,也經常能見到因為「作業」而導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極端的,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釀出悲劇。似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
  • 媽,你別老盯著我行麼?
    繼續努力的領著讀繪本、認單詞、聽網課,結果孩子一聽學英語就跑,天天跟著兩個大的氣個半死再跟著小的氣到全死。到後來我放棄了,也是時間根本分配不過來,先忙乎兩個大的吧,小的反正還早,來得及,管他讀不讀,反正網課的動畫他是愛看的,就讓他先看著吧,不管了。
  • 「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他們會說:「孩子玩心太重,必須盯得緊緊的。」「你要不看著他,他就不寫了 。」「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盯著孩子學習,是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盯著孩子學習時,孩子會怎麼看待自己呢?為什麼孩子在玩的時候我們不盯著?
  • 別再盯著「公務員」看了,這幾個崗位考試容易待遇好,專科起報
    很多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從事公務員的工作,因為這個工作不僅比較穩定,並且也比較「體面」,薪資待遇又比較高,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崗位。很多學生辛苦準備了一年的時間,但是最後也不過成為了「陪考」。別再盯著「公務員」看了,這幾個崗位考試容易待遇好,專科起報1、鐵路局其實,除了公務員的崗位外,還有很多崗位比較值得報考,並且考試容易待遇也不錯,專科生也是可以報考的,比如說我們國家的鐵路局,轉正之後有正式編制,並且很多崗位在待遇上完全不輸公務員。
  • 「它總盯著我看」,5歲女兒被洋娃娃嚇哭,這3類玩具別給孩子買
    玩具確實給孩子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樂趣,但是給孩子買玩具可不能瞎買,買不好不僅起不到使孩子快樂作用,還會嚇到孩子。「它總盯著我看」,5歲女兒被洋娃娃嚇哭靜靜的女兒今年5歲,因為是女孩子從小就特別喜歡小發卡,洋娃娃這些玩具,有時候還會親手給娃娃設計衣服,靜靜覺得這種方式不錯,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沒準以後真能往設計師方面發展呢。
  • 新生軍訓時,教官總是盯著女生看是有原因的,別誤會教官
    還有就是學生們在軍訓的時候,跟教官在一起生活的那段時間,也是令人值得難忘的。不過有些時候有的教官會出現一些讓我們匪夷所思的舉動,譬如總是盯著一個女生看,這樣讓很多學生不太明白,是不是教官在物色自己的女朋友呢?
  • 別老死盯著孩子學習,做好這兩點,孩子成績想不好都難,家長謹記
    其實,有這種感覺的家長是非常普遍的,因為在很多家長眼裡,陪著孩子學習就是盯著孩子寫作業,但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陪孩子學習、做作業,它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不是說我們簡單的盯著孩子就行了,只有用對了方式方法,才能促進孩子更好的學習和進步。一、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盯得太死只會徒增壓力,讓孩子犯錯甚至討厭學習。
  • 360攝像頭被指侵犯隱私 92年女生致信周鴻禕:別再盯著我們看了
    12月12日,一篇名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鴻禕:別在盯著我們看了》的文章廣為流傳。文章稱,不少360智能攝像頭用戶將自己在餐廳、網吧等公共場所監控到畫面放到水滴直播平臺進行直播,導致他人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
  • 給貓咪一缸魚,它能盯著看一輩子
    ▲貓媽媽拉著孩子在魚缸前面搞起了「捕獵教學親子團建」,看這孩子多認真,兩隻眼睛死死瞪著缸裡的魚。▲奶牛貓表示:看什麼電視?魚缸比電視好看一百倍,你們這些愚蠢的人類!相信有小夥伴會覺得這貓魚對視的畫面很滑稽,也有人覺得這對魚來說太過分了,它們這樣被貓盯著看,會不會有心理陰影呢?
  • 別再怪孩子做事慢了,他們是真的快不了
    很多家長都誤會孩子了,他們不是故意做事慢,而是他們真的快不了。4歲的小明在動物園,一直盯著猴子看,看著猴子從這跑到那,然後又跑回來;不厭其煩地看著,媽媽說,別看了,去看別的,不然時間來不及了;說著,拉著小明走了,而小明還在掙扎著回頭看。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一直盯著看!該怎麼做?
    因為,無論你看與不看,相關新聞就在那裡,層出不窮漫天飛舞;如果你有娃,無論你想或不想,作業本就在書桌上,摞起一堆,攤開一片。但是陪孩子做作業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今天這位媽媽的建議,簡單又高效!老師建議老師們轉給家長!
  • 高效陪伴法:陪伴重在質量不在時間,父母別抱怨沒時間陪孩子了
    有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忙,工作起來就顧頭不顧尾,加班到晚上才回家。回到家又要叮囑孩子寫作業,又要想著工作,有多累可想而知。反觀另一部分家長,平時工作比較閒,可以一直盯著孩子,孩子開始寫作業他們就全程陪護,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陪伴。
  • 英讀廊——別盯著我!為什麼大多數動物不喜歡被盯著看?
    * 用英語自身來理解和學習英語是最好的方式,《英讀廊》是《滿庭說英語》中的拓展閱讀系列,這一系列的文章力求幫助大家在英語閱讀能力上有所提升,並樹立英語思維;* 推薦的閱讀的方法是:先原文,適當看解析閱讀,還有疑惑再看雙語對照。
  • 明日之後:極品採集衣怎麼選,別光盯著速度看,這個屬性才是關鍵
    今天要說的是,極品採集衣怎麼選,別光盯著速度看,這個屬性才是關鍵。對於護甲來說,除了惡魔衣這樣的頂級護甲來說,還有各種採集衣服也是有很多玩家使用的,畢竟隨著配件等級越來越高,即使是低於地圖平均等級的護甲,也是可以很好地生存,而相應的有利於採集的屬性,則更加重要。
  • 「它總盯著我看」,4歲女兒被千元玩具嚇哭,3類玩具別給孩子買
    父母在這方面也很捨得,大部分情況下只要孩子開口,能力範圍內都會滿足。然而,市場上玩具品類眾多,選擇時萬不可掉以輕心,並非所有玩具都適合給孩子玩。有些玩具存在安全隱患,有的玩具安全,但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 別人吃東西,孩子總喜歡盯著看,學會這幾招輕鬆化解尷尬
    她說,也太奇怪了,看著女兒盯著別人看時,明明覺得她特別想吃,可真的買來了又不要了 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家裡人是絕不允許你盯著別人看的,因為大家普遍覺得這樣的孩子很丟人,會讓人覺得一臉窮酸相,父母會感到沒面子。那個時候,一旦有這種行為,大多都是以被暴打一頓收尾。
  • 為什麼寶寶總喜歡盯著媽媽看?從大近視到看清媽媽的過程,超暖心
    寶寶特別喜歡盯著媽媽看,尤其是那些1周歲內的嬰幼兒,玩的再開心,只要看到媽媽,都會目不轉睛的盯著她,而且眼睛就像會放光一樣,特別的明亮水潤,看得媽媽整顆心都快融化了。不過隨著時間增加,他們的視力慢慢發育,等到一個月左右,基本可以看到媽媽的臉。但是要想擁有大孩子一樣的視力,看清楚所有東西,還需要一段時間。出生一周,寶寶就是個大近視,面前模糊一片,就連近距離的媽媽都看不清楚。等到一個月,視力有了明顯提高,他們能夠看到15—30釐米內的物體,只是還不是特別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