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2020-12-19 壹點讀書

作者 | 樊登讀書 · 小米

主播 | 樊登讀書 · 簡寧

但凡家有中小學生,家長們就繞不開一個千古難題:作業

某小學生感覺作業太多,繼而大哭;

某家長感覺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最後把孩子揍一頓;

某中學生因為寫作業,在家中與父母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上面這些,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相信在你身邊,也有類似的事。

打開手機,也經常能見到因為「作業」而導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極端的,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釀出悲劇。

似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

孩子寫作業要陪著嗎?

很多家長都表示:「要的」。

他們會說:

「孩子玩心太重,必須盯得緊緊的。」

「你要不看著他,他就不寫了 。」

「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

「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

但是,陪孩子做作業,真的能如你所願的,培養出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嗎?

更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在自我欺騙呢?

我們祈求孩子有一天能突然開竅,能突然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然而,我們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氣。

事實上,陪孩子寫作業,更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學渣。

因為焦慮,所以盯著孩子寫作業

樊登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例子:

小孩子剛會說話時,常常會說錯,但我們從來不會因為小孩子說錯話而緊張,只會覺得小孩子很萌、很可愛。

但是如果面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我們就會緊張起來,孩子做錯一道題,我們立即橫眉冷對,給孩子糾錯。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相信,孩子總有一天能學會說話,但是我們卻不能相信,孩子總有一天能好好學習。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也告訴我們: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我實現的渴望,如果我們能夠信任孩子,給予孩子鼓勵和肯定,那麼孩子必然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相信我們的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信賴的權威。

如果我們能真誠的相信孩子,孩子就能體驗到價值感和歸屬感,就能夠慢慢建立學習的自主性。

然而現實卻是,我們太緊張孩子的學習情況了。

這就導致我們在面對孩子學習這件事時會態度嚴肅,我們會想方設法的管教孩子、督促孩子。

我們的緊張和焦慮,對孩子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會造成阻礙。

越吼孩子好好學習,孩子越無法好好學習

記得我小時候就因為學習被父母兇過,我媽甚至氣急敗壞的打過我。

即便我成績比較好時,我媽還是會打擊我:「這就驕傲了呀,你得多向那些學習好的同學看齊。」

誒,在這種打擊式教育中成長起來,我的壓力,真的蠻大的。

《自驅型成長》這本書中講到了大腦決策機制

當人們遇到壓力時,大腦便會不斷地分泌皮質醇,這種皮質醇也被稱作「壓力荷爾蒙」,這時候人們會變得情緒化,容易發怒。

糟糕的是,有時候皮質醇可以在大腦裡持續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而長期過多的皮質醇會弱化海馬體細胞,並最終殺死海馬體。

而海馬體,就是人類創造和產生記憶的地方。

也就是說,當我們不斷的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學習起來就會越吃力。

試想,當我們對孩子吼叫時,孩子便會將全身的能量都調動起來,以防禦我們的攻擊,他哪裡還有精力應對學習呢?

如果父母在面對孩子時能少一些吼叫,多一份耐心,那麼孩子也會跟著放鬆,大腦才有更多「能量」好好學習。

盯著孩子學習,是剝奪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你有沒有想過,當我們盯著孩子學習時,孩子會怎麼看待自己呢?

為什麼孩子在玩的時候我們不盯著?

《父母的覺醒》這本書的作者沙法麗薩巴瑞博士曾做過一個比喻:

被父母盯著的孩子,就像是監獄裡被盯著的囚犯,他們都沒有自主的權利。

有一個詞叫做「直升機父母」,形容的就是這樣的家長。

他們像整天盤旋在孩子頭頂的直升機,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只要發現哪裡不對,立馬揪出來教育孩子。

這樣的父母,不僅自己很累,也會讓孩子很累。

而且,父母的這種行為,就是在隱秘的告訴孩子一條信息:

「你自己學不好。」

「你掌控不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學習太難了,沒有我你肯定不行。」

慢慢的孩子在心理層面也會認同家長:

「我媽是對的。」

「我沒有自控力。」

「學習這件事太難了,我一個人不行。」

結果就是,家長們出於好心,卻做了阻礙孩子成長的事情。

把「學習」還給孩子

我們需要放下自己的焦慮、不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做「直升機父母」,當我們能從那些育兒誤區中走出來,我們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那麼家長能做些什麼呢?真的什麼都不管了嗎?

讀書君在這裡有幾點建議給你:

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孩子

如果我們一味地管教孩子,給孩子下命令,孩子就會以為學習是父母強加給他的。

但其實,學習是孩子的權利

可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把明明是孩子的這份「權利」剝奪了。

我們習慣了操控,卻讓孩子喪失了學習的自主權,同時也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可能很多家長會擔憂:「如果真的不管了,那孩子就真的不學了。」

確實,很可能家長一旦放手不管,孩子真的會幹脆不學了。但那是因為之前家長管控的太嚴,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學會如何自我管理。

但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只是在一旁給予幫助。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言行一致,不再去做「直升機父母」,寫作業也可以陪伴,但只是陪伴,而不是盯梢。

善於發現優點,用鼓勵替代打擊

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說過:

改變一個人行為的最有效方法,不是批評和指責,而是發現他的優點。

一個星期日的晚上,女兒收拾書包,心情很低落,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怕周一考生字不會。」說話間淚水便從她臉上落下來。

我心裡想的是:「周末這兩天你幹啥了,玩了兩天了,臨睡覺了才想起來明天考試啊?」

但是,我過去那些學習的經驗告訴我,孩子已經很傷心了,這個時候絕對不能打擊孩子。

我坐下來慢慢的對她說:「喔,你擔心自己考不好啊,不過媽媽發現,你身上的一個優點喲,你開始有上進心了!」

後來女兒擦乾眼淚,我陪她一起複習生字,第二天考試,她雖然沒有全寫上來,但是結果還算滿意。

試想如果當時我數落她一頓,她一定會更加傷心,這一點也不利於之後的複習。

孩子在感覺糟糕的時候,真的很容易走向自暴自棄。

就像《正面管教》中說的,「感覺好,才能做得好」,只有當孩子處於良好的體驗中時,他的大腦才做好了吸收知識的準備。

學會布局,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有樂趣的,只是很多人還沒有體驗到。

樊登老師就曾提到過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特別喜歡做數學題,每天回家,都必須做幾道數學題當消遣。

雖然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但是家長也完全可以巧妙的布局,為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培育學習的樂趣。

有一次我跟女兒討論《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你覺得呢?」

女兒說:「對呀,我考得好老師會給我小紅花。」女兒其實沒太懂學習本身的樂趣,她更在意「小紅花」。

我接著說:「那,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是沒有小紅花的呀,他為什麼會覺得快樂呢?」

這就引起了女兒的好奇心,她說:「可能他學會了,就覺得很開心了。」

我說:「嗯,孔子可能是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學習這件事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

懵懂的女兒衝著我點頭。

誰都不是一下子就能體會到學習全部的奧義,但是成長就是這樣,需要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覺察、思考。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許多的波折。

這些波折,究竟是會成為孩子的阻礙?

還是會成為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契機?

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於家長的引導。

作為家長,我們最不該犯的錯誤就是,以自己對孩子的愛,來掩飾我們行為上的不足。

我們需要提升認知,轉變思維,先讓自己產生好的轉變,然後才有更多能量影響孩子,與孩子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別再盯著孩子寫作業!」4條陪讀經驗,家長必看
    但凡家有中小學生,家長們就繞不開一個千古難題:作業。某中學生因為寫作業,在家中與父母吵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上面這些,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相信在你身邊,也有類似的事。打開手機,也經常能見到因為「作業」而導致的哭笑不得的事件,更極端的,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釀出悲劇。似乎「作業」,已經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就算不在一旁陪著,也得多留意,時不時地看一眼,監督一下。」「作業」一事,真的讓許許多多的家長,操碎了心。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因為家長在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寫作業的時候,就選擇陪讀或者乾脆盯著他,只要他一走神就立馬提醒。可是在這樣催促下完成的作業,可能速度達到了但質量就不一定了。 而且在家長盯著寫作業的過程中,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源動力是家長而自身,這樣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依賴性。
  • 盯著孩子寫作業,被氣瘋的那些父母,現在咋樣了?
    甲:我家女兒現在的學習成績,這和我每天盯著她學習有很大的關係。乙:學習不是自己的事嗎?幹嘛非要你看著她?我家孩子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我可不會以為他不寫作業就揍他一頓。甲:你現在不看著,就是你不負責任,現在孩子小,沒有自控能力,你不督促他,他自己根本想不起來要學習這件事。
  • 陪讀,就像是做孩子的「同桌」,各位家長準備好了嗎?
    陳女士就是這樣以為「陪讀」媽媽,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陳女士還只是晚上陪孩子寫寫作業,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高,陳女士發現僅僅晚上陪寫作業時是不夠的,陳女士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早上起來給孩子做早飯、送孩子上學,孩子在學校期間,陳女士甚至也要在家裡補習孩子學習的文化課,為了晚上孩子回家做功課做準備。
  • 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導讀: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寫作業得靠盯著?家長可以試試這些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前幾天,一位媽媽發布的自己家「熊孩子」寫作業視頻,引全網公憤!小男孩看起來不大,因為作業沒有寫完,崩潰地求助媽媽:「你能揍我4下,讓爸爸別揍我嗎?」我們成年人的大腦是成熟的,情緒可以切換,甚至可以偽裝憤怒,讓孩子屈服,但孩子卻不能。他們會認真,真的會絕望,因為媽媽這個舉動,心裡留下一生難以治癒的傷。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直言:孩子寫作業最根本的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暴露了家長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 開學後,第一批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已被逼瘋,世紀學懿作業輔導學位告急!!!
    陪娃寫作業這個世紀難題最近又來折磨廣大陪讀爹媽了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第一批陪娃寫作業的家長已被逼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看著平時溫柔理性的爸爸心態逐漸崩潰真的是笑出了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總之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事兒千萬別把身體氣壞了要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作業還有明天後天大後天的作業……學習千萬條,健康第一條;陪寫不到位,父母兩行淚
  •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該幹什麼?
    現在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當孩子放學回到家時,很多家長都會選擇陪著孩子一起做作業。首先,家長想著自己陪在一邊,孩子做作業會認真一些;其次,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家長還能給孩子講一講;最後,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在哪些知識點上面需要再加強學習。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文化,受教育程度又不高,根本無法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女生還是家裡最小的,比較嬌慣,雖然感冒好了,但是回家還是哼哼唧唧地撒嬌,不想寫作業,家長沒辦法,就代替孩子寫作業(這也是後來我才知道的),結果第二天我一改作業,全是錯的,你們說,像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我還能說什麼呢?所以面對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不能要求得太多,太多的話,家長會有壓力,家長壓力大,孩子就遭殃。孩子在家教育不好,到學校就是給老師找麻煩。
  • 為什麼有些孩子寫作業,總是需要人盯著
    經常會收到家長來諮詢我,「老師,我們家孩子呢,只要不盯著他,他就不寫作業,要想讓他寫作業,就只能盯著他,你說應該怎麼辦?」家裡有這個問題的家長們或許感受深刻。各位媽媽,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對待孩子是用以下三種方式的話,那你要注意一下了。
  • 孩子上初一了,學習一點都不自覺,家長不盯著就不寫作業,怎麼辦
    有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上初中了,學習還沒養成好習慣,寫作業非要大人盯著才寫,家長累得要死,小孩子還無所謂。隔著一層屏,我似乎都感知到家長們的焦慮與無奈。也是,孩子都上初一了,壞習慣也已經養成了,想改過來確實有一番難度。
  • 還在天天盯著孩子寫作業?家長用對方法,孩子主動學習不操心
    眼看又要期末考試了,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家長都要盯著孩子學,結果,經常是沒寫出來幾道題,家長就已經發火了!其實,想要孩子能夠認真寫作業,不是靠盯著孩子寫作業,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做到這4點,你就不會被氣成內傷了
    其實,都和我們家長有關,我們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只要做到這4點,就能事半功倍。其實真的很沒有必要這樣死盯著孩子寫,家長又累又氣,對孩子來講,又是幹擾又是增壓的。因為被你盯著,孩子的精神是集中不了的,他會非常緊張,害怕寫錯了挨罵,所以注意力都在家長身上,根本不在作業上。所以,陪孩子寫作業,不要管對錯,你只管安安靜靜的坐在孩子身後就好了。
  • 「家長必看」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姿勢
    假期裡最讓家長頭疼的事情想必就是如何讓孩子自覺、高效地完成假期作業了。假期裡,老師不能時時監督學生,在家裡還得靠學生家長,家長為此也沒少想辦法,可是孩子在寫作業上還是不能做到高效自主。假期中,家長有空閒時間一般都喜歡坐在孩子旁邊,盯著孩子寫作業,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題出錯,或是書寫問題,就會一邊幫孩子塗擦,然後一邊責備孩子。
  •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要一直盯著看!該怎麼做?
    >最後是家長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了解孩子在哪些知識點上面需要再加強學習。那麼,在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應該怎樣做?這位媽媽陪伴孩子寫作業十幾年,積累了豐厚的經驗,家長們不妨來學一學:有的家長比較縱容孩子,孩子想在哪裡做作業就在哪裡做,有時在飯桌上,有時又在客廳茶几上,有時孩子隨便趴在一個凳子上就做作業了。但家長們想過沒有,飯桌旁、茶几邊,都是我們經常活動的地方。
  • 程莉莎陪兒子寫作業咆哮2小時!陪寫作業的心酸,媽媽看完都哭了
    近日來我們常常能收到家長們的吐槽: 「我家娃寫作業從來都不讓人省心,一會兒不盯著他就雞飛狗跳,天天都磨蹭到很晚。」 「最近每天都盯著兒子寫作業,感覺長此以往兒子對大人會產生依賴,可不盯著他作業就瞎做啊!」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自測:如果你是三種家長,還是別陪孩子寫作業了,放過彼此吧
    這幾類家長不適合陪娃寫作業據節目組提供數據顯示,在中國的4億家庭中,有將近1億的小學生,而70%的家長,都會在工作後輔導孩子寫作業超過2個小時。也就說每天晚上的萬家燈火中,就有7000萬是輔導作業的燈光啊!這屆家長或許已經將輔導作業當做天經地義,認為孩子不盯著學習就沒法進步。但是如果你是下面這幾類家長,我勸你還是別輔導孩子作業了。
  • 陪讀媽媽的分享
    我是三年前辭職的,第一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家裡沒有老人幫襯,老公又工作很忙白天幾乎不在家,孩子沒人盯著寫作業,家務活洗衣服做飯打掃這些事都得我自己一人承擔,各方面負面情緒堆積,時間長了也就變成了兩點一線的上下班,心裡只有焦慮,上班焦慮下班也焦慮,回家特別晚到家一看孩子一個人在寫作業,電視機還帶有餘溫,肯定是孩子聽見我上樓回家了趕緊把電視機關掉的,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小學五年級了我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監管一下他的學習
  • 「盯著」才能寫作業?您的教育方法,正把孩子困在「懲罰」階段?
    網友:「我家孩子不盯著就不寫作業,各種玩、各種拖!要是按您說的,告訴他『寫不完就別寫了』,那孩子立馬就不寫了,可開心了!」雖然對孩子的情況並不十分了解,我卻依然可以根據這位網友的留言,肯定的判斷出,這個孩子學習一定是在「為媽媽學」。所以,當媽媽說「可以不寫」的時候,孩子當然立馬不寫了。
  • 陪讀爸爸抹淚自述:兒子三年級,我終於求老師別再罰我孩子了!
    01「兒子上三年級,作業明顯多了。我上班到晚上九點下班,根本沒時間監督孩子。兒子經常做作業都要做到十一點多,有時候甚至要做到十二點,而家長群裡時而也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十二點了還在做作業。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第二天上學沒精神,趴在桌子上便睡著了,緊接著孩子又被老師投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