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cici
編輯:橙子
本文約2000字,閱讀約3分鐘
最近媽媽群裡都在討論《親愛的小課桌》這檔欄目。其中徐敬凱媽被吐槽的次數太多,但是也收穫了不少人的羨慕。群裡就有一位媽媽說:「如果我能有徐媽的一成功力,也不至於被兒子氣的大半夜跑到樓下哭了。」
另一位媽媽說:「這個節目真是人間真實,在我家,輔導作業已經成了家庭矛盾導火索了。」
還有一位媽媽更誇張,她說:「昨天為了寫作業的事兒,我直接跟我兒子打了一架。葉一茜說得沒錯:要想保住親子關係,還是找個靠譜的輔導班吧!」
這幾類家長不適合陪娃寫作業
據節目組提供數據顯示,在中國的4億家庭中,有將近1億的小學生,而70%的家長,都會在工作後輔導孩子寫作業超過2個小時。
也就說每天晚上的萬家燈火中,就有7000萬是輔導作業的燈光啊!這屆家長或許已經將輔導作業當做天經地義,認為孩子不盯著學習就沒法進步。但是如果你是下面這幾類家長,我勸你還是別輔導孩子作業了。
第一類:情緒不穩定型
在《小課桌》中被小萌娃差點氣哭的高秋梓就是典型代表。比如當孩子反覆做錯一道題或背不會一個單詞時,這類家長往往會將焦慮和失望直接寫在臉上。正如場外教育專家所說:用這樣誇張的語氣和動作傳遞情緒,往往會將孩子注意力引到家長的情緒上去。」
更可怕的是,當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那種壓力和焦慮傳導給孩子,會導致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下降,此時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樣的輔導,是不是還不如不管?
第二類:自我控制能力差型
記得節目中一位同學說:「我不喜歡媽媽輔導我寫作業,因為她總是在我旁邊玩手機影響我。」有的父母美其名曰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就是做一個監工。但是又覺得傻傻陪著很無聊,於是拿著手機開始購物、打遊戲刷短視頻。我們總說身教勝於言傳,父母打遊戲,孩子在學習,他真的可能平心靜氣的認真寫作業嗎?
第三類:超級學霸型
我有一位朋友,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雙碩士加海外留學背景。就算是這樣,每當說起陪孩子寫作業,他太太就開始吐槽,說輔導孩子作業不到五分鐘,他就想要去滴血認親,看看這智商到底是遺傳了誰。
其實有時候自己會和懂得教別人是兩碼事兒。學霸老爸眼力簡單如同1+1的題,對於孩子來說或許就難於上青天。如果你是個超級學霸,建議還是不要讓自己糟心了。
輔導作業前先問問自己:目的是什麼?
我拿著這個問題問過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大部分家長陷入了沉思。
有些家長告訴我:如果不輔導作業,孩子可能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也有家長說:輔導作業是為了找到孩子的問題,幫他們學的更紮實,提高效率。
更多的家長認為:輔導作業真的情非得已。
其實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點,就像扶著寶寶走路、教他們自穿衣服一樣,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顧問,目標都是讓他成為一個自主獨立的人。同樣地,在寫作業上,輔導作業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讓孩子獲得學業上的成功,而是讓他能自己完成作業,處理好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因此,輔導作業的重點,或許根本不在要不要快點做完,而是在於寫作業時的習慣是否良好、如何安排任務等等。這些事情才是爸爸媽媽在輔導時真正該關注的。
每個年齡段輔導重點不同
當然這並不是說面對孩子的作業,完全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柜」,不管你寫不寫都是你自己的事兒。而是說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輔導的重心應該逐漸轉移。那麼小學的每個階段都有什麼重點呢?關於這個話題,我請教了朋友圈裡的資深班主任,下面聽聽她是怎麼說的吧!
小學低年級:培養習慣立規矩
對於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作業很輕鬆,但是也很重要。輕鬆的是作業的內容,重要的是作業習慣的養成。比如主動記錄作業、安排時間、自查複查等習慣。
以及真正在寫作業時的握筆姿勢、坐姿等都需要家長花費很大力氣去監督。這個時候老師會要求家長認真負責,但是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刻提醒自己,他只是一個低年級孩子,作業也是學習的過程。
小學中段:檢查結果
三年級一過,孩子們已經是作業的「老司機」了,即便不去盯著看,也能自己完成作業了。如果第一個階段基礎很紮實,很多父母就已經能放手了。你可以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不必像監工一樣盯著。但是等他最後完成,還是要看一遍作業的結果。指出錯誤的部分,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小學高段:點撥為主
曾經遇到過一個六年級的孩子,爸爸媽媽擔心他貪玩耽誤學業,還是每天定點輔導作業。但是爸爸對我說,他們的親子對抗非常嚴重。孩子經常「故意」做錯,甚至把作業偷偷藏起來。這樣真的不如放手一段時間,相信他可以做好的。
正如《親愛的小課桌》中輔導員張敏所說:如果(學習)帶給他的只有痛苦,只有恐懼,只有煩躁的時候,孩子會詳盡一切辦法去推脫,去逃避。
因此,在面對高年級孩子時,父母應該扮演那個場邊指點的角色,如果有能力在具體的內容上,四兩撥千斤的指點。如果沒有能力,只要給孩子提供支持和信心就可以啦。
Cici有話說:
別覺得孩子肯定不自覺,鏘寶作為一個3歲的小寶寶,尚有自制力獨立完成網課和後面的作業。只要學習對孩子來說還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兒,那麼孩子也一定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