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測:如果你是三種家長,還是別陪孩子寫作業了,放過彼此吧

2020-12-14 陪寶寶讀書

撰稿:cici

編輯:橙子

本文約2000字,閱讀約3分鐘

最近媽媽群裡都在討論《親愛的小課桌》這檔欄目。其中徐敬凱媽被吐槽的次數太多,但是也收穫了不少人的羨慕。群裡就有一位媽媽說:「如果我能有徐媽的一成功力,也不至於被兒子氣的大半夜跑到樓下哭了。」

另一位媽媽說:「這個節目真是人間真實,在我家,輔導作業已經成了家庭矛盾導火索了。」

還有一位媽媽更誇張,她說:「昨天為了寫作業的事兒,我直接跟我兒子打了一架。葉一茜說得沒錯:要想保住親子關係,還是找個靠譜的輔導班吧!」

這幾類家長不適合陪娃寫作業

據節目組提供數據顯示,在中國的4億家庭中,有將近1億的小學生,而70%的家長,都會在工作後輔導孩子寫作業超過2個小時。

也就說每天晚上的萬家燈火中,就有7000萬是輔導作業的燈光啊!這屆家長或許已經將輔導作業當做天經地義,認為孩子不盯著學習就沒法進步。但是如果你是下面這幾類家長,我勸你還是別輔導孩子作業了。

第一類:情緒不穩定型

在《小課桌》中被小萌娃差點氣哭的高秋梓就是典型代表。比如當孩子反覆做錯一道題或背不會一個單詞時,這類家長往往會將焦慮和失望直接寫在臉上。正如場外教育專家所說:用這樣誇張的語氣和動作傳遞情緒,往往會將孩子注意力引到家長的情緒上去。」

更可怕的是,當家長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時,那種壓力和焦慮傳導給孩子,會導致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下降,此時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樣的輔導,是不是還不如不管?

第二類:自我控制能力差型

記得節目中一位同學說:「我不喜歡媽媽輔導我寫作業,因為她總是在我旁邊玩手機影響我。」有的父母美其名曰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就是做一個監工。但是又覺得傻傻陪著很無聊,於是拿著手機開始購物、打遊戲刷短視頻。我們總說身教勝於言傳,父母打遊戲,孩子在學習,他真的可能平心靜氣的認真寫作業嗎?

第三類:超級學霸型

我有一位朋友,從小就是妥妥的學霸,雙碩士加海外留學背景。就算是這樣,每當說起陪孩子寫作業,他太太就開始吐槽,說輔導孩子作業不到五分鐘,他就想要去滴血認親,看看這智商到底是遺傳了誰。

其實有時候自己會和懂得教別人是兩碼事兒。學霸老爸眼力簡單如同1+1的題,對於孩子來說或許就難於上青天。如果你是個超級學霸,建議還是不要讓自己糟心了。

輔導作業前先問問自己:目的是什麼?

我拿著這個問題問過很多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大部分家長陷入了沉思。

有些家長告訴我:如果不輔導作業,孩子可能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也有家長說:輔導作業是為了找到孩子的問題,幫他們學的更紮實,提高效率。

更多的家長認為:輔導作業真的情非得已。

其實我們可能都忽略了一點,就像扶著寶寶走路、教他們自穿衣服一樣,家長作為孩子成長的顧問,目標都是讓他成為一個自主獨立的人。同樣地,在寫作業上,輔導作業的最終目標,並不是讓孩子獲得學業上的成功,而是讓他能自己完成作業,處理好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因此,輔導作業的重點,或許根本不在要不要快點做完,而是在於寫作業時的習慣是否良好、如何安排任務等等。這些事情才是爸爸媽媽在輔導時真正該關注的。

每個年齡段輔導重點不同

當然這並不是說面對孩子的作業,完全可以做一個「甩手掌柜」,不管你寫不寫都是你自己的事兒。而是說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輔導的重心應該逐漸轉移。那麼小學的每個階段都有什麼重點呢?關於這個話題,我請教了朋友圈裡的資深班主任,下面聽聽她是怎麼說的吧!

小學低年級:培養習慣立規矩

對於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而言,作業很輕鬆,但是也很重要。輕鬆的是作業的內容,重要的是作業習慣的養成。比如主動記錄作業安排時間自查複查等習慣。

以及真正在寫作業時的握筆姿勢坐姿等都需要家長花費很大力氣去監督。這個時候老師會要求家長認真負責,但是我們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刻提醒自己,他只是一個低年級孩子,作業也是學習的過程。

小學中段:檢查結果

三年級一過,孩子們已經是作業的「老司機」了,即便不去盯著看,也能自己完成作業了。如果第一個階段基礎很紮實,很多父母就已經能放手了。你可以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不必像監工一樣盯著。但是等他最後完成,還是要看一遍作業的結果。指出錯誤的部分,引導孩子自己思考。

小學高段:點撥為主

曾經遇到過一個六年級的孩子,爸爸媽媽擔心他貪玩耽誤學業,還是每天定點輔導作業。但是爸爸對我說,他們的親子對抗非常嚴重。孩子經常「故意」做錯,甚至把作業偷偷藏起來。這樣真的不如放手一段時間,相信他可以做好的。

正如《親愛的小課桌》中輔導員張敏所說:如果(學習)帶給他的只有痛苦,只有恐懼,只有煩躁的時候,孩子會詳盡一切辦法去推脫,去逃避。

因此,在面對高年級孩子時,父母應該扮演那個場邊指點的角色,如果有能力在具體的內容上,四兩撥千斤的指點。如果沒有能力,只要給孩子提供支持和信心就可以啦。

Cici有話說:

別覺得孩子肯定不自覺,鏘寶作為一個3歲的小寶寶,尚有自制力獨立完成網課和後面的作業。只要學習對孩子來說還是一件有吸引力的事兒,那麼孩子也一定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

相關焦點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陪伴你真做到了嗎?以下3點請自測
    家人說他心臟不舒服好多天了,尤其是在輔導完五年級的孩子作業之後,尤其憋悶。又是一位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差點掛掉的家長,我想問一下各位被孩子作業折磨到不行的家長們,陪伴之前有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呢?你們所謂的陪伴是真的陪伴嗎?以下三點請自測一下。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又發生一件非常痛心的事,6月8日一個六年級小學生跑到8樓跳樓而亡,寫下遺書「我恨你們,我要自殺,天天作業作業的,把我的作業都撕了吧。」痛心,只因作業?!當學生不該寫作業嗎?為何一個作業就至於跳樓?箇中原因不敢妄加猜測,但寫作業不知何時卻成為家長孩子心中的痛。
  • 讓人頭疼的陪寫作業問題,關鍵在家長身上,三種陪伴方式你是哪種
    「如果有靠譜合適的晚託班,我覺得還是把孩子送去寫完作業比較好,這樣可以避免親子關係破裂。」我想葉一茜的這句話應該引起了不少父母的共鳴吧,相信葉一茜也是經歷過輔導作業風暴之後,才得出來的這句真知灼見。《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提到,目前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然而,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晚託班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和容易,大多數的父母還是選擇自己輔導孩子作業,或者說,是陪著孩子寫作業。
  • 陪孩子寫作業,放手還是繼續?
    "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這件事情傳遍了朋友圈,陪讀的媽媽們一哄而上,各自訴說著自己的辛酸血淚史。為什麼寫作業這件小事,耗盡了媽媽那麼多的心血和耐心,最後個個都迫不及待,焦急咆哮?現在的孩子們真的不能自己好好的完成作業嗎?那麼用什麼樣的辦法來解脫被作業束縛的媽媽們,讓家裡面有一個祥和美好的環境呢?想求助於教育改革,奢求學校不要給孩子留作業,不要給家長壓力這些已經是可能性不大了,我們還是從孩子自身的情況來找原因,解決一下作業的問題吧!
  • 這些家長不適合輔導孩子寫作業,陪得越多,傷害越大
    這個階段家長陪在邊上的重中之重,就是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則是當孩子遇到疑難時,能及時予以輔導。,還是不要陪了吧!所以,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吧!你曾經誤解過孩子嗎?及時道歉化解他的負面情緒嗎?還是心裡咯噔一下,卻礙於家長的權威而開不了口說「抱歉」?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抓狂?那個陪伴你真的做到了嗎?以下三點請自測
    「先自查,然後我幫你再查一次「,」把錯題記錄到本子上。」如果媽媽下次再問話之後,再多加幾句,多做一點,那會讓孩子明白作業的用意到底是什麼?作業對知識起的查漏補缺的作用才能成立。因為陪寫作業真的是非常考驗人耐心的一件事情。然而除了寫作業的陪伴之外,實在沒有更多的機會能夠了解孩子在學校中遇到了什麼事情了。因此提升陪伴的質量,通過你的耐心,讓孩子和你都成為更好的自己。加深孩子與你的感情,成為彼此互助,相互支撐的好朋友。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方式
    ,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文化,受教育程度又不高,根本無法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女生還是家裡最小的,比較嬌慣,雖然感冒好了,但是回家還是哼哼唧唧地撒嬌,不想寫作業,家長沒辦法,就代替孩子寫作業(這也是後來我才知道的),結果第二天我一改作業,全是錯的,你們說,像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我還能說什麼呢?所以面對這樣的家長,作為老師不能要求得太多,太多的話,家長會有壓力,家長壓力大,孩子就遭殃。孩子在家教育不好,到學校就是給老師找麻煩。
  • 陪孩子寫作業崩潰的家長,你快進來。
    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最近幾天,網絡上陪孩子寫作業讓家長崩潰的文章多了起來,教育行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這個話題也接受媒體採訪中國教育報微信、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聯合騰訊教育推出了「作業焦慮」的調查問卷,到3月6日,共有6000餘名中小學生家長參與調查。數據顯示,58%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做題,90.8%的家長輔導作業時跟孩子發過火,55%的家長輔導作業時打過孩子,73.4%的家長對陪寫作業感到筋疲力盡。
  • 你知道陪寫作業會氣到心梗,卻不知孩子被盯著寫作業會魂飛魄散!
    有人說陪寫作業是門技術活兒,如果不懂得怎麼陪,瞎陪,那還不如不陪。心理學家武志紅的一句話更是一針見血:「孩子自生自滅也比父母管教強。」陪寫作業,是為了學會寫作業家長陪寫作業情緒崩潰的根源是什麼?你現在可以主動寫作業了,半年前還用催呢」,「這是你自己算出來的嗎?真了不起」,「你已經堅持3天,不用媽媽輔導作業了,進步不小」。如果你的目標是讓孩子學會開車,一開始就應該讓孩子當司機。一開始他會犯很多錯,慢吞吞,但一定要耐著性子,不要搶他的方向盤,這是他學會開車的唯一途徑。
  • 怎麼看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這種做法是有利還是有害?
    #教育#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一、二年級的時候,孩子識字量少,作業和試卷的題目,多數是看不懂的,包括學校期中期末的考試,老師也是給孩子讀題的,所以家長幫孩子看題,也是正常的。第三,輔導作業。孩子有不會的題,隨時輔導。不得不說,現在這種情況挺多的,應該是學習內容變難了吧。
  • 孩子寫作業,家長是否應該陪伴,怎麼陪?
    看著孩子本上烏漆嘛黑的一團團「1」和「2」。我說:「那你自己檢查下,有沒有不好的地方,用橡皮擦掉,之後媽媽再檢查。但是如果你沒有檢查出來,被媽媽檢查出來了,那你就得多些一行了!」噠噠說「好的!」於是開始裝模作樣地檢查,最後說了一句「我覺得我寫得都很好!」然後,和噠噠約定如果媽媽檢查出來寫錯的,就要多寫一行。最後,噠噠自覺地多寫了一行「1」。
  • 家長這三種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不是在幫他,而是在「拖後腿」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恨不的把孩子拎起來暴打一頓?絕大多數得父母應該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而且他們的出現的場景也非常統一,那就是——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可能在沒有沒有孩子的人眼裡,陪寫作業似乎是一件十分溫馨的事情。
  •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住院,陪寫作業究竟有多累?
    從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們日復一日陪寫作業的日子就開始了。曾經有段話真實地記錄了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的悲慘場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陪孩子寫作業的每一天,簡直就是一部災難片啊!
  • 爸爸陪寫作業生氣動手,致孩子耳鼓膜穿孔!家長陪寫作業,到底是陪什麼?
    「絕大多數孩子隨著病癒也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即使成年了,還會對小時候某次『不幸』難以忘卻, 耿耿於懷。」許惠明表示,希望家長們能管理好自己情緒,孩子學習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
  • 孩子寫作業喜歡摸魚?陪孩子寫作業的正確打開姿勢,家長別忽略了
    其實孩子寫作業喜歡「摸魚」,並不是孩子天性如此,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要找到正確陪伴孩子的方法,從而讓孩子變得更高效。這天朋友來家裡做客,看到我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我當時有事就讓朋友幫忙看了一會,於是孩子就開始玩手上的筆,朋友看到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就準備上前輔導孩子。「你為什麼不自己寫作業啊?」朋友問孩子。「我要等我媽媽過來,她坐在這裡我才能安心寫」。
  • 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心梗的家長,都少說了這六個字
    那麼,問題來了:寫作業這個事兒,應不應該陪?如果陪的話,到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喊停?如果不陪的話,孩子寫作業太磨蹭怎麼辦?上次我和李懷源老師聊了很多家長和學校如何溝通的細節,不少家長都表示:很實用。趁熱打鐵,常爸又把「陪寫作業」這個老大難拋給了李老師,結果收穫頗豐,希望這次討論也能讓你遠離心梗支架高血壓。陪孩子寫作業這事兒,該不該?
  • 高中生要不要家長陪寫作業?這種孩子,最好陪著!
    高考絕對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絕不能放棄。當孩子懵懵懂懂想學習定力又不夠時,家長一定要站出來,一定要站在他身邊指引他!2、高中生想學習又沒有定力,怎麼辦?家長陪寫作業!給大家舉個例子,我2016屆有個學生挺懂事,很想學習想考大學,可是他靜不下心來,各種招都想盡了還是不行。最後我直接給他家長打電話建議他們回來一個陪讀。他家長很配合,第二天他媽媽就回來了。我告訴他媽媽: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陪他寫作業!他媽媽很為難說,「我初中都沒畢業,怎麼陪小孩寫作業啊?」
  •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我做錯了什麼要陪你寫作業?
    今日一則陪孩子寫作業家長急到心梗的新聞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家長們可是炸開了鍋。,一陪寫作業獅吼虎嘯啊!其實,陪孩子寫作業不必急到心梗,做到以下幾條,陪寫作業也能母慈子孝。做作業之前:一、把各種雜亂事情做了。做作業的時候孩子總是說要尿尿,喝水,肚子餓……這些小動作讓我們抓狂。家長可以在作業之前告訴孩子把這些小動作做完,做作業的時候不準再做這些動作,不然會有懲罰。我家孩子做作業之前我留20分鐘給她自由行動,前提是做作業必須老老實實的,孩子每天做作業都挺規矩的。
  • 陪孩子寫作業老是「雞飛狗跳」?這樣輔導孩子,比吼叫管用
    著名相聲演員嶽雲鵬發微博哭訴過陪娃寫作業的不易,影視演員姚晨也控訴孩子的作業可真不簡單,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父母有「恐輔症」,什麼是「恐輔症」?就是恐懼陪孩子寫作業,這已經成為當今家長的一項病症,有些家長陪孩子玩時其樂融融,一寫作業一秒變後媽,雞飛狗跳的事沒少在家中上演,很多家長一急了只會大吼大叫,殊不知這一吼孩子更沒心思寫了,恐懼害怕心理讓孩子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思考,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萬萬不要用錯了方法,造成南轅北轍的現象。
  • 陪寫作業傷不起: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要說陪孩子寫作業,可真是個技術活。不僅考驗家長的耐心,還考驗家長的自控能力。有的家長為了控制住自己,把自己的手反綁在身後,深怕稍不注意就棍棒加身。家長表示,我太難了!家長們要徐徐圖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罵孩子。家長越生氣,孩子就越害怕,越害怕就不想學,不想學又被罵......最後形成一個死循環。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