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國時期的那個歷史想必大家都非常有了解,先不說對於每場戰爭和裡面的人物都非常的熟知至少出名的肯定能夠說得出來。在其中有很多公認的戰神和謀士當然諸葛亮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但其實是除了他之外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謀士更是挺多人的伯樂徐庶。很多人都說他具有一雙會看人的慧眼因為他為兩個國家舉薦了兩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才。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放在古代來說就是一個寒門學子。他讀書非常的勤奮而且非常喜歡學習所以長大以後非常博學。更重要的是,他和當時還沒有出山的諸葛亮關係非常好,兩個人經常坐在一起談論有關學識方面的問題。那個時候有一身才能的他自然不會想就這樣平淡的度過一生,況且還是在這亂世之中誰不想有一番作為呢?但是對於主公的人選他也不能隨便選擇,首先是要一位有能力可以成大事的人然後就要能對人才計策的聽取,通過一番對比之後他最終選擇了劉備。
當然我們都明白劉備開始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是,但是徐庶卻堅信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將來一定會有一番大成就,所以他跟誰在劉備身邊一直為他招兵買馬擴大隊伍的實力。而且在戰場徵戰的過程中也一直都是他為劉備出謀劃策。從這裡不僅看得出來他對看人方面有很大的才能而且做事更得到別人的信任。我認為一個人做事不要盲目的選擇,因為一個好事的上司對於自己的成長來說也是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時候一個人能帶領你成長也可能帶領你墮落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開明的人。
他因為得了劉備的賞識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劉備因為得了他所以自己的戰場才會這麼順利。當初面對曹魏的攻打正是因為有他的計謀才躲過一劫,使得曹魏的軍隊有所忌憚後來也是因為他才令曹操遭受到打擊。劉備得了這個人才對他個人大業的前期發展有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後來的歷史中他到了曹操的陣營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當時他為劉備出計謀打敗了曹軍然後曹操看中了他的實力想要把他收納過來,而且曹操也知道他是一個孝順的人所以把他的母親抓了過來要挾他,沒有辦法的徐庶只有投身到曹操的陣營當中不過在臨走之前為劉備舉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後來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的諸葛亮。而且他也決心自己儘管到了曹操的陣營中也不會為他貢獻任何一個計策。後來我們也都知道諸葛亮為了蜀漢的大業操勞了一身。並且在劉備死之後承擔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和照顧劉備的兒子。
在這個亂世之中有才之人是每個人都渴求的,所以儘管徐庶到了曹操的陣營中沒有為他貢獻出什麼計策但是也捨不得殺了他。因為他也知道有才之人的性格都是比較孤傲的也沒有過多的強求他。後來就讓他作了自己兒子曹衝的老師。每一個有才能的人都想在亂世之中實現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可是突然被這麼一個人破壞了心中肯定是會有怨恨的,而且還是採用卑鄙下流的手段使他屈服。
在他做了草叢的老師之後兩個人的感情也是非常好。但是曹衝壽命非常短在十二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雖然他正恨曹操可是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對於徒弟的去世他非常的傷心。他覺得這個世間自己已經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才能了,所以請求能夠回到家鄉做一個普通的農民。但是據我們對曹操的了解他既然不能得到這個有才能的人就肯定會毀了他不會讓他被別人所用,對於徐庶這樣的要求曹操不但不能允許而且他還會除了他。
那個時候曹操表面上答應放他走可是後來就派自己的兒子去誅殺他。被派去誅殺他的人正是曹丕,但是曹丕跟他交談了許久卻不忍心對他下手,那也為了感謝這個大恩向曹丕舉薦了一個人就是後來的司馬懿。這就是徐庶一生之中在曹營為曹家貢獻的唯一一個計策。也正是因為這個計策讓後來曹家受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最後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曹丕會和司馬懿有很好的感情的原因。
看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他先是為劉備舉薦了諸葛亮後為曹丕舉薦了司馬懿。但是他舉薦的這兩個人再後來卻有不同的作為在後世人的眼中也有不同的評價。我們都知道歷史上了司馬懿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最終他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魏國的大權。不過也正是因為司馬懿魏國才能一直強大。不過從整體看來司馬懿是使得整個曹家的江山落入了外人的手裡。其實這兩個國家後來的結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徐庶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