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慧眼識人才,楊儀得到重用,因度量狹窄致使蜀漢損失大將

2020-12-13 少雄無雙

關羽是人盡皆知的英雄,在人們的眼中,他從來都是忠義和驍勇善戰的代名詞,其實他作為統帥,其能力也同樣是不能小覷的。如果說在前期他更多的是憑藉個人武力的話,那麼在多次歷練之後,也逐漸成長為一個能統帥三軍的將帥之才。

關羽畫像

《三國志》的記載:最初,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後投奔關羽,任為功曹。

在這個過程當中,劉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劉備當時憑藉自己的實力,一舉拿下了益州,但荊州卻缺乏一個可靠人選來看守。隨後就委派關羽去鎮守。在關羽鎮守的那幾年裡,他逐漸收斂了自己以前的那種衝動和莽撞,不光使荊州地區的軍事實力大大增強,而且還為此地儲備了大量的可用人才和馬匹糧草。人們總是記得關羽失荊州,卻不提關羽治荊州。這也沒錯,荊州的確是在關羽手上被人奪走的,但是當初關羽治理荊州也同樣是卓有成效。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由於關羽的慧眼識珠,有個叫楊儀的謀士,被他送到益州。關羽請劉備考核。果然,楊儀不僅順利通過劉備的考核,而且諸葛亮也對此人青睞有佳,並委以重任。

楊儀畫像

此時的楊儀風頭正盛,卻得罪了大將魏延,魏延不僅在政見上和楊儀有很大的分歧,而且他的出現,讓魏延臉上無光。因為當時魏延同樣受到劉備的賞識,但自從楊儀出現後,風頭逐漸就被這個後來者搶走,魏延的關注度大不如以前。在劉備和諸葛亮二人的雙重加持下。楊儀的政治地位和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魏延畫像

說起來楊儀自身的家世也頗為雄厚,在當時也是荊州的名門望族之一,而當時劉備和諸葛亮身處荊州,也少不了這些大家族的鼎力資助。楊儀在此期間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憑藉出色的糧草籌措能力,為蜀漢行軍作戰募集到了充足的糧草。但是楊儀的缺點也同樣致命,由於自身量狹窄,一直自己政見不和的魏延為眼中釘,所以在諸葛亮辭世之後就設法殺死了魏延。使得蜀漢從此失去一員猛將。而自己則在劉禪登基之後,也逐漸受到冷遇,最後落得被拋棄的下場。

魏延雕像

總結:

至此可以看出,楊儀的個人能力是不能忽視的,但縱觀他的人生,主要是由於自身的氣量不夠,而無法做出明智的選擇,從此本是順風順水的命運,也走到了盡頭,再也無力回天。所以我們每個人除了要增強自己的真才實幹之外,還應該有容人的雅量,在命運的關鍵的節點上,廣結善緣,不要輕易與他人交惡,才能讓自己的基業常青。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讀通鑑論》

《魏略》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少雄無雙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魏延死之後,除姜維之外,蜀漢還有哪些可堪重用的大將呢?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與楊儀鬧翻,最終被馬岱斬殺,而魏延一死,給人的感覺就是蜀國再無可堪重任的大將,即便是姜維也不能與魏延相比,那除姜維之外,還有哪位大將拿得出手呢?
  • 資歷比楊儀還淺的蔣琬,為何能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正是因為亂世之中,蜀漢又人才凋零,更加需要一個有胸懷的人物來接諸葛亮的班,才能保持蜀漢還能團結一致,上下一心,不至於因為內鬥導致迅速滅亡。單純從這一點來說,把楊儀吹破大天,也比不過蔣琬的,諸葛亮自然會要選擇蔣琬為接班人。
  • 關羽大意失荊州,但卻給蜀國帶來四名人才,他們都是誰?
    說起關羽,大家都會想到他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但是在關羽的一生當中也曾有過失敗的時候。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演義》裡一個重要的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是三國徵戰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那之後蜀漢就開始走起了下坡路。大意失荊州主要講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荊州被瓜分。劉備在去打劉璋的時候,讓關羽守好自己佔領的荊州五個郡,但是關羽卻要去打曹操。這樣就給了別的人機會,趁機攻佔荊州,而最終關羽也沒能守住荊州。
  • 蜀國有位大將比魏延還強,卻神秘消失,1000年後才被發現
    在《三國演義》中,蜀漢到了中後期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關羽、張飛等名將漸漸老去,但新的將領遲遲未能成長起來,導致有一句俗語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但實際上,蜀漢的人才並未像小說中描述的那麼少,很多只是因為名氣比不上關羽等人,漸漸消失在小說裡。蜀國有位大將比魏延還強,卻神秘消失,1000年後才被發現。
  • 荊州對於蜀漢究竟有多重要?關羽大意失荊州對於蜀漢有多大打擊?
    表面上看,這給劉備帶來的損失當然是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和資源。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荊州兵馬和曹操作戰。他僅依靠自己的這些部隊就擊敗了曹操,打的曹操抱頭鼠竄甚至要遷都。可以看出,劉備雖然僅佔荊州的一部分,但是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另一方面,荊州是三國時期許多人才聚集的地方。三國陣營的許多傑出人才都出生在這裡。
  • 蜀漢名將魏延聰明反被聰明誤,臨死前大喊四個字,成為流行用語!
    這個時代也是能人輩出的時代,在三國裡面你可以看到低調內斂的司馬懿,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現在我們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除了比五虎將能力稍微低點,卻被後世稱為「小關羽」的魏延。魏延是何人呢?他是蜀漢時期五虎的最佳第六人,也是蜀漢名將中的第一得分手。在蜀漢時期人才驟減,他在名將凋零的三國時代中後期是一顆最閃亮的將星。
  • 三國時期兩個馬忠:一個俘虜關羽名傳後世,一個則是蜀漢名將
    我們看到江東集團與曹操對關羽的圍剿是緊密契合的:關羽在前線與曹仁、趙儼、徐晃對峙,呂蒙趁機攻打公安、江陵,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蔣欽在漢水活動,試圖切斷關羽軍隊的水上交通;陸遜繼續深入西峽,西陵封鎖峽谷,截斷關羽從長江返回四川;朱然、潘璋一直繞到江陵以北,欲切斷關羽從"三東郡"進入漢中的路線。
  • 劉備與關羽張飛感情如何?劉備心懷責備,一個證據就能表明
    不過諸葛亮沒有辜負劉備,一直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非常經典的描寫,故事的大概就是劉備與關羽和張飛結拜為兄弟。這樣一來,劉備與關羽和張飛就顯得非常親近。那麼劉備對關羽、張飛對感情到底怎麼樣?其實劉備一直對關羽和張飛有責備。
  • 長史楊儀和魏延有什麼血海深仇?和他的死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長史楊儀和魏延的關係特別不好,見面就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史實記載在諸葛亮死後,魏延作為蜀國的一員大將卻不聽從諸葛亮的遺命斷後,跟隨大部隊回漢中。然而他並不是要謀反投奔魏國,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他和長史楊儀不對盤,因為個人矛盾,那他到底為什麼和長史楊儀這個不待見呢?
  • 三國轉折之戰:蜀漢搖搖欲墜,曹魏損兵折將,孫吳卻吃飽喝足
    ,可見人們對關羽的崇拜已經到達了一種瘋狂的地步。但其實褪去神話光芒,關羽也只不過是一個平凡人,甚至還是相當驕傲自滿的平凡人,不然也不至於在襄樊之戰中輕易戰死了。其實,這場大戰中死了關羽對於曹操和孫權來說都是解決了一個心頭大患,但是他們兩個又何嘗能夠滿載而歸呢?在這一場大戰中,曹操派出了龐德,他可是一個戰鬥力極強的人物,甚至能夠和徐晃打個平手,但也在這場戰疫中死去了,而作為龐德的左右手,董衡和董超因為立場不堅定,所以被龐德親手了結,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一大損失啊!
  • 馬超臨終時將馬岱託付給了劉備,後來馬岱在蜀漢有什麼表現?
    之後,馬超曾依附漢中張魯,後來,劉備攻打劉璋時,馬超投降劉備,成為蜀漢的一員大將。不過,非常可惜的是,在蜀漢建立後的第二年,馬超就病逝了。在馬超臨終前,將自己的兄弟馬岱託付給了劉備。那麼,問題來了,馬超將馬岱託付給劉備,後來馬岱在蜀漢有什麼表現?
  • 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損失慘重,諸葛亮做了什麼讓蜀漢再度強大?
    劉備率蜀漢諸軍發動夷陵之戰。結果,劉備損失了五萬人,蜀漢又回到了「解放前」。劉備因病退居白帝城不能起床時,諸葛亮到白帝城看望劉備,白帝城發生了著名的託孤事件。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再次稱帝。劉備建立蜀漢時,東吳已經攻打荊州,殺害關羽等將領。劉備為了替關羽、張飛報仇。
  • 諸葛亮器重關羽的兒子,為何不器重趙雲的兒子?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名相,諸葛亮在幾次重要的軍事行動中,都帶著趙雲,比如,劉備取益州時的入川之戰,還有北伐時的箕谷之戰。因此,諸葛亮和趙雲的關係應該非常好,很喜歡趙雲,否則,也不會經常帶趙雲了。 那麼,既然諸葛亮很喜歡趙雲,為何不好好培養趙雲的兒子呢?
  • 《三國演義》諸葛亮明明培養姜維做為接班人,為什麼在臨終前把軍權交給楊儀?_蔣琬
    原標題:諸葛亮明明培養姜維做為接班人,為什麼在臨終前把軍權交給楊儀?
  • 蜀漢有五虎大將,曹魏有五子良將,孫吳大將中誰能進前五呢?
    大概原因是《三國演義》主要以曹劉爭霸為主線,主要篇幅都在寫曹操、劉備方面的事,因此對曹劉手下的大將也著墨甚多,就有意無意把孫吳方面淡化 了。但我們不可因此小覷東吳,在魏蜀吳三國之中,曹魏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為靠後。最後結局也是魏滅蜀,晉滅吳,一統天下。既然孫吳方面實力在三國中排第二,自然文臣武將也肯定能人輩出。
  •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去的更是蜀國的半壁江山,荊州對蜀國重要在哪了
    但是荊州對蜀漢確實太重要了,一是因為蜀漢手頭就本來沒有多少地方,除去益州就只有和東吳平分的半個荊州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寸土地對於蜀漢都至關重要。如果你只有一個半州,丟了半個,肯定心疼的要死。二是因為劉備帳下很多人才來自於荊州,劉備本人受到荊州世家大族不少支持。比如諸葛亮就有很深厚的荊州背景,馬良、馬謖兄弟也是出生於荊州。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其中,第一位李豐袁術的部將,在東漢末年被曹操擊殺;第二位李豐是魏國大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李豐參與了廢黜司馬師的謀劃,因為事情敗露,所以被司馬師除掉;第三位李豐是蜀漢大臣李嚴的兒子,也即為蜀漢效力。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
  • 費禕不死,蜀漢不滅,和蜀漢的興亡扯上關係的費禕,到底能力多強
    那麼,費禕的到底有什麼本事,又有多厲害?在隨著諸葛亮北伐期間,楊儀和魏延經常意見不合,動不動就要拔刀相向。楊儀作為文臣,管理著政事和後勤的供給;魏延作為一名大將,負責帶兵打仗。因為那個時候兩人都深得諸葛亮的重用,所以在每次鬧矛盾時,其他人都不知道該幫哪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