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風流軼事,如今社會大家談論的往往是明星的各種情感緋聞,但是在從前,更能引起人們熱議的卻是文人雅士們的風流軼事,那些文人們的愛情往往鬧得滿城皆知,離婚結婚都能引發一陣熱議,比起如今的明星一點都不差。
詩人艾青曾經就因為拋棄原配,追求自己的女學生上了報紙,艾青為了抱得美人歸,下過跪、尋過死,但在如願以償之後,卻又離婚,這究竟怎麼回事?
那些「放蕩不羈」的歲月
詩人,這樣一個形象,在眾人的眼中往往都是很高尚,很美好的,他們有著極高的情操追求,有著出塵的氣質。但是另一方面,詩人也通常要極其地感性,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敏銳地察覺到普通人察覺不到的情感。
這就造成了詩人一方面是浪漫的代表,一方面又是瘋狂的代名詞。大詩人艾青也沒能逃脫這個定律,極其敏感的他也常常走向極端的方向,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體現得更是明顯。
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蘊藏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作者說想要表達的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乳母「大葉荷」的感恩之情,整首詩寫地炙熱而又深情,是艾青的成名佳作,從中也可感受一絲艾青的性格。
艾青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但是又不在父母的身邊長大,這使得他有些缺愛,也造成了性格中的敏感和沒有安全感。後來的他去到法國留學,直到30年代初才回來。
此時的他已經25歲,在父母一手操辦之下,艾青娶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名字叫做張竹茹,也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子,與叛逆不羈的艾青形成鮮明的對比。自然而然,艾青一點都不喜歡她,艾青想要追求一段自由戀愛。
婚後第二年,艾青到常州武進女子師範學院教書,在這裡他遇到了韋嫈,原名叫做張月琴,是艾青的女學生之一。但是在艾青見到她的第一眼就已經淪陷了,愛情來的就是這樣猛烈,沒有任何的原因,卻超越了所有。
但是當時的兩個人有著太多的差距,先不說師生戀已是不倫之戀,就說當時的韋嫈,她才年僅14歲!哪裡懂得這些情呀愛呀的?所以這段感情在當時並沒有能夠有所發展。
之後兩人各自沿著自己生命的道路輾轉了幾年,直到1939年,緣分終究還是讓這兩個人相遇。這一次艾青不想再逃避了,他瘋狂地展開了對韋嫈的追求,他告訴韋嫈,自己對於他不是老師對於學生的情誼,而是男女之間的愛慕。
甚至於之後艾青在知道韋嫈將要離開時,還立刻跪在了韋嫈的面前,求她不要走,韋嫈被這樣的舉動弄到不知所措,但是不曾想下一秒,艾青來了一個更加出人意料的舉動。艾青竟然鬧著要投湖,還威脅韋嫈說她只要敢走,自己就不活了。
正是在這樣的「鬧劇」之下,韋嫈屈服了,並且答應艾青留了下來,這些在大家看來近似瘋狂的舉動,在韋嫈那樣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眼裡卻是愛她的表現。
從深愛到離婚的轉折
之後的故事就比較俗套,總而言之,就是艾青終於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抱得美人歸,兩人正式於1939年結婚,但是在此之前,艾青拋棄了自己的前妻,還有傳言說前妻已經懷孕。
婚後的韋嫈不甘心只是做妻子,她更想要有一番自己的事業,鑑於當時國內的形勢,韋嫈想要投身革命,去延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艾青心疼她,但終究也沒有拗過她。夫妻兩人先後去到了延安。
隨後因為戰爭,兩個人又一起輾轉,但是日子過得幸福又甜蜜,很苦卻很快樂,就這樣來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兩個人的日子也越來越好,全家住進了北京的胡同裡,他們已經有了四個可愛的孩子。
本以為能夠這樣一直攜手到白頭,那樣一定不失為一段童話故事,但是生活終究是生活,沒有故事那般美好,日子好起來之後的兩個人反而不能一起攜手走下去了,終究還是走向了離婚。
艾青為此找的理由是:兩個人之間沒有共同愛好,長久以往沒有感情了。這樣的理由一看便是藉口。而現實呢?現實是艾青找到了新的心上人,她就是高瑛,更年輕也更漂亮,同時研究文學。這大概就是艾青口中的更有共同語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