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合肥新農村,處處是景。白牆灰瓦中蘊含著歷史氣息的千年古鎮、文脈昌盛的「廬陽第一山」、「黃金河道」孕育的繁榮集市 …… 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為鄉村美景注入了獨特的靈魂與韻味。
長臨河古鎮 —— 「活著」的合肥「檔案」
從合肥出發,沿著風景如畫的環巢湖大道驅車三十多公裡,便能遠遠望見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城。這,便是肥東縣的長臨河古鎮。
到長臨古鎮遊玩的人,大都去過長臨古街,這條約 600 多米的古街,曾經是名為「萬家河口」的水運碼頭。鎮上的「土著」說,清末民初,水運興起,因長臨河古街是肥東通往巢湖的必經之路,這裡便成為巢湖沿岸一個重要的碼頭,長臨河鎮也因此成為巢湖北岸地區的商品分銷集散地,長臨河古街上還有個百年郵局,是肥東縣最早的三個郵局之一,其「前身」是晚清淮軍華字營統領吳毓芬、吳毓蘭兄弟的又一處宅第。
行走在千年古鎮長臨河,猶如觀賞「活著」的人類居住「檔案」,從新石器時代起源到六家畈古村落,也在悠悠訴說著合肥古城的千年文明。
三河古鎮 —— 特色文化引八方客來
古巷、古街、古橋、古城牆、古廟、古炮臺、古民宅、古茶樓 …… 肥西縣南端的三河古鎮,雖面積不大,但其距今已有 2500 多年的文字記載歷史,且素有「千年古鎮、風雲戰場、名人故地、美食天堂」之美譽。
作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這座千年古鎮如今仍「容光煥發」。在建築風格上,這裡根據三河建築的皖中徽派風格和水鄉風情,保持其 「小橋流水人家,古街小巷特色」的風貌。按照「修舊如舊」的模式,三河鎮恢復近 1000 米的古西街、古南街,修繕恢復了楊振寧舊居、孫立人故居等名人舊宅,基本重現皖中徽派建築風格古鎮格局。三河民間文化也異常繁榮,廬劇、鬧花船、車上轎、河蚌舞、花旦、蘭花等傳統節目,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交融。
紫蓬山 —— 「廬陽第一山」文脈昌盛
在合肥肥西縣中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留下了一條帶狀的山巒 —— 紫蓬山。整個紫蓬山區面積約 3500 公頃,景區內有紫蓬山、圓通山、周公山、大潛山等大、小山峰 100 餘座,森林茂密、植物眾多。多年來,這裡都以起伏的山巒、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無汙染的水質、嶙峋的怪石,以及眾多的名勝古蹟,成為踏青的必選之一。1992 年 7 月,紫蓬山景區便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
然而,這座山,可不僅僅有奇石草木,實際上,自清代開始,紫蓬山就有「廬陽第一山」之稱。悠久的歷史,使山上留存著大量的古蹟。
精靈主播 沈運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