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宋寧華)當前,全球毒品犯罪呈現出多元化、低齡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如何營造人人參與禁毒的良好氛圍,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課題。今天,上海大學毒品與國家安全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紀念會暨《國際禁毒藍皮書:國際禁毒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國際禁毒藍皮書(2020)》」)新書發布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圖說:《國際禁毒藍皮書:國際禁毒研究報告(2020)》發布。上海大學供圖
當前全球毒品犯罪的發展趨勢
該活動由上海市禁毒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學聯合主辦。上海研究院趙克斌院長介紹,國際禁毒研究浩繁紛雜,任重道遠。當前,全球毒品犯罪呈現出多元化、低齡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如何提升民眾對毒品的警惕性,增強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營造人人參與禁毒的良好氛圍,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嚴峻課題。
回顧過去的一年,在各方努力之下,全國、全長江三角以及全上海市的禁毒形勢穩中向好,毒品濫用情況在明顯好轉,新發現的吸毒人數下降,戒斷1年與戒斷3年未復吸的人數均在上升。疫情期間,各種常見毒品的流入總量和純度都出現了明顯下降。但是,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以及人民福祉,禁毒工作與禁毒鬥爭一日不可鬆懈。因此,對當下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毒情新動向,研究者需要及時地予以關注,並做富有前瞻性的分析。
《國際禁毒藍皮書》是國內首部聚焦全球毒品問題、追蹤最新禁毒動向、服務國家禁毒工作的年度研究報告。《國際禁毒藍皮書(2020)》由上海市禁毒辦、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行。該書作為上海大學毒品與國家安全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標誌著國內首部聚焦國際毒品問題與禁毒政策研究的藍皮書進入機制化運行。
藍皮書總結了國際國內毒情的6大趨勢
上海大學毒品與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藍皮書執行主編朱虹博士介紹,《國際禁毒藍皮書(2020)》總結了當前國際國內毒情的6大趨勢:新精神活性物質種類更新換代整體趨緩,興奮劑類持續增長;曲馬多問題突出,非洲部分國家成為重要目標國;芬太尼類似物濫用對全球公眾健康的威脅日益凸顯;應加強中美禁毒合作機制建設,助力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質治理;當前我國管制新精神活性物質的法律規範與配套措施不完善;我國新精神活性物質濫用已經呈現快速蔓延的態勢。
該書聚焦「新精神活性物質」這一全球關切的毒情熱點,以「新精神活性物質:新趨向、新挑戰與新治理」為主題,深入解析全球「新精神活性物質」的生產、製造、走私、濫用、治理等問題,並對全球新出現的各類毒品引發的社會危機展開即時性的關注和研討。通過分門別類地總結世界各國相關的公共治理與立法管控對策,既有利於我國的禁毒工作者從中借鑑,也便於了解與把握國際禁毒政策,與國際禁毒界展開對話、交流與合作。
據悉,十年來,上海大學毒品與國家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聚焦國際毒品與國家安全研究的學術前沿,開展理論和實證研究。未來,中心計劃加強與實務部門的深度合作,共建毒品與國家安全科研基地,推動研究資源和智力資源的聚合、共享,打造國際上有影響、國內一流、國內高校首家禁毒領域的「思想庫」「信息庫」「人才庫」和「智囊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