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院業主親歷疫情:我靠賣爆米花為員工發薪水

2020-12-24 騰訊網

如今整個美國電影產業,不管是家庭經營的小型影院,還是如AMC、富豪、喜滿客這樣的大型連鎖院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影院經營者們最大的擔心來自當下公眾的「居家防護」還會持續多久,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超出影院能承擔的成本極限,後果不難預料。

馬克·奧米拉是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的一位影院業主,這些年他先後經歷過暴風雪、颶風和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即便那些室外積雪厚達一米的日子裡,奧米拉的兩家電影院仍堅持開業。

但是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各地蔓延迅猛,步步逼近的勢頭讓這位經營電影院長達29年的業主,不得不關閉影院。

「很可怕。」奧米拉說,「我這輩子見識過各種悲慘的情況,從來沒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時候,最近,肺炎疫情讓我特別焦慮,經常半夜突然醒來,輾轉到天亮。我已經67歲了,睡眠對我來說很重要,可我就是睡不著。」

奧米拉的焦慮不僅僅因為兩家影院無法開業,更因為他手下的僱員將會生活無著,這批員工大多數不到30歲,沒有工資收入,生活將很快陷入困頓。近兩周來,美國全部影院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迫關閉,超過15萬名影院員工受到直接影響,被迫接受無薪假期,或者乾脆失業。

「在我這裡上班的孩子其實薪水很微薄,即便這樣,我也快要無力承受了。」奧米拉在影院關閉前兩天告訴記者,「即便每周少一兩個班次,對他們的收入影響也很大,而我束手無策。」

自3月份疫情在美國開始蔓延以來,已經很少有人敢走進影院了,奧米拉學習附近麥當勞取消堂食只接受外帶食物的形式,在影院前面支起桌子出售爆米花,每桶3美元。「周圍的商戶都關門了,影院前有一大片空地可以擺攤,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給我的員工支付工資。」

「擺攤」的第一個下午,奧米拉在45分鐘內賣出了25美元的爆米花,現在每天大概可以收入300到400美元。

奧米拉擁有的兩家影院中,位於費爾法克斯大學城的一家只有三個放映廳,是一家只做二輪放映的老式影院,走低價路線,目前沒有網上售票系統。另外一家名為「電影藝術」的影院相對較大也較新,目前奧米拉以在線銷售積分禮品卡的形式,籌措到了數千美元。他還通過影院的Facebook帳號進行宣傳,希望除了所在社區,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影院所處的困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我琢磨著,反正大家待在家不能出門,刷社交媒體應該是年輕人們最近幹得最多的事兒了。」奧米拉分析,「影院的求助信息很快就得到無數的評論和轉發,在網絡上傳播開。」

在影院關閉的當天下午,奧米拉給部分員工發了最後一周的薪水,「一個女孩拿到支票之後告訴我,『太好了,還夠我付一次房租的。』」

不僅員工要頭疼紛至沓來的帳單,影院業主更甚。畢竟,重新開業的日子遙遙無期,奧米拉必須靠售賣爆米花的方法維持收支平衡,「我的房東已經被感染了,這次疫情的嚴重程度超過了所有人預想,眼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也得算算現在還夠支付哪些帳單,銀行帳戶上沒有多餘存款,這可有意思了。」

如今整個美國電影產業,不管是家庭經營的小型影院,還是如AMC、富豪、喜滿客這樣的大型連鎖院線,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影院經營者們最大的擔心來自當下公眾的「居家防護」還會持續多久,如果疫情持續時間超出影院能承擔的成本極限,後果不難預料。

奧米拉認為,自己的情況有利有弊,「我們這種社區裡的小型影院,是構成社區的重要部分,小的優勢是可以隨時做出靈活調整,恢復起來會比較快。大型連鎖影院可能有更多的顧客,但我們更了解觀眾的需求和心理變化。」

奧米拉在影院關閉前,給老顧客們發了一封郵件告知關閉的消息。沒想到,很多顧客紛紛回覆郵件,詢問是否有通過其他形式向影院提供幫助和支持的方法。

「讀到這些郵件的時候,我熱淚盈眶,」奧米拉說,「我的顧客告訴我,『你可不知道這家影院對我來說有怎樣的意義。』」

近幾周內,由於全美影院關閉,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被迫推遲新片上映日期。兩部堅持如期上映的新片——派拉蒙的《愛情鳥》和環球的《魔發精靈:世界之旅》,也都選擇跳過窗口期,轉為在家庭娛樂設備同步上線。

一直以來,電影在院線和線上放映一直有著90天的窗口期,不少業內人士預測這一應急措施在未來可能變為電影公司的常規操作。奧米拉相信,等疫情過去,一切都會恢復如常,「我認為電影公司不會這麼做,他們需要院線上映的口碑,我向來認為影院是宣傳一部電影最有效的渠道。」

但是,無法出門這一現實,確實讓影院前所未有地感覺到了流媒體平臺的威脅,奧米拉回憶,「有一天,一位女士在我這裡買了一桶爆米花,對我說她要回家在Netflix上看電影。孩子們待在家裡,流媒體平臺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我有點擔心他們會習慣這種觀看方式。」

數天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媒體上撰文,呼籲觀眾團結一致幫助電影院,同時希望電影公司能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策略幫助影院共渡難關。諾蘭的文章裡寫道:「當人們想到電影,首先想到的是明星演員、電影公司以及那些光鮮事物,但電影業其實關乎每一個人:擺零食攤的人、操作放映設備的人、售賣電影票的人、打掃衛生間的人……這些普通人很多都沒有固定工資,而是按小時計酬,通過電影院來謀生。作為一個電影人,如果沒有這些工作人員和他們迎來的觀眾,作品是不完整的。」文章結尾,諾蘭說;「也許你跟我一樣,曾以為自己去看電影是為了環繞立體聲、零食、汽水、爆米花或者大明星。其實並不是,我們去影院是為了彼此。」

購買請見微店

相關焦點

  • 萬達影院盈利靠什麼:爆米花成本3塊賣二三十
    原標題:「爆米花模式」的尷尬:單靠票房收入難養活影院每經記者 趙陳婷 發自北京萬達集團官網上「閃現」的一條並不起眼的供應商來訪消息,卻因為其中的一組數據,引起了熱議。
  • 合肥部分影院團購票堪比「盒飯價」 靠賣爆米花等補票房
    合肥部分影院團購票堪比「盒飯價」 靠賣爆米花等補票房隨著合肥城內影院扎堆興起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爭奪觀影人群,據團購網站負責人介紹,合肥各大影院紛紛走團購路線、開闢會員來降低票價,有的商家甚至賣出16元一張的
  • 爆米花為何是影院重要利潤來源?
    現如今,各大影院售賣爆米花似乎成為了標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製作爆米花的成本很低,而在影院出售的價格會翻好幾倍,可以稱之為「暴利中的暴利」。例如大家熟悉的萬達影院,之前就有消息稱,在2016年,僅靠賣爆米花就收入16個億。
  • 影院收入:爆米花利潤高達5成以上 比賣影票更賺錢
    安德魯指出,早期的爆米花主要有白色、黃色兩種,兩者在市場上所佔的份額相當。後來,影院經營者發現黃色爆米花更受歡迎,且同樣的原料能夠產出更多的黃色爆米花,所以如今影院販賣的爆米花絕大多數為黃色。2013年,美國銷售的白色爆米花僅佔所有爆米花產量的10%。
  • 獨家丨疫情中的影院群像:囤好的爆米花拿來餵雞,現金流最多撐2個月
    湖北宜昌大唐國際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的老闆小朱,最近只能靠喝酒來排遣憂愁。除了影院之外,他還經營餐飲項目,但隨著疫情的來臨,這兩樣生意都陷入了停滯,接下來這段艱難的日子,他只能和員工們一起咬著牙挺過去了。小朱的影院對於疫情響應的比較早,臘月二十九下午他們就及時進行了春節檔已售影片的退票工作,當天晚上就關門了。
  • 萬達院線賣爆米花收入3.9億 利潤率遠高於賣票
    記者採訪獲悉 ,爆米花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曾拯救了很多美國瀕臨倒閉的影院,目前在北美市場上,爆米花等電影業衍生品的收入佔比要遠高於票房。據島城影院從業者介紹,雖然目前票房依然是收入大頭,但需進行分成並扣除各種稅費,從利潤率上來說爆米花要遠高於電影票。
  • 深圳都有哪些地方有爆米花 各大影院爆米花大PK!
    去影院看電影最火爆的方式就是吃著爆米花邊看電影,那麼,深圳有哪些地方有爆米花吃呢?小編為你整理了深圳影院爆米花PK,詳情點擊查看本文。沒有爆米花,看電影就是看電視!說起爆米花,你知道萬達的全國院線一年光靠賣爆米花就賣了3.9個億嗎?但是我們到底是為什麼要吃爆米花呢?
  • 聚焦影院「爆米花經濟」 堪稱電影院「印鈔機」
    鮮有人注意到的是,售賣爆米花也成為影院盈利的主要渠道之一,形成了影院特有的「爆米花經濟」。小小爆米花中到底蘊藏著怎樣的生意經呢?堪稱電影院的「印鈔機」「看電影吃爆米花」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隨後風靡全球。
  • 「打工娃」影院裡檢票賣爆米花
    「打工娃」影院裡檢票賣爆米花  8名參與「打工」活動的孩子走進泰禾影城,分成3組體驗不同的工作  每一年,本報的「打工一日看社會」品牌公益活動都會吸引不少新的企事業單位加入,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正因為如此,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孩子積極參與。
  • 聚焦影院特有的「爆米花經濟」 堪稱電影院「印鈔機」
    小小爆米花中到底蘊藏著怎樣的生意經呢?  堪稱電影院的「印鈔機」  「看電影吃爆米花」興起於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隨後風靡全球。在經濟蕭條時期,小小的爆米花甚至拯救了許多瀕臨倒閉的電影院,從此,「看電影吃爆米花」就成為影院的普遍現象流傳至今。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現狀:影城變身微商,還向盒馬、家樂福、沃爾瑪輸出員工「有的影院選擇將爆米花成品分給員工,還有讓員工把玉米粒帶回家拿去餵雞的。」讀到報導裡的這句話,一家知名院線從業者張勝哭笑不得,「這簡直是黑色幽默。」遲遲不營業,解決積壓的賣品成為影院當務之急。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遲遲不營業,解決積壓的賣品成為影院當務之急。2月6日,電影博主在微博上置頂了「影院賣品清庫存互助」的消息,請有需求的影院留下關於賣品種類、價格、郵費等情況。——成本價,詳情見圖,為節約運輸費,同城或臨近城市優先,量少不配送:三種口味的成品爆米花,庫存總計14萬8千900箱,每箱10kg,190元一箱;爆米花專用白糖,庫存總計67萬多袋,每袋20kg,230元一箱;
  • 我在美國親歷疫情,直觀感受:得靠自己
    矽谷交通生命線101高速,在周五下班時間,居然都不堵車了,5~西雅圖旅遊勝地派克市場,也回到了20年前冷清的樣子…而我,也在家遠程辦公一周了。真沒想到,僅6天,美國疫情變化會這麼快,要知道,在上周,CDC才剛剛放開檢測權給各個州和實驗室。這幾天,看美國政府這些操作,我仿佛覺得,時光,額,倒流了一個月。
  • 我在美國親歷疫情,直觀感受:得靠自己-虎嗅網
    而我,也在家遠程辦公一周了。真沒想到,僅6天,美國疫情變化會這麼快,要知道,在上周,CDC才剛剛放開檢測權給各個州和實驗室。中國有賣,就是「佳得樂」。看到這,是不是覺得我要植入折扣碼了?不,人家廠家根本不愁賣。第二天,超市、網店的佳得樂各種脫銷。之後,就是各種人們去囤貨、病例上升,死亡上升,公司「允許」在家工作,然後「建議」在家工作。雖然,最近有超級多,妖魔化美國的文章,但是呢,平心而論啊,相比中國,美國政府表現的,應該說:確實不行。
  • 京城爆米花調查:賣品背後的生意經你不可不知
    因此,本著「走近科學」,「不怕打臉」的精神,我們特別採訪到了幾位影院賣品行業的一線從業者,請他們從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解讀這些熟悉又陌生的影院賣品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顆爆米花是怎樣誕生的?】 UME影城華星店的賣品經理曹敏向記者透露,影院爆米花銷量工作日約為200桶,周末及節假日可達到400桶,大片上映的高峰期也出現過七八百桶到上千桶的情況。爆米花的營業額可以佔到賣品部總營業額的60%到70%。
  • 萬達影城爆米花年賣3.9億 為最賺錢項目(圖)
    延吉路萬達影院,有看電影的市民正在購買爆米花  近日,萬達影城公布,最賺錢的居然是爆米花,收入近4億,佔了賣品利潤的72% 。記者了解到,用爆米花機爆出28升爆米花,成本是12元,而院線的總售價一般是308元,利潤高達96% 。
  • 影院票房利潤不及賣爆米花 院線八成利潤靠副產品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記者劉軍)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周末抱著一桶爆米花看電影,已成不少市民的休閒習慣,而這種習慣已讓爆米花成了影院最賺錢的一項買賣。近日,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萬達院線稱,去年該院線爆米花品項相關收入高達3.9億元,佔賣品總收入72%、總收入的9.5%。記者走訪了多家影院,了解爆米花經濟學。
  • 阿里推「影院外賣」,想在家來一桶爆米花嗎?
    自電影院出現以來,好像食品和飲品銷售就已經一同存在了,很多人會選擇在影院的前臺買一桶爆米花。爆米花也幾乎成了電影院的代名詞,似乎嘴裡沒有東西看電影就失去了靈魂。當然,隨著消費升級,也出現了一些冰淇淋,蛋糕一類的食品。
  • 商業小故事:爆米花與電影絕配原來是這麼來的
    路邊攤看準了這群人的錢包,在電影院外面擺攤賣爆米花。但是,此時的電影院依舊不想和爆米花扯上關係,爆米花正式被禁止帶入影院,入場時就需要把外套連同爆米花交出來。因為這時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攤販賣爆米花賺翻了,一包能賣到5-10美分。
  • 電影院為什麼要賣爆米花?
    其實看電影的時候吃爆米花是一種美式習俗,美國人為什麼看電影要吃爆米花了。這種習俗是有一定歷史的原因。美國人一直以爆米花為休閒娛樂時候的主要零食,從19世紀末開始,看雜耍節目,體育比賽,遊樂場遊玩等很多時候美國人都會吃爆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