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經常在外奔波 回家後問小妾:你是誰家親戚

2020-12-22 勇哥讀史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被傳為千古美談;清朝也有一名大臣,因勤於政務,從家門路過而不入。

他叫松筠。

松筠,字湘圃,蒙古正藍旗人,生於1752年。松筠是理藩院筆帖式出身,因為得到乾隆皇帝信任,升遷頻仍,歷任軍機章京、銀庫員外郎、內閣學士兼副都統、戶部侍郎、御前侍衛、內務府大臣、吉林將軍、工部尚書、駐藏辦事大臣等職。

乾隆皇帝晚年很寵信和珅,和珅在朝廷裡非常囂張。松筠不願意與和珅同流合汙,又不想看他的臉色過日子,乾脆以任職駐藏辦事大臣為由,留在邊境地區,長達5年之久。

乾隆皇帝死後,嘉慶皇帝扳倒了和珅,松筠被召回京城,擔任戶部尚書。不過,很快他就被外放陝甘總督。此後,兩次出任伊犁將軍,一次擔任兩廣總督,一次出任綏遠將軍,一次擔任盛京將軍。期間,松筠除了曾經短暫回京擔任協辦大學士和軍機大臣外,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外面奔波。

1800年,松筠第一次出任伊犁將軍時,由於家境窘迫,並沒有攜帶眷屬。過了一段日子,松筠省吃儉用後,從俸祿裡擠出了50兩銀子,派一名差役回京城迎接夫人。夫人一行還沒有出發,就把50兩銀子挪作其他用途。松筠知道後,沒有補寄銀兩。

怎麼辦呢?松筠的兒子熙昌東拼西湊,總算湊夠了路費,將母親送到了伊犁。

松筠夫人來到伊犁後,松筠將她安排在別院居住,每月只給10千錢的生活費,婢女傭人等的開支用度,全部從這點錢裡支取。這點錢哪裡夠用呢?所以,松筠一家的生活過得相當拮据。

1811年,松筠由兩廣總督轉任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回京任職。他的親戚朋友聽到消息後,派人在半路上迎接。沒想到,撲了一個空。原來,松筠抵達涿州後,借了一匹馬,直接前往圓明園,具折覲見嘉慶皇帝。

覲見嘉慶皇帝後,松筠沒有顧得上回家,當晚住在圓明園裡。第二天,他進入北京城,先到吏部去報到(他兼任吏部尚書)。等忙完這一切後,已是黃昏時候,他這才有空回家看一看。

回到家,一個女人在中門將他迎接住。松筠覺得這女人的相貌似曾相識,但有不知道是誰,便環顧左右,問:「此誰家戚誼耶?」

兒子熙昌回答:「此某姨娘也。」

原來,這個女人是松筠的一名小妾。因見面的時間太少了,竟然不認識她了。由此可見,松筠為了公務四處奔波,極少回家,對家裡的情況已經到了很陌生的地步。

在清朝中晚期,受三朝重臣曹振鏞「多磕頭,少說話」的影響,碌碌無為、文過飾非、唯唯諾諾的大臣越來越多。松筠是少有敢於在皇帝面前犯言直諫的大臣之一。

1817年,京城及周邊地區發生大旱災。松筠奏報朝廷,請求暫緩第二年祭拜盛京祖陵。嘉慶皇帝看了奏摺,勃然大怒,下令革除松筠的大學士並各項職務,降職為察哈爾都統。

1820年,嘉慶皇帝病逝於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道光皇帝繼任。道光皇帝扶柩回京,召見群臣。他見到跪拜在面前的群臣裡,有著白髮蒼蒼的松筠,不禁悲從中來,扶住他哭了起來。

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還是朝廷的頂梁柱之一,這還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道光皇帝繼續信任松筠,還讓他出任直隸總督。1835年,松筠病逝,享年84歲,朝廷賜予諡號「文清」。

【參考資料:《清代名人軼事》《郎潛紀聞》等】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雞蛋有多貴?皇帝問大臣:你吃得起雞蛋嗎?大臣回答吃不起
    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雞蛋蛋白質的胺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今日來說,雞蛋好吃又不貴,是再平常不過的食品了。然而在清朝,皇帝都嫌貴而不敢多吃雞蛋,這是為何?
  • 他死後沒孩子,遠房親戚趁機來分家產,小妾挺著大肚:我有遺腹子
    因為孩子代表了一個血脈的傳承,如果家中沒有男子,肯定會遭到欺負,比如說他就沒有孩子,去世後遠房親戚都趁機來分家產,此時小妾挺著大肚子站了出來說我有遺腹子,這才制止了一場分家的風波。黃翼升出生於1818年,他是湖南長沙人,年幼時父母去世,好在後來進入了軍隊,並成為了曾國藩身邊的紅人,仕途還算不錯。
  • 清朝的大臣們是如何上朝的?
    清朝不像明朝,明朝內外城沒有分別,前清則內城只許旗人居住,八旗分地面把守,所以洋文管此叫做滿洲城,漢人之平民及做買賣當差役之人還許住,若官員則非皇帝特賜者不許,所有官員都在宣武門外,每日夜間起來進前門上朝,所以前門夜間一點鐘就準開門,伺候官員們進出。其他的門都是天亮才開,只有前門如此,管門的兵役人等,還得站班伺候,遇有堂官如中堂、尚書等經過,還得打招呼,請看這有多莊重。
  • 在外打拼了一年,一事無成的不想回家過年
    很多人把春節過年回家看的意義重大,一年到頭來也就那麼幾天可以和親戚朋友發小聊聊天喝喝酒打打牌吹吹牛逼,徹底的放鬆下自己,不再管工作上的壓力和瑣事。過年的那幾天回家過年也是攀比盛行,村裡誰又提了奧迪寶馬掙大錢了,哪家結婚有多排場,同學之間喝酒比拼誰掙錢多混的好,發小打牌喝酒也攀比著誰闊綽誰買了新車掙了大錢,各種各樣的攀比,沒辦法中國人都是愛面子的,在外的我們也都希望在外面打拼能夠回到家得到街坊鄰居的認可,享受著:誰家的孩子真有出息。
  • 清朝的大學士、軍機大臣、尚書、總督、巡撫都是什麼官?
    南書房大臣就是我們影視劇裡常聽的上書房大臣。康熙朝設立,目的是剝奪議政王大臣和內閣的權利。康熙朝時,南書房大臣相當於國務院總理和副總理。到了雍正朝設計軍機處後,南書房大臣也成了虛銜,榮譽稱號。南書房大臣類似於軍機大臣,也是沒有品級的。
  • 清朝老照片:大臣春光得意,最後一張是真實的清代護衛!
    清朝老照片:大臣春光得意,最後一張是真實的清代護衛!大清駐美公使伍廷芳,他官至二品大臣,一臉春光得意的樣子。 清朝時期的寧波婦女。清代是一個多民族的時代,少數民族與農業為主的漢族有極大的不同,北方漢族女子和南方漢族女子的服飾也不同。
  • 清朝全家福老照片:大戶人家妻妾成群,美麗驚豔的原配和小妾!
    這是晚清名臣李鴻章和哥哥李瀚章及子孫後輩們合影老照片,眾所周知李鴻章的原配妻子去世後,他不但娶了貌美如花的繼室夫人趙小蓮,而且又在後院接二連三的娶了好幾房偏房小妾,因此妻妾成群的李鴻章到了晚年亦是兒孫滿堂
  • 清朝,皇子與大臣有機會給皇帝戴綠帽子嗎?
    為此,在清朝被推翻以後,有好事的文人,針對清朝的血統問題,編造了一系列的傳說(堪稱當代辮子戲的鼻祖),其中比較著名的有:乾隆是海寧陳家的孩子,清朝在雍正之後就已經等同滅亡了,乾隆以後,清朝皇帝血統都是漢人;慈禧太后是漢人的孩子,被葉赫那拉家族冒認為養女送入宮中……此外,近年來,很多清朝題材的影視中,有過皇族子弟或者大臣給皇帝戴綠帽子的細節
  • 為什麼現在親戚之間的感情冷淡了?主要有這3個原因,都很扎心
    蘇秦問嫂子:「為什麼以前態度傲慢而今天如此恭敬呢?」嫂子回答說:「因為小叔子你現在地位高,錢又多啊!」蘇秦仰天長嘆道:「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都輕視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說了。」由此可見,人類的很多行為和動機,往往是由利益驅動的,而不完全是由先天的血緣關係決定的。
  • 洋人看砍頭,正室看小妾洗衣服,清朝的老照片今天看有什麼感覺?
    對於清朝這個朝代,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感覺興趣的一個朝代了,因為一方面這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另外一方面,清朝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再加上現在的很多的古裝劇有很多的題材都是取之於清朝的,所以,人們還是比較的熟悉的。
  • 和珅被賜死,兩個小妾共同做了這樣一個決定,揭露了和珅的另一面
    和珅在清朝官場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受電視劇的影響,大家對和珅的印象就一個字—貪,而且由於演員形象的問題,大家一直都認為和珅是一個長相一般的小老頭,其實和珅的容貌十分出眾,反而紀曉嵐是一個結巴的乾瘦老頭,並且滿嘴的葷話,還喜歡拿話擠兌人,最重要的是紀曉嵐的地位和和珅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和珅才是乾隆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而且委以重任。
  • 歷史上的清朝大臣劉墉,是一個怎樣的人?
    劉墉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他屬於老年得志的那一種人,他的出生非常好,祖上三代都是讀書人,出生官宦世家的他,壓力非常大。三十多歲依舊是一事無成,儼然成為了人們眼中整體無所事事的書呆子。劉墉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傳奇的,他讀書時呆若木雞,中年進入官場後遊刃有餘,在清朝幾位知名的大臣裡,劉墉是一位非常長壽的人,且是安樂去世。並且最痛快的是他親手辦了和珅。那麼多方面的分析劉墉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前言提到過,劉墉直到三十三歲才成功考中了進士,而且是通過其父親才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
  • 清朝大臣們所戴的官帽,是自己創造的還是延續明朝的?
    所以,以清朝為播放題材的電視劇可是多的像牛身上的毛一樣,數也數不清。不知道大家在看清劇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過清朝大臣們頭上戴著的帽子。因為我們經常看這種題材的電視,大部分的帽子我們應該還是可以分的清楚的。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會覺得清朝人們戴的帽子和穿的衣服都是奇奇怪怪的,但是卻很美觀漂亮。因為他們不是漢族人,所以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 清朝時期大臣的官服,是符合發放的,都是量身定做的?
    清朝時期大臣的官服,是符合發放的,都是量身定做的?歷史上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很有很多意義和價值的內容,當然這其中同樣也包括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規定,而實際上除了和皇帝嬪妃有關的事宜以外,在古時候也有其他讓人覺得很有趣的討論點,就比如說今天小編要給你們說的官服的發展史!
  • 曹操問小妾瓜甜不甜?三個小妾說的不同,為啥全都被殺了?
    沒想到曹操頓時十分生氣,便下令將這名小妾處死了。其他大臣也被嚇了一跳。曹操將目光投向其他小妾們,這時另一名小妾覺得第一個人是因為話說太滿才惹得曹操生氣,於是很自信地再次捧起有西瓜的果盤走上前。曹操再次詢問:「西瓜甜嗎?」第二名小妾答道:「不酸。」大家也都以為這次應該不會再惹到曹操了,沒曾想曹操還是下令處死了這名小妾。
  • 清朝領侍衛內大臣是幾品京官,究竟有多大的權利?
    如今,「清宮劇」可謂層出不窮,很多人肯定會對「領侍衛內大臣」這個詞都不會陌生。清朝領侍衛內大臣是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者、調度人,相當於古代御林軍總統領職責。清朝制度規定設立常備的侍衛警備機構,管理皇帝侍衛、親軍,負責保衛皇帝及其近親,守衛皇宮,引導官員覲見等。
  • 雷頤:北洋大臣李鴻章答外國記者問
    「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便是重要的奇葩設計之一。重要的是地方大臣參與甚至負責緊要的對外交涉,奇葩的是中央政府的外交決策,在相當程度上由「地方」處理、參與決策,甚至起一定的決定作用。外國要與清朝「外交」,卻只能與清朝地方政府打交道。這種外交權下放的制度設計恰滿足了清朝政府自認為的「天朝上國」的幻象。
  • 窮親戚投奔和珅,和珅:幫我曬銀子吧!半月後親戚全走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門前拴著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門前放著討飯棍,親朋好友不上門。世上結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三窮三富過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
  • Live out of a suitcase 成天在外奔波
    英語表達「提著行李箱過日子 live out of a suitcase「用來形容某人在外忙碌、奔波的狀態。這個說法多用來描述一個人因經常出差或旅遊而居無定所的生活方式。
  • 今年過年回誰家?雙獨夫妻難達成一致 簡直「太難了」!
    「你媽和我同時落水先救誰?」「過年回誰家?」據說這是兩大「世紀難題」?  這不,都2020年了還是無解。  然而「先救誰」的問題只需面對一次,但過年回誰家的問題每年都要被問一次……  再有10天,就是春節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又要面臨著在哪過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