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債務人改變,債權如何保護?南康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典型案例(三)

2020-08-18 贛州南康檢察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溫馨提示●●


前方高能!雖然篇幅有點長、字數有點多,但康法君建議一定要仔細閱讀,看完記得轉發給親戚朋友。民間借貸「套路」多,及時「排雷」很重要!


01


債務人死亡的,債權人可以

向其繼承人要求償還嗎?


主要案情


2017年5月,陳某因生意周轉需要,向原告劉某借款50萬元,並約定按月利率2%計付利息,後被告歸還借款15萬元,尚欠原告劉某本金35萬元。2019年3月,陳某因病去世,2019年8月,原告劉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陳某第一順序繼承人等4人歸還借款本息。

被告陳某的繼承人等4人辯稱,陳某生前遺留的財產僅有房屋一套,只能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償還責任。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 陳某生前向原告劉某借款事實清楚,雙方當事人也無異議,可以確認尚欠原告劉某借款35萬元本金及利息未歸還。原告劉某未能舉證證明該借款用於被告方家庭共同生活、共同經營使用,被告方抗辯稱只能在繼承遺產範圍內承擔償還責任的理由,有法律依據,予以採信。最後判決被告陳某的繼承人在繼承陳某遺產範圍內承擔責任,歸還所欠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


案例解析


對債務人死亡的,債權人能否向其繼承人要求歸還債務問題,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本案已經很好地進行了回答。

那麼,法律依據是什麼呢?

法律依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該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願償還的不在此限。」該條第二款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對被執行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上述法律規定,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債務人留有遺產,在遺產範圍內(遺產實際價值)承擔債務;二是看債務人的繼承人的意思表示,繼承人願意繼承遺產,就要承擔債務。繼承人放棄繼承遺產,則不需要承擔債務。大家明白了嗎?


02


僅有借條,無轉帳憑證及其它

佐證,官司能打贏嗎?


主要案情


原告陳某從某擔保公司負責人謝某處通過債權轉讓方式,獲得被告劉某借條一份,該借據言明向謝某借款10萬元,該債權轉讓通過報紙刊登形式進行了公告。取得債權的陳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劉某償還借款本金10萬及利息。

被告劉某辯稱,我因急需資金周轉需要,想向擔保公司借款,但我與出借人謝某並不認識,是通過擔保公司的員工辦理借款手續,共寫了2份借條,其中1份還是空白的,僅僅籤了個名。當時擔保公司並沒有借款給我,後來考慮到利息過高,我就不想借了,和擔保公司經辦人說了一聲,之後就把這事放一邊了。擔保公司並沒有真正借錢於我,原告陳某起訴我償還借款,沒有事實依據,請求駁回他的請求。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 原、被告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借款合同是否成立,謝某有無實際交付被告陳某借款。原告主張是現金給付,並提供被告劉某出具借條一份作為證據。被告劉某認為借條是他寫的,但並沒有實際給付,債權債務關係不成立。法院認為,原告陳某是從某擔保公司通過債權轉讓取得借條,他並不是實際借款人,原告僅提供了借條,沒有提供銀行轉帳流水,及擔保公司帳務帳目記載,不符合擔保公司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習慣。最後,判決駁回原告陳某要求被告劉某償還借款的訴訟請求。


案例解析


可能大家會問,我都有對方出具的借條,法院憑什麼判決駁回我的訴訟請求?這不公平,也不合理!

法院為什麼會這麼判呢?其實有他的道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六條規定:「被告抗辯借貸行為尚未實際發生並能作出合理說明,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借貸金額、款項交付、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當事人財產變動情況以及證人證言等事實,綜合判斷查證借貸關係是否發生。」本案中,原告只有借條一份,沒有其它證據佐證,被告抗辯借貸沒有實際發生,法院結合該債權是轉讓而來,原告本人對案件事實不清楚,沒有銀行轉帳憑證,加上是向擔保公司借款,也沒有公司的帳務帳目記載,法院據此認定債權債務關係不成立,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那是不是所有案件,只有借條,沒有銀行轉帳憑證,法院都不支持呢?那也不是的。符合以下條件的,法院也會支持的:1.對方認可的;2.借款金額小,借款經過合理;3.沒有轉帳憑證,但有其它證據可以證明的,如微信聊天記錄、債務帳目、照片、視頻資料等等;4.有證人證言可以證實;5.結合當事人的經濟能力、當地或者當事人之間的交易習慣等;6、其它可以證明的材料。如有以上材料佐證,法院也會判決支持的。大家明白了嗎?


03


債權可以轉讓嗎?債權轉讓

要具備什麼條件?


主要案情


2019年9月,原告朱某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王某歸還借款本金15萬元及利息,理由是原債權人黃某已經將該債權轉讓給他,取得了該債權,故向法院提起訴訟。

被告王某辯稱,我並沒有向朱某借款,我只是向黃某借的款,對黃某將債權轉讓給朱某之事並不清楚,請求駁回原告朱某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查明, 2014年,被告王某因生意周轉需要,向案外人黃某借款20萬元,後歸還5萬元,尚欠本金15萬元及利息。因原告朱某與黃某之間也存在債權債務關係,2019年7月,黃某將與王某的債權轉讓給朱某,抵銷了他們之間債務,雙方籤訂了《債權轉讓協議》,並答應將債權轉讓之事通知被告王某,但實際並未履行通知義務。

法院經審理認為,黃某將與王某的債權轉讓給朱某,但未履行通知義務,王某並不知情,該債權轉讓行為對王某不發生效力,因此,原告朱某的起訴缺乏法律依據。原告朱某在知曉相關法律規定之後,主動撤回了起訴。


案例解析


債權轉讓,作為一種法律專業術語,對老百姓而言,還是相對比較陌生的詞語,運用的也比較少。但從字面上也可以理解,就是將自己的債權轉讓給別人,但如何轉讓,要具備什麼條件,那就需要掌握相關的法律規定。

對債權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作了專門的規定,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這就是債權轉讓的法律規定。

那麼,債權轉讓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對這條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雙方籤訂債權轉讓協議後,還應當履行通知義務,將債權轉讓的相關情況告知債務人,未履行通知義務的,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二是履行的僅是通知義務,不需要徵得債務人同意,債務人同意與否,不影響債權轉讓的效力。

三是債權轉讓,不能加重債務人的義務,轉讓承接的還是原債權、債務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債務人在接到轉讓通知後,債務人與原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新的債權人主張。大家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警惕民間借貸風險!南康法院發布民間借貸糾紛典型案例(一)
    而連帶責任保證就不一樣了,債權人既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範圍內承擔保證責任。對什麼情況下的保證是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法》規定有兩種情形:1、雙方在擔保或借款合同(借條)上有明確約定,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或一般保證,按照雙方的約定處理;2、雙方在擔保或借款合同(借條)上約定不明確或者沒有約定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大家明白了嗎?
  • 利息如何認定?南康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典型案例(二)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借貸雙方最易在民間借貸利息上產生矛盾,今天,康法君通過幾個典型案例與大家聊聊民間借貸中利息如何約定和計算。壹民間借貸對利息約定的上限是多少?案例解析 本案雙方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沒有爭議,爭議在於對約定的利率是否過高,是否需要調整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民間借貸對利息約定的上限是多少呢?
  • 【債務案例】民間借貸糾紛中被告拒絕出庭,法院如何審理
    導讀:在民間借貸糾紛中被告人「當老賴、玩失蹤」拒絕出庭,那麼此時法院該如何審理呢。本文還介紹了關於債權人要維權,要注意幾個問題。案例:民間借貸糾紛中被告拒絕出庭原告韓某某與被告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韓偉委託代理人劉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劉某某經本院郵寄送達有關應訴文件和開庭傳票,本人拒絕籤收後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己審理終結。法官說法:合法的民間借貸關係受法律的保護。
  • 青島中院發布金融借貸審判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白皮書結合2020年青島法院金融借貸案件審判情況,從訴訟應對及風險防控角度,分別分析了全市法院受理較多的四類金融類案件(金融借款糾紛、民間借貸糾紛、信用卡糾紛、融資租賃糾紛)的特點、存在風險及訴訟成因,幫助融資雙方精準清楚了解每類金融借貸案件存在的風險點。
  • 最新《借條(範本)》(根據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訂)
    2020年8月20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
  • 門頭溝法院召開涉公證債權文書案件執行情況及典型案例新聞通報會
    133件,其中民間借貸、金融借貸案件佔比最大。還有部分房屋所有權人在為他人借款提供抵押時,只顧眼前利益,根本不了解為他人提供抵押擔保的法律後果,也不清楚如何在合同中如何約定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一旦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債權人有權就提供抵押擔保的房產優先受償,也就是說,房屋可能會被拍賣、變賣來償還債務。
  • 【今日關注】民間借貸糾紛十大典型案例
    編者按:12月2日,海澱法院上地人民法庭 (第三速裁團隊)與第二速裁團隊聯合召開「民間借貸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發布民間借貸十大典型案例,通過以案說法,提示廣大民眾在出借款項時,仔細甄別項目真假,審慎選擇借款平臺
  • 法院發布:最新完美《借條(範本)》(根據2020.8.20借貸司法解釋修訂)
    2020年8月20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 民間借貸新規正確理解適用的全面指導
    )合同編地位與審理注意事項(二)契約自由與分配正義的依據(三)貫徹民事權利、義務、責任有機統一的原則三、《民法典》有關民間借貸的內容解析(一)《民法典》在第十二章借款合同中,用第667條到第680條共14個條文對民間借貸行為進行了規範
  • 民間借貸新規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該決定對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舊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與調整。
  • 防範金融借貸風險 青島中院發布金融借貸十大案例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何文婕 呂佼)今天,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法院金融借貸審判工作,發布2020年青島法院《金融借貸審判白皮書》和典型案例。據了解,隨著青島地區金融業快速發展,金融借貸糾紛大量凸顯,2020年,青島全市兩級法院審理的金融借貸類案件數量仍呈增長態勢,案件類型以金融借款和民間借貸為主。
  • 【民間借貸專題二】民間借貸十案例十戒律
    【法官說法】鄉政府主張權利時已超過法律規定的2年訴訟時效。鄉政府雖稱多次催要欠款,但吳某對此予以否認,鄉政府沒有提供證據證明。所以,鄉政府主張不能成立。  【律師提醒】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起計算。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適用2年訴訟時效期間。
  • 民間借貸債務人逾期不還咋辦 律師為您來支招
    在民間借貸合同履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後,借款人不能按時償還借款的情況。那麼,該如何處理呢?本報記者通過連日採訪,希望通過案例以及解析,對您解決民間借貸糾紛提供幫助。案例1 丈夫去世妻子繼續償還借款法院審理查明:李某需要用錢,通過關係找到阿峰借款8萬元。借條未寫借款日期和約定利息,僅寫明借款金額8萬元和還款日期2016年7月17日。
  • 最高法院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
    該司法解釋自實施以來,既規範了民間借貸行為,統一了法律適用的標準,又解決了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的實體與程序問題,對於加快民間借貸陽光化進程意義深遠,受到了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依法確認和保護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社會各界對於以「民間借貸」為名,未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而面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行為意見較大,此類行為與「套路貸」「校園貸」交織在一起,影響地方金融秩序穩定,損害人民權益和生活安寧。
  • 借錢成本下降6成——最高法出手:民間借貸利率下調至15.4%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迎來大範圍調整,年利率24%、36%的「兩線三區」原則也將成為歷史。閱讀新規全文,不難看出其中修改最大的部分便是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新規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目前為15.4%)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之前的「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大幅度降低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本文就新規的背景、亮點展開淺析。
  • 民間借貸利率大調整!民間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導讀】: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15.4%,相較於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下面華律網邀請於非律師為您講述解答。
  • 民間借貸逾期不還,除了起訴還有別的辦法?總結6種(建議收藏)
    那麼在借貸糾紛中,作為債主如何處理呢?本文總結了6種應對辦法,為廣大出借人提供參考……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在日常接到大家的諮詢中,很多情況是關於民間借貸糾紛。其中,對於出借人一方,很多人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怎麼辦?
  • 最高法院: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的正確方式有哪些?(6種合法的通知...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五(試行)>的通知》20、債權轉讓沒有通知債務人,受讓債權人直接起訴債務人的,法院應如何處理?5起訴通知(案例7~案例12)案例7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周芬宜與珠海市韋柏輝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與環球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2014)珠中法民三終字第236號]認為,「根據證據認定部分的分析,周芬宜提供的錄音資料不能證明其與馮學友
  • 通過合夥協議清算形成的債權債務,能否主張民間借貸?
    今天,我們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和最高院的一再審案例為出發點,與大家共同探討以合夥協議清算形成的債權債務,能否主張民間借貸?一、最高院案例案情簡述二審案號:(2017)黑民終260號再審案號:(2017)最高法民申3637號2011年6月22日,劉超、康風江、郭某某籤訂合夥協議(以下簡稱《合夥協議》),約定合夥開發依蘭縣第三糧庫房屋。合作方式為三人各佔一股。
  • 10個真實案例詳解:民間借貸糾紛中的10個「大坑」!
    杭州市兩級法院總結近三年來打擊不誠信訴訟行為的工作經驗,梳理出民間借貸糾紛中不誠信訴訟行為十大典型案例,現予發布。 【案例解讀】 在民間借貸糾紛中,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就同一筆借貸關係籤訂多份不同的借條的情況並不鮮見。有的債權人利用優勢地位要求債務人籤訂多份借條,有的借貸雙方在結算過程中形成多份借條或在債務展期、增加保證時籤訂新借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