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做「廢品」的手工達人範豔豔 來打破「無用」之說

2020-12-20 騰訊網

過期的茶葉、不再醇香的咖啡渣、散落的酒瓶碎片、暴風雨過後的落葉、皴裂的樹幹、剝落的瓜子殼……這些在別人眼裡「沒用的垃圾」,在範豔豔的巧手下,卻能變成一幅幅畫作中的美麗元素。

用瓜子殼製作的「雄鷹」。

今年47歲的範豔豔,1994年隨丈夫工作調動從河南來到海南,2011年前在一家幼兒園做手工老師,目前在海口一家高級療養院擔任手工老師。範豔豔說,無論是工作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手工美術已成為她感知生活不可或缺的「小確幸」。而她所做的手工美術獨特之處在於,她提倡並堅持做到:材料低碳環保,重塑個人想像,隨心而動,變廢為美。

範豔豔在做手工。

作品讓人腦洞大開

範豔豔的家裡,有一個擁擠的小房間。房間裡的小桌上堆放著過期的指甲油、化妝品、枯枝等原材料,還有剪刀、錘子、美工刀等手工製作常用工具。

房間一角,整齊地擺放著範豔豔的手工作品,假若你不仔細看,或會認為這就是一幅幅出自大家手筆的油畫、水彩畫。

這裡有用瓜子殼正反兩面粘制而成的「雄鷹」,似在低空盤旋、尋找獵物;有將打碎的玻璃瓶製作成的「瓶中花」,紅色的碎片粗短不一便製成綻放的花朵,綠色的碎片拼湊成花瓶;而向梵谷致敬的作品《星空》,則是她用從海邊撿回來的七彩貝殼一個個粘貼而成……

「都說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範豔豔說,在療養院工作,住宿的客人留下的茶葉、碎碗,甚至是一些丟在垃圾桶裡的精美包裝盒裡的彩帶,這些廢品,她都會收集起來,當成創作的原材料備用。

範豔豔一直很喜歡手工,但有意識地將這些廢物利用製做成作品,源於2013年,公司派她到珠海少年兒童藝術基地參加職業培訓的一次心靈觸動。

在珠海,她看到了用吸管制作成的帽子、廢報紙粘貼成的機器人等讓人「腦洞大開」的作品,她心裡大為驚嘆:「原來手工還可以這樣做!」

從那時開始,她瘋狂地愛上了手工製作。「我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很著急地去實現。所以,我很宅,平時根本沒時間和別人閒聊,也不愛逛街打麻將,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做手工。」範豔豔笑著說,我老公經常說我不務正業,家務活不幹,淨喜歡往家裡搬回來一些沒用的垃圾,瞎鼓搗!」

好在,日益精湛的手工技能得到療養院裡來學手工的客人的肯定,這也不斷地給範豔豔堅持自學的勇氣和信心:在網上自學素描課程、研究繪畫技巧、琢磨色彩的運用……

愛生活想像力更豐富

從毫不起眼的廢品變成讓人讚嘆的美術品,在範豔豔看來,除了一些必備的手工技能,最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熱愛生活。

「你越熱愛生活,想像力會越豐富。」範豔豔說,她的偶像是摩西奶奶,那位生活在美國小鄉村,生育了10個孩子,70多歲才開始畫畫,畫作一經展覽卻驚豔世人的老奶奶。

「摩西奶奶的故事很勵志,她告訴我無論做什麼,只要開始了,就不晚。」而和摩西奶奶的畫作一樣,範豔豔的作品也都來源於生活:在海南的鄉野見過的林間草屋、幽幽石徑甚至是石頭縫裡頑強生長出來的一片綠葉,這些畫面都定格在她的畫作裡。

用酒瓶碎片、報紙和咖啡渣等製作的《椰樹小路》。

細看她的作品《椰樹小路》,茅草屋的屋頂,是棕樹的棕毛粘上去的;白牆則採用白色酒瓶子的碎片;一旁矗立的椰子樹,筆挺的樹枝由上色的舊報紙一點點捏成,椰子葉則將咖啡渣灑上。再加上一些乾花掩映,在舊瓷碗的碎片製成的小路上,一幅濃鬱的田園風畫作就誕生了。

為了讓畫作更顯古樸,範豔豔特地找來在萬寧石梅灣遊玩帶回來的細沙,混合著陶土,製成畫作的底色。「石梅灣的沙子很特別,白中帶灰,我去玩的時候特意帶了一小包回來。」範豔豔說。

「愛上手工後,我發現我對生活的觸感更細膩了。」範豔豔說,她常常會想,風吹在臉上是什麼感覺,一個雷雨過後的午後照射出的陽光是什麼顏色,一棵被狂風驟雨肆虐過的椰樹是怎樣的伸展姿態,一個溫馨的小花園會長出什麼樣的花。

最近,她發現,隨著年歲的增長,原本烏黑的長髮日漸脫落。何不用髮絲作畫,在畫中留存逝去的歲月?

靈機一動下,她便借著此前自學過的亂針繡,開始用掉落的碎發,穿過細針,一針一針地製作宮廷扇。「有朋友建議我用頭髮繡出自己的頭像,如果製作成功,真的是給自己緬懷歲月的珍貴紀念品。」範豔豔說。

手工是治癒心靈的良藥

熱愛手工,對於範豔豔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動力在於,「能把自學東西的正能量、製作手工時的幸福感帶給他人。」

用不同顏色碎玻璃製作的畫。

在範豔豔的私人工作室「藝塾手工」,她曾遇見一位二十幾歲的姑娘,學著製作一副「勿忘我」的花束給男朋友,笨拙的雙手,斷斷續續做了三天才成畫。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這種從指尖到心靈傳達的心意彌足珍貴。

範豔豔也曾教不少孩子做手工,孩子豐富的想像力一次又一次地帶給她心靈上的震撼: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利用樹枝、街道上散落的各色的花瓣,拼湊成他眼裡的「我家的花園」,滿園春色。

範豔豔說,所有的手工教學,她只提供原材料,不會設置條條框框、手把手地教,因為想像力能創造無限可能。

在療養院,有許多年邁的老人跟著這位「範老師」學會了打中國結、做布偶等。「老人在玩中愉快地學習,手部的運動能使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得以平衡,張弛相宜,對老年人痴呆症有一定的治癒作用。」範豔豔說,不少外地的老人回去後還經常給她來電,說十分懷念跟著她學手工的日子。

去年10月,颱風「莎莉嘉」肆虐海南。範豔豔專門製作作品《家園》描繪了農家田園的美好景象,祝福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在一次公益募捐活動中,範豔豔將畫作拍賣得到的千餘元全部捐獻給了儋州受災農民。

「雖然我的學歷不高,但是做手工也做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既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能幫助別人,非常有成就感!」範豔豔說,就像摩西奶奶說的,「做你喜歡的事情,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範豔豔說,下一步,她希望能繼續創作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攢夠200幅作品,爭取開一次個人作品展覽!」

相關焦點

  • 專做廢品的手工耿走紅,短視頻有「無用之用」
    你越來越不務正業了,做的東西越來越實用了,取關了。超高人氣的短視頻博主手工耿,總是遭到粉絲威脅「有用就取關」。原因是他的作品都有個共同特點,製作精美,創意滿分,最重要的特點是——沒用。正是這些無用之用,讓他收穫了大量粉絲。
  • 廢舊輪胎、酒瓶、硬幣……河北這些手工達人有雙「魔術手」!
    是不是感覺這樣的手工製作很神奇?河北還有許多能工巧匠,能「化腐朽為神奇」,跟小編一起看看吧↓↓↓●發明「無用之用」,保定小夥兒變超級網紅他發明無數,卻被網友稱為「廢品愛迪生」。他在新浪微博有121萬粉絲,多次霸屏微博頭條。快手、微博ID「手工耿」,他是誰?他就是河北保定人耿帥。
  • cd盒廢品製作 漂亮花器手工DIY圖解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廢物利用手工製作大全a」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精美藝術品全是「變廢為寶」,石家莊有個環保達人!
    小時候,她靠著一雙巧手成為「孩子王」;長大了,她用這雙巧手幫孩子修改衣服,製作玩具;而如今,仍是這雙巧手,讓她成為環保達人——這就是石家莊市民王風琴。別人眼中無用的廢棄物,王風琴可以變廢為寶改造成人見人愛的各式實用物品。
  • 這是廢品做的?石家莊大媽神操作,作品驚豔全城!
    王風琴說。 2009年,王風琴從銀行退休,從小就喜歡編織創作的她開始一門心思做環保手工。她告訴記者,生活中,除了自家的廢舊物品,她還會收集親戚朋友家的,這些東西只要扔掉她就覺得可惜。經過加工把廢舊物品變成實用的、美觀的東西,自己也能為環保出一份力。
  • 閒置無用賣廢品可惜 舊書處理成了難題
    閒置無用賣廢品可惜  2003年1月8日02:14  遼瀋晚報   瀋陽市瀋河區萬泉小區的居民孫永福面對著家裡越積越多的舊書不知道怎麼處理,他無奈地說:
  • 日本手工達人用紙做科幻戰機(組圖)
    原標題:日本手工達人用紙做科幻戰機(組圖) 日本手工達人用紙製作的《星球大戰》X翼戰鬥機模型(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媒體1月25日報導,一名日本人用紙製作的科幻電影戰鬥機近日受到關注。
  • 手工達人做公雞狀燈籠引圍觀
    4個「公雞燈籠」很惹眼(受訪者供圖)  昨日,安靜姑娘給記者分享了一件趣事兒:我姥爺是位手工達人,他做了4個公雞狀的燈籠,在元宵節夜裡送給我和弟弟妹妹,我們挑著「公雞燈籠」逛街,引來很多人圍觀。  安靜家住老城區,她的姥爺任天義今年72歲,是位書畫和手工愛好者。雞年是他的本命年,於是他便買來材料製作「公雞燈籠」。
  • 環保手工達人秀
    組織開展模塊四:實踐體驗之環保手工達人秀活動。現將活動通知如下:為了減少生活垃圾,提高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動手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為此我們舉行環保手工達人秀,號召同學們一起動手動腦,把日常生活中廢棄的物品變成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藝術品。
  • 廣告紙、過期報刊雜誌…你絕對想不到,「廢品」還能這樣玩~
    廣告紙、過期報刊雜誌…你絕對想不到,「廢品」還能這樣玩~ 2020-04-15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
    今天分享的是《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操作門檻名稱: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起步成本:0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第11期《抖音手工達人賺錢套路》。網絡上也湧現出了許多「DIY大神」,大到蓋房子,小到做手工,無所不能。看著他們的作品,連「手殘星人」都蠢蠢欲動,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手工達人。然而手工製作/改造並不是件易事,需要有耐心,還要懂方法,於是各類手工教學視頻應運而生:紙藝作品、布藝作品、變廢為寶、創意設計……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手工達人們做不到。
  • 從手工課程出發,愛手工為手工達人打造變現平臺
    他有些無奈地對獵雲君解釋道,他的愛好是運營愛手工,讓這個平臺給手工達人創造更多價值。他的回答不無啟發意義,畢竟,誰規定手工類項目的創始人必須得擅長手工,把控方向才是他的本職。他的本職完成得不賴,平臺上手工課程種類豐富,編織、繪畫、服裝、咖啡、葡萄酒、插花、衍紙、刺繡、羊毛氈、甚至篆書。現有五十多名授課講師,其中收入高的月入達四五萬。
  • 嘉定柳玉成獲百強手工達人稱號 粘土配色造型 廢品瞬間變寶
    這一作品出自70後柳玉成之手,她在今年上海市民文化節手工藝大賽中,獲百強手工達人稱號。今年43歲的柳玉成,父母都是支疆青年。剛回上海時,她在一家外企工作,有許多國內外粘土製作名人常來參觀授課。從小就喜歡剪剪畫畫的柳玉成,當即拿出每月工資的大部分作學費,學習粘土手工藝品製作技巧。出師後,她將粘土製作與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製作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手工藝品。
  • 材料是隨處可見的雪糕棍,手工達人巧手打造《鬼滅之刃》日輪刀
    去年年底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文章《可以把玩的鬼殺隊武器,<鬼滅之刃>推出霸氣日輪刀吊飾》,講述了《鬼滅之刃》大火,集英社當然不會錯過這種「斂財」的機會,Jump 官方推出了《鬼滅之刃》霸氣日輪刀吊飾系列,讓粉絲們收藏!
  • 手工耿紅到日本,專題節目吐槽廢品愛迪生,新作品打臉日本網友
    手工耿,原名耿帥,人稱快手愛迪生,廢物發明家,發明有用的就取關。雖然國內網友不斷的吐槽他,但是視頻的點擊量動不動就破百萬次,證明了他的影響力,出道兩年多,發明了近兩百件發明品,無一例外都是廢品,其中地震吃泡麵器震驚日本網絡。
  • 石家莊環保老太變廢為寶,免費教大家做手工,堅守公益24年
    王風琴是石家莊出了名的「環保達人」,不僅擁有一雙能變廢為寶的巧手,而且堅守做公益24年。王風琴說。2009年,王風琴從銀行退休,從小就喜歡編織創作的她開始一門心思做環保手工。她告訴記者,生活中,除了自家的廢舊物品,她還會收集親戚朋友家的,這些東西只要扔掉她就覺得可惜。經過加工把廢舊物品變成實用的、美觀的東西,自己也能為環保出一份力。
  • 荷蘭姑娘的中國公益夢:讓廢品在指尖「重生」、「開花」
    讓這些廢品重新擁有生命的,是荷蘭姑娘麗絲。初次見到麗絲時,她的眼睛像一汪泉水般清澈透亮,上揚的嘴角露出親和的微笑,麗絲拿出一些耳環、杯墊介紹道:「除了用廢品做包,我還用它們做這些小東西,我覺得『垃圾』只要用對了地方,就是寶貝!我也希望通過作品,傳達一個環保、再利用的理念,希望人們更多的關注支持環保公益事業,也期待更多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 瀏陽編織手工達人:只有想不到沒有不會做
    瀏陽編織手工達人:只有想不到沒有不會做 來源:紅網 作者:袁村平 編輯:鄧瑤 2015-02-28 10:51:53
  • 幸福,就是做些「無用」的事兒
    卻不懂僅僅用「有用、沒用」來區分人生是否成功,急功近利適得其反。莊子曰: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陳果說,「要多學一些無用之事,才會讓你快樂。」因為人生不是拿來用的,是拿來享受的。你自己高興,無用也是大用!我喜歡帶女兒做「無用」的事:用嫩柳枝做碳條,在野外捉小蟲,用樹葉做手工,陪她傻笑,在平安夜一起上街賣蘋果,無論賣出幾個,也許一件衣服也買不了,沒什麼用,我也會認認真真地把得來的錢寄往她想捐助的孤兒學校。我們娘倆津津樂道的事,經常被質疑,這些東西又不能變成錢,有啥用?
  • 撿過垃圾、收過廢品,如今他變身手工藝大師 將廢品變藝術品
    這則廣告也在吳陽德的心裡埋下了一粒種子,如果通過自己的想法把周圍的廢品進行再創作,是不是也會非常有趣? 從此,本身從小就喜歡手工的吳陽德開始了他的廢舊物品創作之路。他的作品是借自己的想像,利用現有的廢舊物品來實現,並且大多數具有使用價值,比如一盞檯燈,一個加溼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