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的茶葉、不再醇香的咖啡渣、散落的酒瓶碎片、暴風雨過後的落葉、皴裂的樹幹、剝落的瓜子殼……這些在別人眼裡「沒用的垃圾」,在範豔豔的巧手下,卻能變成一幅幅畫作中的美麗元素。
用瓜子殼製作的「雄鷹」。
今年47歲的範豔豔,1994年隨丈夫工作調動從河南來到海南,2011年前在一家幼兒園做手工老師,目前在海口一家高級療養院擔任手工老師。範豔豔說,無論是工作還是作為業餘愛好,手工美術已成為她感知生活不可或缺的「小確幸」。而她所做的手工美術獨特之處在於,她提倡並堅持做到:材料低碳環保,重塑個人想像,隨心而動,變廢為美。
範豔豔在做手工。
作品讓人腦洞大開
範豔豔的家裡,有一個擁擠的小房間。房間裡的小桌上堆放著過期的指甲油、化妝品、枯枝等原材料,還有剪刀、錘子、美工刀等手工製作常用工具。
房間一角,整齊地擺放著範豔豔的手工作品,假若你不仔細看,或會認為這就是一幅幅出自大家手筆的油畫、水彩畫。
這裡有用瓜子殼正反兩面粘制而成的「雄鷹」,似在低空盤旋、尋找獵物;有將打碎的玻璃瓶製作成的「瓶中花」,紅色的碎片粗短不一便製成綻放的花朵,綠色的碎片拼湊成花瓶;而向梵谷致敬的作品《星空》,則是她用從海邊撿回來的七彩貝殼一個個粘貼而成……
「都說世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範豔豔說,在療養院工作,住宿的客人留下的茶葉、碎碗,甚至是一些丟在垃圾桶裡的精美包裝盒裡的彩帶,這些廢品,她都會收集起來,當成創作的原材料備用。
範豔豔一直很喜歡手工,但有意識地將這些廢物利用製做成作品,源於2013年,公司派她到珠海少年兒童藝術基地參加職業培訓的一次心靈觸動。
在珠海,她看到了用吸管制作成的帽子、廢報紙粘貼成的機器人等讓人「腦洞大開」的作品,她心裡大為驚嘆:「原來手工還可以這樣做!」
從那時開始,她瘋狂地愛上了手工製作。「我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很著急地去實現。所以,我很宅,平時根本沒時間和別人閒聊,也不愛逛街打麻將,除了上班就是回家做手工。」範豔豔笑著說,我老公經常說我不務正業,家務活不幹,淨喜歡往家裡搬回來一些沒用的垃圾,瞎鼓搗!」
好在,日益精湛的手工技能得到療養院裡來學手工的客人的肯定,這也不斷地給範豔豔堅持自學的勇氣和信心:在網上自學素描課程、研究繪畫技巧、琢磨色彩的運用……
愛生活想像力更豐富
從毫不起眼的廢品變成讓人讚嘆的美術品,在範豔豔看來,除了一些必備的手工技能,最重要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熱愛生活。
「你越熱愛生活,想像力會越豐富。」範豔豔說,她的偶像是摩西奶奶,那位生活在美國小鄉村,生育了10個孩子,70多歲才開始畫畫,畫作一經展覽卻驚豔世人的老奶奶。
「摩西奶奶的故事很勵志,她告訴我無論做什麼,只要開始了,就不晚。」而和摩西奶奶的畫作一樣,範豔豔的作品也都來源於生活:在海南的鄉野見過的林間草屋、幽幽石徑甚至是石頭縫裡頑強生長出來的一片綠葉,這些畫面都定格在她的畫作裡。
用酒瓶碎片、報紙和咖啡渣等製作的《椰樹小路》。
細看她的作品《椰樹小路》,茅草屋的屋頂,是棕樹的棕毛粘上去的;白牆則採用白色酒瓶子的碎片;一旁矗立的椰子樹,筆挺的樹枝由上色的舊報紙一點點捏成,椰子葉則將咖啡渣灑上。再加上一些乾花掩映,在舊瓷碗的碎片製成的小路上,一幅濃鬱的田園風畫作就誕生了。
為了讓畫作更顯古樸,範豔豔特地找來在萬寧石梅灣遊玩帶回來的細沙,混合著陶土,製成畫作的底色。「石梅灣的沙子很特別,白中帶灰,我去玩的時候特意帶了一小包回來。」範豔豔說。
「愛上手工後,我發現我對生活的觸感更細膩了。」範豔豔說,她常常會想,風吹在臉上是什麼感覺,一個雷雨過後的午後照射出的陽光是什麼顏色,一棵被狂風驟雨肆虐過的椰樹是怎樣的伸展姿態,一個溫馨的小花園會長出什麼樣的花。
最近,她發現,隨著年歲的增長,原本烏黑的長髮日漸脫落。何不用髮絲作畫,在畫中留存逝去的歲月?
靈機一動下,她便借著此前自學過的亂針繡,開始用掉落的碎發,穿過細針,一針一針地製作宮廷扇。「有朋友建議我用頭髮繡出自己的頭像,如果製作成功,真的是給自己緬懷歲月的珍貴紀念品。」範豔豔說。
手工是治癒心靈的良藥
熱愛手工,對於範豔豔來說,還有一個更大的動力在於,「能把自學東西的正能量、製作手工時的幸福感帶給他人。」
用不同顏色碎玻璃製作的畫。
在範豔豔的私人工作室「藝塾手工」,她曾遇見一位二十幾歲的姑娘,學著製作一副「勿忘我」的花束給男朋友,笨拙的雙手,斷斷續續做了三天才成畫。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這種從指尖到心靈傳達的心意彌足珍貴。
範豔豔也曾教不少孩子做手工,孩子豐富的想像力一次又一次地帶給她心靈上的震撼: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利用樹枝、街道上散落的各色的花瓣,拼湊成他眼裡的「我家的花園」,滿園春色。
範豔豔說,所有的手工教學,她只提供原材料,不會設置條條框框、手把手地教,因為想像力能創造無限可能。
在療養院,有許多年邁的老人跟著這位「範老師」學會了打中國結、做布偶等。「老人在玩中愉快地學習,手部的運動能使大腦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得以平衡,張弛相宜,對老年人痴呆症有一定的治癒作用。」範豔豔說,不少外地的老人回去後還經常給她來電,說十分懷念跟著她學手工的日子。
去年10月,颱風「莎莉嘉」肆虐海南。範豔豔專門製作作品《家園》描繪了農家田園的美好景象,祝福受災群眾早日恢復生產生活。在一次公益募捐活動中,範豔豔將畫作拍賣得到的千餘元全部捐獻給了儋州受災農民。
「雖然我的學歷不高,但是做手工也做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既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能幫助別人,非常有成就感!」範豔豔說,就像摩西奶奶說的,「做你喜歡的事情,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現在已經80歲了!」
範豔豔說,下一步,她希望能繼續創作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攢夠200幅作品,爭取開一次個人作品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