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發布:2017年適齡殘障兒童...

2020-12-11 騰訊網

  加入我們,讓陽光擁抱你!

  不定期發放福利哦!

  關注

  昨天,由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救助兒童會和壹基金聯合主辦的「 2018融合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狀況抽樣調研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就「提升融合教育專業能力,更好保障所有兒童受教育權利」話題進行討論。

  會上,發布了《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融合教育課程在教師職前教育及資格證考試中落實情況調查報告》和《普通教師融合教育素養職後培訓的政策文件分析報告》三份重要報告。

  特殊需求兒童入學,面臨重重困難

  小強是幾年前被診斷為輕度自閉症的男孩兒。

  噩夢一般的就學經歷

  他曾經在居住地附近的公立小學上一年級。經常被群毆,衣服被扯破,鞋子被扔到廁所裡.....令人震驚的是,老師竟然無動於衷,帶頭在班級裡說孩子是傻子,不讓同學們和小強玩。小強當時的情緒很不好。

  學校裡還有另外一名六年級的男孩。保安室大爺說,男孩兒智力跟不上,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從未進過教室,下雨下雪都在外面閒逛。沒有老師負責,家長也不知道。上學來了,放學走了。

  家長擔憂:如果老師不管不問,上學的意義何在呢?

  後來那一年大爺都主動照顧小強。有人欺負他,大爺會喝止。小強也很信賴這個大朋友,經常會去保安室找他。

  可是,小強在學校壓力越來越大,家長實在不願意在這樣的學校繼續讀書,申請退學打算換一所學校。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條路更加艱辛.......

  艱難的換校之路

  「一開始,我想既然公立學校老師都這樣,那我就去申請私立學校吧,可能他們會對孩子更好一些。從學校退學以後我們去了當地一所私立學校。可是沒幾天,學校的老師就要讓我們退學。是我堅持一直讓小強上學,但是學校態度很堅決,實在是沒有辦法,我又開始重新找學校,沒想到困難那麼大。」小強的母親(妮妮)每每說起這段經歷都會感嘆,禁不住流淚。

  這一申請入學就是半年。

  半年時間裡,妮妮跑遍了周邊所有學校,都被拒絕。大家都說小強上不了學,去特殊學校最好。妮妮不信。找當地的居委會,不行;找區教育局,沒有結果;去市教育局,市教育局立即行動,去當地的學校開展調查。

  出乎意料的是,小強原來上學的所有老師統一口徑:小強根本無法上學,是學校的另類,一無是處......

  妮妮當時非常生氣!整個冬天為了小強能入學,倆人都筋疲力盡了。

  最後在當地家長組織的幫助下,妮妮想到聯繫省教育局,事情才開始有轉機。

  省教育廳聯繫到市教委安排小強的上學,市教委聯繫到片區教育局,當地教育局聯繫妮妮。教育局答應,在籤訂合同的前提下,協助小強上學,保證學校老師不會歧視。學校領導也同意孩子繼續上學。

  調研報告發布,數據觸目驚心

  2017年9月,隨著新的一批中小學新生入學,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科研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發起「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查」,調查對象為6-15歲殘障兒童的家長(含所有殘障類型),共搜集到9484份有效家長問卷。調查結果中的很多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適齡受訪者的義務教育在讀比例為45%,2017年申請入學成功率僅為69%

  201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殘疾人教育條例》明確了適齡殘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明確殘障兒童優先接受普通教育的權利。

  然而根據《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發現,受限於特殊教育專業人才缺乏,普通學校內的教師培訓不足以及融合教育支持體系薄弱,殘障兒童融合教育的質量提升仍然困難重重。

  在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

  2017年申請入學的受訪者中,69%成功入學,28%申請失敗未能接受義務教育,3%雖成功入學但在12月已經休學或退學。

  與此同時,調研結果表明,2017年入讀普校的孩子:

  69%認為遇到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乏專業師資

  67%認為困難在於老師缺乏特教培訓

  17%孩子在學校裡遭遇了歧視/傷害

  14%被老師排斥和不接納

  14%被同學或家長投訴

  10%被學校要求退學/休學/轉學

  這些問題也給孩子及家庭帶來很大程度的傷害,形成退學/休學壓力。

  83%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接受普通學校的教育

  根據調研報告數據,總計83%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接受普通學校的教育:

  48%希望跟普通孩子一起隨班就讀,18%希望進入普通學校的特教班/資源班,還有17%希望同時接受普校和特校的教育。

  因此,融合教育是絕大部分家長的需求。

  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理事長戴榕表示,家長們願意積極配合,並盡最大的努力和教育部門、學校以及關心殘障兒童入學的各界人士,共同推動融合教育的未來,讓所有的兒童受益,得到優質的教育。

  ▲ 戴榕開場介紹

  障礙總是存在,融合是不變的方向。

  為了反映廣大殘障兒童家長心聲,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歷時半年,與高校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並與諮詢公司合作開展家長線上調研,最後形成了《關於提升教師融合教育素養的建議》和《關於完善融合教育支持體系的建議》兩份沉甸甸的建議。

  通過網上公開徵集提案的兩會代表和委員,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尋找到朱永新等3名委員、陳國民等6位全國人大代表為他們提案。

  ▲ 許家成發布《融合教育課程在教師職前教育及資格證考試中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 王雁發布《普通教師融合教育素養職後培訓的政策文件分析報告》

  建議稿提出,國務院及教育部部門強制保障殘障兒童申請入學便利程序即就近申請入學;並建議教育管理部門儘快就啟動新修《殘障人教育條例》實施工作的督導督查,同時,規定縣級殘障人教育專家委員會應當依據如下原則處理入學爭議:普通教育優先原則,就近入學原則,最少限制原則

  在建立融合教育支持體系方面,學校負有責任建立並完善:從外部無障礙校園環境到內部教師的融合教育素養提升,學校應該肩負起應有的責任。融合教育是一個跨學科的教育支持體系,需要整合資源,建立多元支持。

  該建議稿還建議,教育部門在普通中小學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納入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通過生命教育課程、校園文化實踐教導普通學生認識生命的平等、多元和包容,共同建設友好的校園環境。

  關於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

  2014年由17家全國各地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小組發起的,由國內心智障礙領域家長組織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的網絡化組織,使命是促進聯合國《殘障人權利公約》在中國的全面實施,以提升中國心智障礙者生活品質;宗旨是通過組織聯合,學習國內外先進理念,搭建資源對接平臺,促進家長組織實現服務監督、政策倡導、公眾教育、家長組織效能提升等功能

  為了更好協調網絡的交流、合作、項目推動,2017年4月5日,北京市融合聯匯心智障礙者服務中心在北京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作為家長組織聯盟的運營支持中心和秘書處,協助家長組織聯盟的網絡運營,提供信息分享、組織培訓、推動資源共享、開展傳播和倡導。

  截止到2017年12月,全國家長組織聯盟共有87家會員單位遍布全國

  了解更多,請繼續關注我們。

  掃碼加入家長互助

  每一個譜系家庭都值得被善待

  ○

  希悅陽光

  ○

  信息|故事|活動|沙龍|互助

  中山首個關愛ASD家庭的自媒體

  為譜系群體發聲、為譜系家庭服務

  記得這是一個有力量、有溫度的公眾號

  筆芯哦!?

相關焦點

  • 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適齡殘障兒童申請入學...
    2018年3月2日,由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救助兒童會和壹基金聯合主辦的「 2018融合教育適齡兒童入學狀況抽樣調研報告發布會」在京召開,就「提升融合教育專業能力,更好保障所有兒童受教育權利」話題進行討論。會議邀請了多名專家學者、教育工作者及兒童家長代表出席。
  • 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權利
    原標題: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權利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等數名委員就教育問題分別給出建議,提案內容主要涉及保障適齡殘障兒童平等享受義務教育、出臺隨班就讀保障體系等內容。
  • 【兩會來了】俞敏洪:建立特殊兒童信息系統,保障適齡殘障兒童享受...
    【兩會來了】俞敏洪:建立特殊兒童信息系統,保障適齡殘障兒童享受平等義務教育 作者:小筱 發布時間:
  • 民進中央建議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
    儘管《殘疾人教育條例》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都明確提出了要為殘障兒童「送教上門」的要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從2019年7月開始,民進中央組織調研組就這一問題在湖南等地開展深入調研,在掌握了大量一手情況後,在今年兩會上提交了一件《關於規範殘障兒童送教上門工作的提案》,深度關注特殊兒童尤其是重度殘障兒童的教育現狀。
  • 關注特殊兒童入學難,俞敏洪委員:應有科學評估和足夠的特教
    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 中國網 圖今年兩會上,特殊兒童入學問題繼續受到一些代表委員的關注。「依法平等享受義務教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賦予每一個適齡兒童的權利。然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我國殘障兒童的入學率和教育質量當前仍面臨一些挑戰。」
  • 是什麼阻斷了特殊兒童上學路?
    …… 3月1日,心智障礙者家長組織聯盟(以下簡稱家長聯盟)在北京發布了《適齡特殊兒童入學、就學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的研究報告(2018)》。 2017年5月1日,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開始實施,條例中明確了適齡殘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同時明確殘障兒童優先接受普通教育的權利。但根據當年由家長聯盟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科研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的「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查」,適齡受訪者義務教育在讀比例為45%,2017年申請入學成功率僅為69%。
  • 特殊兒童入學難?他們給出這些建議
    《廣州市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73%受訪特殊兒童認為缺乏專業特教老師。鄒小兵43%適齡特殊兒童在普通學校就讀融入有困難會上,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發布了《廣州市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
  • 「折翼天使」夢想花開 木蘭縣 「私人教師」因材施教33名殘障兒童
    家住木蘭縣新民鎮太平村太平川屯8歲的小宇航由於患有多動症而無法入學,特教老師定期來家裡給他輔導。經過幾次的接觸,小宇航與老師已沒有了陌生感,在隋老師的耐心安撫下,小宇航安靜下來,並和老師有簡單的交流。同時,隋老師還將孩子康復的方法和技巧細緻地告訴家長,希望孩子可以提高自理能力,早日到校園學習。
  • 2018年通州區適齡兒童小學入學家長問答
    近日,通州區教委發布了《2018年通州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想必家長有很多疑惑。對此,播報君為您整理了通州區教育考試中心的答疑解惑大全版,讓我們一起看看吧!溫馨提示:北京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已於5月1日開通,5月1日-6日系統僅可訪問,信息採集時間為5月7日—31日。
  • 潛山市開展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督查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進一步落實《安徽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文件精神,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 促進教育公平,切實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和入學安置工作。根據潛山市教育局文件精神,9月7日—9日,潛山市特殊教育學校組織了5個工作組,分赴全市各鄉鎮、各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展隨班就讀督查指導及入學安置情況核查工作。
  • 泉州市殘障學生實現15年免費教育
    我市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中明確提出「除特殊教育學校(班)招收殘疾學生入學外,普通中小學都應優先接受片區內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學生」。同時允許融合教育試點校適當放寬招收學校服務區外的殘疾適齡兒童。
  •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河南省鎮平縣特殊教育學校為殘障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 2019-01-18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教上門|教育一人,改變一家,讓殘障孩子擁有人生「金鑰匙」
    讓所有孩子有學可上,一直是各地教育部門一直在努力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重慶市巫山縣,看看他們走出的,多途徑保障入學、職教特教融合,賦予殘障兒童少年人生「金鑰匙」的新路。巫山縣共有適齡殘障兒童少年565名,他們絕大部分是貧困家庭子女,康復訓練和就醫就學等無法得到保障,再加上巫山地理位置特殊,地廣人稀,山高坡陡,按照傳統的輕度障礙兒童隨班就讀、中度障礙兒童特校就讀方式,不能保障所有殘障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 北京市適齡兒童延緩入學需要申請
    北京市適齡兒童延緩入學需要申請 2014-05-15 09:46:46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王碩 按照新規,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需要提出書面申請,普通高中學生原則上不能轉學。新規將於今年6月10日正式實施。  招生:中小學全學段按計劃招生  目前正在實施的中小學在校生學籍管理辦法是2010年5月24日頒布實施的,此次修訂是為了落實教育部的相關要求,提高基礎教育科學管理水平。
  • 特殊教育專家研討認為:特殊兒童需要更多特教資源班
    大洋網訊 昨日,「融合教育普校師資建設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會上發布了《廣州市適齡殘障兒童入學狀況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73%受訪特殊兒童認為普通學校缺乏專業特教老師。於是,東怡小學開始尋求市內資源,著手解決特殊兒童融合教育問題。該校先從提高班級老師融合教育專業技能做起,讓老師掌握特殊兒童教育的方法,讀懂特殊兒童行為背後的意思,同時教育班裡其他孩子理解、包容、接納。讀六年級時,小海表現出很大的進步:認真上課,積極參加文娛活動,學習成績也跟普通孩子相差無幾。2016年,他升讀普通初中繼續學業。
  • 多家NGO籲保障流動殘障兒童就近入學
    【財新網】(記者 周天)9月初是中國中小學校新學期開學的日子,但中國50萬流動殘障學齡兒童中的80%從未進過學校。近日,中國各地20家公益機構聯名致信中國教育部,呼籲修改《殘疾人教育條例》,允許殘疾兒童在「經常居住地」就近入學,同時嚴格限定學校拒收殘疾學生的情形,減少學校自由裁量空間,並增加對學校拒收殘疾學生的處罰條款及救濟條款。  聯名信稱,「近年來,流動普通兒童在流入地就近入學的狀況得到很大改善,但流動殘障兒童在流入地就近入學卻還是困難重重,是最容易被忽視和漠視的弱勢群體。
  • 去年近四十萬殘障學生在普校學習
    1989年後,一些殘障兒童被允許進入普通班級就讀,大約有66.9%的人見過隨班就讀的現象。從2012年到2019年,在普通學校就讀的殘障學生由19.98萬人增加到39.43萬人,增長97.3%。中國殘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呂世明說:「殘障人可以和普通人一樣讀本科、讀碩士、讀博士。
  • 揚州探索適齡殘障學生進入普通...
    截至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揚州已有1004名適齡殘障兒童、少年進入普通學校就讀。探索起步,教育不再有「障礙」認定在翠崗中學仰賢樓一樓,為了照顧「特殊」學生,經過改造的無障礙廁所內新增了扶手和隔板。在我國臺灣地區,經過若干年行之有效的融合教育,91%以上的殘障學生都能在普通學校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什麼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就是將對殘障學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納入普通教育。」在高郵市界首鎮實驗小學融合教育公開課上,坐在講臺旁的徐銳是該校五年級學生,同時也患有四級智障。
  • 2021年昌平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需求調查公告
    ,保障區域學位資源供給,做好2021年昌平區小學入學工作,現面向全區開展適齡兒童入學需求調查網上填報工作。       一、調查統計對象:在昌平區居住且有意向在本區入學的適齡兒童(出生日期在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之間)及未正常入學的超齡兒童均需參加此次調查。
  • 2020年集體戶口適齡兒童在東城區入學辦理流程
    2020年集體戶口適齡兒童在東城區接受義務教育辦理流程  一、辦理對象  適齡兒童本人及其父(或母)持有東城區集體戶口且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一)適齡兒童父(或母)持有東城區集體戶口且為戶口所在單位正式職工並在此單位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