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2019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大會下設13大會場,邀請超百位新經濟社群的代表,共同關注新技術、新場景對傳統產業的顛覆與融合,連接初創公司、網際網路巨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傳統企業等市場參與主體,聚焦那些腳踏實地、以夢為馬的未來產業之王的成長和成熟。
教育市場火爆大家有目共睹,有數據顯示在線教育賽道,少兒英語教育的市場規模自2017年開始就迅速增長至100億,且預計到2022年時,整個市場將會達到800億。
在線語培賽道現在已經有諸多玩家,但無論是在線網校、1V1、小班化制度都難以同時解決「供給端師資少、獲取難,需求端個性化教育缺失,整體課程價格高昂」這三個大問題。
「葡萄智學」創始人兼CEO茹立雲在新風向會場上發表了名為「利用AI互動方式,實現高質普惠教育」的演講,指出「網校模式上+AI互動」才是真正搬動「三座大山」的解決之道,並且他還表示AI互動課一旦規模化以後,將會帶來規模化的盈利,其商業模型是十分優質的,相比真人外教、一對一的授課方式會有更顯著的盈利提高。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茹立云:各位朋友,大家好!
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葡萄智學」核心在做的其實就是在線的AI互動教學,並且從我的角度來講,或者從行業角度來講,它是一個高質量且普惠的教育實現路徑。
首先看一下背景,整個在線教育包括少兒教育這一塊,尤其英語發展的非常迅速,造成它如此火熱的核心點跟整個中國父母的選擇有關係:
一方面是因為現在英語考試這一塊,聽說口語佔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佔考試一半的成績;另外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有向國際教育靠近的訴求。整個教育市場這一塊,少兒英語的成長勢頭強勁,從數據上來看,自2017年開始,它的規模就迅速增長至100億,且預計到2022年的時候,整個市場將會達到800億。
雖然教育市場火爆,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目前的教育產品,它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方面是本身產品存在問題,首先好老師非常少,很多的在線教育雖然連接了將近10萬、20萬的外教,但質量參差不齊,這些外教的發音未必精準,比如一些菲律賓外教,他們的口音就是一個問題。另一方面,好老師少導致得問題就是好老師難約,需要大家去搶老師。例如,可能客戶選擇美教相對菲教來講它的講課質量會高很多,但是它的價格也非常昂貴,比如一節課20分鐘可能需要120-200塊錢,用戶一年可能需要花費上萬的錢去進行相關英語的學習。除此之外,我想講一下從去年開始特別火的一個方向——網校,它的問題。大家會發現,現在K12這個賽道裡面,尤其是高年級賽道,網校爆發得非常好,雖然它的商業模型相對於以往的「一對一」或者「小班化」是好的,但是它教學質量上有問題:
第一,它缺乏互動,這對語言來講是不適用的,因為語言需要大量的互動,來促成這種效果的沉澱。第二則是是缺乏大量個性化。每個孩子,每個不同層次的孩子,我們針對他所提供的教學內容應該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的起點不一樣,在這裡就要做大量的個性化。基於此,如果你是一個沒有互動的一個課堂,那麼,從孩子的掌握水平、學習效果上來看,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差距。
昨天我聽到了一個實驗消息,一個是標準化的演講式課堂,另外一個是大量互動實驗性的課堂,這兩種不同的教育形式應用於大學生人群,它們之間的課程通過率會有30%的變化,也就是你如果說採用了個性化互動形式的課堂,同傳統的演講型課堂相比,學生的通過率會有明顯地提高。
因此,現有的網上模式並不是解決優質資源少、獲取難的有效路徑,雖然它也在解決這個問題,它給所有孩子都提供這個「優質」課程,但是因為沒有做大量的個性化和互動,他的教學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我們認為「網校模式上+AI互動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
來看一下,從現有的市場大盤來分析,雖然市場巨大,但是現有的供給用戶是嚴重不足的:像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國內小學這一塊人口差不多是1.5億人,目前支撐100多億少兒英語收入卻是僅幾十萬的人群,導致這樣不平衡的核心原因是課程太貴了,並且效果也不是特別的好。
那麼,我們怎麼樣能夠給所有有訴求的孩子們提供高質量、個性化又實惠的外教學習產品? 答案就是需要把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加入到產品中,來構建一個個性化、高質量的人工智慧在線課堂,使得所有苦於教學資源不均衡的用戶都能夠承擔的起這個費用,並且能夠接受好的教學模式。
在線教育經歷了三個階段:
追求DAU的階段;追求規模的階段;無論早期還是中晚期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本身產生的訂單最終它是虧損的。我們通常會說的一句話:規模不經濟,裡面核心的點就是老師的成本太貴了,通常師資費用在裡面會佔到50%、60%的成本。而怎麼樣把這個成本降下來,其實是能夠改變這個商業模式的方法。更多的追求UE模型,而不是只追求規模;要做到這一點,核心就是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積累。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在教育方面上,早期更多是做一些外圍的事情,比如拍照搜題等,到後面開始被用於做口語評測方面的工作,再進一步到賦能學生作業和練習、教學輔助工作等,直至今日。整個科研技術的積累,能夠讓大量AI相關技術完整覆蓋教學評測練所有的環節。
因為我們「葡萄智學」整個團隊原先就積累了很多人工智慧技術經驗,所以在教學產品中設計中,我們會把大量的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應用起來,去構成一個真正能在教學方面替代真人老師的AI老師,同時滿足實現個性化和高質量的教學目標。
這是目前AI在線互動課發展的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在啟蒙階段用的會比較多,就是錄播+人機的互動,系統給你做反饋。第二個階段,用老師的真人視頻給你做反饋,使用端感覺就是一個真人老師在給你上課,我們叫做錄播+人機互動。第三階段,就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即錄播+人機互動+個性化。我們也將會在這上面做進一步的迭代,加上大量的個性化和自由對話的體系,開發「葡萄智學3.0」。我們研發了裡面所有的核心技術,比如說口語評測、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對話、視頻合成,自適應等整套技術,這是一個綜合的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場景的應用,來解決本身教育上優質資源稀缺的問題。「葡萄智學」的願景就使得我們所有家庭和孩子能夠接受到好的教育。要做好教育,除了設計課堂的呈現方式之外,還有:
第一個,AI的技術研發。因為如果要針對孩子的每一個響應去做反饋,產品的AI技術必須是足夠準確的,這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們團隊對整個AI技術進行了自主研發。第二個是教學的個性化,只有這樣孩子的學習效果才是有保障的。原來大量的教學都是標準化的,對於北京一個5歲孩子來講簡單的課程,但可能對於山東一個8歲孩子來講就很難,所以你要讓每個課程個性化地適應每個孩子。我們希望我們這個產品,就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上,都能夠根據他去做個性化的教學。第三個是課程體系。一個好的課程體系,能夠讓孩子的學習更加有效,比如螺旋式上升的英語教學體系,就能夠讓孩子有非常快速的進步。像英語這個學科,我們的學生年齡一般在4-10歲為主,在孩子的這個階段,我們對於課程的設計出了提升有效性之外,還要提升它的有趣性。同時,有趣性也會反哺於提升有效性,因此我們在課程裡面設計了大量遊戲化模板的構建,讓孩子更好地享受課程、收穫知識。課程本身究竟在用什麼方面吸引家長和孩子,是為結果買單,這跟線下的產品也會有點相類似,首要就是課程足夠好,其次就是對孩子吸引力必須足夠強。一個是有效,一個是有趣,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有效果。所以,葡萄英語產品推出之後,我們發現這個產品目前在專業人群這一塊的接受度非常好,比如說像教師、公務員這類人群,他本身就非常願意接受這類產品。這款產品本身對於高認知家庭來講,已經得到了非常高的支持,並且從續費角度上來說,他們也非常樂於繼續接受這樣的產品。
AI課程它的獨特特性就在於能夠解決原來真人課程裡面所面臨的問題:學習的便捷性不好;約一個老師非常難;這個課程不是個性化設計的等。
從現在中國家庭的收入情況和英語教育投資意願來分析,其實中國大量家庭他的收入規模其實還是相對偏低的,77%的家庭每個月的收入八千元以下,而他們對於語言教育的投入上,有80%的家庭願意投入的金額在六千塊檔位上,68%的家庭投入會在五千元以下這個規模。所以,傳統的無論是真人、美教還是一對一、小班化,這些課程的價位其實都無法滿足他們的訴求,而AI課程則能很好地滿足並且保障學習效果。
再來看看中國家庭對於AI互動課的定位,到底他們把這個產品定位成什麼?
45%的家庭把它當成一個主要的英語學習產品,同時有51%的家庭把它當成一個輔助的英語學習產品,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原來的話,像真人外教這一塊,70%家庭把它當成輔助的英語學習產品,相比之下,AI的互動課反而有更高的家庭比例把它當做主要的英語產品。
這個核心點是,下沉市場優質教育資源,尤其是在合理價格下的優質教育資源是稀缺的,所以這些下沉市場的用戶會把AI互動課當做主要的學習產品,甚至超過了真人外教、真人美教的比例。這其實也能夠看到AI互動課針對這些人群,它有更有效的吸引力和獲取力。
本身AI互動這個方面的話,它的課程學習頻次,其實會比真人外教高很多,真人外教學習頻次一個月6次,我們是一個月12次。超過50%的家庭每周的學習頻次是非常高的,高頻保證產品的高有效性,因為語言的特殊性,高頻的輸入、高頻的輸出,就像學母語沒有學不會的,但是二語也需要大量的輸入和輸出才能確保它的有效性。
經數據調研,98%的人認為我們這個產品是非常有效的,而60%的人認為學習了以後,英語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為產品效能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數字支持。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調查了一下,有多少家長願意把這款產品推薦給別人,100%或者98%以上的家長願意把這款產品推薦給他身邊的朋友,這也反映了這款產品得到了較高的認可。
整體來講一下採用AI互動跟真人外教商業模型的差異:AI互動到規模化以後,它的商業模型將會是非常好的,它規模化能帶來規模化的盈利,且跟真人一對一會有顯著的差距。
所以,從團隊的整個實踐摸索下來,我們的總結就是:真正利用AI的互動方式,能實現高質量且普惠的教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