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評價MOOC的指標,或許是交互式在線教學活動

2020-12-14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慕課在中國到底有多火,統計一下國內各大高校創建的慕課平臺、已上線的慕課課程、已註冊的學習用戶就可以體會得到。但與其受歡迎程度相比,「輟學率」高、完成率低這個現象不免讓人擔憂慕課的實際教學成效。作為一個舶來品,我們在引進慕課時是否抓住了它的本質,是否需要停下腳步重新調整慕課設計方案,或許您將在這篇文章中獲得啟發。

  慕課不應停留在視頻層面

  從中國的網絡課程試點以及2010年一流大學的視頻公開課,可以看到在線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成元素是知識的視覺化表達。

  我國從1999年開始探索在線教育,它的發展理念之一是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所以在我國談及在線課程首先想到的就是錄製視頻課,如今的慕課也受到這種思維的影響。相比之下,美國傳統AOC課程是以構建人與人之間在線學習活動為核心,它的一個特點是小班教學。

  將中國慕課和美國慕課做比較,我們發現我國的慕課更側重視頻,但是視頻不是網際網路時代唯一的知識表達形態。

  2012年被稱為慕課元年,我認為慕課是一個集成性創新事物,比如它的微視頻要素創意來自於以往的視頻公開課,教學活動要素來自於美國AOC課程,大班制和免費這兩個要素基本來自於網際網路行業。

  在線課程的「4+1」構成要素

  我們可以把一節在線課程看作一個信息傳播系統,作為一個信息傳播系統首先包括這樣四個實體性的要素:教師、學生、教學資源、交互工具。如下圖一:

  

    圖一

  在這四個實體要素之外,在線課程要素還應該包括交互式教學活動,它是不可見的,存在於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裡。這種交互式教學活動是需要設計的,只有當老師能給學生提供富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時,學生才會為了完成任務使用在線課程資源,參與各種在線活動。目前,交互式教學活動要素在美國教育網絡中是核心要素,但是尚未引起中國教育網絡的重視。

  我們現在所說的大數據大多數是點擊和使用課件的大數據,它的價值是有限的。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大數據是建立在交互教學活動任務上的,從學生主動參與在線學習行為的數據中,可以看到更多對教學過程有意義、有價值的信號和要素。

  對號入座,你的在線課程屬於哪種?

  網際網路技術的英文縮寫是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其中ICT包含IT和CT。IT是把網際網路當成信息傳播通道,CT是強調人與人交流的通道。現在無論是在課程研發,還是在商業模式、收費模式以及大數據研究等方面,普遍對CT缺乏重視。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CT是影響慕課用戶流失率和在線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按照這樣一個思路,我將在線課程模式分成以下幾大類:第一類是I類網絡課程,是與印刷時代的紙質教材對等的數位化讀物,網際網路時代是知識的數位化表達要體現網際網路的特徵,這類視頻課程沒有抓住網際網路的本質特點;第二類是C類網絡課程,這類課程與視頻課程有很大不同,以Udacity為例,這個平臺上實際並沒有太多視頻課程,在喬治亞理工學院和Udacity合作推出的第一個MOOC計算機碩士項目中,Udacity將大量編程的環境做成了模擬空間,學生需要依次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方能通過課程;第三類是I+C類網絡課程,這類課程是未來的趨勢,既是知識的數位化表達,也體現師生互動關係,包含師生互動活動。

  未來評價慕課平臺的指標,或許是在線教學活動

  分析在線教育對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要有一個正確理解網際網路的視角。有一種說法是網際網路是對教育前所未有的一場革新,我自己的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上一次對教育帶來革命性變革的技術是500年前的印刷技術。今天各位老師身處的現代教育制度是印刷技術出現後幾百年間在全世界形成並推廣的,所以要認識網際網路對未來教育發展的影響,最好的策略是回顧過去的技術給教育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我們已經錄製了很多視頻課程,但是幾年後這些視頻課程很有可能被當成垃圾扔掉,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思考網際網路所帶來的知識表達形態與以往的不同。關於如何利用網際網路在知識表達上的特性重新組織人類知識,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是教學內容的視覺化和原創性。例如人口金字塔圖的GIF圖,它是中國2006年人口普查的動態表達,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這個圖,體會一下網際網路的內容表現方式與紙媒有什麼不同,從中找到未來網絡資源研發的方向。同時,只有原創的內容才能藉助網際網路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第二是在線教學活動。沒有互動的視頻課程是沒有人看的,在學生參與互動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生成性資源,很有價值。近兩年,在美國在線教育領域中,在線教學活動設計已經成為專門的研究領域,如下圖二是美國最常用的36種在線教學活動方式。目前,許多人仍將慕課平臺的關注點放在視頻課程是否漂亮上,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平臺能嵌入多少種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插件,能夠支持多少種學習任務和活動,將成為評價慕課平臺含金量和價值的最重要指標。

  

  總結

  個人認為在思考「網際網路+教育」時,ICT的模式還是非常實用的。

  從IT的角度看,與紙媒介不同,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表達方式和知識傳遞方式不同,但是要避免將這種不同局限在錄製視頻上。在CT的角度看,如何在課堂(教育最核心細胞)中以教學活動的形式,落實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關於教學的交流和合作,這是值得在線教育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此文節選自全國教師網聯平臺建設專家組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郭文革在「第十五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上的發言,原標題《MPOC:大規模私有在線課程的設計與運營》編輯:劉青)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
    「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是如何進行的當前,我國的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普遍採用「庭辯式」聽評課活動,對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定性化的觀察、診斷與建議,屬於表現性評價方法的運用,包括採用觀察法採集課堂中教與學的表現性行為信息、採用研討法對觀察的信息進行診斷並提出改進建議。
  • 「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系統
    一、概述    (一)「多元交互式」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內涵    當前,我國的課堂教學評價活動普遍採用庭辯式聽評課活動,對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定性化的觀察、診斷與建議,屬於表現性評價方法的運用,包括採用觀察法採集課堂中教與學的表現性行為信息,採用研討法對觀察的信息進行診斷並提出改進建議。
  • MOOC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
    因此,文章通過文獻分析和個案分析、建構模型指標、兩輪專家訪談和問卷分析、信度效度分析、指標項加權,最終構建出MOOC傳播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資源、課程團隊、學習用戶、環境4個一級維度、8個二級維度、32個指標項),為MOOC研究者的數據分析提供框架指導,評價傳播效果,促進MOOC的革新和發展,對MOOC教學團隊如何提升教學效果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在線教學質量評價探索—在線教學聽課評價量表設計
    二、在線教學聽課評價方法目前對在線教學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評價,以及相應的教學研討活動常常都憑藉自身經驗進行淺層地評價,缺乏客觀、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因此,需要對「基於網絡學習環境」下的在線課堂教學展開深入分析和研究。
  • MOOC一種在線教育形式
    ,否則就有淪為世界一流大學教學實驗室和輔導教室的風險。國內高校開始投入更多資源用以提升教學質量。詳細>>> 上海交大推出自主中文慕課平臺 上海交大成功自主研發的中文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www.cnmooc.org
  • 上網課不能僅有視頻和電子教材 遠程交互式教學必須保證良好體驗
    上海開放遠程教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君表示,在線學習由於時空分離,缺乏面對面的眼神、動作的溝通交流,學習者不斷感覺到交互的弱化,從而帶來很多在線學習注意力難以集中的表現。因此,深度遠程交互式教學,必須保證在線學習者的良好體驗。肖君說,提升在線學習的實質效果,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機會是在線學習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 如何搭建簡易交互式教學平臺
    由於交互起源於計算機,現在有一種一個詞彙叫「交互式教學」,認為只有在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才存在著交存,才需要交互。實際上,交互是傳教與受者雙方的信息交流,因而在各種形態的教學活動中都存在著交互,交互其實是教學活動最基本的特徵之一。我們來看一下常見的交互式教學平臺有哪些?最後我們談一談具體如何搭建交互式教學平臺(因內容多,我們將分期講解,歡迎關注)。
  • mooc能夠代替傳統的教學模式嗎?
    什麼是幕課(mooc)?作為一個大學生,如果你不知道,那可就真的out了!  作為一種在線課程,幕課能讓廣大學生在家聆聽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最頂尖學校的在線課程,同步做課堂筆記,通過郵箱與教授互動、傳遞作業,臨近「期末」還得參加在線考試、完成論文,然後才能夠順利結課。  而且,「幕課」與網絡公開課有很大的不同。
  • 學士後構建在線學習社區 交互式教育體系很搶眼
    據悉,國內IT培訓機構北大青鳥APTECH就將社會化延伸到教育當中,在旗下品牌學士後中推出全在線模式構建學習社區,倡導在線教育應該加強「交互式教育體系」的應用,為學習者帶來前所未有的社會化學習的體驗。交互式教育創新教學形式建立起在線學習社區,可以說是社會化網絡在教育中的必然衍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教學視頻的播放。
  • 【MOOC活動介紹】:中國MOOC大會
    ——Coursera在線,貢獻有價值的信息↑↑↑————【活動介紹
  • 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評價
    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的含義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評價,又可以稱為幼兒園教學評價、幼兒園高結構教育活動評價。它是指在教學活動實施後,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指標,為促進幼兒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和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效果所進行的價值判斷活動。從評價的對象和內容看,它包括了對幼兒的學習過程與結果、教師的教學所進行的評價。相對而言,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這種高結構教育活動評價會更多關注教育活動設計者和實施者的「有意義的教學」。
  • 翻轉課堂課前交互式教學模式研究
    翻轉課堂效果離不開這兩個環節的教學設計,相對前者更為重要。因為課前師生在空間上分離,教師失去了現場監控的條件,其教學效果主要取決於:視頻講解是否透徹?是否能吸引學生?有疑問時是否能及時得到解答?教學系統是否具有強交互性,能否有效監控、評價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 在線考試,改變未來教育教學評價模式
    當前各級教育機構、培訓機構、大中專院校的學業水平評價考試、學科水平考試、期中期末考試、隨堂測驗考試等教育教學的評價仍然普遍的採用紙筆考試模式。每年,各種考試測驗的紙質試卷印刷量巨大,有些高校甚至設置了印刷廠來負責校內各類考試的試卷印刷工作。而且,試卷的印刷、運輸、評判等各個環節上的安全性風險和高效性上的弊端日趨顯現。
  • 教學評價:認清「誰的標準」更甚於「標準是什麼」
    咋看之下,這僅僅是大學教育教學問題中的「冰山一角」,但細究這一問題的癥結和病灶所在,卻牽發出事關現代教育教學管理的一項關鍵環節和重要機制——教學評價。那麼,梳理當前大學「教學」之現狀理應首當其衝。教學在高等教育的核心地位自不必言,高校中的兩大主體自然是教師和大學生,教師的「教」與大學生的「學」也天然凝合為「教學」一詞,並佔據了高等教育活動的大部分。
  • MOOC過時了?現在流行SPOC?
    開展在線練習。在教師講授完畢後,學生可通過SPOC平臺進行交互式學習,對所學知識複習鞏固,理解知識與生活的內在關聯。如導盲車課題小組的學生理解了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並掌握分支結構程序設計的流程,舉一反三將其推理到碰碰車研究上,在線編寫程序並上傳至SPOC平臺,請碰碰車課題小組對其進行驗證,如有錯則進行指導。
  • 功能豐富 巨龍交互式多媒體教學一體機
    [中關村在線交互白板頻道原創]巨龍交互式多媒體教學一體機集合電子白板、短焦投影、音響、電腦、視頻展臺、中控等多媒體設備功能於一體。簡化互動教學方案,給用戶成套的產品,簡化安裝、調試流程。巨龍交互式多媒體教學一體機  巨龍交互式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內置多媒體計算機,可以對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以及教學軟體進行綜合處理。
  • 視頻營銷的未來:交互式視頻
    在我們從交互式視頻角度探討視頻營銷的未來之前,讓我們了解交互式視頻的含義。什麼是互動視頻? 您是否曾經看過一段持續不斷的視頻,好像您在直線路上?觀看該視頻時,您會想到什麼?「這很無聊!」好的,到現在為止,您可能已經對交互式視頻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通過單擊,觸摸,滑動等方式來促進用戶交互。但這還不是最終目的,交互式視頻的發展將在視頻營銷的未來中發展。參與,就像他們從未有過的那樣。
  • 暨大在線教學指南,你關心的問題這裡解答!
    一、可開展線上教學的教學資源和平臺有哪些?1.教育部已組織了22個在線課程平臺免費開放包括1291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401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課程在內的在線課程2.4萬餘門,任課教師可根據自己需求選用。
  • 北京大學李曉明:大學開設MOOC的邏輯
    李曉明表示,100多位教師通過MOOC培訓,實際體驗了MOOC教學的範式,這為後續北大MOOC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且後期北大MOOC流水線已經建立起來。同時,還有10多位教師已經利用他們的mooc平臺實踐了翻轉課堂。
  • 教師線上教學平臺模式選擇和教學資源利用
    教師合理設計在線課程,擇優選擇在線課程資源,不求多而求精,有針對性地彌補課堂教學不足,在線學習方式要能有效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效果,以便隨後教學評價的開展;教師可擇優選用適合的慕課、專屬在線課程(SPOC)以及校內在線課程資源,應用公共課程服務平臺、校內智慧教學系統和網絡學習空間以及數位化教學軟體等方式,開展線上教學、組織線上討論、答疑輔導等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