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陳彧
據臺媒報導,2020年臺灣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踏入「發達社會」門檻。
鑑於臺灣地區目前由民進黨執政,對於這樣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民進黨當局自然是要好好吹噓一番。藉助於綠營媒體,民進黨大肆包裝渲染了這個消息,唯恐天下不知。
對於這一成績,島內比較理性的官員道出了原因。「主計長」朱澤民坦言,民眾收入的增加,受新臺幣匯率影響很大。隨著臺幣的升值,原本單位的臺幣如今可以換得更多的美元,這成了島內人均GDP衝破3萬美元的重要推手。
另外,在談及臺灣經濟時自然不能不提及大陸的影響。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和大陸交流順暢、往來頻繁。尤其在經濟方面,大陸出臺一系列惠臺政策,特別針對臺商在陸投資、臺農在陸銷售優質農副產品,大陸方面提供了巨大便利。可以說,得益於大陸強勁的經濟走勢,臺灣經濟受益頗多。
很多人覺得,蔡英文上臺之後,大陸和臺灣的貿易依存度會逐漸降低。近期,有韓國媒體聲稱,臺灣將大陸拒之門外後,創下經濟增長的「優異表現」。對此,國民黨議員進行了駁斥。從數據上看,蔡英文執政之後,兩岸的經貿依存度不降反升,比馬英九卸任前多出將近5個百分比。這表明,一方面,大陸惠臺政策的連貫性沒有被打破,兩岸的經貿往來並沒有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正是基於不斷增強的經貿融合,在疫情波及全球的當下,臺灣的經濟才得以繼續快速發展。上述兩方面無疑進一步表明:兩岸地緣相近、人員相親,經濟融合是大勢所趨。關於這點,臺灣地區領導人比任何人都清楚。
前不久,RCEP完成籤訂,全球最大的自貿區由此誕生,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地區並沒有被納入協定,這引起了島內相關人士的擔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臺灣地區居然脫離於全球最大的自貿區而「獨善其身」,這聽起來有些荒唐。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