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湖畔數字貨幣猜想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數字貨幣到底會不會重構貨幣體系,包括中國的貨幣體系,以至於全球的貨幣體系?

1月13日,晨光掛滿枝椏,未名湖冰面由寂靜到喧囂,不遠處的北大國發院(朗潤園)萬眾樓二層正進行著一場「數字貨幣未來」研討會。

「我們現在迎接這樣一個新生事物,我感覺它未來很有可能成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我們對這個事情的理解還非常有限,我們要關注這個事情,要學習。」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在研討會上如此開頭。

數字貨幣目前的定義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認為,採用數位化技術的貨幣形式可以稱為數字貨幣。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也認為,數字貨幣一般指以數字為載體的新的貨幣形式,與流通中的現鈔不同,其交易與儲存以電子記帳與轉帳的方式完成。

此前亦有學者提出,貨幣就是貨幣,金融就是金融,其他都是賦能,不能改變其本質,科技只能賦能,與其說出數字貨幣,不如說貨幣數位化。

李禮輝把數字貨幣大致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法定數字貨幣,也稱央行數字貨幣,是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國家主權背書、具有發行責任主體的數字貨幣;第二類是虛擬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幣,有的也把它稱為某種資產;第三類為可信任機構的數字貨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衍生,可能派生出全球性數字貨幣。

本文重點論述第一類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

李禮輝指出,從2014年開始很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已宣布啟動數字貨幣的研發,但目前的技術還是無法達到超大市場零售業務高並發的需求。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的報告裡提到,多數國家的中央銀行基本達成共識,法定數字貨幣有四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可以節省現金流通的成本。特別是在偏遠而又遼闊的地區,以及在跨境零售支付這樣一些場景中,法定數字貨幣可以有效的降低現金流通的成本,同時也有助於防範假幣。

二是可以強化之後社會的公共屬性,推進普惠金融。法定數字貨幣能夠為公眾提供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工具,不再需要商業銀行的帳戶,不再需要商業銀行作為支付中介。

三是法定數字貨幣可以為數字資產的交易提供端對端可靠支付工具。區塊鏈的智能合約、秘鑰等等技術,按照約定的商業條款以及適應的法律自動執行資產轉移。

四是可以加強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特別是在經濟長期衰退的階段,如果採用法定數字貨幣形式,可能比較便於實施負利率等等特殊的貨幣政策,這個還需進一步研究。

與此同時,法定數字貨幣也有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問題,李禮輝歸納了三個方面。

可能削弱商業銀行初始的信貸能力和盈利能力。法定數字貨幣可以有兩種發行模式,一種是間接發行,中央銀行通過商業銀行向公眾發行貨幣。另外一種是直接向公眾發行的。不管是哪一種形態都可以吸收公眾的存款,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公眾的存款可能會從商業銀行流向中央銀行,倒逼商業銀行提高利率以獲得資金留住客戶,成本相應提高。

可能更加容易促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特別是出現經濟危機或者金融危機的時候,信任等級比較低的商業銀行可能難以控制數字貨幣的擠兌,並且引起連鎖反應。法定數字貨幣的存款只要滿足條件,要取出是很容易的。

「我認為在法定數字貨幣的情況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有可能大幅度擴張。」在法定數字貨幣這種架構下,中央銀行仍有貨幣市場調控更加直接的權力,或者更加絕對的地位。對中央銀行來說是好事,正是因為中央銀行在法定數字貨幣的架構下它有更多的權力,也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彭文生在會上發布的《數字貨幣-領導幹部讀本》中撰文稱,央行數字貨幣的「建設性」影響主要有,增加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和調控精準度;降低政府融資成本;增加財政和貨幣的聯繫;央行數字貨幣存在國際競爭。

就中國央行方面來說,於2014年啟動數字貨幣研究,2016年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2017年成立專項工作啟動研發DCEP實驗。目前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優化和豐富數字人民幣功能,穩妥推進數位化形態、法定貨幣的出臺研究。

1月初,中國央行工作會議部署了2020年七大工作重點,其中第六條指出,繼續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對於「法定」數字貨幣這一概念,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認為,如果叫法定數字貨幣,必然會涉及到立法問題。涉及到的《人民幣管理條例》是國務院制定,應該由國務院授權才能取得它的合法性。當前《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人民幣是依法發行的硬幣、紙幣,不包括數字形態。

他建議應該實施「軟法先行,硬法託底,剛柔相濟,混合為制」模式,可以讓沒有立法權的但是有一定的權威機構制定標準、公約、規範指引,有一定的約束力。比如現在做的監管沙箱試點,在沙箱委員會的規定下制定規範標準,驗證過了可以把它提升變成部門規章,乃至到國務院法律法規,再上升到立法。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實施路徑猜想

李禮輝認為,現階段我國如果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可能具有一定的過渡性,注重傳承和替代,即維持現行的貨幣市場運行機制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逐步替代傳統貨幣工具及支付工具。

他結合央行官員在公開場合的發言和報告做出了三個方面的解讀。

一是選擇間接發行模式,採取雙層運營投放體系。

就中國現在的情況看,李禮輝認為還是有比較大的可能採用間接發行的模式,維持雙層運營投放機制,這種模式的優點主要有,不必再造金融基礎設施,有利於節省投資;不必要重構貨幣發行與管理格局,有利於管控風險;不必銜接不同特徵的貨幣發行模式,有利於穩定市場。

二是堅持央行中心管理模式,採用並行技術路線。

要保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可靠性,保證貨幣調控的效率。

同時,現在的技術還無法達到超大市場零售級別業務高並發的需求,所以應該會保持技術中性,不依賴單一的區塊鏈技術。比如說,採取賽馬的機制,由一些指定機構進行研發,看看市場更需要什麼,同時哪一條技術路線能走得更好,那時候再來確定。

三是採用「帳戶鬆耦合」的方式,替代流通中的現金,M0。

目前中國的微信、支付寶支付需要綁定一個或者兩個銀行帳戶,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我們必須通過銀行才能夠進行價值的轉移,而銀行帳戶管理是嚴格的實名制,不可能實現匿名支付。但是,法定數字貨幣可能會採取「帳戶鬆耦合」加上數字錢包的方式,可以脫離銀行帳戶來實現端對端的價值轉移,減輕交易環節對金融中介的依賴,並且實現可控匿名支付。

此外,他推測,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設計可能只限於替代M0。「這一點跟其他國家數字貨幣是不一樣的,像美國推出的金融機構的數字貨幣並不著眼於替代流通中的現金,而是替代金融交易,金融機構之間的清算是M1甚至M2。」

對此,彭文生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替代現金,其實是要替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有沒有這個必要?支付寶應用場景是電商,微信應用場景是社交,央行的應用場景是什麼?有各種各樣的手段要求消費者用數字貨幣來支付,但是那樣的做法是不是對經濟好的?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黃震也從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何讓現行的法律代碼化,這是今後在制定有關法律需要考慮的問題。

「數字貨幣的生產能不能保證每個人的錢包是絕對安全的,如果說沒有99%的安全的話,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大面積推出的話可能有問題。」他還提到了與此相關的消費者保護問題。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認為,數字貨幣從短期來說影響有限,是對現有的零售支付起到冗餘性的技術支持;中長期來說則需要高度重視數字貨幣背後各國央行信用在全球體系中影響力的提升。

國家外匯管理局總會計師孫天琦提出,短期內對數字貨幣持有中性偏負的觀點,這種數位技術是能促進合規還是能幫助市場主體規避現在的監管要求呢?

他強調,在跨境金融服務這塊,不管是境外境內主體,在中國進行金融服務必須持有中國牌照。

(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確認。)

相關焦點

  • 劉曉春: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七大猜想
    中國央行若推出首個數字貨幣,對全球的貨幣形態帶來怎樣的影響?未來數字貨幣在哪些場景的應用更合適,數字貨幣的推出對支付領域以及現有支付格局、對商業銀行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央行數字貨幣能否成為生息資產?數字貨幣能否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圍繞這些數字貨幣的核心問題,原浙商銀行行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提出了關於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七大猜想。
  • 北大學子在《未名湖畔》再次「邂逅」總書記
    這幅名為《未名湖畔》的油畫,由中國美院油畫系教師常青創作,描繪的是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大學時與青年學子親切交談的場景。畫中的習近平總書記面帶微笑,右手上揚,仿佛在跟每個人親切招手,吸引了參觀者駐足拍照。
  • 一路走尋未名湖畔的書卷香氣
    一路走尋未名湖畔的書卷香氣
  • 他長眠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斯諾的墓冢靜靜地佇立在一個小角落裡,八十多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遠去,歷史的風花雪月也已幾經變換,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已經走入歷史,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的「東亞病夫」已經成為政治經濟巨人,「兩彈一星」震撼世界,飛船蛟龍上天入海,中國高鐵在神州大地上風馳電掣,「基建狂魔」在五大洲屢創奇蹟……
  • 未名湖畔的李大釗像
    文·許秀江  文心走筆〉》  北大的未名湖,是個名人「薈萃」的地方。這裡既有老校長蔡元培的塑像,也有世界文豪塞萬提斯的塑像,更有向世界介紹中國革命的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墳墓……這些名流的紀念物為北大憑添了歷史的厚重,增加了人文情懷。
  • 未名湖畔的古園舊事
    △ 攝影:新聞與傳播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郭曉璇 淑春園 時至暮春,未名湖畔鴛鴦戲水
  • 未名湖畔的博雅塔,北京建築近代化的見證者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旅遊的好去處,北京地鐵四號線到北京大學東門站的博雅塔,現在位於未名湖旁,北大校園裡流傳著一句詩,北京大學燃燈古塔重現燕園,融融未名湖,巍巍博雅塔,可見北大學子對他們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如今北京大學所在的燕園是一個從不缺風景的地方,燕園裡的老物件,可謂是隨處可見。
  • 新民晚報數字報-春訪未名湖
    及至坡頂鍾亭處,我終於得見心儀已久的未名湖。此時的未名湖,平靜得像個青澀的少女,沒有濃妝豔抹,而是素顏朝天,沿岸樹木大都還是墨綠色的,有的上面甚至掛著枯葉,那黃黃的蘆草依然顯示著被寒冷掃過的痕跡,遠處的博雅塔模糊而高矗,默默地注視著湖面。儘管如此,那噴薄欲出的春意,因了湖中的瀲灩、岸旁嫩綠的柳枝和盛開的梅花,已掩藏不住,早透出蓬勃生機和一派清新。
  •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在北大未名湖畔開幕
    在百年大講堂觀展後,60多位活動嘉賓來到未名湖景區,恰如陸地教授作詞、陸德才先生書寫的「未名集序」書法長卷中所言:「石舫船頭,或牽或挽,嬌花照水沉魚;湖心島上,不依不靠,玉樹臨風落雁。信步當車,撫未名湖畔之弱柳;心猿作馬,捋博雅塔下之秀杉。騁天地人文之情懷,效曲水流觴之雅玩。融詩書畫樂之精萃,集視聽身意之大觀。」
  •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舉辦:未名湖畔再現蘭亭會
    本次詩歌朗誦節活動有三個主題版塊:博雅詩歌朗誦節開幕式、陸地詩詞與全國書畫名家精品聯展、未名湖湖心島蘭亭會。在百年大講堂觀展後,60多位活動嘉賓來到未名湖景區,恰如「未名集序」書法長卷中所言:「石舫船頭,或牽或挽,嬌花照水沉魚;湖心島上,不依不靠,玉樹臨風落雁。信步當車,撫未名湖畔之弱柳;心猿作馬,捋博雅塔下之秀杉。騁天地人文之情懷,效曲水流觴之雅玩。融詩書畫樂之精萃,集視聽身意之大觀。」參會嘉賓雅聚未名湖湖心島蘭亭會。
  • 未名湖畔 博雅塔下 | 一局發展修繕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重新開放!
    未名湖畔 博雅塔下 | 一局發展修繕的北京大學圖書館重新開放!人人談起燕園名勝總有「一塔湖圖」之說博雅塔下、未名湖畔圖書館巍然屹立這是「一塔湖圖」的最後一景有了它「一塔湖圖」遂成華章
  • 黎曼猜想被證明以後會影響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嗎?
    最近聽了很多黎曼猜想被證明的消息,還伴隨著各種拗口名詞。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這明明是一個數學問題,網上卻傳言說黎曼猜想一旦被證明將會影響區塊鏈,甚至會給加密貨幣帶來滅頂之災。那麼這困擾人類100多年的數學問題是不是真的會毀滅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呢?
  • 百度曬李彥宏30年前舊照:北大未名湖畔風華正茂
    照片中,李彥宏站在北大未名湖畔,風華正茂。資料顯示:1991年,李彥宏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前往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先後擔任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國際知名網際網路企業——Infoseek公司資深工程師。2000年1月,李彥宏創建了百度。
  • 最美的北大未名湖,你讓多少學子慕名而來?
    這裡的一草一木我都深深地留戀,對他們有著特殊的感情,未名湖裡的魚兒鴛鴦鴨子一直陪伴著三年美好的時光,對他們就像自己的親人朋友一樣熟悉,今日空閒再次遊覽未名湖看望它們真的好開心啦!走在未名湖畔,落日晚霞,博雅塔倒影在湖的波心,寧靜中充滿著文藝的氣息,感受自然的風光。
  •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五四獎學金得主系列專訪|魏名湖:未名湖畔好讀書,魏名湖應好讀書 2020-12-22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靈異與真實:北大未名湖到底淹死過多少人?
    順帶一提,大家都以為是在未名湖自盡的老舍先生其實並不是於未名湖投湖,而是在太平湖投湖的,跟前面提到的王國維一樣,也是個誤會。那一道讓未名湖投湖傳聞名聲大噪的神秘笛聲文革結束後,北大的教學又慢慢開始回到正軌。當代關於未名湖的傳聞,因為一絲笛聲而添上了幾分神秘。
  • 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組圖)
    「未名湖是個海洋,詩人都藏在水底。靈魂們若是一條魚,也會從水面躍起。」未名湖記載著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光榮與夢想、困頓與憂傷。北大未名湖的前世今生【中國人的聖誕節】探訪中國聖誕村越南更奇葩:年輕人幹50年才能買套房貴州:北盤江畔的「天籟之音」
  • 未名湖畔話風雅 中國首屆博雅詩歌朗誦節開幕
    信步當車,撫未名湖畔之弱柳;心猿作馬,捋博雅塔下之秀杉。騁天地人文之情懷,效曲水流觴之雅玩。融詩書畫樂之精萃,集視聽身意之大觀。」對於此次詩歌朗誦節,陸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系列活動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和創新嘗試,目的在於展現詩詞的魅力,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基因,為生活增添更多的詩意和美感,提高全民的文化自信。
  • 從北大西門到未名湖畔 北大新聞發言人帶頭跳起「抖肩舞」
    從北大西門到未名湖畔  北大「抖音舞」「抖」遍燕園  「期中考完,不來抖個肩嗎?」期中考試剛結束,由北京大學學生自編自導、北大電視臺製作的「北大定製版」《Coincidance》視頻隨之「出爐」:魔性的步伐、整齊劃一的抖肩動作,再配上那首風靡全網的音樂,馬上就被送上了「熱門」。截至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稿前,該視頻已經被播放64.5萬次。
  • 《未名湖畔好讀書》:直為弦歌有教本,爭說此地多書香
    《未名湖畔好讀書:北大中華經典名篇誦讀文本》楊虎 主編具體的做法是:每天清晨在開課前15分鐘,由班主任或學員代表帶領全體學員放聲誦讀一篇經典詩文,讓大家在一片琅琅書聲中,神清氣爽地開始一天的學習,真正體驗「未名湖畔好讀書」的詩意生活。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充分展示在聲音、文字中,迴蕩在燕園的課堂內外,「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像空氣一樣浸潤人們的心脾,淨化人們的精神家園。  晨讀活動得到了授課老師和學員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