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後工資計算即稅前工資扣除五險一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個人所得稅後,實際到手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險中的個人交納部分、住房公積金中的個人交納部分是稅前列支的。因此,稅後工資計算是多少,公司實際發放的工資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費用,稅後工資指的就是實際發放的工資。那麼,是否有好用的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可以使用呢?
筆者所在企業HR一直在用i薪稅,其中,i薪稅自帶的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不僅可以快速計算稅後工資,還支持稅後工資反推稅前工資,準確快速,HR面試談薪更有把握。
除此之外,i薪稅7大薪裝備,幫助HR免除手動操作,助力薪稅一體化管理,主要優勢體現在:
1、與釘釘對接,數據互通,各渠道數據自動獲取,提高效率,避免出錯;
2、自動計算各收入項,不必手動操作,降低繁瑣度、提高準確度
3、5000人薪資,3分鐘算內完
4、無需多平臺切換,直通國稅,一鍵報稅,1個平臺完成薪+稅
5、薪資結果按需呈現,智慧報表助力快速匯報與決策
6、現成薪資方案與薪資表模板,HR新人也能快速上手,保證薪資管理體系不斷檔
7、快速切入行業薪稅管理場景,破解實際「薪」痛點
通過i薪稅,快速走完薪稅管理全流程:薪資設置—數據準備—薪資核算—稅務申報及報表統計。在薪資設置階段,主要包括薪資表、考勤記薪規則、薪資方案、稅表、殘疾人免稅規則、公司設置幾個部分,i薪稅提供適合千餘家企業的薪資方案模板,同時i薪稅支持普通薪資方案、合併計稅方案、年終獎方案、倒算方案,不同計稅規則可任意設置。即便沒有較深基礎的HR也可輕鬆搭建薪酬管理體系,準確高效完成薪資計算與稅務管理。
在薪稅數據收集方面,自帶假勤排班、智能檔案、智能績效,可針對人員信息、考勤數據、獎金數據、調崗調薪信息、社保數據等,一鍵完成系統內數據同步,簡單、準確。目前,i薪稅與釘釘、第三方考勤機打通,實現數據互通,各渠道數據均可完整收集。
i薪稅擁有強大的算薪引擎,百餘種薪資模板拿來即用,4步算薪,選擇方案—確認員工—確認變動—核算歸檔,再複雜的薪資也能準確算完,快速算對。i薪稅與稅局系統打通,同步稅局數據,「專項附加」數據可直接導入薪資表。算薪完畢,自動生成人員信息表和個稅報表,HR可直接通過i薪稅完成個稅申報。
為幫助HR及管理者更好利用數據進行分析決策,i薪稅提供智慧報表,數據關聯報表,HR可按需篩選、調取薪資數據組合,還可自定義報表邏輯,使薪資結果秒變分析報表。i薪稅融合智能BI工具,為企業高層提供更好的分析決策工具。所以說,HR不僅可以使用i薪稅自帶的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更可以利用全模塊功能幫助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快速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