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是一個名詞,是動詞

2020-12-11 大洋網

  《讓每個孩子都精彩》盧勤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而真正的教育則是使「魚在水中,鳥在青天」。家庭教育的意義,則在於激發每個孩子的內在潛能,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推出全新力作《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從責任的力量、愛的力量、友善的力量等八個方面,幫助家長從各個方面了解孩子成長的關鍵。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珺

孩子發揮潛能

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從事家庭教育工作有30多年了,雖然已經退休,但是這些年來卻越來越忙,忙著到各地舉行各種各樣的報告會。為什麼呢?因為家長有困惑、有需求。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編輯聽了報告會後決定把這些報告的內容薈萃成文集。但嚴於律己的盧勤老師忽然發現某些地方不是特別合適,於是專門重新寫了這本書:《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為什麼叫《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呢?「因為現在教育有一個趨向,就是比較重視尖子,而忽視了大多數,但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不是一兩個尖子,而需要所有公民素質的提高。我希望能讓每個孩子都精彩,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長處,把所有的孩子的長處都弘揚起來,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出來,我們這一代孩子的素質就全面提高了。」

不要搶跑

上學早沒好處

時隔5年,數易其稿,這本新作更接近今天孩子現實的生活,書中提到的肯定的力量、愛的力量、信任的力量、目標與夢想的力量、榜樣的力量、規則的力量、文明的力量等,都是她這些年做演講以及交流過程中打磨出來的。

盧勤做了很久的知心姐姐,雖然如今早已不是姐姐的年紀,但她依然保持著與孩子同步的心。她的一些觀察點也很有意思,比如在談到什麼樣的孩子上學比較輕鬆?她說:「秋天出生的孩子,就是說9月1日以後出生的孩子在班裡頭就很輕鬆,而那些在春天出生的孩子,2月、3月、4月,這樣的孩子就比較辛苦。為什麼呢?因為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 1歲之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小的孩子比較吃虧,體力不足,主意又沒有大點的孩子多,大孩子出主意,小孩子就跟著走,慢慢地小孩子依賴性很強,變成聽風的了。所以專家給一個指導,就是滿6歲上學,不要搶跑,上學早沒好處。」

對話盧勤

孩子吐槽:手機才是爸媽的孩子呢!

廣州日報:現在二胎時代來臨,二胎出生後,父母往往把更多精力時間用來照顧小的,老大會變得調皮或內向,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盧勤:這個問題的根本是父母關注的重點是放在小的身上,還是放在大的身上?我的觀點是,生了第二個孩子,主要精力仍放在大孩子上。讓大的成為小的榜樣,有些父母全忙乎第二個,大孩子就產生了弟弟或妹妹剝奪了父母的愛的想法。

其實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你要想讓兩個孩子和諧相處,就以大的為主,把照顧弟弟妹妹的工作交給老大,他照顧得好,你就給他鼓勵,他照顧得不好,你就給他指導,而且要跟別人說,你看我有個大兒子(女兒)真好啊,能幫我多大忙呀!老大獲得了成就感,就會接納老二。老二呢,其實不用教,他看老大幹什麼,他就會幹什麼。

廣州日報:現在網上不斷有人吐槽,孩子壓力大,學的東西也多,這一切都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這種期望如何去打破?

盧勤:現在很多爸媽有一個誤區,覺得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就進了保險箱,其實不對。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沒有在學前更多地陪伴孩子,讓孩子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上再好的學校也沒用。

爸爸媽媽要想清楚,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什麼?孩子即將面臨的世界是一個多變的多需求的世界。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為了上學而上學,而是要培養他一個聰慧的大腦,一個有創造性的意識,和他對事情的興趣。

別說孩子壓力大,我們大人的壓力也很大,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壓力大是受大人焦慮心情的影響。爸爸媽媽不要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和壓力,順著孩子成長的規律,去發現孩子哪兒最好,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好好去觀察孩子,培養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廣州日報:網上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媽媽在吐槽陪做家庭作業做得嘔心瀝血,現代父母如何在教育孩子和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呢?

盧勤:其實很多有智慧的爸爸媽媽是這樣做的,有個大桌子,孩子在這邊寫,爸爸媽媽在那邊寫,不玩手機,特別專注地做自己的事,孩子看你這樣,也就照你學了。父母跟孩子一起學,是讓孩子看到你在學習,而不是監督他學習。媽媽都很忙,但是在忙碌的社會中也必須要學習。如果你沒有一種學習的態度,沒有給自己學習的時間,你將來也會落後的。

現在一些家庭沒有學習氛圍,家長不是在聊天就是在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覺得在家裡頭,你們都這麼清閒,憑什麼讓我學呀?

與其說教育孩子,還不如說是影響孩子。這種無聲的影響比口頭的聲音的教育效果好得多。我們說孩子愛玩手機,他們說爸爸媽媽才被手機綁架了呢!他們整天在那玩手機,我讓他們看我寫的作業,或者是我畫的畫,他們頭都沒抬,就說看見了,不錯不錯。還有的孩子跟我說,手機才是他們的孩子,我才不是呢!

廣州日報:您的文章中提到「愛的力量」,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尤其重要,但是父母的愛如何不越界呢?

盧勤:其實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事就是愛孩子,大家都說愛,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愛,愛有很多誤區。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是愛孩子,實際上是害孩子,愛是特別需要學習的,每個人都要學會怎麼去愛孩子。我書裡講了一些愛的方法,比如說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語言激勵孩子,用愛的分享滋養孩子,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用愛的懲罰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等等。要知道,愛不是一個名詞,是動詞。

相關焦點

  • 你早晚會明白,「愛」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明明最初自己要找的是一個知冷知熱的人,是一個只愛自己的人,結果到最後自己找到的卻是一個花言巧語的人。陷入戀愛之後,很多人覺得對方只要對自己說幾句甜言蜜語,講幾句海誓山盟,就認為對方會愛自己一輩子,也認定了對方,於是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東西都交給了對方。其實在愛情裡面,你早晚會明白,「愛」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名詞。
  • 愛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同樣,愛需要包容,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彼此相愛的人,他們的心是彼此最溫暖的。2、男人的心如鐵樹開花,一千年一次。據說,鐵樹開花不是好兆頭。如果花敗,一生無愛。女人的心如雪蓮花,純潔而柔愛,並且奇美。據說,雪蓮花開在天山最高的地方。如果花敗,一生白髮。哀莫大於心死,所以在愛情路上,千萬要走好,不要回頭,但走完之後不後悔。
  • 愛是名詞 動詞 形容詞
    愛是名詞 動詞 形容詞
  • 名詞用作動詞:普通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動詞:普通名詞用作動詞在古漢語中,有時名詞處在動詞的位置上了,於是,該名詞便失去其名詞的性質和特點,臨時取得了動詞的語法特點和造句功能,活用作動詞。由於詞性的變化,必然引起詞義相應的變化,即由名詞意義變為與之有關的動詞意義。例如:1、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上)識別一個名詞是否活用作動詞了,主要是從具體的上下文來分析。因為漢語中詞的排列順序是比較固定的,根據詞序我們大致可以判定句子的各種成分。同時,充當句子成分的詞都不是孤立的,它要與它前後的詞語構成各種關係,我們就從這些關係中辨別某一個名詞是否具備了動詞的語法特點。
  •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完)
    名詞用作動詞:識別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方法(八)第八,由於介賓詞組常常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放在動詞後面作補語,因此,當名詞前面有介賓詞組,它的後面又沒有主要動詞時,這個名詞就活用為動詞;當名詞後面有介賓詞組,名詞前面又沒有其他動詞時,這個名詞也活用為動詞。
  • 假設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相愛
    ▏句子從現在開始我們假設一個名詞和一個動詞相愛動詞在商店門口打盹或者看報紙名詞從裡面大包小包的出來有給自己買的花裡忽哨的狀語也有給動詞壯陽的補語現在他們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家庭為此購置了各式各樣必備的和不必備的賓語然後他們發現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這孩子在賓語從句中誕生
  •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用作意謂性動詞當名詞活用作動詞以後,如果當事人(一般指主語)主觀上把賓語所表示的事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事物時,這個名詞便活用為意謂性動詞了。例如:1、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 名詞用作動詞:方位名詞用作動詞
    名詞用作動詞:方位名詞用作動詞在古漢語中,除普通名詞能用作動詞外,方位名詞也可以用作動詞。方位名詞活用的特點是:失去方位名詞的性質和特點,取得了動詞的語法特點和造句功能,因而它的詞義也隨之發生變化,它表示與該方位有關的動作。
  • 華歌CEO邢罡: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6月15日在2018年第三屆中國住宅科技展上中國智能家居領域的領先品牌華歌的CEO邢罡先生發表了主題性演講,並且現場接受記者採訪,他提出:智能家居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我們通過展會整體的了解,開始深刻體會這句話背後的真正的價值。
  • 日更20 愛是動詞而不是名詞
    記得有一期,我講過我正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其中作者在講述「積極主動」這個習慣時提到一個關於婚姻的案例,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從2016年的single man到經歷過相戀相愛最後分手,我一直在踐行這個理念。
  • 在愛情裡,愛是動詞,情是名詞,而行動是愛最好的說明書
    現在太多的人談戀愛是靠嘴,一句我愛你說得很熟練,看著你的眼睛,你在那一刻都會深信不疑,可是真的嘴上說我愛你,就是內心真的愛你嗎?還是只是想玩玩,把我當備胎,或者是並不是那麼愛我,只為因為某種現實的原因,因為合適才在一起。
  • 營銷是動詞,而不是名詞!
    Hermawan Kartajaya認為,大多數客戶並不是都有能力買到最好的東西,只是想通過你的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就是營銷成功的關鍵所在。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三角模型:定位形成的戰略,差異化的核心戰術,品牌的價值引領,以此建立你的核心優勢和競爭力。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糞土」本來是名詞,把「糞土」放在動詞的位置上,給它帶上賓語「萬戶侯」(「當年」是「萬戶侯」的定語),「糞土」用作意動詞。和名詞的使動用法不同:「糞土當年萬戶侯」,不是「使萬戶侯成為糞土」,而是「以(認為)萬戶侯是糞土」,表示思想上(主觀上)認為「萬戶侯」是「糞土」。⑤孟嘗君客我。
  • 文言基礎知識:名詞用作動詞
    「臣」本來是名詞,把「臣」放在動詞的位置上,而且給它帶上賓語「諸侯」,「臣」用作動詞。「臣諸侯」是使賓語「諸侯」成為「臣」、是主語使「諸侯」向他「稱臣」的意思。「臣」用作動詞(稱臣),但這個動作的施行者不是主語「文王」,而是「文王」使賓語「諸侯」施行這個動作。②然得而臘(xi)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瘻、癘。
  • 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原標題: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名詞動詞讀音不同 ——四談多音字的辨析  過傳忠  下面這些由一個多音字構成的詞組,放在一起,讓人看了感到挺有趣——  擔擔子釘釘子扇扇子縫縫子卷卷子磨磨子數數字  這些字都有兩個(或以上)讀音,但不同字音的聲韻卻相同,區別只在聲調(字調)。
  • 動詞不定式當名詞
    之所以稱為動詞不定式,是因為動詞在前面加了「to」以後,詞性變得不固定,不再是動詞了,而是名詞、副詞或形容詞。先說說當名詞的情況。動詞不定式當名詞可以作主語、賓語和補語。「to see」是名詞做主語;「to believe 」是名詞,作補語,來補充說明主語。二、作賓語I like to see a movie .我喜歡看電影。see a movie 是動賓結構,加to後,to see a movie 就成了名詞短語。like 是動詞,to see a movie 是like 的賓語。
  • 淺談修飾名詞的非謂語動詞結構
    在基礎階段,可能有一種同學感到很吃力,該記的單詞一個不落,老老實實都記在了小本本上,早年真題上的,無論核心,基礎還是拔高詞,都不厭其煩地背好了,怎麼到頭來還是卡在長難句上?有時候哪怕每個單詞都認識,一個句子還是讀不出感覺,不知道哪裡應該合在一起讀,哪裡應該停頓一下,也不知道哪裡是主要的,哪裡是修飾。那麼這類同學其實是初高中語法沒學好,或者大部分已經遺忘了。
  •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句中「救」為動詞用作名詞,講作「救兵」,作動詞「至」的主語。《禮記.檀弓下》中「黔(qián)敖左執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黔敖左手拿著吃的食物,右手拿著喝的酒,大聲說:「喂!來吃吧!」)句中「食」、「飲」,均為動詞用作名詞,意思是「吃的食物」、「喝的酒」,分別作動詞「執」的賓語。
  • 營銷應該是主動的動詞,而不是被動的名詞
    營銷應該是主動的動詞,而不是被動的名詞  文/本刊記者嶽淼 發自北京   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森林裡有一隻野豬不停地對著樹幹磨它的獠牙,一隻狐狸見了不解地問:「現在沒看到獵人,你為什麼不躺下來休息享樂呢?」野豬回答說:「等到獵人出現時再來磨牙就來不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