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孩子都精彩》盧勤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
教育的意義是什麼?愛因斯坦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斷定一條魚有多少才幹,它整個人生都會相信自己愚蠢不堪。」而真正的教育則是使「魚在水中,鳥在青天」。家庭教育的意義,則在於激發每個孩子的內在潛能,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教育專家、「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推出全新力作《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從責任的力量、愛的力量、友善的力量等八個方面,幫助家長從各個方面了解孩子成長的關鍵。
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孫珺
孩子發揮潛能
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知心姐姐」盧勤老師從事家庭教育工作有30多年了,雖然已經退休,但是這些年來卻越來越忙,忙著到各地舉行各種各樣的報告會。為什麼呢?因為家長有困惑、有需求。長江文藝出版社的編輯聽了報告會後決定把這些報告的內容薈萃成文集。但嚴於律己的盧勤老師忽然發現某些地方不是特別合適,於是專門重新寫了這本書:《讓每個孩子都精彩》。
為什麼叫《讓每個孩子都精彩》呢?「因為現在教育有一個趨向,就是比較重視尖子,而忽視了大多數,但是我們國家需要的不是一兩個尖子,而需要所有公民素質的提高。我希望能讓每個孩子都精彩,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長處,把所有的孩子的長處都弘揚起來,把孩子的潛能發揮出來,我們這一代孩子的素質就全面提高了。」
不要搶跑
上學早沒好處
時隔5年,數易其稿,這本新作更接近今天孩子現實的生活,書中提到的肯定的力量、愛的力量、信任的力量、目標與夢想的力量、榜樣的力量、規則的力量、文明的力量等,都是她這些年做演講以及交流過程中打磨出來的。
盧勤做了很久的知心姐姐,雖然如今早已不是姐姐的年紀,但她依然保持著與孩子同步的心。她的一些觀察點也很有意思,比如在談到什麼樣的孩子上學比較輕鬆?她說:「秋天出生的孩子,就是說9月1日以後出生的孩子在班裡頭就很輕鬆,而那些在春天出生的孩子,2月、3月、4月,這樣的孩子就比較辛苦。為什麼呢?因為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 1歲之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小的孩子比較吃虧,體力不足,主意又沒有大點的孩子多,大孩子出主意,小孩子就跟著走,慢慢地小孩子依賴性很強,變成聽風的了。所以專家給一個指導,就是滿6歲上學,不要搶跑,上學早沒好處。」
對話盧勤
孩子吐槽:手機才是爸媽的孩子呢!
廣州日報:現在二胎時代來臨,二胎出生後,父母往往把更多精力時間用來照顧小的,老大會變得調皮或內向,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盧勤:這個問題的根本是父母關注的重點是放在小的身上,還是放在大的身上?我的觀點是,生了第二個孩子,主要精力仍放在大孩子上。讓大的成為小的榜樣,有些父母全忙乎第二個,大孩子就產生了弟弟或妹妹剝奪了父母的愛的想法。
其實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你要想讓兩個孩子和諧相處,就以大的為主,把照顧弟弟妹妹的工作交給老大,他照顧得好,你就給他鼓勵,他照顧得不好,你就給他指導,而且要跟別人說,你看我有個大兒子(女兒)真好啊,能幫我多大忙呀!老大獲得了成就感,就會接納老二。老二呢,其實不用教,他看老大幹什麼,他就會幹什麼。
廣州日報:現在網上不斷有人吐槽,孩子壓力大,學的東西也多,這一切都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這種期望如何去打破?
盧勤:現在很多爸媽有一個誤區,覺得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就進了保險箱,其實不對。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沒有在學前更多地陪伴孩子,讓孩子養成更好的學習習慣,上再好的學校也沒用。
爸爸媽媽要想清楚,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什麼?孩子即將面臨的世界是一個多變的多需求的世界。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為了上學而上學,而是要培養他一個聰慧的大腦,一個有創造性的意識,和他對事情的興趣。
別說孩子壓力大,我們大人的壓力也很大,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壓力大是受大人焦慮心情的影響。爸爸媽媽不要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負擔和壓力,順著孩子成長的規律,去發現孩子哪兒最好,對什麼東西最感興趣。好好去觀察孩子,培養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廣州日報:網上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媽媽在吐槽陪做家庭作業做得嘔心瀝血,現代父母如何在教育孩子和忙碌的工作中找到平衡呢?
盧勤:其實很多有智慧的爸爸媽媽是這樣做的,有個大桌子,孩子在這邊寫,爸爸媽媽在那邊寫,不玩手機,特別專注地做自己的事,孩子看你這樣,也就照你學了。父母跟孩子一起學,是讓孩子看到你在學習,而不是監督他學習。媽媽都很忙,但是在忙碌的社會中也必須要學習。如果你沒有一種學習的態度,沒有給自己學習的時間,你將來也會落後的。
現在一些家庭沒有學習氛圍,家長不是在聊天就是在看電視、玩手機,孩子覺得在家裡頭,你們都這麼清閒,憑什麼讓我學呀?
與其說教育孩子,還不如說是影響孩子。這種無聲的影響比口頭的聲音的教育效果好得多。我們說孩子愛玩手機,他們說爸爸媽媽才被手機綁架了呢!他們整天在那玩手機,我讓他們看我寫的作業,或者是我畫的畫,他們頭都沒抬,就說看見了,不錯不錯。還有的孩子跟我說,手機才是他們的孩子,我才不是呢!
廣州日報:您的文章中提到「愛的力量」,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愛尤其重要,但是父母的愛如何不越界呢?
盧勤:其實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事就是愛孩子,大家都說愛,但是不知道該怎麼愛,愛有很多誤區。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是愛孩子,實際上是害孩子,愛是特別需要學習的,每個人都要學會怎麼去愛孩子。我書裡講了一些愛的方法,比如說用愛的目光注視孩子,用愛的微笑面對孩子,用愛的語言激勵孩子,用愛的分享滋養孩子,用愛的細節感染孩子,用愛的懲罰約束孩子,用愛的胸懷包容孩子,把愛的機會還給孩子等等。要知道,愛不是一個名詞,是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