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經歷福音」,關注《聖經》真理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的時候,非常高興!最近在公眾號上連續發布八篇講道,總的題目就是「現代真理核心問題」;與這八講講道配套的,有「現代真理核心問題查考」一個系統的資料,這個資料增加了一些內容,次序作了一些調整,也增加了一些簡單的說明和圖表,為了便於大家學習;既有這個預言之靈完整的查考,也有通俗的講道。在上一次和大家學習的一個題目是:「除汙穢的水」,也就是對這些內容,作一個濃縮總結。那麼今天,我們要作一個非常重要的補充,或者說更直接地作一些說明,因為我看到大家對這些問題存在著相當大的理解上的差距。
禱告:慈愛聖潔的天父,求你幫助我們,因為我們需要你的聖靈光照我們的頭腦、光照我們的悟性,使我們的靈性能夠揣摩而得你的話語的奧秘!主啊,讓我們能夠仰望你、認識你,讓我們在這末時代的教會,能夠奔向標竿、能夠作好準備迎接晚雨!主啊,求你教導我們,使以下的光陰分別為聖,祈求真理的聖靈光照各處的百姓,賜福一切聽道的弟兄姊妹!求你幫助我,使我口中有準確、簡明的話語。奉耶穌基督聖名求,阿們!
講大家打開【提前3:16】16 大哉,敬虔的奧秘!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
這裡說到「敬虔的奧秘」,為什麼說是「奧秘」呢?說這奧秘是什麼意思呢?最起碼的一個含義是:沒有聖靈的幫助,我們就不可能明白這個題目。大家說是嗎?「敬虔」這一詞是什麼意思啊?敬虔也就是像上帝。所以這裡「敬虔的奧秘」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也就是道成肉身;另一個方面呢,就是肉身成道,這敬虔的奧秘必須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講解。
所以呢,我給大家了一個圖表,這個圖表就是一個V字形的圖表。這個V字形的左邊呢,講道成肉身的奧秘,講耶穌基督的降卑;而這個V字形的右邊呢,講肉身成道的奧秘,講墮落的罪人被提拔而得救;而這個V字形的最下面,是神人的結合,我們和主在十字架上的結合點。
下面我們就要來思考一下,耶穌道成肉身。耶穌道成肉身,是聖潔、榮耀的神性,穿上了軟弱狀況中的人性;聖潔榮耀的神性披戴上了軟弱狀況中的人性。所以,神性與人性兩種本性在基督裡結合。基督是兩種本性的結合。那麼,對基督來說,他披戴人性並沒有使神性喪失,天上的聲音依然宣稱他為永生上帝的兒子!相反,同樣的,基督的神性也沒有使他地上生活不是一個真實的人,他乃是一個真實的人順服與得勝。
所以我們要理解,基督神人二性的結合。他百分之百是上帝,同時呢,他百分之百是真實的人。那麼,基督在地上、在肉身的種種軟弱當中,他表現出人性的卓越、表現出人性的完全無罪。我們要知道,基督的神人本性是全備、聖潔、神聖的,他從未犯罪,毫無瑕疵。基督取了軟弱肉身中的人性、基督取了墮落狀況中的人性,但是他絲毫沒有人性的罪惡。對於基督人性的完全無罪,我們應該有確切的認識、不應該有任何的疑慮。
所以呢,說到敬虔的奧秘,一方面呢,就是道成肉身。對此,我們一個基本的理解就是:基督人性的完全無罪,基督神人本性的聖潔。
我們再看肉身成道。也就是我們有罪的人性,借著悔改穿上聖靈的神能。基督的神性披戴上人性,他的神性並沒有喪失;而我們的人性披戴上聖靈的神能,卻要使我們有罪的人性得以改變。我們借著信心在基督裡與上帝成為一體,我們的人性就會與基督的本性相似,我們的人性就可以達到基督品格的完全。這就是說到敬虔的奧秘第二個方面,肉身成道。
我們必須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就是:我們的人性可以達到基督品格的完全,與基督的本性相似,在基督裡與上帝成為一體,這原本就是救恩的含義。所以剛才我們說到了一個V字形的圖表,對於左邊呢、和右邊呢,我們分別做了一些概述。
下面我們繼續來看聖經,《彼得後書》一章三到四節,這裡有相關的重要的經文:「3 上帝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4 因此,他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份。」
這節經文和剛才我們看的經文是非常的相關的。這裡說「上帝的神能」,也就是上帝的神性,向我們顯明了生命和敬虔的事。是怎麼賜給我們的呢?讓我們認識耶穌基督,認識耶穌基督的「榮耀和美德」,也就是認識耶穌基督他道成肉身。他是榮耀聖潔的神性,然後披戴上軟弱的人性,成就了完美的品格,所以他的榮耀、他的美德結合在一起,並且呢,以這個道成肉身的奧秘來召我們。所以,「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這半句呢,這個第三節的後半句講的就是道成肉身的奧秘,然後怎麼樣呢?前半句、第三節的前半句說,就將「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就是使我們也能夠去成就像基督一樣的敬虔,那麼這裡所講的正是敬虔的奧秘的第二部分,肉身成道。怎麼樣呢?在我們的人性上要披戴「上帝的神能」。
所以當我們認識了道成肉身的基督的時候,正確地認識了基督的神人本性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理解上帝的神能要覆蓋我們的人性,然後使我們成為敬虔的人。第四節對這個內容就作進一步的說明,當我們有罪的人性披戴上聖靈的神能的時候,這個人性就會獲得變化、變成虔敬的、變成像上帝的。這個變化,第四節就作了解釋。第四節就解釋說:「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上帝的性情有分。」這裡就講到一個步驟、一個過程:脫離情慾來的敗壞、脫離邪情私慾的捆綁,然後呢,在聖潔當中成長,最後要分享上帝的本性、要與上帝的性情有分,也就是要分享上帝的本性,我們要與基督的本性相似。
所以大家看到《彼得後書》一章三節、四節,是不是很好地和剛才讀到的經文對應的呢?上帝就賜給了我們這麼寶貴和極大的應許!在基督道成肉身的奧秘裡面,要成就肉身成道的奧秘,這就叫敬虔的奧秘!但是《彼得後書》在這裡講到我們脫離敗壞,然後與上帝的性情有分,這是一個過程,所以接下來有了八步階梯。八步階梯它是表達了一個逐漸的過程--人性披戴上聖靈的神能,而不斷地變化,最後恢復像基督的本性,這麼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包括了重生、聖化,包括了在聖潔當中的長進,最後走向罪的塗抹,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正是我們V字形的圖表右邊所表達的內容。
我們來看,《約翰一書》三章二到三節,約翰一書三章二到三節有類似的話語,讓我們可以進一步來思考。2 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現在是上帝的兒女,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3 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
這裡說「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在我們和上帝的神能合作的過程當中,我們最後要像誰潔淨一樣呢?這裡說像他潔淨一樣。那麼這裡說,我們像基督那樣潔淨,分享他的性情、和他的本性相似,這是指耶穌來的時候改變了我們的身體之後呢?還是我們最後迎接基督再來的時候,在地上成就的呢?大家看,這個第三節和這個第二節實際上是一個顛倒的次序。
第二節說呢,耶穌會「顯現」,耶穌會再來!當耶穌顯現的時候,在榮耀當中顯現的時候,我們要變成和他一樣的、榮耀的、相似的形體,「我們必要像他」,並且我們要親眼看見他榮耀的顯現。這個第二節是講到我們看到耶穌顯明他的真體,我們也要像他,這個第二節說的是這個意思。這個第二節是講到耶穌再來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但是這個第三節說,「凡向他有這指望的」,也就說指望在耶穌再來的時候親眼得見他的真體、而變得像他的,那麼,就先要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所以,潔淨像基督,這是最後的教會作好準備,迎接基督的顯現。讓基督的形像成形在末時代的教會當中,讓基督的聖潔和本性恢復在末時代的教會身上,這就是潔淨像他一樣。
那麼這個「潔淨」是什麼意思呢?是不是潔淨聖所的「潔淨」同樣的詞啊?那麼潔淨聖所這個潔淨,是不是指罪的塗抹啊?所以呢,我們重生、聖化以後,在聖潔當中長進,走向罪的塗抹,就會擁有基督相似的本性,像他潔淨一樣。
我們下面再來看一節相互解釋的經文,在《腓立比書》三章二十到二十一節,「20 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21 他要按著那能叫萬有歸服自己的大能,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他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
這兩節經文和剛才我們看到的《約翰一書》三章二到三節,是一樣的,但是這裡的次序調整了一下。這裡說我們是「天上的國民」,然後等耶穌基督顯現,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我們這卑賤的身體就會改變和他榮耀的身體相似,但是在等候耶穌基督再來改變我們的身體之前,我們要成為天上的國民。這個天上的國民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成為名錄生命冊的人。我們的國籍在天上,確定了我們是天上的國民,我們的國籍是屬天的,那麼這是代表名錄生命冊!大家知道,在天上耶穌要潔淨聖所的時候、查案審判的時候,最後要確定名錄生命冊的人。所以這裡說,我們成為天上的國民,這是地上的教會經歷了審判、經歷了罪的塗抹而得以潔淨的人。這些經文,相互就是這樣對應的。
所以,我們剛才看到要脫離從情慾來的敗壞,與上帝的性情有份,通過一個八步的階梯與上帝的性情有份,最後和基督潔淨一樣,成為天上的國民,這就是等候耶穌再來的教會。以上的經文,這些含義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V字形的圖表右邊,這個肉身成道的這個過程。但是大家特別看到一點,在講到道成肉身的奧秘和肉身成道的奧秘,這個中間的結合點是耶穌的十字架,所以我們要回到這個結合點上面來看。
我們再來看看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奧秘。大家打開聖經《哥林多後書》八章九節,「9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這裡說富足的基督為我們成了貧窮,為了叫貧窮的我們成為富足,這就是基督的恩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記得上次講課給大家打了個比方,這個比方非常的重要,我重新來描述一下,讓我們能夠理解保羅在這裡的話:
有一個人,學會了一門手藝,勤勞致富,但後來他不小心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從此不務正業、不思進取,最後怎麼樣呢?傾家蕩產、一貧如洗、負債纍纍、生死攸關。這時,他一個朋友來繼承了他貧窮的家境,也承擔的他的全部債務。他這個朋友在貧窮與債務的重擔之下,開始了艱苦奮鬥,通過吃苦耐勞、通過勤奮努力,終於他還清了全部債務,也使這個家有了富裕的新氣象。與此同時啊,這個朋友沒有絲毫貪圖不勞而獲的作風,感化了他,並幫助他戒除了賭博的惡習。他得以迷途知返、改邪歸正、盡力盡責、操持家務。這個朋友救他從苦境轉回之後,把新的家業又歸還了他。這個朋友就是他的救星!
耶穌基督也就是這樣,成為我們人類的救星,給我們帶來恩典。在這個例子當中,大家要記住:這個賭博,而最後落到貧窮和負債的人,是因著自己的惡習。然後,這個朋友來繼承他貧窮的家境,這就相當於耶穌基督成了軟弱的肉身,繼承了這麼一個墮落的狀況和條件。然後這個朋友最後擔負了全部的債務,並且替他全部償還,這就是代表基督最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背負了罪債,為我們償還了罪債,為我們擔當了罪的刑罰!
在這個比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朋友本來是富足的人,但是他到這個窮困潦倒的家庭裡面來,他成了一個操勞的窮人的樣子,他繼承了這樣一個貧窮的條件,最後他償還了一切的債務。所以呢,他本來是富足的,但是他卻甘願成為了貧窮,最後使這個墮落而貧窮的人又恢復,重新成為富足。
這個比喻當中,我們看到了基督來承擔的兩個結果,一個是全部的債務,第二個,貧窮的家境。但是基督有沒有他成為一個操勞的窮人的樣子的時候,他有沒有像一個賭徒呢?他有沒有絲毫的想去賭博、不勞而獲的傾向呢?他有沒有像那個因為賭博而墮落的這個人的樣子呢?完全沒有!並且恰恰相反,他幫助這個人戒除了賭博的惡習。
說到耶穌來償還了全部的債務,就是耶穌擔當了罪的刑罰。我們來看一節聖經,《哥林多後書》五章二十一節,「21 上帝使那無罪(無罪:原文作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上帝的義。」
在這裡,大家要特別看到一個問題,這句話只能用在耶穌的十字架上面,耶穌在十字架上成為了罪,他是無罪的,但是他成為了罪!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說耶穌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的時候,他在十字架上,他成了受刑的罪人,他是在擔當我們的罪的一個結果,也就是擔當我們的罪的刑罰,他是擔當了我們的罪本身。他的肉身、他的人性,他聖潔的本性,來承擔了罪,他是承擔了罪的刑罰,承擔了(我們)犯罪的結果之一。他為我們嘗了死味,他來償還了我們的罪債。
當我們說耶穌擔當了我們的罪的時候,我們能夠說耶穌受到了罪的汙染嗎?我們能夠說耶穌自己有罪嗎?不是的,他自己沒有罪,他是擔當了我們罪的刑罰。他擔當我們罪的刑罰的時候,他仍然是帶著聖潔的本性,他並沒有受到罪的汙染。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理解。擔當我們的罪,不是說他自己有罪。這就是對這個「擔當、承擔」這個詞最基本的一個理解!
然後在這裡,我們還要看到一點很重要的,他「替我們成為罪」、為我們償還罪債的時候,是為了「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上帝的義」,也就是使我們再也不去犯罪。
……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