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說課稿
對於本節課,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講授過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講精練,又要放手引導學生參與嘗試和討論,展開思維活動。接下來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次課程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選自於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2章第4節內容,本課主要內容是糖類的分類及其作用,明確了糖類是細胞中重要結構,又是主要能源,還講了脂質的分類及功能,以及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鏈為骨架,其中糖類和脂質的學習更為重要。學生在學習了本節課後能夠對糖類和脂質有清晰的認識和區分,對生物的學習以及生活上都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二、說學情
我所面對是高一的學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生物上的認識,並且在前面已經學習了細胞中的蛋白質和核酸,本節課又在結構安排上有些類似,相當於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他們對生物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會多以多媒體展示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上多提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來進行教學。
結合新課程標準對於教學目標多元化的要求,我將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糖類的種類及功能;
2.概述脂質的種類的作用;
3.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能力目標】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的過程,提高學生思考、合作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生物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認識到生物學的價值。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糖類、脂質的分類及作用,他們屬於考試的重點內容。
【難點】
多糖的種類,糖類和脂質的區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分別是講授法、多媒體展示法、小組討論法、提問設疑法等。
接下來,我重點講解我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此環節,我會通過創設情境來導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提問學生:如果在運動會上消耗了大量的體力時,什麼食物能夠儘快的補充體力。通過這樣利用問題探討創設情境,讓同學們陷入思考中,目的是聯繫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新課——《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環節二:新課教學
在這一部分,為了充分體現新課標中要求活動多樣的教學方式,我將分為以下三個主要活動進行。
(一)活動一:教師提問,師生總結
在這一活動中,首先我會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主閱讀課本內容,先整體了解本節課將學習的內容,建立框架,即將要學習糖類、脂質的種類及作用,以及碳鏈為骨架這些內容。然後我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一同總結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多糖,並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及生活中的經驗分別舉出相關實例進行說明,在他們說明的過程中,我會加以補充,並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糖類。
在這個活動中,我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我加以引導說明,既讓他們充分的參與到了課堂中,也加大了他們的思維空間,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讓課堂教學效果更加明確化。
(二)活動二:小組合作,分組學習
對於脂質的內容,由於跟糖類的結構安排上相似,我會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討論總結,然後抽取小組代表匯報他們總結的內容,脂質分為脂肪、磷脂、固醇三大類,並且請各小組舉例完善,然後讓同學們提出意見。
採取小組討論、師生互評的方式,照顧到班上的所有學生,充分體現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融合課堂評價多樣化的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活動三:回顧舊知,引申新知
在這一活動中,我會讓同學們回顧蛋白質、核酸的結構以及多糖的結構,然後讓同學們去發現它們都具有的共同點,即都是由小分子構成的大分子物質,然後得出單體、多聚體的概念,從而更加清楚的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的內容。
環節三:總結提升
在這個環節中,我會帶領學生們再次總結強調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細胞中的主要儲能物質是脂肪。與此同時,我會讓同學們小組間對糖類和脂質做一個區分總結,並且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做既可以再一次回顧知識,加深他們的印象,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區別記憶糖類和脂質,使知識得到提升。
環節四:作業布置
讓同學們做課後的習題,本部分知識主要是熟記內容,課後習題是對知識的重要檢測手段。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可以清晰直觀的展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加深學生對重要知識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據此,板書設計如下:
以上是《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說課稿,更多教師招聘面試備考資料,請查看教師招聘面試備考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中公教師題庫上線啦!點此進入題庫,海量題,隨心刷!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688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