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

2021-01-10 中公教師網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是蘇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內容。核酸的結構和功能,本節主要包括核酸在細胞中的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等內容。核酸是一切生物體的遺傳物質,它對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節的內容還是學習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中「基因的本質與基因的表達」的重要基礎。這些內容與本書後面的「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章關係密切。為配合這些重點知識的學習,教科書安排了一系列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組織安排好這些活動,使學生在積極動手動腦的探索實踐中深刻理解有關核酸結構特點、功能,同時得到實驗、探究、觀察、比較、分析等專業技能的訓練。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思維能力,以及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他們對生命本質的探究,也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生通過報刊、雜誌等多種傳播媒體的介紹以及初中生物課的學習,對核酸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認識還是很浮淺的,沒有深入到核酸物質結構的水平上,因此,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的知識基礎並遵循學生的認

識規律,通過實驗及適當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加強直觀,從感性認識入手使新知識有效地整合

進學生原有的知識網絡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豐富和發展。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出核酸的組成結構及基本組成單位;

2.說出核酸的種類及功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DNA的發現過程的推理,鍛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核酸的種類及功能

難點:

比較DNA和RNA的異同

五、說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圖形拼接法、自主閱讀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採用多媒體導入的方式,利用多媒體展示某一刑事案件背景,警察從犯罪現場發現了非受害人的一根頭髮,運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DNA指紋法,很快找到了犯罪嫌疑人。

生:為什麼利用DNA指紋法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呢?

師:人的細胞中含有DNA,而每個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因此,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顯示出來的人的DNA模樣就會因人而異,人們就可以像指紋那樣分辨人與人的不同了,這也就是DNA指紋一詞的由來。其實DNA是屬於我們說到的核酸的一種,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核酸的結構和功能(板書)(警察利用DNA指紋法抓犯人,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二)新課教學

1.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及其組成物質

師:核酸是細胞中的一類重要生物大分子,它可以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類。那麼核酸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呢?化學上常運用降解法研究物質的組成,人們研究發現核酸的降解產物是核苷酸,將核苷酸進一步降解可生成一分子含氮鹼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

師:(1)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是什麼?(2)畫出組成核酸的基本結構單位的三種小分子物質連接示意圖。(3)組成核酸的基本元素有哪幾種?

生:(1)核苷酸(2)(學生板演)(3)C、H、O、N、P。教師利用投影顯示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通過提問的方式學習核酸的基本單位以及其組成元素,是因為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而且提問的方式能夠引發學生的思維,去思考理解這個知識點)

2.DNA和RNA的異同點-小組討論法

【過渡:那DNA和RNA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用多媒體呈現兩者的結構示意圖,讓學生比較。分組討論5分鐘,小組代表回答。提示從以下兩個方面思考:DNA分子和RNA分子的化學組成有什麼相同之處?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之處?。

生:相同之處是組成核苷酸的磷酸相同,有三種鹼基相同;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含有的五碳糖和一個鹼基不同,DNA含有脫氧核糖而RNA含有核糖,DNA含有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尿嘧啶。

師:閱讀教材P22事實1,討論如何判斷某樣品核酸是DNA還是RNA?

生:測定樣品核酸中鹼基數目,若核酸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相等,鳥嘌呤與胞嘧啶相等則為DNA,若不含胸腺嘧啶,而含有尿嘧啶則為RNA。(因為DNA和RNA的異同點是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小組討論能夠促進學生的共同學習,從而突破重點。)

3.DNA的雙螺旋結構—拼接法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組成DNA的基本元素以及其基本組成單位了,那DNA的分子結構是什麼樣子的呢?】

以五邊形代表五碳糖,圓代表磷酸,正方形代表含氮鹼基,拼拼接DNA分子的結構。小組示範,評價。

老師講解雙螺旋結構的特點及其發現特點的科學家:兩條鏈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結,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隨後多媒體呈現結構模型。(採用圖形拼接的方式,既新穎也實用,對於學生理解DNA的雙螺旋結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4.核酸的分布及其功能

師:(1)DNA與RNA在細胞中分布有什麼區別?(2)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是否相同?(3)遺傳物質有什麼功能?

生:(1)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內。(2)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少數病毒只含RNA,遺傳物質是RNA。(3)遺傳功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通過提問的方式學習核酸的基本單位以及其組成元素,是因為這個知識點比較簡單,而且提問的方式能夠引發學生的思維,增強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的生物意識。)

(三)總結歸納

師生共同回憶核酸的組成單位、基本元素,兩種核酸的異同點及其功能。(師生共同回顧,有利於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次對於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加深)

(四)拓展思考、布置作業

(1)課後單項選擇題(必做題)

(2)DNA鑑定技術還可以在哪些方面應用?(選做題)(因為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水平差異,這一舉措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七、說板書設計

以上就是《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範例,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說課稿可查看中公教師網-說課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 ·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教案(含音頻)+說課+答辯+結構化資料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教師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說課稿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說課稿對於本節課,為了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突出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講授過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講精練,又要放手引導學生參與嘗試和討論,展開思維活動。接下來我就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本次課程加以說明。
  •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說課稿
    二、說學情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知道: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通過分裂產生形態、結構和功能相似的細胞。再結合學生小學已經掌握的有關植物體結構的知識,本節的教學難度不大。本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這些,為本節課的教學作好了鋪墊,啟發教師設置基於學生原有認識的情境和環環相扣的問題,帶領他們學習新知。
  • 高中教師招聘考試《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說課稿
    一、說教材《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是必修1第2章第2節的內容,屬於「課程標準」必修部分——生物1:分子與細胞的相關內容。《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基本組成單位胺基酸、胺基酸的結構通式、脫水縮合方式、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在本節課之前,學習了糖類和脂質,以及元素的相關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 《消化吸收》說課稿
    《消化吸收》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消化吸收》,第一課時,食物的消化。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知識目標: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概述澱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能力目標:嘗試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初步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2.核苷酸由鹼基-核糖-磷酸基團組成。3.核酸中含量相對恆定的元素是磷。4.核酸間起連接作用的化學鍵稱為3',5'-磷酸二酯鍵。5.DNA的二級結構為雙螺旋結構。6.變性主要表現為二級結構雙螺旋破壞,一級結構不被破壞。
  • 《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廣大考生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考生不清楚圍繞哪些內容進行展開說課。今天,中公教師精心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關於《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的說課範例,希望能夠為各位考生的考前備考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說課稿
    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放手引導學生參與嘗試和討論,啟發學生發散性思維。根據這一教學理念,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首先我們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 3D角色 說課稿
    3D角色 說課稿一、說教材分析本課選自湖南美術出版社電腦美術第二單元電腦立體造型《3D角色》的內容。按照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能力。而本課重點在於培養學生了解3D角色不同表情時的臉部結構變化,能夠創作出造型新穎、誇張的卡通人物肖像,只有掌握了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斷地去探究、去創新。通過本節課學習,使學生設計出的角色美觀、具有個性化的問題迎刃而解。本節課是製作各種角色造型中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礎的、是很重要的。
  • 《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說課對於有廣大考生來說並不陌生,它是向考官表達傳遞自己的課程理念和設計思路的一種方式。以下為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的講師為大家提供的說課稿範例,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指導。《氧化還原反應》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氧化還原反應》第1課時的內容。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首先,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教學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
    本課包含胺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側重讓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及其能夠成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原因。教科書沒有直接給出胺基酸的結構通式,而是讓學生觀察4種胺基酸的結構,通過思考與討論,找出胺基酸結構的共同特點,加深對胺基酸結構的理解。這種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得出結論的呈現方式,落實了探究性學習課程理念。
  • 《細胞核》說課稿
    細胞核 說課稿一、說教材《細胞核》是選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的內容。本節教材承前面的細胞膜和各種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等內容,使學生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更加完整,也為以後的學習作鋪墊,如染色質和染色體的關係是學習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變化的基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以後學習遺傳的基礎,也使學生對「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念有進一步認識。另外,其中的資料分析也讓學生體驗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
  • 高中地理《地球的結構》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2.三大圈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學生活動】根據「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係」左半部分圖片和教師小結內容思考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學生交流後再展示右半部分驗證自己的猜想。承接:科學家通過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為界面,把地球內部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三個圈層。
  • 《染色體變異》說課稿
    《染色體變異》說課稿一、說教材《染色體變異》是必修二第五章第二節的內容。根據高中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生物的其他變異類型—染色體變異。染色體變異是目前生物學研究中一個十分活躍的領域,染色體變異的知識與人類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本節知識點清晰,一是染色體變異的類型—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二是染色體組、二倍體、多倍體以及單倍體的概念,三是單倍體和多倍體形成的原理以及在育種上的應用。呈現的方式也很直觀,主要是染色體結構變異、數目變異以及染色體組的圖片、文字和動畫資料,讓學生先觀察再討論總結,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於學生接受。
  • 教師招考必看說課稿
    前言:最近各種教師招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說課是很多教師招考面試的必須環節,寫了一篇說課稿分享給大家,祝大家逢考必過!《地球的結構》說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地球的結構》。(板書)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七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本節課內容取材於湖南教育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地球的結構」。本節內容與前面各節教學內容緊密相連,是前面各節教學內容的延伸。
  • 高考生物複習知識點: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一、概述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關於核酸的知識,高考中主要考查核酸的分類、分布、結構、功能、複製、轉錄以及與變異有關的相關知識。  二、核酸的分類  生物的核酸包括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大類。  細胞中的RNA包括mRNA、tRNA、rRNA三大類。  三、生物的遺傳物質  只有某些病毒以RNA為遺傳物質。這些病毒又叫做RNA病毒,所含核酸也只有RNA。
  •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說課稿一、說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圓周運動》說課稿
    《圓周運動》說課稿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圓周運動》,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句)好的教材分析會幫助我們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宏觀的把握,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
  • 《2和5的倍數特徵》說課稿
    《2和5的倍數特徵》說課稿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內容。
  • 優秀高中政治說課稿案例
    優秀說課稿是說課成功一半的關鍵。夏季來臨之季,全國各地很多省份是以說課來選拔優秀教師的。什麼樣的說課稿才算是比較優秀的呢?下面以高中政治的一份說課稿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下。題目:《人民民主專政: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一、說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明確我國的國體,即國家性質;認識到人民民主專政一種新型民主和新型專政(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問題基本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分辨能力以及地理聯繫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