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到現在還能聽到的話,出自趙本山的小品:
你大媽已經不是你大媽了,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大爺」這個詞就徹底火了。
萌叔突然想起來,「大爺」這個詞的由來還挺有意思。要解釋這個詞,必須把大爺這個詞拆分開,先來說一說這個「爺」。
在古代,「爺」字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祖父。
在唐朝之前,爺直接代表父親。口語中「兄兄」也是爸爸的意思。直到明清時期,「爺」才逐漸演變成指代父親的意思。
至於把爺前面加一個「大」字,這個歷史年頭非常短,起源於北京話。白話文興起之後才出現這個詞。
當然,大爺除了指代父親的兄長之外,還可以稱呼上了年紀的男子。
既然提到了男性稱謂,下面也要說說女性稱謂。
先來說一個最常見的女性稱謂,媽。這古代管媽媽叫什麼呢?
在秦漢時期,母親被成為「社」。《淮南子》中就曾有「社何礙,速死……」的記錄,這裡的「社」就是母親。不過,當時的四川人,把母親成為「姐」。
管媽叫姐,真的……挺有意思。
在南北朝時期,母親普遍被稱為「家家」。萌叔曾在《北史》中看到「朝兄弟皆呼父兄兄,嫡母為家家,乳母為姊姊,婦為妹妹」。
雖然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但放在當時,大家都是這麼叫的。
後來到了唐朝,老百姓可以在非正式的場合稱呼自己的母親為「阿娘」,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可稱呼「母親」,這就是現在漢語中母親的由來。
再到宋朝,除了可以給媽叫母親外,仍然可以喚母為姐姐。
在去年,從二次元流行起來的一個稱謂,在網上非常火,那就是「小姐姐」。對於很多宅男來說呢,「小姐姐」可能是軟萌妹子的意思,但是這個詞彙也是有歷史來源的。
「姐」字最初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嘛?
這個萌叔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姐」最初絕不僅僅代表親戚。能被稱為「姐」的人,是可以幫助男性勞作的女性,也許是親戚,也許是女性勞力。
那麼對於自己的姐姐,在古代應該如何稱呼呢?一般稱呼為「女兄」。
而「小姐」在古代特質侯門繡戶家的千金大小姐,代表高貴。
所以,從上面的一些稱謂中可以看出,目前東南地區的方言依然保存了古漢語的遺風,更從側面證實,許多中原人客居東南的歷史遷徙證據。
中國歷史五千餘年,語言並不是一成不變。我們現在所說的普通話正是融匯了許多少數民族語言,乃至波斯語、希伯來文等世界性語言形成的現代漢語。
語言就是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