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叔叔,「法治」是什麼呢?
法治是依據法律來治理我們的國家,所以法律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自由」是不是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我們的自由是在法律保護與限制下的自由,可不是絕對的自由哦。
我是小學生,法律跟我也有關係嗎?
當然了!一個人從出生依法成為我國公民起,就和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個公民既受到我國法律的保護,又受到法律的約束。
法治、自由、平等……
對於這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關鍵詞
如何在小朋友們心中樹立正確的認識
可謂是至關重要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主題
近期,北京一中院的法官們
就帶著《民法典》
走進了小學校園
為培育青少年法治理念,弘揚法治文化,切實發揮法治教育在青少年行為養成、強化自我保護以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10月19日上午,北京一中院法官走進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法治教育活動,與實驗二小文化街校區、王府校區、德勝校區的數千名師生「同升國旗、共唱國歌、同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北京一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馬來客出席活動。
「升國旗,唱國歌!」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在嘹亮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馬來客副院長與全體師生共同向國旗行注目禮,同聲高唱國歌。
隨後,在文化街校區,結合「法治」主題,馬來客副院長向同學們講解了《民法典》的意義和價值理念,他號召每一名小學生「爭做學法好少年」 ,遵守公序良俗、社會公德,溫暖自己,溫暖他人,溫暖社會。
我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這是一部關於社會生活和個人權利的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可以說從我們每一個人的出生到終老,它守護我們一生一世。
我們都要保持應有的自省自律,明禮知恥,說話和做事有分寸、有界限、有溫度,這樣才能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少年,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棟梁。
在德勝校區,未審庭的仇芳芳則與同學們分享了《民法典》中公序良俗、誠信友善、人格尊嚴、弘揚優秀家風家訓等傳統法律文化。
在低年級的王府校區,未審庭的宋莉用同學們的身邊小事,鼓勵同學們從小樹立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優秀品質。
本次「一校多點」普法活動是北京一中院普法延伸工作的又一次新嘗試。近年來,北京一中院始終堅持以審判延伸為路徑,做好中小學的法治教育「全科老師」,充分發揮少年審判工作優勢,落實「從娃娃抓起」的法治教育新要求,不斷增強青少年的規則意識,緊扣首都家庭幸福安寧發展大局。通過多種形式的普法宣傳活動,以特色普法宣傳團隊、特色普法宣傳產品、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帶為依託,不斷延伸審判職能,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讓全社會了解少年兒童、尊重少年兒童、關心少年兒童、服務少年兒童,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社會環境。
供稿:北京一中院少年庭
作者:仇芳芳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