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簡單的午餐以後,我們從玉環市出發,經過大麥嶼,一路向南,來到海邊的鮮疊漁村,現在是淡季,人跡罕見,除了我們,幾乎沒有遊客,天是陰雨天氣,時不時地飄著毛毛細雨,如果是在夏天,鮮疊漁村應該會有不少遊客,因為一進村口就有海鮮大排檔,喝啤酒,吃燒烤的地方,只是現在都關著門。村裡還有大量的竹竿,是有太陽的日子,有魚的日子用來曬魚乾的,但是那要候著時機,會有大量的攝影愛好者來這裡採風,現在只是空留竹竿供人想像。
我們在海邊漫步,看著海面上大大小小,各色各樣的漁船,我說非常像我小時候疊的紙船,用各種糖紙折成的小船,有著不同的顏色,這景像就像再現小時候的遊戲。
海邊風大,風力發電是最環保的發電設備。
生鏽的錨是村裡最好的裝飾品。
村裡雖然人少,非常寂靜,但是過年時候掛著的紅燈籠還非常鮮豔。鮮疊村不大,但是乾淨整潔,裡面有很多廟宇,這是靠海的漁村常見的景像,因為靠出海捕魚為生,在家的人會祈求風平浪靜,外出的人平安歸來。也祈求出海歸來的時候,多有漁獲。
我們隨意在村裡漫步,村子是沿著山坡建起來的,一路向上,一家人的院子,可能與另一家人的屋頂持平,看到這一家人家的院子,布置得特別文藝範,我們停下來拍照片,彩色輪胎,盆景,用酒罈子做的桌子和椅子,好看而有創意,那裡的盆景都養得特別好,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一家民宿或者酒吧。
也許是我們停留的時間太久了,讚嘆的聲音引得這家的主人出來,跟我們聊天,問我們從哪兒來,到這裡來幹什麼。我們一一作答以後,主人夫婦告訴我們,平時他們住在玉環,周末回家來渡假,這裡是夫家,女主人的娘家在上面另一個村子,那裡叫鮮嶺村,新農村建設,還要漂亮呢!另外,好客的主人問我們,下雨了,要不要傘?我們說不用了,漁村的村民真是好客呢。
一路拾級而上,有一家人家裡傳出炊煙的香味,門朝外打開著,一對老年夫婦在裡面生火做飯,下午四點多,他們開始根據自己的作息燒晚飯,老爺爺在一邊燒火,老奶奶在灶臺上炒菜,很久沒有看到這樣有煙火氣的景像了。
走不多久,我們到達鮮嶺村,與鮮疊村是兩個村,但現在同屬一個鮮疊社區。
這位老伯正在剝很大的桔子吃,看到我們,擔心我們晚上沒地方吃飯,沒地方住宿,因為已經沒有公交車了。我說不用擔心,我們的車停在鮮疊村呢。他告訴我們他家門口的牆上,這些草是自己生長出來的,長得鬱鬱蔥蔥,不用照看。
在鮮嶺村逛了一會兒,發現這裡也是一個非常有文藝範的村子,用竹子挖空作盛器,裡面種了肉肉和不知名的植物,一家很普通人家門口的風景,美不勝收。我們看看天色將晚,又一路步行回鮮疊漁村。
回到海邊,看到在退潮,原來海裡停泊小船的附近都能看到沙灘了。
雨開始加大,我們一路開回玉環市,看到大麥嶼街上有整排的海鮮大排檔燈火通明,覺得在那裡吃海鮮肯定不錯,但是又考慮到還是先把車停回酒店,再打車去吃飯更安心一點,而且淋了一下午的細雨,我們還真有點又溼又冷,先回酒店去換一身乾衣服吧。
晚餐我們挑了這個東沙漁港,在市中心,打車過去不遠,計程車起步費好像是8元。計程車司機告訴我們沒有哪裡打車有像玉環那麼便宜的。
晚上7:30左右,店裡的冷盤已經被點得差不多了,我們儘量往自己沒嘗過的食品上招呼,儘量吃個新鮮嘗個味道,先點了一份丁螺。
點餐沒有菜單,直接在海鮮櫃檯上,看中意什麼海鮮點什麼,當然都明碼標價,看清楚了再點,這些海鮮我們都吃過,所以沒點。
看到這個油順,從來沒吃過,想點一盤嘗嘗,又有點猶豫,說實話看上去像蛔蟲,但是旁邊有顧客接二連三點油順,服務員一抓一大把,再猶豫下去,我怕當晚就吃不到油順了,就點了一盤,我們問是炒芹菜嗎?點單的服務生告訴我們吃椒鹽好了,油炸酥了,下酒極好吃,我們聽從建議,一盤椒鹽油順!又看到旁邊放著油帶,帶魚常吃,但油帶沒吃過,油帶長不大,一根四兩左右,永遠就這麼大,可以醬油蒸,特別鮮美。我問能蒸一條嗎?答:一條怎麼蒸,兩個人蒸兩條吧!好,就蒸兩條。
其實還想點各種小貝殼的,但是服務生提醒我們差不多了,再點幾個會飽的主食吧,我們就沒再點。
找個位置坐下,餐廳非常大,可以放很多桌子,估計夏天的時候這裡生意火爆,且兼做宵夜,現在是冬天,已過飯點,吃飯的人不算多,但是有當地人一家老小來吃的,估計我們選的餐館不會很差。
乾淨的碗盤,我先對焦拍拍照片,老公去點黃酒,讓他們加熱,淋了一下午的雨,我們歇息一下。
冷盤丁螺上來,一盤18元,份量還可以,最主要是醬汁調得好,丁螺都很新鮮,也醃製得極入味,酒還沒來,我們一口一個已把丁螺吃得七七八八,尾部剪掉的丁螺非常好吸。當然淡口吃略鹹,配啤酒那是最佳。
我們點的能吃飽的主食先上了一個,是現做的海蠣餅,4元錢一個,我們點了四個,先填填肚子。這海蠣餅是玉環那裡的特色美食,用海蠣,我們這兒也叫蠣蝗和地瓜粉一起配,加些許蔬菜和鹽一起調味,做成海鮮餅在油鍋裡兩面煎成金黃即可。也可以用別的海鮮比如蝦潺也就是豆腐魚來做。這個菜一看上去就是色澤金黃,咬下去有海鮮的美味,因為是地瓜粉,所以口感是軟嫩的那種,不是酥脆的口感,去玉環一定要嘗一嘗這種海鮮餅。
我們點的黃酒上了,已經溫好了,店裡只有這一種黃酒。
天正冷,一杯小酒,一個海蠣餅,幸福的滋味就是這麼簡單。
我們點的椒鹽油順上來了,這個幾乎每桌必點,上來三盤,一桌一盤都放了這道菜,對於兩個人來說,這一盤的份量足夠大了,這油順吃上去味道鮮美,相比生鮮來看,這樣一點都不怕人,要趁熱吃,的確是下酒好菜,還管飽。這一份68元。
我們點的兩條油帶,放在大盆裡,這魚顯得那麼小那麼少,我不禁想起剛才提出來要蒸一條的時候服務員為難的表情,一條油帶切四段,這起碼要4條才能鋪滿盤底,這兩條油帶37元。
我們另外點的一道主食也是玉環當地特色小吃,山粉圓,也叫番粉圓,金黃表皮很軟糯用地瓜粉和澱粉做成,金黃色可能加了南瓜或者別的材料,裡面可以加各種餡料,每家各藏乾坤。而且拖出一個尖尖的尾巴,也非常有喜感。3.5元一個,我們點了兩個共7元。店家非常好,我們為了多吃點品種,每一種都點的少,也不嫌棄,照樣為我們蒸兩個上來。
咬開表皮,裡面有蘿蔔丁,香菇丁,豆乾,別的沒有吃出來,但是也足夠美味了。
最後我們還點了一個我從來沒有吃過的,服務員推薦的當地產的蔬菜:盤菜,玉環有個特色美食叫蝦醬蒸盤菜,而我從來沒有見過盤菜,外面也沒樣品,特意跑到廚房,廚師專門為我拿來一個盤菜讓我拍照,這可是少有的待遇呢。看上去像蘿蔔,生炒著吃我真沒嘗過,但是醃製過的大頭芥菜我應該是吃過的。
很大的一個盤菜,廚師切掉外皮,取中間部分切成條,就要為我們下鍋炒了。
家燒盤菜上桌,用當地的燒法,加了蝦幹一起燒,有海鮮的滋味,少湯,入味,爽口鮮美,也清淡,略加一兩莖芹菜添色,當地人也都非常喜歡吃這一道美食。這道菜22元。
我們最後的帳單,雖然不算便宜,但是食材都很新鮮,味道也很鮮美,我們對玉環海鮮的印象非常好。
愛美食愛旅行,純屬個人經驗分享,更多美食和遊記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