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愛的教育,就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2020-10-09 幸福律動


全文2161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

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甚至有教育家說過:「一個慈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


1


毛澤東的一言一行至今是世界各國學者探討研究的主題,毛澤東能從湖南一個小山村裡走出來,成為中華民族一代偉人,誰是他的啟蒙老師,誰又是他的帶路人呢?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佔在今天的角度回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毛澤東的慈母才是真正影響他一生成長的主要人物。


毛澤東的母親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稱文七妹。作為普通的農村婦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務,撫養兒輩。她待人接物,純樸善良,從不對他進行打罵式教育。


對少年毛澤東來說,母親給他以謙和溫厚之情,為他日後成就偉業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於母親,毛澤東十分敬重。


毛澤東曾在給同學鄒蘊真的信中說:「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損人的、可以損己以利人的,母親便屬於第三種人。


毛澤東回憶往事的時候,曾風趣地說:「我家分成兩黨,一黨是我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母親、弟弟組成,有時連僱工也包括在內。」


毛澤東有個堂叔生活非常困難,父親毛貽昌想「乘人之危」買下他的水田,這件事情遭到了母親的堅決反對,她常帶著毛澤東去接濟這位窮親戚。


母親的美德對毛澤東影響極深,耳濡目染,無聲無息地滲入他幼小的心靈,使毛澤東從小就對弱者極具同情心,並像母親一樣經常幫助別人,成為一代偉人。



2


小吳才貌雙全,各方麵條件都很好。但是各方麵條件不如她的人過的都比她好。


在她三十歲這年,通過大量反思、學習,她找到了答案。


原因是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沒有安全感。戀愛時,因為患得患失而失去對方;工作時,因為脾氣不好而得罪領導;生活中,因為玻璃心而失去朋友。


她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有一個脾氣暴躁、焦慮、脆弱的母親。


在她很小的時候,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把她交給別人照顧。母親也會隨時跟小吳說不要她了。


那段時間,父母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爸爸工作忙,家裡經常就只有她和媽媽。當媽媽想讓小吳安靜的時候,就會把她關在臥室,任她哭吼,或者狠狠地打她一頓。養育孩子的辛苦讓媽媽的心境十分差,每次爸爸回家她就會抱怨。


母親總是唉聲嘆氣、鬱鬱寡歡。她小的時候一直努力想要讓母親注意到她,然而無論她怎麼做都沒有用。任何事情她都努力做到完美,進入最好的大學念書、進入一流的單位工作、得到很多人的讚賞,卻還是不能讓她開心。


在她所有努力都失敗以後,她和母親變得越來越疏遠。直到她離開了家,獨自生活。


後來她才明白,母親一直影響著她,她幾乎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來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


雖然她在其他方面獲得了不少成功,可是,這一塊巨大的短板,卻嚴重的阻礙了她的發展。青春期的時候,別人只是偶爾鬱悶一下,而小吳卻經常傷心的哭泣,還會失眠。


研究發現,越早能識別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越容易成功和獲得幸福。


曾經有人問一個企業的老總:「你最喜歡僱傭什麼樣的員工」?老總的回答是:「情緒穩定的」。


通過以上兩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好的家庭、一位情緒平和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3


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其實,好媽媽就是這三個字:


01 「靜」


很多媽媽眼尖,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經常會指出並反覆強化,甚至會當著多人的面說孩子哪裡不好。


其實,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缺點的時候不要慌亂,為什麼?因為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在看到孩子缺點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母親情緒不穩整個家庭就跟著遭殃,孩子是活在母親這條船裡的,一點點動靜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母親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


02 「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學會示「弱」。


強勢的母親養育出來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裡面一點點的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


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就是實現對孩子的託舉,處處佔孩子上風的母親,孩子只有佔下風,最後甘願站下風,沒有一點競爭性,也沒有一點動力,極端的會追求叛逆性、破壞性來完成自我的畸形成長。


03 「慈」


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是她的慈。


家庭中因為女人和睦、和諧,讓人感到大海般的包容接納,又壯觀不可攪動,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寬闊的天地。


這樣的母親形象就是規則,言出就是方向。


反之在孩子面前指手劃腳,不是扯著嗓門叫喊就是繃著臉嘮叨的母親,會讓孩子慢慢感覺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舒適的,孩子會失去心中的方向,母親也將沒有任何引導能力,變得更加抓狂。


司馬光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不知教也。」



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學習不好都是因為負面情緒困擾,父母內心的焦慮與浮躁,比孩子的成績更可怕。」


只有孩子內心平靜,才有可能吸收、沉澱、理性思考,才能遠見、卓識、發現、創造,才能真正的優秀!


作為一名母親,請記住,能夠控制自身的情緒,才是對孩子最正確的教育。


-end-

熱鬧的社交,孤獨的靈魂,歡迎你,停駐此處,在這裡你可以慢慢學會識別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完成自我成長,獲得心靈自由,家庭親子職場生活都不再是煩惱,而是快樂的享受,心自由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甚至有教育家說過:「一個慈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
  • 媽媽的情緒平和,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4 媽媽的情緒平和 作為父母,無論我們多麼愛自己的孩子,如果缺少了良好的教育方式,也無法讓他接受我們的愛。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渴望自己最親近的那個人對自己平和,能好好說話。 只有好媽媽不吼不叫,保持平和的情緒,才能讓孩子跟你傾心,才會被你的平和感染,有一個好的脾性,我們也才有機會走進孩子那神秘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
  • 母親情緒的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不可理解。為什麼這樣,就是這個「虛」沒做好,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不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就在媽媽的情緒裡面包圍著。第二個字是「弱」。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裡面一點點的削弱。
  • 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媽媽的壞情緒
    因為必須要用這樣強烈的情緒來表達,更要用這樣大的力氣來體現,還要用這樣負面的語言來表現。媽媽情緒平和,孩子幸福一生,別讓你的大吼大叫,成為孩子童年的陰影。你是否注意到,在你大發脾氣時孩子委屈的臉?你是否注意到,在你大吼大叫時孩子驚恐的表情?
  • 媽媽必修課: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心態平和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風氣和年齡因素都難免會讓孩子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讓家長擔心的問題。女兒後來和媽媽說,如果當初媽媽狠狠地罵了她,可能她反而會有叛逆的心理了,正是媽媽平和地詢問她,仿佛不是什麼大事一樣,才讓她對媽媽產生了愧疚和感恩之情,在高考的最後三個月奮力衝刺。
  • 一生E本分享|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甚至有教育家說過:「一個慈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
  • 餘新齊博士告誡家長: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餘新齊博士告誡年輕家長: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這是您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看了心心媽寫的《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以下簡稱《童年不缺愛》)後,我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不夠好,而是我們還沒有學會愛自己。我們每天都在忙碌,為孩子、為家庭,卻沒有給自己的預留私人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得以恢復和「充電」,以便保持平和的情緒與孩子相處,給孩子更好的愛和安全感。
  • 母親情緒的平和、緩慢、優雅,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很多媽媽很實在,看孩子的時候一眼能看出來三個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它的優點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 你的壞情緒正在壞掉孩子,平和的情緒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不僅如此,在媽媽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孩子明顯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他的身體也會感到不太舒服。有沒有發現,當你情緒不佳時,你的孩子說話時都是小心翼翼、不再大聲,因為他們敏銳的感知到了你的不快樂;當你開心快樂時,孩子也會情緒高漲,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
  • 教育孩子,媽媽需要怎樣才能使效果更好?重要秘訣是保持情緒平和
    教育專家尹建莉有一本書叫做《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單就就「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一句話我就十分贊同。對於「好媽媽」的定義,每個人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但是我認為,好媽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主要總結起來就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媽媽需要儘量保持心情平和。
  • 媽媽的快樂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大概有很多媽媽是這樣的吧?媽媽的情緒就是家裡的晴雨表,家庭氛圍是否和諧取決於媽媽情緒是否平和。同樣,在孩子成長期間,媽媽的情緒也起到了很關鍵的影響和作用。不誇張地說,媽媽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那到底媽媽不快樂不平和會對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 孩子遇事總愛埋怨,放任不管只有傷害,幫助孩子平和情緒很重要
    文/北媽媽育兒其實我們最好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每一件事情,這樣的話才會讓我們的心情有所好轉。但是在生活當中,有一些孩子還是比較喜歡埋怨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吐槽,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無奈。如果說孩子有能力去解決問題,並且可以很輕鬆地把問題全部都解決的話,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出現愛埋怨的一面。所以通過這一面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點,那就是孩子的能力還是不夠。
  • 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原來是媽媽的情緒平和(不讀三遍五遍你看不透)
    很多媽媽很實在,看孩子的時候一眼能看出來三個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它的優點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 最偉大的教育:好媽媽就是三個字!
    文/ 黃懷寧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的「母」到底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呢?其實,好媽媽就是三個字。第一個字是「靜」。很多媽媽眼尖,一眼能看出孩子三個問題,而且立馬指出還反覆強化,甚至當著更多人的面說我孩子就是什麼什麼不好。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不要慌亂,為什麼?因為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 媽媽情緒平和,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看看你能做到嗎?
    你是不是這樣的媽媽,覺得孩子在學校不受歡迎,坐座位一直在後座,就要求孩子多多和老師交往,為此甚至還罵過自己的孩子?又或者是因為孩子在家裡一直在玩,不會與人交往也不會為人處世,為此哪怕就是逼迫孩子也不願意對孩子放心。這到底是孩子自己毀掉了自己的人生?
  • 鄧超孫儷為兒子慶生: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全家!
    可見,有趣有愛的家庭更容易培養出溫柔懂事的孩子。同時,他們長期生活在充滿愛意的家庭氛圍中,往往也最易感知幸福。任何一個有愛溫暖的家庭,都取決於父親的格局與母親的情緒。也只有當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愛、得到滋養,他們才能健康成長,變得自信快樂並學會如何愛他人。
  • 最偉大的教育:好媽媽就是三個字!(必讀)
    其實,好媽媽就是三個字。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寬闊的天地,這樣的母親形象就是規則,言出就是方向。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學習不好都是因為負面情緒困擾,很少因為智力。家長內心的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只有孩子內心平靜,才有可能吸收、沉澱、理性思考,才能遠見、卓識、發現、創造
  • 1個思維,2個工具,讓你情緒平和
    原生家庭給我們潛意識裡注入了「情緒觸發器」《童年不缺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提到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情緒觸發點」,它指的是當前的某件事情突然自動引發了我們的強烈反應,但是這個反應的出現並不是基於當下的情況,而是基於一些過去的經驗。比如,孩子哭泣不止就是一種。
  • 1個思維,2個工具,讓你情緒平和
    她育有兩個女兒,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這本書分為六大章節,分別從孩子的真實需求、給予孩子合理的愛、有效滋養親子關係、親子溝通、父母情緒平和,孩子安心以及如何處理家庭關係來全方位地闡述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的基礎。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在孩子面前情緒失控並不能完全歸咎於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差,還有其他的原因,以及合理的反思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