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情緒的平和、緩慢、優雅,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2021-03-02 金榜軒教育

孩子是家庭的寄託,祖國的未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如何造就我們的孩子,是每位家長不可迴避的課題。「金榜軒教育」2010年創辦於廣東揭陽,潛心研討究,如何減輕學生心理壓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全面開發學習思維、挖掘學習潛能、科學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頗有建樹。將不定期在金榜軒教育官方微信平臺上發表一些淺見,供家長們參考,真誠邀請您參與和互動,為孩子璀璨的明天添磚加瓦!

教育真是一件長期而複雜的工作,家長們大多有願望卻無耐心,有熱情卻缺乏方法。意識到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多一份冷靜,在孩子犯錯時多一份自省,這幾天幾個家長專程來金榜軒交流,在管教孩子過程中的困惑,交流之後家長們有太多的共同點,著急、困惑、束手無策等等。和家長們交流後金榜軒的老師也有了一個新成長,金榜軒教育有一些小小的想法一起分享,希望能改變孩子同時能幫助到家長朋友們。

一、正確解讀父母兩個字的意義
  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質量,就是風度。在什麼時候表現風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別人犯錯誤的時候,父親如何表現風度,這是帶給孩子內心的一種力量,也是帶給孩子的一個空間。

  再特別說說母親的「母」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這是我們生命角色裡面必須解讀的內涵。

  第一個字是「虛」。
  很多媽媽很實在,看孩子的時候一眼能看出來三個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要指出來,這不是母親的內涵。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為什麼不要動,因為它的優點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不可理解。為什麼這樣,就是這個「虛」沒做好,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不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就在媽媽的情緒裡面包圍著。

  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裡面一點點的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嗎?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示弱才能實現對孩子的託舉,凡是站在孩子心口上說話的家長,實際上是在壓制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第三個字是「柔」。
  一個母親真正的力量,一個母親的教育力量,在於面對孩子成長的過程,如何做到這樣一個「柔和」。越柔和的母親,它在孩子面前的指揮能力越強,凡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嚷,對孩子叫喊的母親,會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這種引導能力。

  正確理解了作為父母的教育內涵,那麼,我們家長的心態第一放在哪?請千萬不要急著報班、著急找家教、著急找一些方法層面的東西來解決這個問題。

  家庭教育重在養,而非在教,今天我們特別解讀一下這兩個字,一個是心,一個是情,無心無意是家庭教育的特點,有情有禮是家庭教育有效實施的必須遵守的原則。教無定法,對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有一個原則,要有情有禮,情在禮的前面。

  現在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什麼呢,有情無禮。愛孩子的時候,愛得沒邊,關心孩子的時候,連孩子的襪子都要家長給他穿,給他洗,說愛孩子的時候愛到早晨起床的時候,在旁邊喊,甚至幫孩子穿衣服,這叫愛嗎?這個情已經失去了教育的價值。

  另一個現狀是有禮無情,尤其是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沒有感情鋪墊。任何層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給被教育者傳達教育者本身的真實的內在情感。感情做足了,做足到我們的孩子渴望到問我們要東西的時候,我們這個時候才把道理點出來。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孩子就會說,媽媽那我該怎麼呢,或者爸爸我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一個小道理過去,才有可能實現帶給孩子的一種引導能力。

   二、家長內心焦慮與浮躁,比孩子有學習問題更可怕
孩子學習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導致孩子內心不安的背後的這些幹擾源,這些基礎層面的支撐亂了,更可怕。如何實現家長的情緒自控,也就是孩子稍微出現一個問題,你先不急、不躁,你先平靜下來,先把自己的情緒先調整好,然後再面對問題。

  如何實現情緒的自我調控和管理,這是對家長提出的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只有平靜的內心,才有可能沉澱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們家長的內心平靜下來,我們對孩子教育的點才會變得清晰,才能把教育者對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澱到內心裏面,沉澱為自己的一種狀態,否則,教育的思考就像水過地皮溼一樣,從每個人心裡流過。

  效果在哪裡,在於你能否做到對教育思考的沉澱,沉澱到你的內心,內化為你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這一種過程,你聽任何教育都是無效的。沒有沉澱的消化,就沒有實施教育的資本,也就是沒有沉澱的過程,我們就不可能拿著教育專家的東西在自家家庭裡去實現。

  三、家庭教育的空間一定要留給孩子
家庭教育要做清晰,應該下功夫做的事在兩頭,一頭是父親,一頭是母親,中間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長都是在蜿蜒曲折的過程中完成的,這個空間要留給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長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長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敗,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著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錯誤的空間裡來了,這個空間是每個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長參與到這個空間裡面盯著不放,拔不出來,不讓他管不行,不讓他管就沒有別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長說,你讓我放就不管了嗎?讓你放不是不管,讓你站到你的角色裡面,對孩子的情緒做養護而不是對孩子的行為層面的東西過多地參與。過多的參與等於我們不知不覺、兢兢業業在犯錯誤。

  四、家長的教育能量釋放出來,足以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當一個人對學習失去熱情之後,再好的智商也談不上很好的發揮。有的家長說孩子表現不好,不好好學習,在我們這可以解決問題,可以找到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學」,中國的文化,最大的特點是內視,尤其是儒家的文化。

  《大學》裡講「正心、然後誠意」,正誰的心,家長的心,然後再正孩子的心。其實,氣質決定了孩子的學習差異,孩子的氣質就是父母的狀態慢慢內化給他們的一種氣質,就像我們的職業習慣一樣。如果一個家長的內心永遠是冷漠、浮躁的狀態,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桌球一樣彈回來了,孩子也一樣。父母的情緒孕育著孩子學習的情緒與氣質。

  啟動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啟動家長和孩子內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情緒和情感的力量,要達到「熾」的程度。熾就是熱,熱到能夠燒烤孩子內心的程度。拿什麼去塑造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氣質,就是拿我們父母恰當的情。

  現在我最擔心的不是孩子才能上的表現,而是情的不足,義的模糊,家長是孩子情和義最大的啟蒙者,如果你們這一塊的啟蒙力量失去了,對孩子才能上的表現肯定是一個遺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歸和文化的守望與傳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術層面來折騰了,應該站到文化和哲學的空間去審視。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個文化的載體,不同家庭文化培養出來的孩子的氣質都是有差異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幟,教育做到最高點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說話孩子內心就被我們感化了,同時產生另外一種生命力。

  家長自身對教育素質的修養和提升,僅僅是實現家庭教育功能的開始。孩子們內心的邏輯,和我們成人之間內心遵守的邏輯思維是不一樣的、是有衝突的,但是他們的這種邏輯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們去開發、面對、指導。我們要反問的是我們的教育儲備夠不夠,我們的家庭教育能量夠不夠,我們的教育修養夠不夠。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真正欠缺的是什麼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狀態,是父母的教育狀態。現在有很多母親的理性讓我覺得比較可怕,在談及孩子的時候,缺乏情感的基礎,缺乏情感的支撐,母親的這種理性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是很可怕的。父親和教育是有距離的,有距離不可怕,但父親要表明在家庭教育這個空間裡的位置,要表達清楚在家裡對孩子的精神導向是什麼。

  教育的最佳狀態在於一個「養」字。家庭教育重在養,而不在教。現在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各種各樣的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心力的不足,心裏面對學習熱情不足。養魚重在養水,養樹重在養根,養人重在養心。

  如果一個孩子的心在家裡面得不到養護,得不到有效的滋養,天賦的聰明就沒有基礎;智商再高,沒有恰當的、相應的心態支撐,天賦很難發揮。我們先不講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養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適不適合養孩子,或者如何達到養孩子的狀態。

  如何點燃孩子內心的學習熱情,點燃需要一定的溫度,需要一定的狀態才能點燃。如果家長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慮不安的,我們很難去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面對孩子不管出現任何狀態的時候,請記住,作為一名母親,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緩慢、優雅,這是您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時常有困惑?家庭教育中感到力不從心?金榜軒教育與您一路同行。如果此時您還沒有關注我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金榜軒教育」並選擇「關注」。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收藏並發送到朋友圈與大家分享。

金榜軒教育公眾微信名:金榜軒教育 

金榜軒教育公眾微信號:jbxjy168

金榜軒教育辦公QQ:1962820380

金榜軒教育官網:http://www.jbxjy.com/

相關焦點

  • 母親情緒的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為什麼這樣,就是這個「虛」沒做好,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不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就在媽媽的情緒裡面包圍著。第二個字是「弱」。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孩子的自信會在你這種狀態裡面一點點的削弱。能夠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親,孩子的內心必然自信而堅強。你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嗎?
  • 餘新齊博士告誡家長: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餘新齊博士告誡年輕家長: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這是您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三流的母親做保姆,二流的母親做教練,一流的母親什麼樣?姑且不討論這句話的對與錯,無論是怎樣的母親,「榜樣」也好、「教練」也好,「保姆」也罷,都有一個共同問題要面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 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甚至有教育家說過:「一個慈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
  • 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原來是媽媽的情緒平和(不讀三遍五遍你看不透)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不可理解。為什麼這樣,就是這個「虛」沒做好,不能夠虛下來的母親,不能夠給孩子的情緒提供一個空間,孩子的情緒就在媽媽的情緒裡面包圍著。第二個字是「弱」。  母親在孩子面前學會示「弱」。
  •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母親的情緒
    說的就是因為孩子的缺點,母親的情緒波動很大,同時也很大程度地孩子的內穩態。寫作業時,孩子平息自己內心的緊張情緒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還要應付媽媽隨時發來的情緒警告,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來學習用來自我成長呢?
  • 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是父母自己
    身為父母的你可能體會不到你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所有的父母都是教育的載體,不同家庭文化培養出來的孩子,氣質都有所差異。合格的父母們在孩子面前的應該如何科學管理自己的情緒呢?正確解讀父母兩個字的意義父親拿什麼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風度。父親必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種質量,就是風度。
  • 一生E本分享|最偉大的教育,竟然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每個人剛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甚至有教育家說過:「一個慈母勝過一打特級教師」。
  • 最有愛的教育,就是媽媽的情緒平和
    ,最早接受的也是來自於母親的教育。當人們逐漸長大,有些人成為了政客、商人、科學家、工程師;而有些人卻淪落為流浪漢、吸毒者、變態狂、殺人犯…母親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母愛的光輝使母親成為孩子心理、性格與思想形成的總設計師。
  • 你的壞情緒正在壞掉孩子,平和的情緒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
    當父母能夠控制好情緒,理性溫和地跟孩子交流溝通,我想孩子耳濡目染,一定也會養成心平氣和的情緒,今後能夠從容不迫地面對人生中的各種不如意。控制情緒,是最強大的愛的力量。而好情緒,是你能給愛人和孩子的最好禮物。
  • 如何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孕育孩子的容器,經過十月懷胎的辛苦,以及一朝分娩的危險,將新生兒帶到這個世界。然後,又花費了無數的時間、精力與金錢,給孩子創造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環境,這一路的艱辛無人能比。
  • 最偉大的教育:好媽媽就是三個字!
    因為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母親情緒不穩整個家庭就跟著翻騰,孩子是活在母親這條船裡的,一點點動靜都會影響到孩子,破壞孩子的內穩態,孩子單單平息自己的內心緊張情緒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還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天學習用於自我成長呢?第二個字是「弱」。
  • 媽媽必修課: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心態平和
    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同的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社會風氣和年齡因素都難免會讓孩子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讓家長擔心的問題。一個性格平和的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你不能通過高壓手段「改變」他,而必須以一個母親特有的纖細和縝密的思維去感染他。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學習、生活、情緒、情感或精神世界逐步做好調整。家長都自認為,自己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他有什麼優缺點、有什麼需要,自己一清二楚。
  • 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的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任務由祖輩承擔,父親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不過12%。父親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可相比家庭和睦,孩子成才,很多父親更嚮往事業成功。但成功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但是在孩子的心理,情緒不穩定的母親就像是一個大魔鬼,令人不由自主的害怕。
  • 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有決定性的作用,請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母親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他們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孕育孩子的容器,經過十月懷胎的辛苦,以及一朝分娩的危險,將新生兒帶到這個世界。然後,又花費了無數的時間、精力與金錢,給孩子創造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環境,這一路的艱辛無人能比。
  • 最偉大的教育:好媽媽就是三個字!(必讀)
    因為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母親情緒不穩整個家庭就跟著翻騰,孩子是活在母親這條船裡的,一點點動靜都會影響到孩子,破壞孩子的內穩態,孩子單單平息自己的內心緊張情緒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
  •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一生命運的影響
    媽媽的情緒失控就算沒有對孩子造成如新聞裡的直接惡果,也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何況,不管是什麼理由,情緒的爆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哭鬧的孩子會哭鬧的更厲害,頂牛的孩子會更頂牛。也許你工作很忙,還有一堆家務,使你對孩子失去了耐心,試圖用情緒的爆發讓孩子「聽話」。所有的所有都不能成為情緒失控的原因,我們再努力一些,多花些心思想想怎樣和孩子溝通,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每個爸爸媽媽都想要將最好的愛給自己的孩子,願每一顆心都能完好,在生命的最初始,都被溫柔相待。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和孩子溝通前,父母該怎么正確管理情緒?
    但總還是有少數父母,能夠用平和的方式讓孩子和他們達成共識,參考他們的建議順利成長。蘿拉•馬卡姆博士在她的《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一書中分析了父母的情緒來源,並提供了正確控制情緒的方法。這就是本文想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 教育孩子,媽媽需要怎樣才能使效果更好?重要秘訣是保持情緒平和
    孩子是很容易受到媽媽情緒的影響的,尤其是小孩子,所以當媽媽為孩子的表現而出現了情緒不穩的狀態時,想想孩子光要平復媽媽對自己的看法就要用去不少的心思了吧,還怎麼將精力放在完善自我促進自我成長呢?所以,當一個好媽媽,要懂得在該平靜的時候平靜,不管看到孩子的優點還是缺點都要顯得不露聲色,用自己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去保護孩子,這才是恰當的做法。
  • 媽媽,你的情緒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在我們常說的人文教育中,一切都是以「愛」的名義開始的。為什麼我們最終會因為愛而怨恨?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健康的?作為一個母親,它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母親的情感對孩子更重要。母親的性格和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都有很大影響,家庭教育應重於養
    父母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父母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緒是做現代父母需要學習的重要一課。1、 要學的第一個字是「虛」很多父母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問題,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來,這不是父母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