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人誇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人家孩子,怎麼那麼乖呢?」或者是:「你看看人家孩子,怎麼那麼有想法,坐得住」
其實,我們口中的「人家的孩子」,不管是「乖」還是「坐的住」,都會歸功於他有一個好媽媽。
只要是母親,誰都想做好媽媽,想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怎麼樣能做好有利於孩子發展的好媽媽呢?我總結出來三個字。
第一個字:靜
有很多家長都會看到孩子的一些問題,就會給孩子更多地強調這些問題,提醒孩子不要再犯這個錯誤,不要再犯。但是,孩子就一直記得這個問題,」不要再犯「這幾個字,他卻沒有聽到。這就導致孩子總是重複地犯同樣的錯誤。媽媽就會很暴躁。
當媽媽看到孩子優點和缺點時,都不要太慌亂。大多數媽媽在孕期時,都聽過一句話:孕婦的情緒不能太激動,不然對胎兒不好。因為愛孩子,我們都儘量保持著良好的心態。孩子出生後,媽媽會讓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現在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們也要用良好的情緒去保護自己的孩子 。只有媽媽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動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成長的力量,讓孩子的性格「穩」一些。
有個小段子」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說的就是因為孩子的缺點,母親的情緒波動很大,同時也很大程度地孩子的內穩態。寫作業時,孩子平息自己內心的緊張情緒就要消耗很多心理能量,還要應付媽媽隨時發來的情緒警告,能留下多少心理能量用來學習用來自我成長呢?
靜下業的小帥
第二個字:弱
媽媽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經常會看到一種家庭,家裡的女人很能幹,家裡的男人和孩子通常不怎麼說話,什麼都是女人說了算。強勢媽媽的孩子很難自信,不管是兒童時期還是長大以後,因為能幹的媽媽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學會對孩子示弱,就是實現對孩子的託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能夠認可自己的行為,同時有更多的處理問題的能力。處處佔孩子上風的媽媽,孩子只能站下風來仰望,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甘願站下風,沒有一點競爭意識,也沒有一點動力,會用一些叛逆、破壞性的行為來完成自我的成長需求。
生活中,我是一個「懶女人」。有時候兒子的小褲褲髒了,我就讓他自己洗。爺爺就會很心疼的說:「他那麼小,怎麼洗得乾淨,我來快快地洗洗,就晾出來了。」我就跟爺爺說:」我給他準備的小褲褲很多,也不用趕時間晾,讓他慢慢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然他永遠體會不到大人的辛苦。「小帥大概洗了半個小時,洗乾淨了,自己踩著小凳子晾起來。可以把自己的小褲褲洗乾淨,其實他內心還是很驕傲的。老師跟他說,媽媽洗衣服很辛苦。他卻說:」我的衣服是我自己洗的。「這就是小帥一個自信的方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經歷過後,他才會有處理問題的能力,並且認可自己的成長方式。
幫忙幹活的小帥
第三個字:慈
自古以來,母親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偉大的,慈祥的,溫柔的等等。
在一個家庭裡面,母親的穩定情緒就是一家人的定海神針。丈夫回到家中,妻子和顏悅色地聊天,丈夫心情舒暢。孩子回到家中,第一句話就是:」媽,你在哪裡?或者是「爸,我媽呢?」所以,媽媽就是孩子的主心骨,有媽媽在身邊,孩子就安心。
在一個家庭裡,母親的存在就是規則,言出就是方向。相反,如果母親在孩子面前指手畫腳,扯著嗓子叫喊,或者拉著個臉嘮叨,孩子的心會慢慢遠離這個沒有安全感的家,同時會失去心中的方向,母親也會因為在家中沒有引導力,變得更加抓狂。
心理學告訴我們,有時候孩子學習不好,並不是因為智力問題,是因為情緒問題。家長內心的焦慮和浮躁,導致孩子負面情緒過多,內心不夠平和,需要承受太多外界的壓力。
有好成績的小帥
只有孩子內心平靜,不需要面對太大壓力,才可以專心的吸收、沉澱、理性思考,性子才能穩,獨立判斷,才能真正的優秀起來。
作為一名 媽媽,保證自己情緒的平和,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