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快樂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2020-12-23 法圖曼

經常有媽媽跟我說:

「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控制不了自己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導致孩子現在見了我都躲著。其實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我也很後悔,可就是控制不了。有時跟老公吵架一時怒氣無法完全消散,就很容易把孩子當成垃圾桶,導致孩子很怕我。我做事比較追求完美,一旦孩子沒做好,我就很容易發脾氣。事後冷靜下來又覺得特別內疚和自責,提醒自己下次一定不要吼叫,一定要溫柔耐心,但是總是做不到。」

大概有很多媽媽是這樣的吧?媽媽的情緒就是家裡的晴雨表,家庭氛圍是否和諧取決於媽媽情緒是否平和。同樣,在孩子成長期間,媽媽的情緒也起到了很關鍵的影響和作用。不誇張地說,媽媽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那到底媽媽不快樂不平和會對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媽媽的情緒影響孩子的世界

一個快樂的媽媽和一個冷漠的媽媽會給孩子帶來完全不同的影響:媽媽是快樂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滿陽光;媽媽是冷漠的,孩子的世界就會充滿冰霜。

研究報告顯示:

一位憤怒的媽媽會讓孩子恐懼,孩子長大沒有安全感;

一位強勢的媽媽會讓孩子沒有主見和自信;

一位愛嘮叨的媽媽讓孩子心裡有負擔;

她們事事包攬,剝奪孩子親自體驗的機會,也就搶走了孩子成長的樂趣。

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家裡的黑洞,吞噬孩子的生命力。比如孩子智力發展緩慢,具有攻擊性行為,容易與人吵起來,打起來,不懂得感恩,沒有有愛心,甚至自卑懦弱撒謊,還很有可能影響孩子將來選擇伴侶。

情緒不穩定的媽媽,需要自我成長,學會轉化負面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只有自己內心平靜,不急不躁,這樣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有效。

有個學員對我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脾氣暴躁,忍不住對女兒發火。我引導她回憶小時候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場景,原來在她童年時,她的媽媽經常會和爸爸吵架。有一次吵得特別兇,爸爸摔門而去,媽媽就把所有的火發到了當時還在上小學的她身上,不斷的罵她是個拖油瓶,都是因為她才不能離婚,最後直接就一巴掌接著一巴掌甩到她的身上。

到這裡可以看到,這是一個被原生家庭深深傷害了的媽媽,這種傷害烙印在她的潛意識裡。所以當她和自己的女兒相處時,她曾發誓不要像她的媽媽那樣,粗暴嚴厲的對待自己的女兒,但是,當孩子讓自己煩躁,著急時,她卻和媽媽一樣,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她的媽媽這樣粗暴的對待她,她也同樣用粗暴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

父母如何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無意識的以父母對待他的方式來對待他的孩子。於是,這種糟糕的關係循環,會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媽媽是家庭的靈魂

媽媽快樂,全家快樂,媽媽不快樂,全家遭殃。

可見媽媽是一個家庭多麼重要的存在。這麼說可能會讓很多媽媽產生很大的壓力,但這不是在給媽媽施加壓力,而是提醒媽媽們,與家務完美,自己完美,小孩完美相比,自己的心情愉快才是最需要放在第一位考慮的。

媽媽快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媽媽心情愉快就是對家庭最大的貢獻。我們可能在原生家庭裡遭受了很多傷害,心裡積壓了很多痛苦和憤怒,這讓我們的情緒很難快樂起來,平和起來。但是,作為成年人,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來改變原生家庭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雖然你的父母對你來說,並不是那麼的理想,那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愛自己,主動去改變和改善現在和將來的生活。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無條件的接納自己,不管自己做得好還是不好。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多多肯定自己、欣賞自己、讚美自己。

從現在開始,你可以不斷的去覺察,去學習,去提升自己。當我們有意識的覺察的時候,那個小時候的經歷就可以被看到,那個被看到本身就是開始轉變的起點。

當我們學會愛自己的時候,我們內在的小孩就會成長,我們內在的愛就會充盈,愛滿自溢,自然而然我們就會把更多的愛流淌給孩子,對孩子又溫柔又平和。

媽媽是家庭的靈魂,媽媽快樂,全家快樂,全家焦慮,每個25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理想父母,愛好自己主動去改變和改善自己現在和將來的生活。

情緒的來源是人的信念系統

可能你會說,我也知道我的情緒會影響孩子,可是我不會管理我的情緒,也不知道怎麼做。通常,我們會覺得情緒是外在的世界帶給我們的,發生了哪樣事情,別人對我們說了什麼,做了些什麼事兒,也就是外部的一切刺激,導致我產生了情緒。尤其是被親近的人,說了幾句,或者給了一些臉色看這些事兒,我們的情緒就馬上爆發出來。所以我們通常以為是外在世界,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假如有一天,你穿了一雙新鞋,在公交車上被人踩了一腳,這人非但沒道歉,還佔了你的座位,這時候,你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反應呢?你可能會感覺很憤怒,會要求這個人站起來把座位還給你,因為你可能在想,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沒公德心,真讓人討厭,我自己做的好好的,憑什麼要把座位讓給他?可當你準備跟他理論時,仔細一看,發現那人是個盲人,這時候,又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反應呢?你可能會同情他,盲人出門不容易,而且還會想要幫助他,把座位讓給他也可以。

這個故事裡,你因為新鞋被踩,座位被搶,先是產生了憤怒的情緒,後來又產生了同情他人的情緒,同樣一件事情,為什麼先後產生兩種如此不一樣的情緒呢?

是誰在控制了我們的情緒開關?

西方著名心理學家埃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論,他認為讓人們產生情緒的,並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信念。

就如上面提到的事例,讓你產生憤怒情緒的,不是新鞋被踩、座位被佔,因為同樣的新鞋被踩、座位被佔事件,當你發現對方是盲人後,你非但不生氣,而且還同情他,甚至願意幫助他。

可見,不是事件本身讓你產生了情緒,而是事情發生後,你內心的想法打開了你的情緒開關。

原來情緒的來源是人的信念系統,所謂信念系統,也就是我們在過去人生經歷中看見的、聽見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就是一般我們口頭上經常會說的「我覺得」。

埃利斯的ABC理論其實就是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結合來的。

例如:

新鞋被踩、座位被佔,這是A---激發事件;

你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沒公德心,真讓人討厭,我憑什麼還要把座位讓給他?這是B---信念想法;

這個時候,你對事件產生了情緒,於是你很憤怒。這是C---情緒反應;

要求他道歉,把座位還給你。這是C---行為結果。

很多情況下,我們經常誤以為,是事件A直接導致了情緒。於是我們總把事件的責任全部歸於外在,例如:老闆不好,工作環境不良,伴侶不忠,孩子太頑皮等。實際上我們對事件的信念和想法B才是關鍵。這種想法可能理性,也可能不理性,而對於經常出現嚴重情緒問題。

總覺得不快樂的人來說,他的信念和想法通常都是不理性的。例如,老公說一句話,讓你不舒服,就認為是老公在挑自己毛病,這就是典型的不理性想法。真正理性的想法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老公說這句話的原因。

所以我們要經常去覺察我們情緒背後的信念是什麼,而這個信念是如何影響我們情緒的。當你對自己的信念了解越多,做了越多的調整之後,你就不再是一個行走的情緒炸彈。

媽媽的快樂平和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媽媽的情緒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對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家庭文化的傳承有很大作用。關注媽媽的情緒,關注孩子的成長,關注家庭的幸福。

相關焦點

  • 「學習使我媽快樂!」運動會神口號,媽媽的好情緒是家庭的幸福來源
    心理學上有一個「仿同」心理,就是說孩子會把媽媽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納為己有,並表現出來,所以,如果媽媽懂得控制情緒,孩子也會因此看到生活的美好。幸福的家庭,都是情感當家。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家庭也會真正變得舒適、溫暖、讓人心生嚮往。
  • 「學習使我媽快樂!」運動會神口號笑哭網友, 媽媽的好情緒, 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
    幸福的家庭,都是情感當家。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家庭也會真正變得舒適、溫暖、讓人心生嚮往。讓我難以忘卻的是,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裡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當時,在我們這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中,勞作最辛苦的是母親,飢餓最嚴重的也是母親。..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美)雷蒙·克羅克一個人是否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模型來源於和父母良好的親子關係,前面介紹《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的第二篇文章詳細講述了父母該怎麼和孩子建立理想親子關係,打下幸福基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 「學習使我媽快樂!」神口號笑哭網友, 媽媽的好情緒, 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來源|媽媽雞湯
    近日,一則小學生運動會上喊出「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口號的短視頻在網上熱傳。據悉,這群學生來自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海德學校初二年級四班,當天是學校運動會開幕式。很多網友表示說的很對、很真實、很有道理。的確,媽媽的情緒,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格,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氣氛。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三步教你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長此以往,被比較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抗拒,孩子父母關係也越來越緊張,整個家庭氛圍充斥著雞飛狗跳!聽到相似的話語,我們是不是也覺得刺耳,不由得內心反思呢?我們什麼時候也變得讓人面目可憎,對自家孩子這麼不滿意呢?我們都知道,父母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不快樂的父母,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如何培養自主能力,助孩子通往終極幸福?
    ——(美)雷蒙·克羅克一個人是否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係,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模型來源於和父母良好的親子關係,前面介紹《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的第二篇文章詳細講述了父母該怎麼和孩子建立理想親子關係,打下幸福基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 孩子在快樂的家庭,也會成長為快樂的孩子
    在鄰居們看來,尖尖的一家,是幸福快樂的一家人。尖尖有幸福快樂的家庭,她也成長了一個活潑快樂的孩子,這並不是偶然的巧合。我們常說有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其實就是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在父母營造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家庭情緒環境對孩子情緒發展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 媽媽的情緒決定家庭的幸福
    臺灣心理學博士洪蘭研究表明:從人類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女性的角色是誰都代替不了的,如果說父愛是一座山,那母愛就是一條涓涓細流,流淌在我們的心窩,讓我們在經歷過難過或者困難之後,這份母愛讓我們的任何困難與難過都會隨風飄散。
  • 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有個會花錢的媽媽,就是一個家庭的幸福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提倡體驗式家庭教育,倡導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裡有個會花錢的媽媽,真幸福。「人的嘴唇所能發生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 家庭幸福的句子,表達家庭幸福的句子
    家庭幸福的句子3、幸福就像冰茶,酸甜苦辣,酸甜苦辣。4、和你一起玩,讓你笑。讓您表現得像個嬰兒,哄您入睡。5、寶貝,寶貝,我想告訴你一輩子的耳語。如果您不來這所房子,您仍然可以享受家庭的樂趣。11、有一次,梁啓超的兩個孩子被一名官員開車撞傷。12、他曾在一封來自家鄉的信中向遠在國外的大女兒西順(Sishun)提到了這一事件,他說:「在您的母親試圖彌補黎巴嫩的損失之後,她的憤怒變得平和,她沒有生病,這也是一件好事。」
  • 媽媽的好情緒,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幸運
    心理學上有一個「仿同」心理,就是說孩子會把媽媽的個性、特點不自覺地吸納為己有,並表現出來,所以,如果媽媽懂得控制情緒,孩子也會因此看到生活的美好。 幸福的家庭,都是情感當家。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家庭也會真正變得舒適、溫暖、讓人心生嚮往。
  • 優秀的孩子,都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原生家庭
    第一、善於分析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相信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受到過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讓人一輩子難以忘記,那麼我們要善於分析自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傷害」,從分析中總結經驗,避免將此帶到新生家庭中來,而不是把自己的不幸都歸咎於自己的原生家庭。
  • 媽媽幸福孩子才幸福
    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對現狀的接受與肯定及由此帶來的快樂。對於媽媽的幸福也許就是家庭和諧,孩子上進,老公踏實賺錢等,媽媽的心情狀態決定了一家的和諧孩子的幸福。德國女性只工作,日本女性只帶孩子,而中國女性就是超人。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蘿拉•馬卡姆博士《父母平和孩子快樂》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採取哪些措施可以讓自己在和孩子說話時保持平和,以便孩子能夠不被我們的情緒嚇住,從而能專心聽我們的指導。這是《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三個育兒理念中的第一個。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這三個理念中的第二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獲得愛的能力,為孩子打下一生幸福的基礎。
  • 2019年喜事非常多,家庭添丁又升職,幸福快樂美滿的4個星座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家庭才有活力,工作有了動力,幸福特別給力。有了孩子,家裡有了甜蜜感,笑容有了幸福感,生活有了滿足感,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自己和另一半愛情的結晶,沒有子女的人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遺憾,那麼我們根據十二星座運勢來推算,在2019年喜事非常多,家庭添丁又升職,幸福快樂美滿的4個星座,來看看有你的星座嗎?
  • 教會孩子平和、自信,讓孩子學會幸福,給孩子一顆強大的內心
    當我們的寶寶學會了生存的技能,做人,做事,孩子的人生應該可以走得很穩當,最後我們希望孩子學會幸福。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幸福其實只是一種主觀感受,你的幸福,在你自己的手裡和心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認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美國總統 林肯. A.)
  • 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我們每天都在忙碌,為孩子、為家庭,卻沒有給自己的預留私人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得以恢復和「充電」,以便保持平和的情緒與孩子相處,給孩子更好的愛和安全感。心心媽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從銀行職員到全職媽媽,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養育孩子比離商業近的職場更能讓她獲得成就感。於是,心心媽開了自己的公眾號,在更新公眾號的同時,她成為凱叔講故事、成長樹等平臺的作者。
  • 【婦聯講堂】第七講: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
    很榮幸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家庭親子關係中的知識,我們今天分享的家庭教育的主題是《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媽媽是快樂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滿陽光,媽媽是冷漠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滿冰霜,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格局和世界觀,甚至影響孩子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
  • 最幸福家庭: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
    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語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哪些地方相似?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是: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01媽媽被寵愛,家庭更幸福女作家入江之鯨,曾講過這樣一則溫暖的片段:地鐵到站的時候,我旁邊空出來一個位置,有個大概三歲的小男孩蹭蹭蹭地跑過來
  • 《父母平和孩子快樂》:怎麼改善親子關係,為孩子打下幸福基礎?
    ——蘿拉馬卡姆博士《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上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了,採取哪些措施可以讓自己在和孩子說話時保持平和,以便孩子能夠不被我們的情緒嚇住,從而能專心聽我們的指導。這是《父母平和孩子快樂》三個育兒理念中的第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