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兒子術後胸口留疤父親文同樣的疤陪伴)
新華社成都8月31日電(記者童方)「別人(文身)都是蓋疤,你卻要文一個疤。」兩歲的兒子手術後在胸口留下一道疤痕,父親為了陪伴兒子,在自己胸口文了一道相同的疤。近日,成都一家文身店老闆發微博講述的一個真實故事感動了數萬網友,他們稱這位父親為「文身爸爸」。
「我兒子兩歲,剛做了心臟手術,胸前有刀口的印子,我也打算文一個傷疤在胸前。雖然他現在不懂,但是大了說不定會自卑,所以我文一個陪他。可以文嗎?」8月12日,成都赤赤米文身店老闆郭思岑收到一位陌生顧客發來的微信。
郭思岑開店已經一年了,這樣的文身要求讓她既驚訝又感動,上門的顧客要麼要求個性時尚,要麼要求遮蓋疤痕,而要求文一道疤痕的顧客,這是第一個。但看到這位顧客說出的理由後,郭思岑被感動了,她很快回復微信:「可以文,儘量給你文得一模一樣。」
8月24日,「文身爸爸」上門了。在文身之前,郭思岑和文身師都告訴他文疤痕很難看,而且會很疼。然而,「文身爸爸」很平靜地說沒事,依然堅持要文一道疤痕。隨後他把手機拿出來,點開趁兒子睡著時拍下的照片,放在胸口,請文身師照著文。
「這是他第一次文身,在胸口的位置,疼痛感很強,就像刀割一樣,然而他全程都很淡定。」郭思岑說。
十幾分鐘後,一道10釐米長、2釐米寬的紅色疤痕出現在「文身爸爸」原本光滑的胸口上。被感動的郭思岑發了一條微博,感慨「父愛一言難盡」。
一夜之間,這條微博火了。3萬多條轉發,6千多條評論,1萬多個點讚,數家媒體跟進報導。在社交媒體上,許多人發出「中國好爸爸」「很敬佩這位父親」的點讚和祝福。
很多人被父愛所感動:「父親如此心細,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一位網友說:「我覺得所有爸爸都是我們的英雄」;還有一位網友說:「愛子愛女的父親不一定偉大,但一定都是在試著在孩子面前扮演著俗世英雄。」
有的網友從這件事中獲得了鼓勵:「在我糾結的時候忽然看到了這條微博,三秒之內就淚奔了,我已經有了坦然面對的勇氣。」
雖然「一夜成名」,但「文身爸爸」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什麼特別:「每個當父母的如果遇到類似的事情,都會願意做任何事來淡化對孩子的影響,只是方式各有不同。」
「文身爸爸」的兒子因為先天性心臟病在今年4月底和5月初分別做了兩次手術。
「兒子第二次手術後第三天,我進重症監護室看到他小小的身體上插了很多管子。為了怕小孩亂抓,他的手腳都被固定著,半夢半醒間還拉著我的手哭。我當時就沒忍住眼淚。」「文身爸爸」說。
兩次心臟手術讓這個家庭承受了很多痛苦。「文身爸爸」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電影,母親把頭髮剃光,陪伴因化療而掉光了頭髮的女兒,萌生了文一道疤痕陪伴兒子的想法。
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這是對兒子的鼓勵,也是一種陪伴,希望他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光,以後健康成長。兒子現在小還不懂,等他長大了懂事了,我會慢慢把動手術這件事解釋給他聽,告訴他 有這個傷疤證明你是一個勇敢的小孩 。」「文身爸爸」說。
然而,「文身爸爸」的兒子在第二次手術後並沒有完全治癒。由於孩子體質的特殊性,心臟傳導束受到了傷害,醫生建議進行第三次手術,這意味著孩子將承受新一輪的創傷,但是如果保守治療,孩子在未來將承受突然發病的風險。面對著兩難抉擇,「文身爸爸」希望能有更多的專家提供醫學建議和幫助。
想喚起社會更多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關注的想法讓「文身爸爸」最終接受了採訪。「在中國,每一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而且患兒手術費用高昂,希望社會更加關注這個群體裡需要幫助的兒童和家庭。」
(原標題:兒子術後胸口留疤 父親文同樣的疤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