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文身(圖據網絡資料)
「別人都是蓋疤,你卻要一個疤?」8月24日這天,在文文的店裡,她還是頭一回遇到這樣的顧客,要在自己的胸口製作一道疤痕,一開始,文文還勸說對方沒必要,知道真相後她才感慨,「父愛一言難盡」。
這個關於父愛的文身,讓所有網友為之感動:原來,這位父親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兒子不自卑。昨日,記者聯繫到了吳堅(化名),他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家裡兩歲的兒子,在做過心臟手術後,胸口留下了一道近10釐米的疤痕,「雖然他現在還沒什麼想法,但是稍大一點可能就會被同齡小朋友嘲笑,覺得自卑,所以我陪他。」吳堅表示,如果孩子問起疤痕的事兒,就告訴他,「沒什麼奇怪的,我也有一個」,到時候兒子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另類」。
網友感動:不是疤,而是深沉的愛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工作室的門口,工作室的小蒲正蹲在門口等人來開門,記者剛表明身份,她立即回答,「懂了,你是想問那個疤痕的事兒嘛,是我師傅製作的。」她透露說,對方話並不多,全程幾乎沒什麼交流。在的丹丹的印象中,吳堅屬於很豪爽的一類,30多歲的人,話不多說,一個人來了店裡就拿出手機,讓丹丹照著手機上的圖案製作,「這種還是很簡單的。」丹丹花了10多分鐘,就完成了「創作」。丹丹說,她把手機用膠帶粘在顧客身上,製作了一條10釐米長,7毫米左右寬的文身,隨後又用顏色點綴成和疤痕一樣,可以以假亂真。「一般來文身的都是想蓋住疤痕,這種還是第一個。」丹丹嘆了口氣說。
不過,在她把作品通過微博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熱議,網友表示,「不是一道疤 而是深沉的愛。」一萬多個贊,五千多條評論,這是文身店微博裡最亮的一條,多數網友都表示,看到這條信息後,「滿滿的感動」。
當事父親:文身是從電影中獲得啟發
每次完成作品,店裡都會拍照,對於這個「傳統」,吳堅配合了店裡的工作,不過,他沒想到,這件他認為很小的事情,會在網上迅速成為熱點,記者試圖通過文身工作室的文文來聯繫吳堅,吳堅給出了回復,「算了吧,真的也沒啥報導的,每個當父母的如果遇到這類事情,都會願意做任何事來淡化對孩子的影響」。
經過反覆溝通,吳堅終於答應了接受記者採訪,他擔心的是幼兒園不接受做過心臟手術的小孩。今年5月,兒子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手術,胸前留下了一道疤痕,吳堅在兒子手術後一直耿耿於懷,吳堅的父親在一旁安慰說,「以後做一個文身蓋一下或者修復」。這句話讓他想到了初中時看過的一部國外電影,裡面的小女孩做了化療後沒有頭髮,為了讓小女孩不自卑,她的母親和姐姐也把頭髮剃光了。
從未文身的吳堅最後決定製作一個同樣的疤痕,「這樣他被小朋友嘲笑的話,我就會告訴他我也有,他不是『另類』」。吳堅談到文身時直言,還是很痛,畢竟胸口這是最脆弱的地方。等到兒子稍微大一點,吳堅會把真相告訴他,同時也會告訴兒子他很勇敢,這麼小就能夠承受這樣的痛苦。吳堅的兒子生下來就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後孩子每一個月就會暈倒一次,一次就要折騰十多分鐘,現在已經連續出現三次了。」吳堅告訴記者,兒子現在二度傳導阻滯,可能手術時傳導束受到了傷害。「我們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專家,來給我們支支招。」吳堅說。(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