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史9: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殺死發現無理數學生,引發數學危機

2020-08-22 地圖看世界

  大家也許對畢達哥拉斯這個名字陌生,但是大家一定聽說過勾股定理。《周髀算經》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漢朝的高商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而在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也發現了這一定理,並將其驗證,因此西方把勾股定理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本文就講講畢達哥拉斯定理的主人公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前580年-約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將數學和哲學結合在一起,創立以數學為本原的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亦稱「南義大利學派」。從他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研究,被尊稱為「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用數學研究樂理,由此所產生的「和諧」的概念。他認為數學可以解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對數字痴迷到幾近崇拜;同時認為一切真理都可以用比例、平方及直角三角形去反映和證實。在宇宙論方面他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並堅持大地是圓形的。在數學上,畢達哥拉斯被認為是勾股定理的發現者,在西方,勾股定理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對數學發展影響重大。

一、畢達哥拉斯生平

薩摩斯島位置圖(紅圈處)

  公元前580年,畢達哥拉斯出生在米利都附近的薩摩斯島(Samos)。薩摩斯島在愛琴海東部,是愛琴海中距小亞細亞大陸最近的希臘島嶼,和小亞細亞只隔窄狹的薩摩斯海峽,島上有畢達哥拉斯紀念館。

  畢達哥拉斯的父親是一個富商,九歲時被父親送到提爾,在閃族敘利亞學者那裡學習,在這裡他接觸了東方的宗教和文化。以後他又多次隨父親作商務旅行到小亞細亞。

  公元前551年,畢達哥拉斯來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訪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爾庫德斯,並成為了他們的學生。在此之前,他已經在薩摩斯的詩人克萊非洛斯那裡學習了詩歌和音樂。

  公元前550年,30歲的畢達哥拉斯因宣傳理性神學,穿東方人服裝,蓄上頭髮從而引起當地人的反感,從此薩摩斯人一直對畢達哥拉斯有成見,認為他標新立異,鼓吹邪說。畢達哥拉斯被迫於公元前535年離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學習當地神話和宗教,並在提爾一神廟中靜修。

  抵達埃及後,國王阿馬西斯推薦他入神廟學習。從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這十年中,畢達哥拉斯學習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話、歷史和宗教,並宣傳希臘哲學,受到許多希臘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門下求學。

  畢達哥拉斯在49歲時返回家鄉薩摩斯,然後又去了克裡特島,在那裡他用很短的時間研究了法律制度。在薩莫斯島,他建立了一所學校,他把該學校命名為「半圓」(Semicircle)。

畢達哥拉斯主要活動地點

  約公元前520年,畢達哥拉斯與母親和唯一的一個門徒離開薩摩斯,移居西西里島,後來定居在克羅託內(Crotone)。在那裡他廣收門徒,建立了畢達哥拉斯學派。他的演講吸引了各階層的人士,很多上層社會的人士來參加演講會。按當時的風俗,婦女是被禁止出席公開的會議的,畢達哥拉斯打破了這個成規,允許她們也來聽講。熱心的聽眾中就有他後來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輕漂亮,曾給他寫過傳記,可惜已經失傳了。

  約公元前508年,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克羅託內的活動場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畢達哥拉斯被迫移居他林敦(今義大利南部塔蘭託),並於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歲。許多門徒逃回希臘本土,在弗利奧斯重新建立據點,另一些人到了塔蘭託,繼續進行數學哲學研究,以及政治方面的活動,直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畢達哥拉斯學派持續繁榮了兩個世紀之久。

二、畢達哥拉斯的主要觀點和成就

  (1)數本原說

  從畢達哥拉斯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傳統。畢達哥拉斯通過對數學的研究,發現數量關係是事物的共同基礎,因為一切事物的性質都可以歸結為數的規定性。於是,把「數」這種不具形體的、普遍的、抽象的東西看作萬物的本原。畢達哥拉斯認為整個宇宙是數及其關係的和諧的體系。畢達哥拉斯將數神秘化,說數是眾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對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則。而且,他還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也是智慧;「2」是對立和否定的原則,是意見;「3」是萬物的形體和形式;「4」是正義,是宇宙創造者的象徵;「5」是奇數和偶數,雄性與雌性和結合,也是婚姻;「6」是神的生命,是靈魂;「7」是機會;「8」是和諧,也是愛情和友誼;「9」是理性和強大;「10」包容了一切數目,是完滿和美好。是不是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謀而合?

  (2)地圓說

  在宇宙論方面,畢達哥拉斯結合了米利都學派以及自己有關數的理論。他認為存在著許多但有限個世界,並堅持大地是圓形的,不過則拋棄了米利都學派的地心說。地圓說是一種認為大地是球形的理論,畢達哥拉斯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這在當時的認知水平下是不可思議的,打破了當時主流「天圓地方、天蓋地承」的傳統認知。

  (3)宇宙結構說

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的宇宙結構圖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我們生活在一系列的「同心球」之中,一環套一環。行星鑲嵌在天球之上,跟隨天球運轉。最中心的位置是「中心火」,然後由裡往外是對地、地球、月亮、太陽、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恆星天(即天球)。這種「地球-天球」模式的宇宙構圖,形成了古希臘人的基本天文常識。後來運算術、幾何來計算天體運動規律,都是在這個模式下計算的。隨著觀測數據越來越豐富,計算結果越來越超出意外,人們對這個框架修修補補,終於在兩千多年的積累中,迎來了哥白尼革命。

  (4)證明畢達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示意圖

  畢達哥拉斯本人以發現畢達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著稱於世。在中國古代大約是公元前2到1世紀成書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假託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對話。商高說:「…故折矩,勾廣三,股修四,經隅五。」以後人們就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這就是中國著名的勾股定理。這定理早已為巴比倫人所知,不過最早的證明大概可歸功於畢達哥拉斯。他是用演繹法證明了直角三角形斜邊平方等於兩直角邊平方之和,即畢達哥拉斯定理。

  在幾何學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證明了「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兩個直角」的論斷;研究了黃金分割;發現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邊形的作法;還證明了正多面體只有五種——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和正二十面體。

  (5)發現黃金分割

《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黃金分割

  畢達哥拉斯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黃金分割理論的。黃金分割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黃金數被冠為「最優雅的比例節奏」的美稱,在現實中有很多體現。人類自身的身體從肚臍到腳底的高度與身高的比為黃金數;埃及金字塔的底面邊長與高的比為黃金數;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如果站在黃金分割點,就會比較協調。

  (6)五度相生律

五度相生律

  與宇宙間天體運行相似的是,畢達哥拉斯將一條弦固定,通過不同的比例區分整體與部分間的距離,結果發現:弦長比為2:1時,則發出相隔八度的兩個高音;當弦長之比為4:3、3:2時,則發出純五度、純四度的音程關係,這種數量關係,是對樂音組成的原初認識,即和諧的最簡單的形式。畢達哥拉斯用這種方法創造了一套互相有明確數學關係的音律,被稱作五度相生律。這套定律不僅成為了畢達哥拉斯學派各種藝術活動中的基石,也流傳至後世一直影響著現代的音樂理論。

三、第一次數學危機

無理數的發現

  畢達哥拉斯堅信,世界上的數字均可以用整數或者整數之比(即分數)來表示。但是畢達哥拉斯的學生之一希帕索斯(Hippasus)卻發現,若根據勾股定理計算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其值(√2)不能用任何一個整數之比來表示,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無理數。這一發現觸犯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條,希帕索斯後被畢達哥拉斯投海溺斃。這次事件被稱作數學歷史上的第一次危機,它否定了一切數都是有理數的結論。直到18至19世紀,關於微積分嚴格性的討論才對第一次數學危機給出了解答。

四、名人名言

  (1)數學支配著宇宙。

  (2)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

  (3)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4)要這樣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為仇人,使你的仇人卻成為朋友。

  (5)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6)別的動物也都具有智力、熱情,理性只有人類才有。

  (7)在數學的天地裡,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知道什麼。

  (8)哪裡酗酒成風,哪裡就無法無天。

  (9)選擇最好的,習慣會使它變得容易。

  (10)不要忽視你的身體的健康,飲、食、動作須有節。

  (11)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

  (12)不善拒絕,會使你經常成為一個不情願的精神奴隸。

  (13)靈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

相關焦點

  • 希臘史9: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殺死發現無理數學生,引發數學危機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前580年-約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將數學和哲學結合在一起,創立以數學為本原的學派——畢達哥拉斯學派,亦稱「南義大利學派」。從他開始,希臘哲學開始產生了數學的研究,被尊稱為「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用數學研究樂理,由此所產生的「和諧」的概念。
  • 一個數字引發2000多年的數學危機,發現者被畢達哥拉斯溺亡於海中
    公元前500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所有數都能通過分數的形式表示」的觀點引起了其門徒希帕索斯的懷疑。於是他老師最引以為傲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入手,尋找「不能用分數表示的數」。
  • 勾股定理到底是中國人發現的,還是「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發現?
    他還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裡學習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但真正意義上把數學作為一個學科研究的正是泰勒斯的弟子,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他也被譽為「數學之父」。 在了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精髓和主要貢獻之前,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他的一生。
  • 數學史20大數學家之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也在成年後離開故鄉來到埃及學習數學。十年後他又被波斯人俘虜被迫來到巴比倫。如果說埃及人長於幾何,那巴比倫人則精於代數。他們使用60進位,直接影響了現在的計時方式。目前出土的50萬塊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文書中就有300多塊都是數學文獻。現存於哥倫比亞大學的普林頓322號上記錄著縱多a+b=c的數組。
  • 數學小故事(1):畢達哥拉斯定理
    畢達哥拉斯定理是畢達哥拉斯一個最具代表的數學成就,關於這一定理的發現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畢達哥拉斯應邀參加一次豪華聚會,不知道什麼原因,大餐遲遲不上桌。善於觀察和理解的畢達哥拉斯沒有注意這些,而是被腳下規則、美麗的方形石磚所深深吸引,他不是在欣賞它們的美麗而是在思考它們和「數」之間的關係。
  • 第一次數學危機,邏輯鬼才畢達哥拉斯,學霸的另一層意思
    我們首先必須從古希臘時代的一個人說起,這個人叫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是誰?是古希臘著名的數學家,他的主要觀點第一個是萬物皆數,萬物皆數有點類似於我們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種。而且他認為萬物皆數,這個數是什麼數呢?是整數,萬物皆是整數。那就有人說了,那我0.5這個分數怎麼表示?
  • 他的質疑引發了 2000 多年的數學危機,差點將數學扼殺在搖籃
    在古希臘時期,數學就已經開始萌芽。當時有一個著名的學派,叫畢達哥拉斯學派,畢達哥拉斯提出的著名命題「萬物皆數」是該學派的哲學基石。而「一切數均可表成整數或整數之比」則是這一學派的數學信仰。他們認為數學的知識是可靠的、準確的,而且可以應用於現實的世界,數學的知識由於純粹的思維而獲得,不需要觀察、直覺和日常經驗。
  • 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的傳奇
    這個畢達哥拉斯是一位學術裡極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人,在各代數學家眼裡,他就像神話裡的角色一樣,大數學家萊布尼茨還自稱是畢達哥拉斯最後的弟子。西方有句詩尤為經典:最古典的也是最現代的。數學傳奇必然包含數學家的傳奇,畢達哥拉斯就是一位傳奇的數學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畢達哥拉斯古典的數學光輝是如何照耀時代的。
  • 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及其學派
    ,因為在學習數學時有個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在數學方面極具天賦,並對數學有一種狂熱和崇拜,提出過「萬物皆數」的理念,認同世間萬物均可以用自然數表示,都有數字規律可循,他認為自然中的數要麼是整數要麼是分數。還提出了把自然數分為奇數、偶數、素數、平方數等。他不但證明了勾股定理,還推出了黃金分割點公式。
  • 「第一次數學危機」是如何引發的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希帕索斯發現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與其斜邊不可通約。這個不可通約量的發現和芝諾悖論一起引發了「第一次數學危機」。  希帕索斯正是因為這一數學發現,而被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人投進了大海,處以「淹死」的懲罰。
  • 第一次數學危機
    首先,這一發現動搖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學與哲學根基,它將推翻畢達哥拉斯學派「萬物皆數」的基本哲學信條。其次,這一發現摧毀了建立在「任何兩條線段都是可通約的」這一觀點背後的數學觀念。更重要的是,這一發現摧毀了人們通過經驗與直覺獲得的一些常識。簡言之,這意味著,曾為人們的經驗所確信的,完全符合常識的許多論斷都要被小小的√2的存在而推翻了!
  • √2與第一次數學危機
    了解危機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興旺於公元前500年左右於古希臘在畢達哥拉畢達哥拉斯斯學派,他們認為"萬物皆數(整數)"數學的知識是可靠的、準確的,而且可以應用於現實的世界,數學的知識由於純粹的思維而獲得,不需要觀察、直覺和日常經驗。一切數均可表成整數或整數之比」則是這一學派的數學信仰.
  • 【走進數學】畢達哥拉斯定理
    這可真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了,畢竟畢達哥拉斯這個人可能是虛構的,他同時還是一樁謀殺案的主要嫌疑人,甚至並沒有對這個使他彪炳史冊的定理進行過系統的陳述。在數學課堂上,除了乘法表和基本的算數運算之外,畢達哥拉斯定理應該是講授的最多的了。這條定理相當的簡潔,因此很容易記住:
  • 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學是萬物的本源,數學世界是完美的!
    很多人上學的時候都有被數學支配的恐懼,很多學生也覺得數學是很難的科目,但是在西方有一個人卻對數學推崇備至,這個人就是畢達哥拉斯,在他眼中數學是萬物的本源,是完美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畢達哥拉斯的事情。幾何學上有個最基本的概念,是直線。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正如本文標題和上述段落所表達的那樣,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主要著眼於事物之間的形式,這種形式通過純粹的思索而獲得而數學公式來表達。數學既然具有嚴密的邏輯運算過程,這個運算過程所展現出來的邏輯上的必然性,畢達哥拉斯將其視為一種規律,他認為萬事萬物之間同樣具有這種規律,而這種規律具有必然性,因而具有永恆性。這樣的規律無法通過感官經驗所獲得,而只能通過理性思維的思考所得。
  • 畢達哥拉斯:數學、規律、永恆與上帝
    人們根據數學便設想思想是高於感官的,直覺是高於觀察的。如果感官世界與數學不符,那麼感官世界就更糟糕了。人們便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尋求更能接近於數學家的理想的方法,而結果所得的種種啟示就成了形上學與知識論中許多錯誤的根源。這種哲學形式也是從畢達哥拉斯開始的。
  • 小小的根號二為什麼能引發數學危機?差點毀了數學的發展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萬物皆數」(指整數),即數學的知識是可靠的、準確的,而且可以應用於現實的世界,數學知識可以由於純粹的思維而獲得,不需要觀察、直覺和日常經驗。不過畢達哥拉斯的門徒希伯斯卻不這麼認為,認為除了整數和分數,還存在著其他一些「新數」。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世界上只存在整數和分數,除此以外,並不存在其他數。
  • 勾股定理竟然引發了第一次數學危機?
    他們發現,大自然很多事物都可以通過數量的大小和關係進行解釋和說明。這種對整數的痴迷就來源於音樂的啟迪。一次偶然的經歷,畢達哥拉斯意識到音樂中音調的和諧完全由整數之比決定。音樂和數這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事物居然通過整數連接在了一起,這讓畢達哥拉斯受到很大啟發,並由此斷言宇宙萬物都可歸結於整數或者整數之比(註:畢達哥拉斯時代的整數指代自然數)。
  • 魅力數學,畢達哥拉斯,你不知道的小知識
    真正意義上的數學是由畢達哥拉斯開創的,在那個時代,沒有詳細地劃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數學也只是畢達哥拉斯研究的哲學的一部分,這一部分被看做是數學的起源。因此,人們習慣地說,數學是由他開創的,他將數學與自己思想中的神秘部分結合在一起,導致後來的數學與哲學一直存在一種奇特的關係。
  • 歐洲史:畢達哥拉斯在神學中引入數學,開創歐洲神學理性化的傳統
    小編發現,這種反科學思潮的源頭是奧菲教義,其主要精神則是由畢達哥拉斯學派以及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等人的學說因襲著表達出來的。但是話得說回來:如果沒有畢達哥拉斯主義,近代歐洲的科學革命卻也無從設想—這事情看起來有些悖理,然而卻符合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