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人世間永恆的話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一見鍾情;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熱戀;是「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的相知相守。愛情中有歡聲笑語,也有很多的痛苦惆悵。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張先的這首詞寫傷春懷人,寫愛情中的悲歡離合,聲調激越,極盡曲折幽怨,兼有婉約和豪放兩派之風,非常難得的佳作。
詞的上片寫景,杜鵑的聲聲悲切地啼叫,像是在催報春天的逝去。杜鵑在古詩的意象表示哀怨的。春天將過去了,花朵凋零,大好的春光轉瞬即逝,「惜春更把殘紅折」,如果你是疼惜春天的人兒,那就把剩下的花都採擷回去吧。春光美麗嬌豔,朵朵鮮花裝飾了整個春天,可它註定是要凋零而去的,怎不令人傷感呢?
記得林妹妹因繁花凋零吟唱「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以落花聯想自己身世的飄零,並且埋葬落花。而詞人也是疼惜嬌豔的花,要採回去。看來兩人都是多愁善感,有故事的人。
春天的細雨普降甘露於萬物,可大風卻那麼狂暴,那麼肆意的吹,惹人心疼。再看那永豐的柳樹,吹的飛絮如雪花般飄揚於無人處。永豐,指長安的永樂坊,唐代白居易《楊柳枝詞》:「永豐西角荒原裡,盡日無人屬阿誰。」柳絮躲在角落裡的飛舞,多麼孤單寂寞。
春天的細雨溼綿綿的,而春天的風比較大,顯得很狂,這都是很正常的氣候現象,但是詞人埋怨風不溫柔,摧毀梅子,吹落花瓣。這些景色卻牽動詞人的思緒,映照了此刻詞人的心情。
詞的下片,傷感之情達到頂峰。「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不要輕易去彈撥那琵琶的么弦。因愁怨到了極限,只剩下那弦音上能訴說。
琵琶是古代的彈撥樂器,音樂帶給人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有些樂曲聽起來是歡快的,而有些曲子聽起來則是傷感淋漓。詞人的愁怨無從訴說,只能借音樂抒發,愁怨到了極點,只能靠那一根弦的弦音,令人悲哀。想起白居易詩中琵琶女的哀愁,猶記那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這句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讀來令人肝腸寸斷。只要天不會老,此情就難以斷絕。這一顆心就像那雙絲線編織的羅網,中間已經結下了成千上萬的連心絲結。心中愁腸百結,無法排遣。
末尾一句,說明時間過得好快,在愁苦徘徊中,不知不覺中,春宵將盡了,東邊泛著微白。這一夜,註定是個不眠夜。
煙雨紅塵,茫茫人海,人與人能相遇就是莫大的緣分。緣分讓兩個陌生人相知相愛,再到相守一生。你我之間就此就上演了一段珍貴的情緣故事。有些人的愛就像是斬不斷的情絲,解不開的網。
有些人,一旦遇見,便一眼萬年;有些人一旦心動,便覆水難收;有些情,一旦眷戀,便海枯石爛;有些緣分,一旦交織,便註定纏綿。愛情就是如此充滿了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