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新聞,其實是去年的統計數據,現在大學生的抑鬱概率越來越高。調查結果顯示,29%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鬱狀況,其中20%為輕度抑鬱,7%為中度抑鬱,2%的大學生存在重度抑鬱。
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大學時代難道不是過得最安逸的一段時光嗎,其實在我看來大學的快樂大部分都是虛假的快樂,在快樂的背後面臨的是各種各樣的壓力,有就業的壓力,購房的壓力,還有對進入社會的擔憂。
但是這些真的是大學生們抑鬱率很高的原因嗎?不上大學的人不也有各種各樣的壓力,甚至壓力比大學生還要大,他們為什麼抑鬱率並不高。
我去年去旅遊的時候去了一座寺廟,寺廟裡有一個99歲的老僧,據說境界很高。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我和朋友也一塊跟著去了。
我朋友因為一直以來沒找到如意工作不快樂,就去問老僧如何才能活得快樂。後來我朋友跟我說老僧就跟他說了一句話:你一切的不快樂都是因為你沒有做你應該做的事,萬事萬物皆有因果。
我聽到這句話馬上就聯想到現在的大學生抑鬱,這位99歲老僧可能是無意,但是一句話講明了現在大學生抑鬱的原因。
這句話讓我回想起了我大學的時光,其實我的經歷基本也是很多大學生的現狀,基本每天就是上課打遊戲,回到寢室還是一塊打遊戲,放假了和朋友一塊出去玩。我室友經常跟我說一句話:上課的本質就是換個地方打遊戲。
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那個時候雖然每天都在玩,每天看起來很快樂,但其實也一直在為自己的不努力而後悔,這種後悔可能只是潛意識的,但是自己的無為和不努力真的就會在自己的心中種下抑鬱的種子,我現在也忘記了我上大學的時候是否抑鬱,但是我只知道當時並不是真的快樂。我相信大多數在大學荒廢時光的人都會存在虛假的快樂,正如那位99歲老僧說的,我們大學生真的做得還不夠,缺乏努力,也正是我們的不努力造就了內心的愧疚,造成了抑鬱的現狀,果然是萬事萬物皆有因果。
工作之後我發現,雖然工資不高,也有購房壓力和競爭壓力,但是我每天做了我該做的,覺得雖然玩的時間少了,但是比起大學的時候也更快樂。這更加應證了老僧的那句話,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最該做的事就是學習,但是很多人卻忘記了最該做的事,而工作的時候最該做的就是工作,只要努力工作自然心無憂慮。
總結:99歲老僧的話雖然看起來很樸素,但是細想卻蘊含最本真的道理,可能這就是活得久的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