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首次|甘孜「法檢兩長」同庭履職 審理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2020-09-03 甘孜號

「現在開庭……」

隨著法槌聲落

一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

天空之城——理塘開庭審理

創造了甘孜州司法審判的

四個「首次」

法檢兩長首次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同庭履職

首次利用車載法庭戶外庭審直播案件

首次在甘孜州補植復綠理塘基地當場執行補植復綠判決

檢察機關首次採用戶外多媒體示證

案件審理引來社會各界關注

播放量達:29621次

庭審現場

8月20日,甘孜中院在甘孜州補植復綠理塘基地(理塘藏壩鄉)利用車載科技法庭戶外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格某、郎某、洛某、白某某4名被告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一案。該案由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付寶擔任審判長,甘孜州檢察院檢察長廖學東出庭履行職務。

理塘縣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及鄉(鎮)幹部代表、社會群眾等100餘人旁聽了庭審。

法院經審理查明

2017年3月初,甲它(案外人)與被告格某達成木材買賣協議。被告格某邀請被告郎某、洛某、白某某等人一起到朗達山呷科溝國家2級公益林地、砍伐了4棵圓柏,並鋸成53件。2017年3月3日,甲它在運木材時被群眾發現並舉報。3月4日,森林公安扣押木材53件。2019年12月29日,被告格某、郎某、洛某、白某到理塘縣森林公安局自首。

另查明,2020年5月25日,理塘縣林業和草原局出具《關于格某等4人盜伐林木案件植被恢復的方案》及情況說明,制定了格某等四人植被恢復的具體方案。補植地點:甘孜州補植復綠基地(理塘)。數量:20棵。苗木:旱柳為主(一級苗,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地區樹苗)。代償費:按照理塘基本小工費每人每天150元。種苗費預計每株80元、代償費總計1600元。造林時間:2020年8月屬於雨季,能夠進行苗木補植。成活率:100%。驗收合格後管護期為3年。

法院認為

被告格某、郎某、洛某、白某某違反森林法規,在國家2級公益林地盜伐圓柏4棵,以犧牲環境利益為代價獲取經濟利益,其行為不僅損害生態環境,亦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承擔侵權責任。且理塘縣海拔較高,樹木生長緩慢、存活率較低,被告應當採用異種、異地替代性修複方式修復被其破壞的生態環境資源。甘孜州檢察院訴請格某、郎某、洛某、白某按照理塘縣林業和草原局向4名被告出具的《關于格某等4人盜伐林木案件植被恢復的方案》進行補植復綠,本院予以支持。

因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七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之規定,判處被告格某、郎某、洛某、白某某按照理塘縣林業和草原局出具的《關于格某等4人盜伐林木案件植被恢復的方案》,在甘孜州補植復綠基地(理塘)補植20棵旱柳,並連續3年進行管護,確保存活率達100%。如未按照該方案承擔補植復綠責任則按照該方案繳納代償費。

履行判決現場

本案中,人民法院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不僅有力打擊了盜伐、濫伐林木的違法行為,還將「補植復綠、恢復性司法」的理念引入司法辦案過程,判令4名被告人對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彰顯了人民法院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用司法力量保護、修復生態環境資源的決心和信心,實現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來源: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

編輯:星潔

相關焦點

  • 檢法「兩長」同庭履職 助力生態環境修復
    「兩長」同庭履職 助力生態環境修復、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破壞生態資源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長春林區檢察機關通過正義網發布訴前公告,公告期滿後,沒有適格主體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長春林區分院對金某某等三人非法狩獵、非法收購野生動物破壞生態資源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 嵩明法檢「兩長」同庭 公開審理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12月3日上午,陳某春、何某芬涉嫌失火罪一案在嵩明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是一起刑事附帶民事的公益訴訟,採用7人制合議庭,由嵩明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曹軍,刑事審判庭庭長趙壽花,未成年人審判庭庭長角麗媛及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嵩明檢察院檢察長楊建林以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出庭支持公訴。
  • 法檢「兩長」辦案常態化——嶽陽市法檢「兩長」同庭履職審結一起綁架、盜竊案
    法檢「兩長」同庭履職。11月13日,由嶽陽中院院長彭世理擔任審判長,被告人任某、熊某綁架、盜竊一案公開開庭審理。嶽陽市檢察院檢察長羅青出庭支持公訴。兩個多小時的庭審中,在合議庭的組織下,控辯雙方舉證、質證與辯論緊張、激烈而又規範、有序。最終,案件當庭宣判。
  • 青海法檢「兩長」同庭審理一起故意殺人上訴案
    新華社西寧11月26日電(記者李佔軼)25日,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故意殺人上訴案。二級大法官、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明國擔任審判長,二級大檢察官、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蒙永山以檢察員身份出庭,省級法檢「兩長」同庭履職。
  • 【公益訴訟】法檢兩長出庭履職 上蔡縣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審理
    9月28日下午,上蔡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由縣檢察院提起的上蔡縣蔡溝鎮人民政府未依法履行保護土地資源職責一案,縣法院院長王曙光擔任審判長審理,縣檢察院檢察長閆寶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履行職責。該案是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上蔡縣首例由法檢「兩長」同庭履職的,行政機關履行職責不到位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
  • 法檢「兩長」共同出庭 七人合議庭審理公益訴訟案
    近日,由四平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院長主審、鐵東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起公訴的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四平市鐵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本次庭審採用「3+4」模式,三名法官、四名陪審員組建的七人合議庭審理此案。
  • 鎮沅縣法檢「兩長」問案「雲端」,審理一起受賄案件
    庭審過程中,視頻畫面清楚、聲音傳輸清晰,效果良好,公訴人及被告表述意見未受到空間距離的影響,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陳述等階段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順利進行,控辯雙方的訴訟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整個庭審過程層次分明、秩序井然、規範高效,合議庭將擇期對案件進行宣判。
  • 談談審理民事案件中的「庭前調解」
    ,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時,針對事實清楚、證據充分、責任明確的案件,在開庭審理前,依法直接進行調解的一種調解方式。庭審調解是審判程序中的一個階段,是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生的調解,而庭前調解發生在開庭審理之前。  (三)、庭前調解不要求嚴格的程序,形式上靈活多樣、結案快捷。庭前調解採用的形式可以是傳喚雙方當事人到庭調解、上門調解、就地調解、信函調解等等,具有方法簡便,解決問題靈活、自由,方便當事人的特點。  (四)、庭前調解所產生的法律效力與庭審調解的法律效力等同。
  • 維西法院:七人合議庭,審理公益訴訟案件
    2020年10月22日上午,維西縣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由維西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被告人趙某、和某涉嫌非法採伐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一案。這是兩高發布關於檢察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來,維西縣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二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 淇濱檢察:檢法「兩長」同庭履職,《刑訴法》修改後全市首例檢察院自偵案件開庭審理
    10月22日上午,由淇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趙某某、霍某某徇私枉法罪一案在淇濱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由淇濱區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出庭支持公訴,淇濱區法院院長薄報亮擔任審判長。市檢察院組織全市職務犯罪檢察幹警觀摩了庭審。
  • 鶴壁中院開庭審理一起該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並當庭宣判
    河南經濟報 記者 曹永飛 通訊員 馬春旭 張亞平9月18日,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該市人民檢察院對被告趙某某等五人提起的侵權責任糾紛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鶴壁市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實施後鶴壁中院首起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的案件。該案由三名審判員和四名人民陪審員組成七人合議庭。公益訴訟起訴人鶴壁市人民檢察院委派檢察官出庭參加訴訟。三名被告及五被告的共同委託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
  • 鹹安區法院:法檢「兩長」同庭辦理公益訴訟案
    11月26日上午,鹹安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公益訴訟案。區法院院長張忠波擔任審判長,與兩名審判員、四名人民陪審員共同組成七人合議庭,區檢察院檢察長陳先明出庭支持公訴。庭審過程中,合議庭嚴格按照法庭程序,組織雙方當事人圍繞案件事實認定、證據採信、爭議焦點進行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及最後陳述,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
  • 「公益訴訟」法檢兩長出庭履職 上蔡縣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審理
    9月28日下午,上蔡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由縣檢察院提起的上蔡縣蔡溝鎮人民政府未依法履行保護土地資源職責一案,縣法院院長王曙光擔任審判長審理,縣檢察院檢察長閆寶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出庭履行職責。>該案是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實施以來,上蔡縣首例由法檢兩長同庭履職的
  • 常州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9日,常州首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日前,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公益訴訟起訴人常州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謝銀全、郭興亮、王永乾、王俊、常州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斯瑪特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常州強盛老頑童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江蘇強盛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糾紛一案
  • 【掃黑除惡】象山「法檢兩長」同庭審理一起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
    近日,象山區人民法院在桂林市第一看守所科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稂某甲、稂某乙等7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涉嫌強迫交易罪、尋釁滋事罪、非法經營罪一案。該院黨組書記、院長莫剛順擔任審判長,象山區檢察院檢察長餘學龍出庭支持公訴。
  • 漢壽法院首次組成七人合議庭審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9月24日上午,漢壽縣人民法院首次組成七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狩獵案件。漢壽縣人民檢察院以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起訴人的身份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經審理查明,2019年3月的一天,被告人鄢某某路過漢壽縣一泥鰍養殖場時,發現養殖戶為防止鳥類偷吃泥鰍設置的攔網上纏有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草原雕。
  • 良慶區法檢「兩長」同庭履職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
    11月26日上午,良慶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良慶區法院院長韋良擔任審判長,良慶區檢察院檢察長曾祥桐以公訴人身份出庭支持了公訴。被告人鄧某某、周某某、李某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除了被依法判處拘役三至四個月不等,緩刑六至七個月不等,三人還被限令以增殖放流的方式修復被破壞的八尺江生態環境。
  • 喜德縣法檢兩長同庭審理楊某某等人涉惡案
    10月12日,喜德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勇剛擔任審判長公開審理一起涉惡犯罪案件,喜德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莫色烏合以公訴人身份出庭支持公訴。"法檢兩長"同庭審理案情複雜的涉惡犯罪案件,是喜德法院進一步推進司法責任制改革和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以來,落實院長親自辦案、帶頭承辦和審理重大疑難敏感案件的重要舉措。
  • 白山市中級法院首例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公開開庭審理
    12月8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公益訴訟起訴人白山市人民檢察院訴被告崔某某、董某某、謝某某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該案是一起因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致野生動物資源及生態環境遭受損害的破壞生態公益訴訟案件。
  • 高淳法檢「兩長」同庭履職,當庭宣判一起銷售偽劣口罩案
    8月17日下午,高淳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疫情防控期間銷售偽劣口罩刑事案件,高淳區人民法院代院長黃德清獨任審判,高淳區人民檢察院代檢察長席晨出庭支持公訴。庭審中,法官秉持客觀公正、居中裁判的原則,在準確歸納案件爭議焦點的基礎上,引導控辯雙方圍繞爭議焦點有序開展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等環節,既保證庭審規範、高效地層層推進,又尊重、保障訴辯雙方以及被告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