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2020-12-20 鄉村波比

麻煩您在閱讀前點擊右上角藍色字體「關注」,鄉村波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生活裡,人們常常會用通俗易懂的俗語來表達各種生活狀態,而且很多都是經過時間磨鍊而來,很具有代表意義。在我國曆法當中,是實行雙曆法計算原則,即陽曆和陰曆相互進行的方式記錄每一個時間段。而這裡的的閏九月就是一年中有兩個九月出現。

七年難逢閏九月

這裡的「七」只是代表一個概數,而不是真正指七年,它是代表「很多年」的意思。閏九月其實是在閏年當中的第二個九月,我們就叫做閏九月。而閏月是一種曆法置閏方式,人們為了協調回歸年和農曆年的矛盾,防止農曆年和回歸年的四季脫節,因此會在每一到兩年設置一個閏月,而人們常常採用19年設置7個閏年。以這樣方式來使調節陰曆和陽曆的錯位。

閏九月是非常難逢的,根據我國日曆可以查詢得到,上一次出現閏九月的時間是2014年的10月24日到2014年11月22日之間的這一個月,而下一個閏九月的出現則要到2109年。可以是時間是非常的久,而往往在有閏九月的這一年裡,預示著更加吉利,人們舉行婚姻、大事的會更多。

百年難逢初一春

「初一春」我們又叫「歲交春」、「歲交年」,就是指大年初一這一年剛好是我國而是節氣之首的立春,兩者為同一天。俗話說「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年」,今年我們跟歲交春擦肩而過,今年的立春剛好提前了一年,位於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了,因此2019年並不是歲交年。根據我國曆法計算,下次要出現歲交年要到2038年才遇到,因此也是非常難得和寶貴的。

因此不管是閏九月還是初一春,這樣的日子所處的年份在我國農村人看來非常難得。人們往往會在這些年份的到來,通過用各種方式慶祝,希望以此獲得大豐收,來年收成更好,同時家庭興旺、事事順利。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裡指的是農曆九月七年之久也不見得能夠遇到一次,這些老話俗語其實都帶有一些誇張的比喻和描述,其實閏九月還真的是七年也遇不到一次,有時候需要幾十年才能遇到,這裡指的七年也是一種比喻的方式,是比較難得的意思,閏九月在1832年和2014年出現過閏九月,下一個閏九月則要等到2109年才會出現。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文丨蟈蟈說事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新聞信息,我們會發現農村有很多老話都是關於節氣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天氣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成。
  • 農村老話「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時節卻是跟他們的生活跟工作息息相關的,尤其是立春這個節氣就特別看重,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旦是立春的話都會歡慶的。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其實說的就是想遇到兩個農曆九月,一般要7天才會出現一次,而想看到初一是立春的話,那更是百年才可以遇到一次。不少農民就會發生明年立春這個節氣卻是看不到了,在日曆上都找不到立春了,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是初一立春,而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大家可不要以為立春是因為在初一了所以才不顯示了。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文丨蟈蟈論我們每天都會關注天氣的變化,來增添自己的衣物,那麼天氣預報就生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孔子曾經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飛快地流逝,都快要春節了,春節是個團圓的節日,需要整個家庭一起度過。我們過春節都是過的農曆春節,而我們平常過的都是國際通用的,對於日曆還有這樣的一句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啥意思呢、今年能有嗎?閏月一般指的是農曆裡面有兩個相同的月份,如果是過農曆生日的,那就可以過兩次生日了。關於閏月,很少人去關注,人們知道的只是每四年是一個閏年。
  • 俗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也有一個古老的說法,即「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文字解釋就是七年內鬥難碰上閏九月的情形,一百年內碰上初一是立春的情形。許多人都覺得奇怪,我們只聽說過閏年,那麼閏年九月意味著什麼呢?農曆九月,實際上就是兩個九個月,閏月,也是我國古代曆法的一種,在中國古代曆法中,閏月是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2個月,19年閏7個月。每一年的閏年所加上的月份叫做閏月。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何意?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何意?19年能碰上嗎?2018已經過去了,隨著一月一日零點鐘聲的敲響,我們換上2019的日曆,進入了新的一年。首先我們來看看俗語中的第一句,七年難逢九月閏,我們都知道在陰曆的計算方法中,為了使日期平衡,會存在一些閏年或者閏月。這裡的上半句意思就是這樣的,說閏九月,很不常見,七年都很難遇到一次,當然這裡的七年並不是單單就指七年,也可指很多年。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雖然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但是閏九月卻很少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春節氣卻很難會和大年初一相遇,用百年難遇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明年何時立春,平年還是閏年?
    其中一位年紀稍大點的長者就發話了,他說在2019年是沒有立春的,周圍一起烤火的鄉親們也是非常的驚訝,哪有一年之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呢?直到後來翻看了萬年曆確實沒有找到立春,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起來原來2019年的立春在2018年的除夕當天,這時候長者就說了句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到底什麼意思呢?2019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什麼時候立春?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潤,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潤,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曆法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來計算日期和氣象變化的通用的方法,我國現在用的曆法是從漢朝開始傳下來的,稱為「農曆」、「陰陽曆」、「黃曆」等。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閨,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句有關曆法的農村俗語,在我們這裡叫「一生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字面意思是人的一輩子很難遇到閨九月的年份,一百年中也很難遇到立春節氣恰逢在正月初一的情形!之所以有人說成了「七年難逢九月閨」,應該是因為我國「十九年閨七個月」的置閨辦法,也就是十九年中會有七年設閨月,而閨九月的情形很難遇到!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個說來話長,源於我國博大精深的陰陽合曆,這個問題所含的信息量大,咱們逐一道來。一,陽曆、陰曆、農曆和年、月、日的計法。
  • 為什麼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遇難逢初一春」?有什麼道理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意思七個閏年中,也難有一次閏九月,可見閏九月的年份很少,很難遇到。為什麼會有閏月?哪年置閏月?置閏的月份有什麼規律?為什麼很少閏九月?為什麼要說七年難逢,而不說十年、八年難逢?為什麼會有閏月?
  • 民間流傳「百年難逢閏九月,百年難逢初一春」,真是如此嗎?
    「七年難逢九月閏」這個說法沒聽過,不過陌上花倒是常聽老人說起「百年難逢閏九月」,或者是「人生難逢閏九月」。閏九月是非常少見的,別說相隔一個七年很少能見到,就算隔上十個七年都未必能見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通過農曆曆法來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有啥講究?
    一、七年難遇九月閏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閏月指的是陰陽曆中的一種現象,主要為了克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這一缺點,民間有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的說法,而閏九月太難了,比如上一次閏九月是在2014年,到2109年才能再一次閏九月,相差近百年,說明閏九月很稀罕
  • 俗語常說「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今年啥時立春?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句子:「七年九月難逢閏,百年初春」?立春節最重要,它代表著新年的開始,農民們應該開始忙起來了。翻一翻日程表,你就會發現2021年的立春已經過去了。實際上是在除夕的時候。今年又被稱為寡婦年。
  • 馬年逢閏月一年兩頭春 閏九月出生生日在下世紀
    ,一年將有384天,比2014年新曆多了19天;  這個馬年元宵更浪漫,因為傳統的元宵節遇見西方的情人節,當湯圓遇到玫瑰,你選擇什麼?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說,今年逢閏月,因此馬年從2014年1月31日開始,到2015年2月18日結束,有13個月共384天,立春一般在新曆2月4日,因此2014年和2015年的立春都在馬年,出現「雙春」。  與「兩頭春」相對的,還有「無春年」,即整個農曆年中沒有立春日,剛剛過去的2013農曆蛇年就是「無春年」。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 2020年是雙春年,農村老人常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何說法?
    而且農村老人常說在雙春年中更事宜嫁娶、進新房等等喜事。由於春代表萬物生機,朽木遇春,萬物復甦,春也代表著生命力,而一年中有兩個立春就更加難得了。因此才有人們說的「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比如雙春節往年有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都是雙春年。而為何2020年是庚子鼠年呢?這也是根據我國曆法十二地支的順序推算而來。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寡」?這裡所說的「寡」指的就是「寡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寡婦年」,意思就是在這一年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當然這裡所說的是農曆,由於陰曆和陽曆有一定的偏差,每年大概有11天的誤差,因此為了補齊誤差,每過幾年就會出現一個閏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陰曆和陽曆不至于越差越多。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