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2020-12-09 歷史芷天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

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陰曆則以月亮盈虧為變化周期。一個月二十九天或者三十天。故而陰曆陽曆總是相差一天,一年下來就是十一天。

為了消除這種天數的差異,陰曆中便增加了閏月來調節,使得兩個曆法不會產生矛盾,方便全國統一。

傳統的陰曆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信賴,畢竟許多農事生產都與之息息相關,同時陰曆也包含了許多文化信仰。閏月是平常年份的異常情況,很容易讓大家對其產生不好的聯想。比如早年有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嫁,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雖然聽起來是封建迷信,但老一輩人對此深信不疑。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因為想要討一個好兆頭,故而還是會去遵守這些舊規。在這些舊俗中就有過就有「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的說法,意思是指到閏七月,百姓們就會挨餓,田地莊稼會遇上災禍,閏八月就會出現天災人禍,尤其容易出現兵荒馬亂的亂世,這個說法當然是毫無根據可言的。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在許多地方會不定期地出現一些自然災害,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無法抵禦的重大劫難。人力窮盡時,人們便會制定一些所謂的關於劫難的規則,去教導後人在閏七月閏八月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準備。然而事實上,閏七月、閏八月大概十九年就會出現一次,並不稀奇。

出現閏七月、閏八月都意味著災難的降臨,而關於閏九月卻少有提及,這主要是因為閏九月比較難於一見。所謂「七年難逢九月閏」,因為閏月的規律一般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七年難逢九月閏」就是指在19年中有七年是閏年,但在這七年中閏九月卻難以遇見。

如此神秘的閏九月究竟有何說法?老話說:「閏九下好上不好」,這句俗語中的「上」是指身居高位之人,可以理解為廟堂之上,「下」則是指底層的黎民百姓。

《易經》記載道:「上九:亢龍,有悔」,意思是指「上九」乃是乾之極(高處),高處可以指代很多含義,有龍翱翔於天,俯瞰眾生,所以又稱「上九」為「亢龍」,既然帶上了龍的字眼,那麼在俗世中自然是指身負龍運之人,大多數是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朝廷重臣。

「有悔」中的「悔」字則是指不幸令人懊悔的意思,那麼「潤九下好上不好」意思就很明顯了,在閏九月的時候,身處高位手握重權之人將會遭逢劫難,做出令自己悔恨終生的事,對於普通底層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則會家庭和睦、人丁興旺、好處多多。

最後,2020年子鼠年,全年共384天,閏四月,既不是閏七也不是閏八閏九,但這並不意味著咱們可以放鬆警惕,只說現在疫情便是讓人心憂,只希望能夠早早過去,祝願大家幸福安康。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首先我們下來了解一下,閏月的由來。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
  • 俗語:「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為何不能閏八月?今年閏幾月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很多文化流傳至今還備受後人歡迎,就比如俗語,作為文化傳統的瑰寶,是老百姓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給後人做參考的,都是智慧的結晶,俗語也分很多形式,有些是描述生活小事的,也有的是農村建築風水的,還有的是關於教育的,這些俗語特別的通俗易懂,也很容易記住,就像今天說的這句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遇上閏四月,是迷信還是科學
    進入2020年以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肺炎疫情,今年的天氣也特別異常,低溫、寒潮、大風、暴雨、冰雹,乾熱等極端天氣,都在影響著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的農業,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而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有人說這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經驗,有人說那都是老皇曆了,憑著現在的科學技術,什麼災荒都不用怕。那麼老人所言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閏四月。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閏四月就是在中國的農曆中有兩個四月,也就是古人總結了一個經驗,每當有閏四月的時候,便會是一個荒年年的兆頭。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閏年是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那為何要設立閏年呢?閏年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而2020庚子鼠年,在農曆節氣上有兩個立春節氣,正是叫做「雙春年」;同時也是公曆閏年加上農曆閏月的「雙閏年」,今年農曆閏四月,一般每隔八年或十一年會出現一次。
  • 2020年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4月是荒年有道理嗎?閏4月有啥禁忌呢
    今天是5月25日,再過幾天這個5月就算過晚了,從目前的農曆來看,已經跨入了第二個四月,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閏四月,相比往年來說,今年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一場大疫情讓我們都在家足不出戶好幾個月,並且今年又是38年一遇的閏四月。
  • 2020年是雙春年,農村老人常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何說法?
    現在已經是2020年了,而且也進入了二0一九年臘月階段,距離春節已經不遠。2020年是閏年,其中一年中有13個月,同時正因為如此,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立春就落到了2020年中。其實雙春年是我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它是陰曆和陽曆相互交錯而成,一般沒隔三年就會有一個雙春年,但是鼠年卻很難遇到雙春年,恰巧2020年遇到了。我國曆法中都有十二生肖對應的年份,而2020年剛好是庚子鼠年,這個是很難得的。而且農村老人常說在雙春年中更事宜嫁娶、進新房等等喜事。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
  • 今年是閏四月,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還在理嗎?看完有數了!
    今年比較特殊,既是十二生肖的頭一年鼠年,還是閏月雙春年,因為今年是閏四月,再加上今年會有兩個立春。由於今年有兩個立春,兩個四月,在人們眼裡今年好事成雙,適合結婚,但是在老一輩人們的眼中,今年兩個四月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農村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那麼為何在閏四月要吃樹葉呢?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年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卻因一場來勢洶洶疫情顯得格外蕭條。今年的運勢有點難。一開年,大家就在家裡蹲了三個月,使得生活、工作、經濟都受到了影響。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 農村俗語「閏四月是荒年,收成不好吃樹葉」這句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5月13日,農曆的四月二十一,再過幾天本應該到農曆的五月,可是今年是個閏月,下個月還是農曆的四月,對於說出現閏月的時候,很多的人也是開玩笑的說,要是四月出生的人就能過兩個生日,雖說是開玩笑,但是今年是個閏四月不假,可是有很多的老人說在閏四月的話就會有荒年的預兆,那麼在雙春年遇上閏四月的話,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今年「閏九月」百年一遇 「閏臘月」千年未有
    這「四奇」中最奇特的當數「閏九月」了,今年閏九月出生的孩子,可得等到2109年才能過上陰曆生日。那麼,閏月是怎麼來的?閏九月真的很少見嗎?遇到閏正月要過兩次春節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泉州一中地理老師陳華彪。陳老師說,閏九月是百年一遇,但在幾個罕見閏月中,還有千年未有的閏臘月。
  • 農村老人說,2020年是雙春雙閏年,這一年有哪些講究?
    春節過後,就意味著真正的鼠年就已經到來了,對很多人而言,今年因為新型肺炎的影響,大多數人家都取消了過年期間的親友聚會,導致這個春節的年味也比往年淡了一些,不過這並不妨礙大家對新一年滿懷憧憬,尤其是在很多農民眼裡,2020年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年份,它就是農村老人口中的雙春雙閏年。所謂的雙春年,意思是一年有兩個立春節氣。
  • 十九年七閏,2020年為啥閏四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到了2020年,人們會發現今年閏四月,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的陰曆會出現兩個四月,分別稱為「正四月」與「閏四月」。關於閏月,很多人在上中學歷史課時,都學到了「十九年七閏」,知道中國傳統曆法中,每19年就會出現7個閏月的年份,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為什麼會閏月,更不清楚哪一年該閏月,閏哪個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使用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農曆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 農曆閏四月的風俗很重要,農村老人的這個舉動你沒想到!
    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農村民間的風俗習慣和生活實際,和大家分享如下:第一,農曆閏四月的來歷。2020年農曆四月過後,還要過一個農曆四月,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閏四月」。第三,閏四月送孫子平安符。孫輩是家族的未來,他們的身體健康對整個家族至關重要,所以老人格外溺愛孫輩,在民間就有「隔輩親」的說法,希望孫輩平安健康。所以,到了閏四月時老人送孫兒「平安符」。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節還沒到,全國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深影響,工廠停工、學校停課、餐飲業全部停業,春節期間不能走親訪友,我們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我國的疫情還沒結束,先是印度出現蝗災,後是全球疫情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