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2020-12-17 農技直通車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剛剛過年以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席捲了全國,工廠停工、學校停課,仿佛一切都停滯了,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只是中國,澳大利亞的山火燒了好幾個月,印度的蝗災也吃了好幾個月,仿佛全世界都不是很太平。

如今我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大部分行業、工廠也都正式復工了,一切都在向這好的情況發展。

「閏四月兆荒年」

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

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

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農曆的2020年有兩個立春,第一個立春在農曆的正月十一,第二個立春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二。其實雙春年的出現頻率還是挺高的,原因也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節氣是按照陽曆來計算的,在農曆紀年中就會經常出現雙春或者沒有立春的情況出現。

以前農村的老人經常說「閏四月兆荒年」,原本就對閏四月有著敬畏之心,如今又遇上了庚子年、雙春年,幾種情況碰到了一起,心中的擔憂就又濃了幾分。

閏四月,吃樹葉

農村還有一句話意思差不多,叫做「閏四月,吃樹葉」。之前小編也給大家解釋過這句話。

在以前古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每年產的糧食也是比較少的,所以每年糧食收穫回來以後就要計劃著吃了。小麥是每年農曆的五月份開始收穫,所以這四月是新舊糧食交替的一個月,一般糧食剛收穫以後大家都不會注意,到了來年再收穫糧食之前就該計劃著剩下的糧食要怎麼吃了。而在閏四月的年份,要過兩個四月,所以按照以往的吃法四月只留一個月的糧就顯然不夠了,所以要多留一些,如果留得存糧不夠多,就只能「吃樹葉」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閏四月的年份容易出現災害,比如倒春寒,對作物的影響較大,減產嚴重,所以到了閏四月的年份就只能吃樹葉了。

今年會是荒年嗎?

雖說前面所說的那些話都沒什麼科學依據的支撐,但今年確實是不算太平。

今年冬小麥銹病大爆發,據全國農技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小麥銹病為近十年最嚴重的一次;

四月末山東地區還飄起了雪花,華北很多地區遭遇了嚴重的倒春寒;

倒春寒剛剛過去,有些地區還遭遇了冰雹天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減產。

……

如果這些放在古時,遭受到這麼多的災害,可能今年註定要是荒年了。但是如今科學的檢測和防控手段如此發達,災害的損失也降到了最低,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減產,但是並不多,遠沒到災年的地步。

如今雖然國際疫情形式嚴峻,但是國內情況已是一片大好,農作物也沒有受到很大影響,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過去靠天吃飯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疫情終會過去,糧食終會豐收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科技農場!

相關焦點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因為今年是閏四月,所以農村老人感嘆「閏四月兆荒年」,今年不僅有兩個立春,還遇到了閏四月,那麼「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立春和閏四月的由來。雙立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今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正月在臘月二十二,所以今年便是雙立春和閏四月的年份。
  • 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這句老話有道理嗎?看完明白了
    今年時間還未過半,年份的好壞已然展現,對於庚子年閏四月,大家向來是沒有什麼好感,這樣的年份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感,閏四月原本不稀奇。但今年卻是雙春年加上閏四月,這樣的年份一下子就稀罕起來。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其實這也是歷史的沉澱、經驗的積累而來,民間素來有:閏四月,吃樹葉之說,加上今年立春較晚,春脖子明顯的延長了很久,這也讓倒春寒天氣變得頻繁,今年的天氣確實喜怒無常,春季遲遲不暖,四月份期間北方地區還出現了大面積的降雪,一夜之間重回寒冬,棉襖棉褲又得穿在身上,受此寒潮影響,對於那些正在開花、坐果的果樹,帶來的危害是極強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其實這是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周期即回歸年,這樣也可以讓農曆和陽曆不至於相差太遠。閏月其實是一種農民自古以來所用的農曆的中的一種現象而已,閏四月有啥不一樣的呢?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也有句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
  • 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遇上閏四月,是迷信還是科學
    進入2020年以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肺炎疫情,今年的天氣也特別異常,低溫、寒潮、大風、暴雨、冰雹,乾熱等極端天氣,都在影響著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的農業,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而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有人說這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經驗,有人說那都是老皇曆了,憑著現在的科學技術,什麼災荒都不用怕。那麼老人所言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閏四月。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閏四月就是在中國的農曆中有兩個四月,也就是古人總結了一個經驗,每當有閏四月的時候,便會是一個荒年年的兆頭。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註定了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波及全球的疫情,讓每一個人都措手不及。學校、工廠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就是閏月的出現,2020年是一個閏年,有兩個四月(陰曆),第1個四月是陽曆的4.23-5.22,第2個四月是陽曆的5.23-6.20。正因為如此,所以出現了第一個立春在年尾巴上的現象。
  • 「閏四月兆荒年」是真的嗎?農民對此感到擔心,看來情況不妙
    2020年是非常不好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並且各國都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2020年的開端就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很多國家還因為鬧蝗災,而出現嚴重的饑荒,這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國的農民常說「閏四月兆荒年」,一般農民對天氣變化都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天氣的變化會對莊稼產生影響,嚴重的話就會造成顆粒無收的情況,因此農民對「閏四月兆荒年」的說法深信不疑,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 農村老人常言:「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加上閏月,會是啥年景呢
    在民間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都是關於年景的,這也很容易理解。沒有一個好的年景,如何來獲得好的收成?好的年景才能夠帶來風調雨順,不論是氣溫還是降水,都很利於莊稼的生長,這也的年景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年景,農村對於閏四月向來都是沒有什麼好印象,這也是根據過去閏四月的經驗積累而來,凡是出現閏四月的年份,幾乎無一例外,年景都是特別的差,今年不但是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這樣的年份有什麼怕的呢?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閏年共有366天,即2月為29天,閏年是公曆的概念,公曆規定每400年97閏,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而農曆閏年由於比平年(354天)多一個月,所以實際上為383天或者384天,所以在農曆上叫閏月,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究竟閏哪一個月由節氣來決定。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2020年「閏四月」,應該注意什麼?您們家那邊有哪些風俗與禁忌?
    今天起來一看日曆發現已經是6月2日了,才驚覺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擾亂了我們的生活,各地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再加上今年是閏四月,在農村還有「閏四月,兆荒年」的說法,不禁令人瑟瑟發抖:今年啥也不想了,保命要緊。
  • 2020年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這其中有怎樣的深意?
    從今天科學的角度來看閏月年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自然現象,可是在中國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對很多事情認識的不足,他們往往將閏月年與自然界的一些不祥之事互相聯繫。也因此閏月年被稱為不祥之兆。而今年2020年恰好是閏四月年,難道今年真是有災禍嗎?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那麼對於說雙春年也是比較少見的,但是今年還是鼠年的雙春年,更是難得一見的年份,當然了今年除了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還有的就是有兩個閏四月,那麼農村有著「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對於在農村裡,有的俗語也是有著流傳很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農民吃不上飯,主要是遇到災年的情況下,很多的老人都會記憶猶新,到現在家裡的父母都還會說在農村裡沒有分地的時候,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可以說是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得比較差,和現在的生活也是沒法比的,這些老人都是過了苦日子之後,在我們身邊才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糧食
  • 農村俗語「閏四月是荒年,收成不好吃樹葉」這句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5月13日,農曆的四月二十一,再過幾天本應該到農曆的五月,可是今年是個閏月,下個月還是農曆的四月,對於說出現閏月的時候,很多的人也是開玩笑的說,要是四月出生的人就能過兩個生日,雖說是開玩笑,但是今年是個閏四月不假,可是有很多的老人說在閏四月的話就會有荒年的預兆,那麼在雙春年遇上閏四月的話,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年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卻因一場來勢洶洶疫情顯得格外蕭條。今年的運勢有點難。一開年,大家就在家裡蹲了三個月,使得生活、工作、經濟都受到了影響。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 2020寒了農民心!庚子年閏四月,倒春寒+乾旱+澇害!老天爺不賞飯
    「閏四月,吃樹葉」,老話說每年閏四月的時候,災荒年比較多,今年也不例外。今年4月以來,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生多次倒春寒,造成寧夏、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果樹減產甚至絕產,不僅如此,雲南也遭遇十年不遇乾旱天氣!
  • 2020年既是「閏四月」,又是「雙春年」,對農作物生長有何影響?
    2020年即將來臨,很多人對於2020年也是充滿了各種「期待」,人們對於2020年也有很多種說法,說2020年即是「雙春年」,同時也是一個閏四月的好年份,當然,我們的農民朋友最關心的不是2020年是什麼年,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什麼是閏四月?】
  • 農曆閏四月的風俗很重要,農村老人的這個舉動你沒想到!
    民間對閏月有許多講究,尤其是農村地區講究繁多。這主要是因為,過去農民對許多未知科學的判斷、認知缺乏而產生的。農民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生活保障,家庭幸福,就用各種方式進行心靈安慰,表達自己的期望。所以,到了閏月年,民間的講究更加繁多。那麼閏四月奶奶要給孫子買什麼呢?
  • 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
    關於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農曆四月後又迎來閏四月,下一次閏四月要到2058年,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閏四月,農曆節氣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十九年七閏,2020年為啥閏四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到了2020年,人們會發現今年閏四月,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的陰曆會出現兩個四月,分別稱為「正四月」與「閏四月」。關於閏月,很多人在上中學歷史課時,都學到了「十九年七閏」,知道中國傳統曆法中,每19年就會出現7個閏月的年份,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為什麼會閏月,更不清楚哪一年該閏月,閏哪個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使用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農曆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 2020年現「閏四月」,「閏四月」和災難有關?讀懂這些,擦亮雙眼!
    如果你打開今年五月份的日曆,你會發現在公曆5月23日下面的農曆,有一個「閏四月」的標識。而正巧民間又有「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兵荒馬亂。」的說法,再加上「閏四月」比較罕見,因此大家對它並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