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2020-12-15 書中清風

閏年是什麼大家應該都知道,那為何要設立閏年呢?閏年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曆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補上時間差的年份為閏年。

閏年共有366天,即2月為29天,閏年是公曆的概念,公曆規定每400年97閏,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而農曆閏年由於比平年(354天)多一個月,所以實際上為383天或者384天,所以在農曆上叫閏月,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究竟閏哪一個月由節氣來決定。

而2020庚子鼠年,在農曆節氣上有兩個立春節氣,正是叫做「雙春年」;同時也是公曆閏年加上農曆閏月的「雙閏年」,今年農曆閏四月,一般每隔八年或十一年會出現一次。

雖然出現雙閏年閏四月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實際上老一輩都是不願出現閏四月的,甚至有一些地方有「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年荒」等的說法,那麼這些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一輩的說法是否有根據呢?

「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年荒」的意思是如果出現閏四月,百姓要靠吃樹葉維持生計,閏四月往往預兆著荒年,農收的情況會比較差。實際上閏四月的情況,屬於在農曆來說拉長了春季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很多農作物春耕的時間點需要變化,而且很容易出現倒春寒的情況。

倒春寒除了對人們日常生活有影響,氣候不穩定,溫度忽高忽低,人們身體的健康情況會受到氣溫變化影響出現陰陽不協調,風寒風熱等感冒會大量增加;同時對農作物的生長影響很大。往往春耕後天氣日漸變暖,適合萬物復甦,「春則萬物生」,如果春耕後出現倒春寒,氣溫突然下降,農作物被凍傷凍死,收成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如果等待倒春寒結束後再春耕,哪怕每天氣候溫和,對於作物而言生長的時間不足,也會影響最終的收成。根據老一輩的這種說法,閏四月對農耕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近期很多農民朋友反饋,在西北地區,頻繁出現降雪、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對當地的農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眾多作物受災,很多作物已經可以確定顆粒無收;北方地區前段時間出現大範圍強降雪的天氣,嚴重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畜牧業也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印證了「一年打兩春,帶毛的貴如金」的說法。可見民間老百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俗語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通俗易懂,且背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可以廣為流傳的。

還有些俗語提到:「鼠年多事端」,正巧今年就是庚子鼠年,而正是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時候,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襲擊了我們,而且現在正在其他國家肆虐。縱觀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很多天災人禍都出現在世界各地,奈及利亞傳染病,東非蝗災,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歐洲風暴,印尼洪水,北美強震等等,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和民生均受到大大小小的影響。註定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希望多災多難的一年儘快平穩度過,我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軌。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閏月其實是一種農民自古以來所用的農曆的中的一種現象而已,閏四月有啥不一樣的呢?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閏八月兆兵荒」,也有句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意思是說遇到閏四月的年份,往往意味著一年的收成不好,要鬧饑荒;遇到閏六月的年份,那麼這一年不適合結婚;如果遇到閏八月的年份,那麼意味著這幾年可能會出現兵荒馬亂的情況。不管是哪句俗語,反正意思一致,就是說遇到閏四月的年份,可能預示著今年要餓肚子了,為啥這樣說,這樣說有道理嗎?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因為今年是閏四月,所以農村老人感嘆「閏四月兆荒年」,今年不僅有兩個立春,還遇到了閏四月,那麼「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立春和閏四月的由來。雙立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今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正月在臘月二十二,所以今年便是雙立春和閏四月的年份。
  • 農村俗語「閏四月是荒年,收成不好吃樹葉」這句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5月13日,農曆的四月二十一,再過幾天本應該到農曆的五月,可是今年是個閏月,下個月還是農曆的四月,對於說出現閏月的時候,很多的人也是開玩笑的說,要是四月出生的人就能過兩個生日,雖說是開玩笑,但是今年是個閏四月不假,可是有很多的老人說在閏四月的話就會有荒年的預兆,那麼在雙春年遇上閏四月的話,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那麼農村有著「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對於在農村裡,有的俗語也是有著流傳很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很早的時候,農民吃不上飯,主要是遇到災年的情況下,很多的老人都會記憶猶新,到現在家裡的父母都還會說在農村裡沒有分地的時候,大家都過得比較苦,可以說是吃不上飯的時候也是有的,其次就是吃得比較差,和現在的生活也是沒法比的,這些老人都是過了苦日子之後,在我們身邊才告訴我們不要隨便浪費糧食
  • 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遇上閏四月,是迷信還是科學
    進入2020年以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肺炎疫情,今年的天氣也特別異常,低溫、寒潮、大風、暴雨、冰雹,乾熱等極端天氣,都在影響著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的農業,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而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有人說這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經驗,有人說那都是老皇曆了,憑著現在的科學技術,什麼災荒都不用怕。那麼老人所言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閏四月。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閏四月就是在中國的農曆中有兩個四月,也就是古人總結了一個經驗,每當有閏四月的時候,便會是一個荒年年的兆頭。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剛剛過年以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席捲了全國,工廠停工、學校停課,仿佛一切都停滯了,人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只是中國,澳大利亞的山火燒了好幾個月,印度的蝗災也吃了好幾個月,仿佛全世界都不是很太平。如今我國的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住了,大部分行業、工廠也都正式復工了,一切都在向這好的情況發展。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
  • 今年是閏四月,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還在理嗎?看完有數了!
    今年比較特殊,既是十二生肖的頭一年鼠年,還是閏月雙春年,因為今年是閏四月,再加上今年會有兩個立春。由於今年有兩個立春,兩個四月,在人們眼裡今年好事成雙,適合結婚,但是在老一輩人們的眼中,今年兩個四月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農村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那麼為何在閏四月要吃樹葉呢?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
  • 俗語:「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到底是什麼意思?
    然而人們對閏四月看法不一,多數人認為閏四月年景不好。古代俗語也有「閏四月,吃樹葉」這樣的說法。意思就是在閏四月這一年,老百姓的收成不好,所以到了年底只能吃樹葉為生。古代老百姓關於閏四月有很多說法,因為閏四月會讓人們沒飯吃,所以民間就會有不同的習俗來「闢邪」。
  • 在農村和城裡,閏四月女人應該給男人買什麼?
    閏四月女人應該給男人買什麼?都說閏四月的時候,男人給女人買禮物,女兒給母親送禮物。同樣都是平等的人,那麼在閏四月,女人能不能給男人買禮物呢!作為男同胞而言,為了我們的公平,必須要賣的。那麼在閏四月,女人應該給男人買什麼呢?李子認為,這需要從閏四月的誕生說起。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註定了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波及全球的疫情,讓每一個人都措手不及。學校、工廠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農村裡的老人們常說「閏四月,兆荒年」!到底咋回事?閏四月真的會鬧饑荒嗎?農村裡的很多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絕不是空穴來風。閏四月,意味著兩個四月,春天延長了,而春天最容易出現倒春寒。四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一旦出現了降溫,容易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嚴重的將導致減產。
  •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農村俗語提醒我們注意什麼?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農村俗語提醒我們注意什麼?今年是2020年,農曆閏四月,也就是說今年有兩個農曆四月。農曆閏月的由來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為了陽曆和陰曆在時間上儘量保持一致和平衡,避免陰曆和陽曆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因為陰曆一年的天數少於陽曆近11天,導致三年一閏,來縮短陰曆和陽曆之間的距離。因此,今年就導致閏四月。這就是農曆閏月的來由。~~在農村有人說閏四月,是災荒之年,有「閏四月,吃樹葉」和「饑荒之年閏四月」的說法。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傳統的陰曆深受廣大農民朋友的信賴,畢竟許多農事生產都與之息息相關,同時陰曆也包含了許多文化信仰。閏月是平常年份的異常情況,很容易讓大家對其產生不好的聯想。比如早年有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嫁,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雖然聽起來是封建迷信,但老一輩人對此深信不疑。
  • 2020年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這其中有怎樣的深意?
    但實際上這個重複的月份是不被古人計算在內的,而是被單獨地稱為閏月。從今天科學的角度來看閏月年是一種十分普遍的自然現象,可是在中國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對很多事情認識的不足,他們往往將閏月年與自然界的一些不祥之事互相聯繫。也因此閏月年被稱為不祥之兆。而今年2020年恰好是閏四月年,難道今年真是有災禍嗎?
  • 俗語說「閏四月,吃樹葉」,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閏四月,吃樹葉」是很古老的俗語,是古代農民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警示俗語。這是針對氣候而來的,它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和農民的生活問題。「閏四月,吃樹葉」俗語的關鍵詞是「閏四月」。緊跟後面的「吃樹葉」是形容詞,是說明人們遇到「閏四月」,農業生產不好,減產,農民的生活自然也不會好,沒糧食吃,甚至到了吃樹葉的地步了。因此,弄明白「閏四月」的含義十分關鍵。「閏四月」是怎麼回事?知道了閏月是怎麼來的?就明白了「閏四月」是怎麼回事了。
  • 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這句老話有道理嗎?看完明白了
    今年時間還未過半,年份的好壞已然展現,對於庚子年閏四月,大家向來是沒有什麼好感,這樣的年份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感,閏四月原本不稀奇。但今年卻是雙春年加上閏四月,這樣的年份一下子就稀罕起來。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其實這也是歷史的沉澱、經驗的積累而來,民間素來有:閏四月,吃樹葉之說,加上今年立春較晚,春脖子明顯的延長了很久,這也讓倒春寒天氣變得頻繁,今年的天氣確實喜怒無常,春季遲遲不暖,四月份期間北方地區還出現了大面積的降雪,一夜之間重回寒冬,棉襖棉褲又得穿在身上,受此寒潮影響,對於那些正在開花、坐果的果樹,帶來的危害是極強
  • 農村有習俗,閏四月要送父母什麼東西,父母會健康長壽?
    2020年是「雙春年」又「閏四月」,講究特別多,正常年份來說閏月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比如說閏五月、閏六月的,就正常閏好了,然而閏4月卻是有講究的,可能是因為「四」的諧音不太好聽,為了討個好彩頭,一些地區有閏四月子女要給父母送東西的習俗,我們膠東這裡沒有這種說法,但是在山東別的地方還真有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年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卻因一場來勢洶洶疫情顯得格外蕭條。今年的運勢有點難。一開年,大家就在家裡蹲了三個月,使得生活、工作、經濟都受到了影響。2020.2.4(農曆正月十一):立春2021.2.3(農曆十二月廿二):立春編輯閏四月,雙春年,雙閏年!2月29天!這概率,不是誰都能撞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