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7 農村小毛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堪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是數千年來,勞動人們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朗朗上口的俗語背後,不僅富含哲理,還蘊含著這個國家或民族的傳統和習俗,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實乃文化精髓!

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

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我們都知道,現在人用都陽曆,大月為31天,小月為30天。而古代人們都是按照農曆年來計算,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如今年四月過後的閏月則成為閏四月。

2020年是庚子鼠年,有2個四月,第一個四月是陽曆的4月23到5月22日,第二個則是陽曆的5月23號到6月20日。而在舊時,人們普遍認為閏四月是不平常的年份,其中也產生了許多講究和說法,如有些地方認為閏四月的年份糧食要減產,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勤儉節約。

現在看來這種說法確實有一些道理,因為閏4月和倒春寒聯繫起來那對莊稼的生長是非常不利的,到時那莊稼必然要大減產。不僅露天的一些大宗糧食有影響,種植蔬菜,水果的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不過如今的農業科技已經大大提升,足以預防極端天氣,大家也不需要擔心會沒有糧食吃。

再來說說兩春夾一冬是什麼意思。老話常說「三閏兩不閏,一年打兩春」。而今年開頭一個月和最後一個月都趕上了立春,明年的正月十一是立春,臘月二十二又是下一個立春,所以2020年又是我們口中的雙春年。

兩春夾一冬好嗎?其實在民間有許多的說法,比如有種說法是「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其意思是說,屆時冬天會很冷,意思是說這種年辰對牛牲口不利病症大。當然還有的人認為,兩春的年份是難得的好年份,正所謂雙春雙福。

那麼你對此是怎麼看呢?不妨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閏四兆荒年」,閏四月真的不好嗎?或許只是巧合
    經常聽農村老人說,有閏月的年份不好,在農村還有這樣一句俗語: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意思是如果遇見閏四月的年份,很可能是荒年。荒年在古代一般是指糧食減產,莊稼遭災,人們有可能吃不上飯了,大家覺得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有句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九欄九個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節氣農村有很多老話俗語,有的說的是節氣的習俗,有的說的是通過這個節氣可以判斷未來的天氣,還有關於節氣的老話說的是與農業種植之間的關係。
  • 老人說「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是什麼意思
    不管深淺都是勞動人民經驗的總結、智慧的結晶,包含著科學道理。比如說「瑞雪兆豐年」,這句諺語應該每個人都熟知,意思是冬天下大雪預示著來年有一個好的收成。科學依據是,下大雪說明天氣冷,雪水將土壤中的蟲子、蟲卵凍死了,沒害蟲侵食莊稼了,第二年糧食一定增產,是一個豐收之年。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因為今年是閏四月,所以農村老人感嘆「閏四月兆荒年」,今年不僅有兩個立春,還遇到了閏四月,那麼「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雙立春和閏四月的由來。雙立春指的是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的年份,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今年第一個立春在正月十一,第二個正月在臘月二十二,所以今年便是雙立春和閏四月的年份。
  • 農村俗語「閏四月是荒年,收成不好吃樹葉」這句話啥意思呢?
    今天是5月13日,農曆的四月二十一,再過幾天本應該到農曆的五月,可是今年是個閏月,下個月還是農曆的四月,對於說出現閏月的時候,很多的人也是開玩笑的說,要是四月出生的人就能過兩個生日,雖說是開玩笑,但是今年是個閏四月不假,可是有很多的老人說在閏四月的話就會有荒年的預兆,那麼在雙春年遇上閏四月的話,那麼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2020年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4月是荒年有道理嗎?閏4月有啥禁忌呢
    今天是5月25日,再過幾天這個5月就算過晚了,從目前的農曆來看,已經跨入了第二個四月,這個也是咱們說的閏四月,相比往年來說,今年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的年份一場大疫情讓我們都在家足不出戶好幾個月,並且今年又是38年一遇的閏四月。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金鼠年碰上閏四月,老農為啥害怕?
    在農曆上,自古就有閏月的說法,有閏月的一年就稱為閏年,每隔四年就要閏一個月,一年從十二個月變成十三個月,閏年中所增加的月份也不盡相同,例如今年就是一個閏年,今年閏的是四月。為啥農曆上每隔四年就要加一個閏月呢?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啥意思?19年能碰上嗎?文丨蟈蟈說事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觀看一些新聞信息,我們會發現農村有很多老話都是關於節氣的,這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自古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天氣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收成。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閏年共有366天,即2月為29天,閏年是公曆的概念,公曆規定每400年97閏,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而農曆閏年由於比平年(354天)多一個月,所以實際上為383天或者384天,所以在農曆上叫閏月,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究竟閏哪一個月由節氣來決定。
  •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老話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裡指的是農曆九月七年之久也不見得能夠遇到一次,這些老話俗語其實都帶有一些誇張的比喻和描述,其實閏九月還真的是七年也遇不到一次,有時候需要幾十年才能遇到,這裡指的七年也是一種比喻的方式,是比較難得的意思,閏九月在1832年和2014年出現過閏九月,下一個閏九月則要等到2109年才會出現。
  • 俗語:「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明年是雙春年好不好
    俗語「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字面意思是說,如果一年中出現兩個立春,那麼這一年的冬天會非常暖和,也就是暖冬,人們在這個冬天會過得比較舒服。一、兩春夾一冬,無被暖烘烘2020年就是人們所說的雙春年,分別在2020年農曆正月十一與臘月二十二,即一個年初一個年尾,一年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
  • 俗語「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雙春年冷不冷?答案來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今天是冬至節氣,農村老人常說,過完了冬至,距離過年也就越來越近了。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 農村老話「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有道理嗎?
    但是對於農民來說,時節卻是跟他們的生活跟工作息息相關的,尤其是立春這個節氣就特別看重,畢竟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旦是立春的話都會歡慶的。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其實說的就是想遇到兩個農曆九月,一般要7天才會出現一次,而想看到初一是立春的話,那更是百年才可以遇到一次。不少農民就會發生明年立春這個節氣卻是看不到了,在日曆上都找不到立春了,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是初一立春,而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大家可不要以為立春是因為在初一了所以才不顯示了。
  • 風水大師直言:「兩春夾一冬,十欄九個空」,雙春年冷不冷?答案來了
    今天是冬至節氣,農村老人常說,過完了冬至,距離過年也就越來越近了。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
  • 農村老人常說冬冷看立冬、立冬晴、一冬凌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兩春夾一冬,十個牛圈九個空,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都知道農村的空氣是非常好,而且還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很多野生動物,除了這些,農民還有數量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以前的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創造出來,然後經過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這過程中有很多的俗語都消失了,但是現在人們知道的俗語也是不少的,其中有的俗語是關於做人做事的,也有的俗語是關於教育的,還有的俗語是關於天氣的。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