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既是「閏四月」,又是「雙春年」,對農作物生長有何影響?

2021-01-07 國寶社會論

2020年即將來臨,很多人對於2020年也是充滿了各種「期待」,人們對於2020年也有很多種說法,說2020年即是「雙春年」,同時也是一個閏四月的好年份,當然,我們的農民朋友最關心的不是2020年是什麼年,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什麼是閏四月?】

閏四月顧名思義就是一年中有兩個四月,閏四月的由來是靠著陰曆計算的,所以閏四月只在陰曆中出現,預示著明年將多一個四月,故而有13個月,而陽曆卻只有12個月,也在預示著2020年的過年將會朝著後面推遲一個月,因為我國是按照陰曆過新年的,故而會推遲一個月過新年。

【閏四月的年份】

在農村的老一輩就知道,閏四月的年份很不容易遇到,每隔9年-12年才會遇到一次閏四月,據統計,從2000年到2100年間,出現閏四月的年份有: 2001年, 2012年, 2020年, 2058年, 2069年, 2077年,2088年,2096年,從以上年份可以看出,閏四月從表面上看是無規律可循的,但是他們都是按照地球公轉的算法決定的。

【閏四月的莊稼長勢如何?】

閏四月和莊稼的生長沒有多大關係,閏四月是按照陰曆算法,而我們種植莊稼是按照陽曆播種的,所以和閏四月沒有多大關係,相反莊稼的生長是靠著我國24節氣決定的,節氣好莊稼就好,節氣不好莊稼收成也不好,但是明年是「雙春年」,莊稼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會比往年好很多。

【什麼是「雙春年」】

雙春年指的是在2020年有兩個立春,第一個立春是陽曆的2020年的2月4日,(陰曆的正月初十),而第二次立春則是在2021年的3月4日(陰曆的正月十一),參考我國是用陰曆過年,故而2020年屬於「雙春年」,在每年的雙春年,氣候都是非常好的,所以農作物的生長也是比較好的。

總結:

農作物的生長不是看是否是閏四月,而是看節氣,農民是靠天吃飯的,所以節氣對於農民來說至關重要,閏四月和其他年份一樣,不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雙春年則不一樣,雙春年屬於節氣,所以對農作物的生長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註定了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波及全球的疫情,讓每一個人都措手不及。學校、工廠以及人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2020年是一個「雙春年」,有兩個立春。正常年月,24節氣一輪更換完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年的更換,可2020年的立春,一個是2020年的正月十一日,另一個則是2019年的臘月二十二日。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2020年是雙春年,還是閏四月,有何講究呢?
    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雙春閏四月在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呢?首先,寶媽們可能最關心寶寶在今年出生命運如何?在傳統習俗中,長輩對良辰吉日的挑選極為重視,「雙」是大數,「逢雙見喜」,新人成婚喜愛「成雙成對」,而「春天」是萬物復甦、繁衍生息的季節,「雙春年」則成了喜上加喜、娶妻生子的大好年份。所以2020年雙春年出生的寶寶很好,而且2020年是金鼠年,這一年出生的寶寶是金鼠命。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年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卻因一場來勢洶洶疫情顯得格外蕭條。今年的運勢有點難。一開年,大家就在家裡蹲了三個月,使得生活、工作、經濟都受到了影響。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 農村老人常言:「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加上閏月,會是啥年景呢
    在民間有很多的俗語老話,都是關於年景的,這也很容易理解。沒有一個好的年景,如何來獲得好的收成?好的年景才能夠帶來風調雨順,不論是氣溫還是降水,都很利於莊稼的生長,這也的年景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年景,農村對於閏四月向來都是沒有什麼好印象,這也是根據過去閏四月的經驗積累而來,凡是出現閏四月的年份,幾乎無一例外,年景都是特別的差,今年不但是閏四月,而且還是雙春年,這樣的年份有什麼怕的呢?
  • 農村老話「閏四月兆荒年」,閏四月碰上庚子年,農民們為啥都怕?
    「閏四月兆荒年」2020年是庚子年,庚子年是個人們比較忌諱的年份,歷史上的庚子年似乎都不太平。同時,今年又是閏四月,農曆上有兩個四月,第一個是4月23日到5月22日,第二個是5月23日到6月20日,兩個四月。而且,今年也是雙春年。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是什麼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而2020庚子鼠年,在農曆節氣上有兩個立春節氣,正是叫做「雙春年」;同時也是公曆閏年加上農曆閏月的「雙閏年」,今年農曆閏四月,一般每隔八年或十一年會出現一次。雖然出現雙閏年閏四月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實際上老一輩都是不願出現閏四月的,甚至有一些地方有「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年荒」等的說法,那麼這些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一輩的說法是否有根據呢?「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兆年荒」的意思是如果出現閏四月,百姓要靠吃樹葉維持生計,閏四月往往預兆著荒年,農收的情況會比較差。
  • 今年是閏四月,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還在理嗎?看完有數了!
    今年比較特殊,既是十二生肖的頭一年鼠年,還是閏月雙春年,因為今年是閏四月,再加上今年會有兩個立春。由於今年有兩個立春,兩個四月,在人們眼裡今年好事成雙,適合結婚,但是在老一輩人們的眼中,今年兩個四月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農村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那麼為何在閏四月要吃樹葉呢?
  • 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雙春年遇上閏四月,是迷信還是科學
    進入2020年以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肺炎疫情,今年的天氣也特別異常,低溫、寒潮、大風、暴雨、冰雹,乾熱等極端天氣,都在影響著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的農業,如此一來更是雪上加霜。而農村老人常說閏四月兆荒年,有人說這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經驗,有人說那都是老皇曆了,憑著現在的科學技術,什麼災荒都不用怕。那麼老人所言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我們就來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做閏四月。我們簡單的說一下,閏四月就是在中國的農曆中有兩個四月,也就是古人總結了一個經驗,每當有閏四月的時候,便會是一個荒年年的兆頭。
  • 2020年的日曆很奇怪:雙春年和閏四月連續出現,有啥禁忌和講究?
    2020年的日曆上有些奇怪,因為在這一年的春天裡,有兩個立春節氣,另外,2020年還有一個閏月,這可是相對其他年份極其少見的事,農村對此也有一些較為特殊的講究。兩個立春節氣,在農村又被叫做雙春年。所以每3個農曆年後,就要閏一個月,這樣農曆和陽曆的「時差」就補上了,也就是每過3年,下一個年份就會有閏月,而這一年也被叫做閏年。二十四節氣,則是根據季節、氣候、物候對世間萬物的影響總結出來的,因為和現在公曆計算時間的方法一致,所以二十四節氣和公曆的日期幾乎吻合。
  • 「閏四月兆荒年」是真的嗎?農民對此感到擔心,看來情況不妙
    2020年是非常不好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並且各國都發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2020年的開端就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很多國家還因為鬧蝗災,而出現嚴重的饑荒,這對於人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我國的農民常說「閏四月兆荒年」,一般農民對天氣變化都是非常重視的,因為天氣的變化會對莊稼產生影響,嚴重的話就會造成顆粒無收的情況,因此農民對「閏四月兆荒年」的說法深信不疑,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 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這句老話有道理嗎?看完明白了
    今年時間還未過半,年份的好壞已然展現,對於庚子年閏四月,大家向來是沒有什麼好感,這樣的年份通常都不會有什麼好感,閏四月原本不稀奇。但今年卻是雙春年加上閏四月,這樣的年份一下子就稀罕起來。雙春年是一年之中會出現兩次立春節氣,今年第一次立春是在正月十一才遲遲出現,第二次的立春會在臘月的二十二來臨,雙春年加上閏四月,讓今年變得非常的特別。
  • 今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今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對農業有什麼影響?2020年是雙春年,也就是說在年初歲末有兩次立春的日子,這裡的2020年是指的農曆2020年並不是指的陽曆2020年農曆正月十一立春,到了年底臘月二十一立春,這也就出現了一年兩立春的現象。對於一年兩立春一般在這一年當中會出現閏農曆月份的狀況,比如2020年閏農曆4月,也就是說農曆4月有兩個月份,但對於陽曆年而言,是不會存在閏月的現象了。
  • 2020年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這其中有怎樣的深意?
    而今年2020年恰好是閏四月年,難道今年真是有災禍嗎?閏四月,吃樹葉實際上直到今天在我國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依然流傳著一些關於閏月年的俗語。也許大家都曾聽說過這句話「閏四月,吃樹葉」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2020年是雙閏雙春年,分別指什麼?農事有啥影響?老農告訴你
    我向他請教了2020年雙閏雙春年的事。他說到,農曆2020年是庚子猴年,今年會閏一個四月,所以今年農曆有13個月,也會分大月和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以今年農曆一年有384天,這麼長的時間給雙春創造了條件。雙閏是指閏年又閏月。我們知道,年一般分閏年和平年。
  • 今年閏四月,農村俗語「閏四月兆荒年」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節還沒到,全國就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深影響,工廠停工、學校停課、餐飲業全部停業,春節期間不能走親訪友,我們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我國的疫情還沒結束,先是印度出現蝗災,後是全球疫情大爆發。
  • 「閏月鞋,閏月穿」,2020年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2020年中不僅有兩個立春節氣,是雙春年,還會多出一個閏四月,那麼雙春年加閏四月有什麼講究呢?  1、不宜結婚因為傳統的中國思想「四」和「死」諧音,因此閏四月結婚意味著感情不合、容易分離等,但結婚挑日子只是一種討喜頭的說法,真正看婚姻合不合適的,還需男女雙方適合,不要過於迷信
  • 2020預言有災,閏四月的年份是不是災年
    老百姓說的:「論月加天」,指的就是陰曆年出現閏月的年份。為了協調陽曆與陰曆年的距離,防止陰曆年月與四季脫節,每陰曆2至3年置1閏,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就是一年十三個月。「閏四月,吃樹葉」,反映的是農耕時代人們在過去遇到閏四月時,災荒年比較多,如農作物受凍、病蟲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造成過欠收的現象。
  • 2020年是「雙春年」,到底什麼是「雙春年」?是好還是壞?
    2019年即將結束,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尾。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哪些說法?一、什麼是「雙春年」?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按正常月份的話,陰曆年中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的節氣更換中。但由於閏月的存在,則使下一年的立春節氣出現在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現「雙春年」。其實,這是中國現行以大年初一作為新年開端的習俗制度造成。
  • 「閏四月」來了,將有哪些影響?
    「閏四月」來了,將有哪些影響?  「閏四月」來了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解釋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