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體育」成必考 學校體育迎來「拐點」

2021-02-18 體育藍皮書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在全國範圍內提出「體育成為中考必考項目」的要求,根據《指導意見》,中考的錄取計分科目將由語文、數學、外語加上體育4個科目構成,其他科目均成為選考科目。

 

《指導意見》將體育上升到了與「語數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有積極意義,但在如何真正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培養運動習慣方面,學校體育仍面臨諸多挑戰。

 

「體育課」確定主科地位

 

從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出臺,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鍊,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23字方針,再到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的發布,近10年來,國家層面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青少年體質問題越發重視。

 

據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介紹,20多年來,體育已經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區市)成為中考必考科目,但仍有少數地方中考不考體育,《指導意見》是首次從全國範圍內作出了中考必考體育的要求,這也是學校體育日益受到重視的必然結果。

 

在「應試教育」地位較為穩固的中國教育體系下,從國家層面對體育成為中考必考項目提出要求,對於學校體育工作而言具有積極意義。北京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毛振明表示,「以前的中考,體育是跟著人家考,但現在成為語、數、外之外的第四個必考項目,其他科目選考。我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反應是高興,體育終於成為主科了,這樣家長就會非常重視。另外,這次改革和以前不同,原來很多地方都對中考體育有過不同的嘗試,不斷地取消、恢復、降分、升分等,還是一種實驗。但現在發出了一種信號,就是國家非常重視體育,雖然現在中考體育有不夠科學、不夠合理的情況存在,但國家仍然要重視體育。」

 

一說到體育考試,絕大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恨又怕。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體育考試都被認為會加重學生負擔,因此很容易引來質疑的聲音。而這次《指導意見》最值得關注的進步之處就是終於開始在考試科目上做了減法。「國家要求必須計入高中階段學校錄取分數的科目只剩下語、數、外和體育,其他科目都成了選考科目。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省(區市)只有語、數、外加體育4個科目計入中考錄取分數的科目,也是可以的。」王宗平表示,「當然,根據目前我們的研究,4個主科加兩個或3個選考科目的模式應該是未來全國各地方中考的主流模式。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給學生的學業負擔、考試負擔做減法,學校、家長、學生即便想重視體育,也是很難有真正的施展空間。」

 

「科學考試」才能解決現存弊端

 

「《指導意見》的出臺對於學校體育工作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理事、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陳帥向記者表示,「體育在中考中地位上升,但如何讓這種地位的上升與學校體育工作實現聯動、進而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和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我們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比如,究竟應該在體育考試中測試什麼?制訂怎樣的測試標準?如何以點帶面,讓學生參加足球、籃球等運動項目,但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學生只練一兩個考試的技術動作,而是真正能夠參與到足球、籃球等運動中去,這些都是目前中考體育與學校體育在聯動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名基層的中學體育老師,北京中學的王芳對此感觸深刻,她期盼《指導意見》未來在實施時能夠有效解決現在學校體育考試的一些弊端,「現在中考體育項目的考試不夠科學,比如籃球繞杆跑滿分了,不代表學生會打籃球、喜歡打籃球,結果通常是中考完了他一輩子都不再碰籃球。我和一些從其他學校轉來上初三的孩子聊天,他們以前的初中體育課都在一遍遍練習中考項目,那些都是他們覺得很枯燥的項目,由此甚至不喜歡體育,但他們看到我們的體育選修課後,又對很多項目感到很有興趣。所以義務教育階段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對體育的興趣,考試也要跟上這樣的形勢。」

 

毛振明也提出,《指導意見》在提升學校體育地位的同時,現存的一些問題也要有解決的辦法,「現在的體育考試以測試身體素質為主,但長跑不行真的就代表體育不好嗎?擅長遊泳的孩子怎麼辦?另外,技能測試項目更多從容易判斷、相對嚴謹的角度考慮,比如北京中考中的籃球和足球,測試內容是運球繞障礙物,但用這個標準就能代表學生的籃球、足球水平嗎?如果不強化科學性,後面的問題會很多。因此,在學校體育地位提升的信號發出後的短時間內,我們要對體育中考的可靠性、公正性、運動技能匹配性等方面好好研究,同時也要認識到體育考試有其特殊性,很難達到文化課考試所具備的科學性,只能做到相對合理、相對嚴謹。可以預見明年我們會非常忙碌。」

 

王宗平認為,「在體育中考未來的改革上,應當讓考體能與考技能相結合,多提供一些菜單讓學生自主選擇。」

 

王芳對此也有類似建議,「學生們有相對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選擇,評價系統較為單一的體育考試就容易成為限制,比如有孩子是北京市武術冠軍,有的孩子是朝陽區羽毛球比賽前幾名,這樣的孩子因為要訓練就沒有時間去練習籃球繞杆等中考項目,這就會影響他的成績,而體育課很大程度上也會偏重中考項目,體育課本可以具備的多元化空間只能被壓縮。」

 

「體育中考」內容應全面綜合評估

 

國家出臺政策確定體育成為中考的主科之一,這是學校體育工作轉變弱勢地位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但這項政策只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然進程,人們並不能過於看重體育考試的效果。

 

中國學校體育工作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已經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產生了深遠影響。2014年7月28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據教育部公布的調查數據,小學三年級至初中,只有29%的學校每周上滿3節體育課,近80%的學生每天達不到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有的學校,高中特別是高三基本全部停上體育課。」

 

這是在2014年,距離2007年中央下發「增強青少年體質」的「7號文件」已經過去7年,全國仍有超過70%的初中和小學無法開齊體育課,仍有80%的學生達不到每天鍛鍊一小時的標準。

 

以作為中考主科的方式提升體育的地位,仍是中國「應試教育」大背景下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無奈之舉,「即便《國家課程標準》規定體育課時佔小學初中總課時的11%,僅次於語文、數學,排第三位,但由於應試教育的大環境,體育課被減少、擠佔、借用的現象司空見慣。我們要像歐美一樣認可體育也是一種能力,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王宗平表示。

 

怎樣讓體育中考儘可能避免目前已經出現的弊端,最大可能發揮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積極影響,毛振明給出了四個建議:

 

一、考核一定要綜合評價,不能偏重學生的身體素質或是技能,只有身體素質加技能素質的全面考核才是最優選擇;

 

二、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平時的體育鍛鍊情況,做到平時加上集中考試相結合。但平時分由誰來評,這就牽涉到老師的誠信、校長壓力等問題,例如怎樣避免出現文化課成績好的學生沒怎麼堅持體育鍛鍊,但為了升學率也可能獲得高分的情況。如果今後能藉助大數據等網際網路技術,改進學校評測技術和手段,開發更多能記錄學生心率、熱量消耗等基礎數據的科學工具,甚至實現全國校園體育課程數據能互相查閱,這就能相對容易實現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結合的有效性。

 

三、必須注重體育教育中的其他方面,比如對體育的態度、進步度、測試過程中不能忽略學生先天條件差異等,需要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相結合。

 

四、當體育成為必考科目後,免體問題就要更加慎重。針對有殘疾、先天疾病的學生,這個分數的多少、偏重懲罰性還是保護性都會引發很多討論,懲罰性過多則有失公平、保護性過多就會出現為了免體而造假等問題。」

 

無論怎樣,此次《指導意見》的出臺都可視作中國學校體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事件——在獲得了一個可以推動未來發展的突破點之後,接下來就該解決學校體育工作存在的現有問題了。


相關焦點

  • 福建省中考體育必考遊泳,抽考項目更是多樣化,體育考試的初衷…
    2020年9月4日,福建省教育廳官網公布《福建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方案(試行)》。方案指出,從2021年開始,升學考試中,體育中考總分40分,其中,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佔4分,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佔36分。
  • 廣州中考體育必考項目由短跑變成了中長跑
    信息時報記者 郭柯堂 攝 12月4日,廣州市教育局頒布了《2013年廣州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體育考試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其中,必考項目由短跑變成了中長跑。對此,記者專門邀請《方案》的擬定者——廣州市體育教研員鍾衛東及越秀區體育教研員石多多對這一新政進行解讀。鍾衛東表示,從目前徵求意見稿的反饋來看,實施方案在細節上可能會有所調整,但主要內容不會有大的變化。
  • 121體育解讀體育成中考主科,能否有效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科目確定考試分值或等級要求,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鍊。這意味著體育與語文、數學、英語共同成為中考必考科目,體育成績也將納入錄取計分總分數。
  • 800米/1000米必考!2021年佛山中考體育方案公布
    2021年佛山中考體育方案剛剛公布:2021年4月12日開考,800米跑(女)和1000米跑(男)必考,選考項目「12選1」。日前,佛山市教育局發布《佛山市教育局關於做好2021年我市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對我市2021年中考體育考試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 廣東中考體育要考,必考項目調整為選考!
    自從4月1日公布2020高考延期至7月7日-8日,高考時間推遲確定推遲一個月之後,這時候初三學生和家長對中考的時間尤為關注,尤其是遲遲未公布的中考體育考試時間。比如:四川省教育廳發布通知:結合我省疫情防控形勢,經研究,決定2020年繼續開展中考體育考試。廣東也發出了將繼續展開中考體育考試的通知。2020廣東中考體測有調整廣東在今日發出通知,確定了廣東2020年中考體育工作安排。
  • 2021年起遊泳將納入東莞中考體育必考項目選項
    2021年起遊泳將納入東莞中考體育必考項目選項 2019-10-22(2019年修訂)》後年正式實施  遊泳納入中考體育必考選項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直建攝影報導)2021年起,遊泳將納入東莞中考體育必考項目選項。
  • 中考體育「動起來」
    一時間,有關體育中考的話題引起熱議,為此,記者採訪了教育部門、學校老師、家長和考生。   技能測試分為必考、抽考、抽選考三類  記者從漳州市教育局獲悉,2021年開始,參加中考的初三年學生,需要認真對待體育考試,因為體育考試成績要計入中考總分,即中考總成績為文考總分加體育40分共800分。
  • 體育分值將提高?明年體育中考怎麼考?杭州市教育考試院最新回復
    今天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體育總局 教育部關於印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記者看到,通知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啟動體育素養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
  • 明年東莞中考體育,必考遊泳!你會遊了嗎?
    依照本實施方案進行考試考試成績按60%計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分遊泳納入中考體育考試現場考試包括體能素質考試、必考項目考試和選考項目考試。其中,體能素質主要考查學生的動力性力量素質。必考項目必考項目主要考查學生持續運動的能力。
  • 廣州中考時間出爐!體育必考項目變選考!英語聽說考試改為三天!
    中考體育統一考試時間 6月13日起 廣州市今年中考體育考試統一考試時間從6月13日開始,6月底前完成;緩考時間為7月18日至19日。 考試項目安排:將統一測試項目中的必考項目(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100米遊泳)調整為選考項目,將原定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構成學生選考項目庫,學生在選考項目庫中選擇兩個參加考試。選擇遊泳項目的考生,可以另外再多選一個項目作為備考項。
  • 中考體育大變革,2021起絕大部分省份體育中考分值會增加!
    新增考試項目: 遊泳200米成為必考項目之一 取消中考體考面試: 2021年起,考生因參加各級各類運動競賽獲獎的免試全面取消。
  • 培優達人|2020年各省中考體育通知匯總,河北中考體育會如何安排?
    其中,體育考試框架及分值不變,仍由日常考核和統一測試兩部分組成,總分為30分(日常考核滿分15分,由學校按往年要求完成;統一測試2020年因疫情暫停,相應成績按滿分15分計入學生中考總分)。四、有關要求各市要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指導學校認真做好學生居家和學校體育鍛鍊的銜接,科學、安全開展體育課教學和學校體育活動,降低體育考試過程中的運動傷害風險。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中考體育組織實施和考試期間應急處置預案。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
    3.體育必考和選考科目也發生了變化 體育考試仍然採用「1+1」方式,即1個必考科目加1個選考科目(必考科目與選考科目不能重複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所佔的比重各為50%。
  • 江西省2021年中考體育分值定了!這些考生可申請體育免考
    江西省2021年中考體育分值定了!1月5日,江西省教育廳發布《關於認真做好2021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江西省2021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分值維持60分。體育考試以60分計入中考總分凡報考江西省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五年制高職的應屆、往屆初中畢業生,均須參加2021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具體時間由各地自行安排。
  • 中考體育分值上調 「全民體育」或成熱潮
    上海一所知名初中的體育教師王華(化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未來要接受考驗的,是學校裡的體育教師,「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讓學生上課心率達到120-140的,也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適應未來可能的新考核」。不以分數論英雄消滅「三無」體育課上海市建平西校校長趙之浩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體育中考最關鍵的問題不應拘泥在「佔多少分」上,而是要關注青少年運動習慣的培養以及學校的重視程度上。趙之浩從事了20多年初中教學工作,一個重要的感受是——上海越來越重視體育課。
  • 2021-2023體育中考變動不小,體育滿分好難
    2019年-2020年,廣州中考改革進入過渡期,從2021年起,廣州中考新政策開始實施。其中受到最直接影響的便是現初二,初一以及今年小升初的學生。 對於中考新政具體內容的解讀,之後會在【中考掃盲】專欄為大家詳細分析。今天就先來聊聊中考體育。
  • 多地中考體育將大幅提分,高考強基計劃考體育,你還敢小看體育嗎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進行介紹,單就體育教育來說:會議強調我國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鍊,且為了保障體育教育的順利進行,我國平均每年增加體育專職教師2萬人,2021年,多地中考將大幅度增加體育分數,而且「體育進高考」也在推行中—
  • 明年福建體育中考要加考筆試
    明年體育中考將加考筆試,即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筆試佔4分,為必考項目,由省裡統一命題;另外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佔36 分。也就是說,明年體育中考總分將增加到40分,比今年的30分多了10分。 更重要的是,選考項開始改由各設區市教育局隨機抽選,不再由學生自己決定。 昨天,省教育廳公布《福建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與健康考試實施方案(試行)》。
  • 2022成都新中考政策!生物新增考實驗操作,體育必考加選考
    2022成都新中考生物新增考實驗操作,體育必考加選考,總分710分!你們這一屆,也就是2022中考,要實行「新中考」了!生物新增考實驗操作,體育與健康從50分變60分...新中考改革五個優化一是改革優化考試制度,減輕學生備考負擔。初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音樂、美術和地方課程,但新增學考科目不納入升學計分,由學校組織實施,成績合格即可。
  • 2020山西大同中考體育總分值增加至60分
    2020年大同市中考體育考試有新變化,必考項目中長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分值由原來的20分增加到30分,其他兩個選考項目分值不變,總分由50分增至60分。   據了解,2020年全市中考體育考試項目不變,仍為1個必考項目和兩個選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