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使用軌道交通出行已經佔據了大部分交通運輸時間,但是還是有些區域沒有覆蓋軌道交通或者是正在建設中,所以人們出行還是依靠公交車,換乘站也是人們出行的一種選擇,也帶給了公交運輸一種機遇,只要是換乘站點的公交運輸線,客流量都會大大的提升。
6月29日,軌道金渝站新開3601線,覆蓋金童路周邊奧園、融創等大型居住社區,同時換乘距離由原來的720米縮短至20米,極大方便了市民。
同時,自重慶交通開投樞紐集團的稱,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新建的102個軌道和地面公交換乘站建成,近70%換乘站只需步行50米。
為方便市民乘坐軌道換乘公交,我市規劃新建和改造118個軌道和地面公交換乘站。該項目去年12月啟動建設,目前已經完成了102個。其中公交線路覆蓋77個站點,涉及線路169條。17個站點正完善線路審批手續等,計劃7月初開行公交線路;剩餘8個站點待周邊市政道路建設完成實施公交線路覆蓋。
從已建成的102個軌道和公交換乘站來看,公交軌道換乘距離小於50米的軌道站點佔69%,距離在100米範圍內的佔85%。如軌道龍頭寺公園站,以前從軌道站出來換乘公交,需到天宮大道或者新溉路站換乘公交,步行距離約400米。新公交站建成後,實現了軌道公交「零距離」換乘。
這些換乘點建成後,也將帶「火」了附近公交線路。從已投運的軌道和公交換乘站停靠的公交線來看,日均客流達到了3.68萬人次,相比改造前日客流增加了1.27萬人次,客流增幅達到53%。
同時,全新改造建設的軌道和地面公交換乘站,增加了更多人性化服務設施。江北城軌道和地面公交換乘站增設了LED電子站牌,龍頭寺公園換乘站加蓋了遮雨棚,還加長了候車座椅,讓更多乘客可以在站內坐著等車。
今後,我市還將建風雨連廊軌道和公交換乘站,即在新建和改造的軌道公交一體化換乘站的基礎服務功能上,通過增設步行風雨長廊,讓乘客換乘公交不再日曬雨淋。
四大階段推進公交換乘軌道站點的建成:
第一階段(2020年三季度前完成):全力推進風雨連廊建設,全力提升城市公共運輸吸引力和一體化品牌形象。目前海棠溪、海峽路、動步公園、彈子石4個公交軌道換乘站點風雨連廊示範點已完成設計,正開展招標工作,將於7月中旬啟動建設,計劃三季度完成。
第二階段(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全力推進今年新開通軌道站與公交停靠站的一體化換乘工作。今年計劃新開通軌道站涉及換乘公交站39個,其換乘設施將全部同步建成投用。
第三階段(2021年6月底前完成):加快推進銅元局、工貿、蔡家等16個公交首末站規劃、設計、建設工作,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力爭年底前開工6~7個。
第四階段(長期堅持):為增加軌道步行可達性,在第四輪建設規劃項目勘察設計階段,對9條線路115座車站進行詳細梳理,使公交站點儘可能靠近軌道出入口,方便乘客換乘,屆時將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用,實現無縫換乘,全面打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城市交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