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了,這個流量當道的娛樂圈,配不起張國榮

2020-12-22 新周刊

成功不會驟然降,連張國榮都熬了十年八年。我們願意記得那個刻苦樂觀而有回報的黃金年代,那時風和日麗,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在默默向上遊。

————————

最近,「時代」很忙。紀梵希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霍金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李敖死了,一個時代結束了;李嘉誠退休了,一個時代結束了……這個時代的「告別」往往如此,效應只有72小時

時間的力量摧枯拉朽,熱點過後,只剩朋友圈裡數量龐大但不無簡陋的情緒符號(諸如千篇一律的R.I.P和紅蠟燭),而情緒本身早已銷聲匿跡。

眾多大人物被瞬間遺忘,獨獨有一人,讓健忘的我們和健忘的時代持久紀念——15年了,張國榮,可能是第一個真正讓我們學會告別的巨星。

《阿飛正傳》裡面有一句對白:「要記得的,始終都會記得。」在哥哥離開的5479個日子裡面,我逐漸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請你想起他。

張國榮與風和日麗的香港地

————————

每年4月,很多人紀念他、回顧他、分析他、消費他、神化他,張國榮作為「殘酷四月」最精妙的註腳,無處不在。

然而,一時的感傷情調可能是媚俗,而長達十五年的念念不忘則值得深思。當我們懷念張國榮的時候,到底在懷念什麼

愛聽張國榮的,首先應該是香港的六零後和七零後。他們土生土長,視香港為家,在成長中大量接觸西方及日本流行文化。他們與上一代香港人一樣拼搏,又在生活品味上有不同的追求。

1980年代,高度繁榮的香港,人們需要新的偶像。

那是上世紀80年代,香港走向富裕。在許冠傑率先完成了流行音樂本土化革命之後,英文歌已是強弩之末;而日本偶像明星潮流帶來的新衝擊,又使粵語歌曲亟待從草根生活的內容提升到另一層次……新的時代精神,正在等待一個新時代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

首先他不能老氣,全城熱播電視劇主題曲的時代已經過去,羅文、徐小鳳、鄭少秋都是上一代人的口味;因而,他應該帶點反叛,和過去那種西裝骨骨的審美有所不同;最好,他洋氣得來又有親切感,能夠配合香港青年愈發講究的生活品味,畢竟西方歌手太過遙遠,西城秀樹又已經老了;當然啦,他還要夠帥

陳百強、張國榮與鍾保羅,那時候的「小生」長這樣。

潮流所趨,張國榮作為第一代偶像明星誕生了。他的魅力,不僅體現在歌唱上,而是涉及電影、電視劇、音樂特輯、廣告等多個演藝領域複合而成的立體形象。

恰恰,這就是新一代香港青年尋覓已久的品味認同:可以前衛性感、青春不羈,柔情蜜意起來也能電死人不償命;一笑是乾淨通透的陽光,如畫眉目輕蹙又似憂鬱少年;他輕佻反叛,卻真摯深情;他騷到入骨,卻將這種個人美學演繹得大膽直率、激情高格……

這是風和日麗的香港地孕育出來的現代美。他就是他,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1977年,張國榮參加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舉辦的亞洲業餘歌手大賽,以《American Pie》一曲獲香港區亞軍而正式出道。

那時煙花特別多,為何我們獨愛張國榮?

————————

群星璀璨的香港,張國榮並非當時的獨領風騷者。那時煙花特別多,為何獨愛張國榮?

1989年,張國榮到黃霑、倪匡、蔡瀾主持的深夜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做客,說起自己入行之後經歷的「三大慘」。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張國榮初初入行。彼時還是西裝骨骨的蔡楓華時代,而個性前衛的張國榮經常穿背心牛仔褲就上臺唱歌,因此形象並不討好。

有一次在沙田表演,他戴著海軍帽上臺唱歌,沒有掌聲只有噓聲,他瀟灑地把帽子飛向觀眾,很快,有人把帽子扔回臺上。是為「第一慘」

1983年電影《鼓手》,張國榮演一名「默默向上遊」的鼓手。

幾年之後,這個英俊青年終於有了自己的歌,並且推出了《風繼續吹》,初次領略「頗紅」的滋味。但是,這首歌機緣未到,沒有在當年的「勁歌金曲」中奪獎。所有的樂壇頒獎典禮,歌手都會在一周前得知結果,未得獎的,一般都不會出席。

但他明知自己沒獎,仍然到場。黃霑說得好,Leslie這人,有體育精神。當時,羅文預計自己應該得兩首金曲,結果只有一首,因此有些不開心。

張國榮在旁邊看著,心裡滿是委屈地哭了:為什麼有獎拿要不開心呢?我那麼想拿,卻沒有。是為「第二慘」

張國榮與譚詠麟。

後來,《Monica》終於將他帶到了天王巨星的地位,他在紅館做了12場個人演唱會,逐漸與譚詠麟平分秋色。那年,譚詠麟拿三首金曲加最佳男歌手,張國榮拿一首金曲,同時《有誰共鳴》獲頒年度金曲金獎。

然而,他正要上臺表演《有誰共鳴》的時候,臺下一片噓聲。這是張國榮印象深刻的「第三慘」

張國榮心想:我永遠是用盡全力在唱好的歌給你們聽,我張國榮站出來就是舞臺的保證,你們居然噓我

1984年,收錄於唱片《Leslie》中的主打歌《Monica》一曲發行,從此紅透全香港。

這時,離他出道已經八年,這個圈子他早已看透。眼前是兩條路:要麼是粗口回敬,然後不幹;要麼是忍了這事,我來日方長。顯然,張國榮選擇了後者。

張國榮尚且如此。

曾經,香港人有句口頭禪:連張國榮都要捱十年八年。當他唱著《默默向上遊》的時候,臺下的觀眾為何特別有共鳴?因為,那是刻苦樂觀的時代,眉目如畫、得天獨厚如他,成功也不會驟然降臨。

那些年,沒有多少莫名其妙的一夜爆紅,不像現在

1986年,大紅大紫的張國榮,穿著紅色西裝,「濃情」開唱。

從偶像到實力,張國榮有驚人的自覺

————————

馬家輝說,不同年齡層的香港人對張國榮的懷念追記,其實有很不一樣的意義。

張國榮的同代人,是真正和他一起成長的一代人,一起見證香港的輝煌歲月,他們愛他的美和閃耀,也與他共同挫折,共同努力。

張國榮走了,仿佛連同他們的時代也結束了

那麼,年輕一代對張國榮的懷念,難道就只有隔代的矯情和跟風的媚俗嗎?非也。如果張國榮的同代人傷懷的是他們的傳奇結束了,那麼80後和90後則傷感於自己的時代沒有傳奇

沒有演員能跳這樣的舞了。

2005年以後,全民皆偶像。一方面,草根崛起不再是遙遠的夢想;另一方面,成為偶像好像變得輕而易舉。後來的日子嘛,大家都知道,屬於小鮮肉,現在只有流量明星,沒有演藝傳奇

在演藝實力稀缺的時代,我們更加想念張國榮。見過真正的巨星,如今的小花小草又如何入眼?

從偶像派到實力派的轉型,沒有人具備張國榮那樣的驚人自覺。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張國榮宣告退出樂壇,讓自己進入冷靜期。之後,我們看到一個更加多元、更加具有深度的他。

1989年,張國榮在告別演唱會上泣不成聲。

在《阿飛正傳》和《霸王別姬》裡,張國榮是有藝術家氣質的實力派演員。為了程蝶衣這個角色,他在北京學了大半年的京劇,讓自己全身心浸入角色。換了現在的小鮮肉,替身伺候,拍完摳圖,幾個禮拜殺青,學毛線京劇?

復出樂壇之後,他無意於重複過往的偶像路數,選擇了一個有更多主動權的創作環境,在音樂製作中投入巨大心血,展現自己獨特的美學追求。

從來沒有偶像明星,這般認真地做到了。流量當道的現在,更難再有。因此,去年微博上出現一張張國榮一邊抽菸一邊學習京劇手勢和走步的動圖,很多人盯著看幾十遍都看不夠。

張國榮拍攝《霸王別姬》時的花絮。

想念哥哥的15個瞬間

————————

1、1982年,《烈火青春》裡面的張國榮叛逆不羈,一雙眉眼,令人過目不忘。

2、1986年,《英雄本色》。張國榮扮演的阿傑充滿正義感,全亞洲都為戲裡兄弟情滿腔熱血。

3、1988年,《胭脂扣》中那個痴情而懦弱的富家子弟十二少,經他刻畫入木三分,令人恨不起來。張國榮欣賞李碧華,喜歡她寫的東西夠騷,夠醉生夢死。

十二少。

4、1989年,張國榮告別樂壇演唱會現場,《想你》。他穿著白襯衫,一開始就發動眼神誘惑,中間解開一顆顆紐扣,然後隨著昔士風的間奏扭動胯部……如此迷人,多麼想你。

5、1990年,《阿飛正傳》,張國榮和墨鏡王互相成就。「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

6、1992年,《92家有喜事》,港產賀歲片招牌。高志森把昔日戀人張國榮和毛舜筠重新拉在一起拍戲,兩人非常默契。張國榮演活了騷浪賤的常騷,他可以書生,可以浪子,也可以搞笑。

不開心的時候,看看《92家有喜事》。

7、1993年,《霸王別姬》,李碧華和陳凱歌都希望他演程蝶衣,結果,他不負眾望。在演藝追求上,他就是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

8、1993年,《東成西就》。為了補回拍攝《東邪西毒》超出的預算,劉鎮偉以原班人馬用27天拍了這部搞笑賀歲片。裡面有很多即興的橋段,那是香港電影最淋漓盡致的放肆時刻。

9、1994年,《東邪西毒》,張國榮演出了最具哲學家氣質的歐陽鋒。

歐陽鋒。

10、1997年,跨越97演唱會現場,他將《月亮代表我的心》獻給生命中的摯愛,溫柔而深情。

11、1997年,《春光乍洩》。張國榮和梁朝偉飾演一對同性戀人,我們記得布宜諾斯艾利斯那個伊瓜蘇大瀑布的超長鏡頭,以及何寶榮那句:不如我們從頭再來。

12、2000年,熱情演唱會現場,《我》。他盤發,光腳,穿著浴袍,對孤獨和誤解無所畏懼,唱著「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熱情演唱會。

13、2003年4月,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四大天王同臺清唱《當年情》緬懷張國榮。他的離去,對香港流行文化打擊嚴重。

14、2012年3月1日,「浮想聯翩張國榮演唱會」現場。黃耀明演唱《這麼遠那麼近》,哥哥的旁白響起時,特別想念他。

15、2013年3月31日,「繼續寵愛·十年·音樂會」現場,梁朝偉隔空對話張國榮:十年沒見,我想今晚所有人和我一樣,都好想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我們?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作者 | 馮柒 排版 | 張家明

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張國榮逝世十五年,英國利茲大學門口粉絲冒雨為偶像獻花,太催淚
    今年四月一日,是一代傳奇巨星哥哥張國榮離開十五周年的日子。全球各地區的粉絲在這一天,悼念緬懷共同的偶像。憑藉歌唱比賽亞軍出道的張國榮,出生於香港一個富足家庭,父親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大王,曾經擔任香港張氏宗親會以及鐘聲冬泳團團長。
  • 張國榮逝世十五年,香港文華再現花海,而這個花牌或只有榮迷能懂
    2018年4月1日,哥哥張國榮逝世十五周年。時光飛逝,萬物皆變,唯愛永恆,在哥哥張國榮一生劃上句號的地方,香港東方文華酒店,哥哥粉絲將一如既往的獻上鮮花,紀念心中獨一無二的偶像。因為愛他,所以思念,因為思念,所以有心。
  • 娛樂圈「大佬」們外號由來:張國榮的最親切,洪金寶外號讓人無語
    娛樂圈「大佬」們外號由來:張國榮的最親切,洪金寶外號讓人無語!在娛樂圈有著很多的明星他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外號,有些是粉絲們起的暱稱,有的是圈內人為他們起的「尊稱」,在娛樂圈有很多人的外號甚至比他的本名的知名度還大。
  • 流量當道、顏值至上,「偶像養成」養成了什麼?
    然而,在繁榮娛樂產業、形成「進口替代」的同時,流量當道、顏值至上的「養成模式」,「一切以愛豆利益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和圈層文化,也給粉絲經濟投下了陰影。(編者注:「愛豆」即英文「idol」——偶像的音譯。)
  • 放棄牛津轉入娛樂圈,與張國榮情似兄妹,巔峰時卻為何息影從醫?
    在接到名校的錄取書時,柏安妮做了至關重要的決定:進軍娛樂圈。正是這個決定使她不得不放棄牛津大學的offer,轉而回到香港就近完成學業。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港大生物系就憑著柏安妮牛津大學的錄取書直接免試錄取了柏安妮。高智商的柏安妮在涉足娛樂圈前,還擁有「冰後」的美稱,原來柏安妮有一大特長就是滑冰,曾經還拿到了香港花式滑冰的桂冠。
  • 實拍:哥哥張國榮去世十五周年,香港文華酒店旁粉絲排隊獻花紀念
    這一天是哥哥去世十五周年的忌日,那個曾經的演戲天才、歌唱巨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世界天翻地覆,社會迅速發展,唯獨哥哥的音容笑貌始終不便,將最美好的年華永遠的留在了人們心中,同時代的人都漸漸老去,而他永遠年輕。他離開了這個世界,卻會一直活在很多人的心中。
  • 撞臉張國榮?這個公交車司機火了 網友:沒見過這麼像的
    撞臉張國榮?這個公交車司機火了 網友:沒見過這麼像的本文由胖猴娛樂天地獨家發布,別忘了幫小姐姐點關注哦!要說娛樂圈的傳奇人物,不少人會想到張國榮。張國榮在他短暫的一生之中,曾經帶給人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雖說已經去世很多年,但是張國榮的粉絲依舊忘不了他。張國榮生於1956年,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音樂人。1983年,張國榮以一首《風繼續吹》走紅。1993年和張豐毅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更是在國內外獲獎無數。雖然張國榮不是什麼高大威猛的男人,但是他175cm的身高也徵服了很多愛他的粉絲。
  • 1981年,張國榮和宿命中的兩個白衣少年在中環相遇
    31993年,陳百強因逐漸性腦衰竭去世。42003年的愚人節,46歲的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一躍而下,和這個世界做了最後的告別。 1981年,一個遙遠又陌生的節點。 那個時代的香港樂壇,如果也有流量概念的話,那他就是當之無愧的頂級流量。 只不過他不只是因為顏,業務水平也確實能打,剛出道就已經有了《眼淚為你流》這樣的十大金曲作品。
  • 在娛樂圈打拼26年,46歲生日卻冷冷清清,張國榮當年就猜到了!
    那段時候他遇到了很多問題,媒體的報導,輿論的壓力,儘管他不怎麼在意,但心裡還是有點不好受的,幸運的是,他在拍攝《金玉滿堂》的時候遇到了他的知己張國榮,張國榮教會他如果聽不懂別人說話
  • 2020年華語娛樂圈內,人氣增長最快的男星非他莫屬,不服來辯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2020年各大影院遲遲無法正常開業,很多大型活動也無法正常舉行,而受此影響,時至今日,2020年華語娛樂圈竟然沒有一位新晉流量明星誕生。我們都知道,自從以鹿晗、吳亦凡、張藝興、黃子韜為代表的「歸國四子」取代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為代表的「四大天王」之後,華語娛樂圈的重心便由香港轉向了大陸,也正是在鹿晗等人的帶領下,華語娛樂圈颳起了一股追捧流量明星的熱潮。
  • 張國榮欲借錢給吳宇森、張國榮表哥潘宗光兩次提名諾貝爾化學獎等
    一個人與其他人的故事構成了這個人的一生。一,張國榮在拍攝《英雄本色》時欲借錢給吳宇森。1986年吳宇森執導《英雄本色》主演是狄龍、張國榮、周潤發。二,張國榮的表哥潘宗光,1940年出生於香港,廣東番禺人,化學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前校長,佛教徒。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 唐鶴德:痴戀張國榮37年從未變,61歲仍未婚無兒無女
    其中像娛樂圈當中這樣更容易受到大家關注的地方,也有了同性之間公開在一起的情侶,舞蹈大師楊麗萍的徒弟就與一個女孩子相戀,並且舉行了婚禮,而她的家人對此也表示了支持與祝福。曾經在娛樂圈中有一對非常出名的同性戀人,一直讓人意難平,那就是張國榮和唐鶴德。
  • 張國榮的最後一通電話,打給了這個女人
    過了一會兒,張國榮打來電話:淑芬,你到文華東方酒店門口接我一下。陳淑芬趕到酒店時,聽到東西摔到地上的一聲巨響。她再打張國榮的電話沒通,心裡咯噔一下。 張國榮跳樓了。 她哆嗦地撥打唐先生的電話,通知這個消息,然後通知保安,保護張國榮的遺體不被媒體照相。
  • 張國榮的「美麗人生」:影視音樂雙棲的傳奇
    作者 / 圈圈丸4月1日這天,香港的東方影業重新上映了張國榮的《白髮魔女傳》4K修復版,一周後的4月8日,張國榮的《夜半歌聲》4K修復版也將接踵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時間上映總是讓人傷感,畢竟4月1日同樣也是張國榮的忌日。
  • 溫拿五虎登臺湖南衛視跨年晚會,張國榮尚在該有多好!
    對於即將來臨的跨年晚會還是有很多驚喜的,特別是湖南衛視,在湖南衛視的官宣名單中不僅有王一博、吳亦凡、TFboys等這樣頂級的流量明星,還有樂壇的老前輩韓紅、郭富城以及「溫拿五虎」,而「溫拿五虎」真的很讓老粉絲暖心!
  • 他是張國榮最愛的男人,為張國榮守愛15年,卻只能與骨灰為伴!
    唐鶴德是別人眼中永遠處事得體的唐生,也是被貼上了張國榮最愛標籤的男人。在那個同志愛還不怎麼被人接受的年代,儒雅的他,處事極其細緻周到,更傾佩他在壓力下一如既往的支持。唐先生應是張國榮一生最重要的伴侶,自相識之後,唐先生令張國榮開心......張國榮則享受唐先生的勞動成果,張國榮要什麼,唐先生都想盡辦法幫他完成心願。唐生和哥哥的感情,很多細節我們外人不得而知。
  • 2017年4月1日張國榮逝世14周年 張國榮圖片、經典歌詞
    自從2003年之後,每一年的這一天都會出現這句煽情的話—— 自從你走了以後,四月一日再也不是愚人節。這個你,不用我說,你一定知道是誰了吧?是的,是哥哥張國榮。  再過1天,一年一度的各種紀念活動將會鋪天蓋地而來。對於哥哥,讚美的話太多,一千個榮迷心中有一千個張國榮。
  • 張國榮一生唯一愛的一個男人,18年的刻骨銘心,看完讓人心疼
    14年過去了,喜歡他的人一直就是喜歡他,人們對於他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多,人們越是了解他,就越是佩服他和惋惜他,如果他還沒從高樓墜落,今年才61歲。他就是張國榮,是一個香港娛樂圈時代性的人物,也是亞洲時代性的人物。
  • 為了追張國榮,將自己追成國際巨星,被稱為張國榮最「牛」女粉絲
    不過說到香港娛樂圈最有影響力的偶像一定是張國榮,在那個時代很多人深陷張國榮的魅力不能自拔。張國榮究竟有多火,相信很多人通過每年大家對「哥哥」的緬懷就能有所體會。事實上娛樂圈有很多人都曾經受到張國榮的提攜,劉嘉玲等人如今提起他也曾多次落淚。可能這就是張國榮老師作為偶像的魅力,不僅國內很多人為他瘋狂,遠在韓國也有一個女孩因為喜歡進入娛樂圈。
  • 4月1號是愚人節,也是哥哥張國榮離開我們的第17年
    即使是娛樂圈裡的人,也有很多藝人會在每天4月1日的早晨,上傳一條信息來紀念他。下述圖片提到的問題,訪問人數超過一千萬。那就會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在哥哥離開後,還會被人銘記?對於這個問題,有網友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解釋:今天沒有誰能在BGM裡戰勝我,也沒有人能在今天的熱搜榜超過哥哥。2020年4月1號是哥哥張國榮逝世的17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