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為什麼對人體很重要?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不吃主食,認為可有可無,這或許是因為她們不知道主食的重要性,主食對健康的貢獻有哪些。 在中國營養學會推出的居民膳食寶塔中,日常食物被分為5層,其中主食類佔據最底層,攝入量最大。在居民膳食寶塔中,主食是「地基」,對膳食平衡起著決定行作用。這不僅是因為主食自身的營養特點,還因為只有保證膳食中有足夠多的主食,才能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性食物,避免熱量過剩和脂肪過多。因此,減肥的人也需要吃主食。
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以穀類為主,成年人每天應攝入穀類食物250-400克。
保持吃適量主食這一優良傳統,不但有助於身體健康,還有利於環境保護。穀類、雜豆類和薯類都來自植物,產自土地,資源豐富,能耗較低。
中國傳統醫學更強調「五穀為養」,主食攝入不足,容易導致氣血虧虛、腎氣不足、帶來易疲勞、脫髮等困擾。吃主食,可獲得哪些營養?預防哪些疾病?
每天三餐吃主食,吃主食可以獲得哪些營養?
主食花樣很多,主要給我們提供了碳水化合物,當然還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其他營養素,這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玉米、蕎麥、高粱米這些粗糧中都含有相當豐富的膳食纖維。麩皮更是「纖維冠軍」,100克裡邊就有超過30克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植物。
膳食纖維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清潔消化壁,增強消化功能,同時可稀釋和加速移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保護脆弱的消化道,預防結腸癌,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此外,人體需要的B族維生素、很多也來源於主食。穀類中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維生素E,少量的脂肪和礦物質,不過在經過精加工後,這些營養素會損失70-90%,而粗糧營養價值會留得更多。
所以,熊苗營養師建議您每餐要吃主食,而且粗細搭配。不僅僅是白米飯,或者在外應酬也記得吃主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