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 攻克多孔材料世界難題

2020-12-16 金羊網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李映偉教授(左三)團隊 記者 湯銘明 攝

首次以第一單位在《科學》主刊發表論文;新材料將首先在石化煉油和生物製藥領域發揮作用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通訊員王雲昀報導:中國科學家攻克了一項多孔材料領域的世界級難題——人類歷史上首次「製造」出了孔徑大、排布有序的多孔單晶體結構。1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這項研究論文:《有序大孔——微孔金屬有機骨架單晶》。

該項目由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李映偉教授團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陳邦林教授、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韓宇教授和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Rafael Luque教授合作。這是華南理工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科學》主刊上發表論文。

什麼是「多孔材料」?李映偉介紹,現實生活中的多孔材料並不陌生,比如珊瑚礁、海綿、紅酒軟木塞以及石化中使用的煉油劑等。但是在這個領域,有一個一直未被攻克的難題——如何讓「孔」大而整齊,同時材料本身為單晶體結構。「以前,科學界一般只能做到兩點,要麼大而整齊,要麼大而單晶。」

同時實現這三個條件有什麼好處?李映偉解釋:如果孔徑大,就可以讓大分子結構進入孔道裡;孔道整齊,則可以節省分子擴散的距離,而如果是單晶體,則結構上更為穩定,不易坍塌。

為攻克這一難題,華南理工大學的沈葵副研究員(論文的第一作者)和李映偉(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精心設計,首次提出了一種三維有序模板法和雙溶劑法結合的合成策略。在合成過程中,他們創新使用甲醇-氨水作為雙溶劑,終於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夠做到大/微孔、有序的單晶體材料。為實現這一目標,團隊付出了三年的不懈努力。

沈葵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研製出的單晶體是一個十四面體結構,由六個正方形和八個三角形構成,同時有序大孔在單晶內定向排列,從而使得有序大孔、有序微孔以及規整單晶結構有機地統一在一種多孔材料中;並且,簡單地通過改變晶化調節,就可以控制單晶的尺寸和單晶內大孔的直徑。

沈葵還說,他們在篩選了很多溶劑過程中發現,氨水雖然可以快速地誘導前驅體形成有序、大孔的效果,但得到的材料是多晶獨石結構;而甲醇雖然可以誘導形成單晶體,但是卻是個實心體,所以他們就嘗試將兩者結合起來使用,最終收穫了成功。

李映偉說,這一成果的問世,首先會在兩個應用領域大顯身手:一是催化,二是生物醫藥。他舉例,在石化煉油過程中,這種材料可以容納長鏈分子,催化效率會非常好;而用這種材料製作藥物膠囊,則可以在其內表面容納更多的藥物大分子,同時又可以實現緩慢釋放,更好地實現藥效的持續性。

編輯:鄔嘉宏

相關焦點

  • 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
    華南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在軟物質本體中首次發現Z相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程正迪院士、黃明俊特聘研究員團隊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化學》(Nature Chemistry)上發表。該成果披露,中國科學家首次在軟物質本體中發現Z相,與A15相、C15相共同組成了構建其餘27種「F-K相」的三種基本相結構。
  • 華南理工大學餘龍:帶領團隊首創全澱粉可生物降解包...
    本文原標題:《華南理工大學餘龍:帶領團隊首創全澱粉可生物降解包裝材料|創新英雄》糖果「塑料盒」可以降解,五彩繽紛的快遞「泡沫塑料」可以吃進口中,藥物膠囊有了成本低且安全無害的替代品……專注於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餘龍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製並產業化了全澱粉可生物降解材料,在業界獲得
  • 比較華南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
    華南理工大學國家級科研平臺華南理工大學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文科國家級平臺、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9個廣東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69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7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天然產物發酵製造團隊科研助理...
    因工作需要,按照公開招聘、全面考核、擇優錄用的原則,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天然產物發酵製造團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合同制科研助理1名,具體事項如下:一、崗位職責1.協助科研項目的執行;2.協助實驗室實驗的開展;3.協助實驗室設備的簡單維護;4.熟悉儀器設備的性能和操作規程,做好使用和維護記錄;二、任職要求
  • 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團隊: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領域曹鏞、黃飛、吳宏濱共同入選,他們都來自同一個團隊——「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教師團隊」。團隊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助推著國家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和超越,力爭推動該領域產品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智造」……  團隊建設:搭平臺傳幫帶 引育並舉  1997年,曹鏞到廣州進行學術交流,華南理工大學劉煥彬校長邀請他前來主持創立一個高分子光電材料及器件方面的實驗室,填補廣東在此領域的空白。
  • 華南理工大學虛席以待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人員招聘啟事華南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大學之一,是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管、經、文、法、醫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重要支柱型學院之一,擁有一批有較強實力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其中包括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4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ESI全球排名進入前1%中的前11.9%(2015年9月),學科整體水平位於國內前列。
  • 2019廣東省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學院肖波濤團隊招聘博士後公告
    華南理工大學是廣東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各類設備平臺近億元,如磁鑷、螢光共聚焦顯微鏡、膜片鉗、質譜等。肖波濤博士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完成,與中美多所院校和企業開展了合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連續資助。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導、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入選華南理工大學第一批「興華學者人才計劃」。
  • 2019北京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人員招聘公告
    華南理工大學是我國高等學校最早從事計算機科研與教學的單位之一,1958年開始計算機科學研究工作,1960年設立計算機專業, 1981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2001年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6年計算機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且位次不斷上升,2018年排名百分位已進入36.9%。
  • 攻克世界公認難題!提前預警滑坡!成都這個"無人機專業"還亮相央視!
    作為一流學科&34;建設高校,成都理工大學目前已基本實現了地學類專業無人機使用的全覆蓋。據調查,全國涉及地學類專業的主要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普遍開展了無人機作業,在地質勘探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利用地質災害識別&34;體系,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在2017、2018年,僅在甘肅省永靖鎮黑方臺就3次成功提前預警滑坡,創新地突破了黃土滑坡預警難題——這正是國家&34;項目子課題 &34;需要集中攻克的重點難題之一。
  • 這支攻克世界級科學難題中國科研團隊 平均年齡27
    剛剛過去的11月,42歲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潘巍峻迎來其科研生涯的「高光」時刻——帶領研究團隊歷時6年,破解了一個公認的世界級科學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揭秘新生造血幹細胞在活動物體內的歸巢全過程,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
  •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師赴華南理工等高校調研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蘭州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師赴華南理工等高校調研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建設高校調研  3月19日至26日,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師張定軍、馬應霞副教授分別赴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和深圳大學進行專業建設調研
  • 華南理工大學超級學霸:發表多篇SCI論文,被譽為「競賽收割機」
    卓浩,男,華南理工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獲批2017年和2019年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重點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優秀結題、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本科畢業設計。此外,獲2018年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廣東省第十四屆「挑戰杯」 一等獎、廣東省第六屆材料創新大賽總決賽二等獎、無機非金屬材料分賽區一等獎。
  • 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董福成表示,技術的突破得益於第四屆「智匯德州」人才創新創業周活動,與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副院長趙本波團隊相識,並於2020年初達成合作意向,攻克這一「卡脖子」難題。而這種改變,僅是中北大學德州研究生分院成立後,在提高企業效益方面的一個縮影。
  • 華南理工大學
    1952年,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正式組建,由當時的中山大學工學院、華南聯合大學理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方面的系科、廣東工業專科學校4院校為基礎,會同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武漢交通學院(後併入武漢大學)、武昌中華大學(現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等六個院校中與工科相關的專業組建而成,匯集了當時中南地區所有最為優秀的工科院系,奠定了華南理工大學深厚的工學學基礎。
  • 華南理工大學在新加坡籤署「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合作協議
    華南理工大學在新加坡籤署「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合作協議 2015-11-07 19:18:16華南理工大學提供 攝   中新網廣州11月7日電 (許青青)記者7日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中新廣州知識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建立的「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見證下,7日在新加坡總統府籤署合作協議。
  •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化學A》3D多孔碳質材料構造高容量電池負極
    LIB的陽極材料是石墨材料,儘管它們的循環穩定性優越,但速率能力和理論比容量較差。由於Na的儲量豐富、成本低,SIB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是滿足大型電子存儲需求的最有希望的替代方案。因此,理想電壓、低成本、優異比容量和理想倍率性能的新型LIB / SIB陽極材料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 華南理工大學陳廣學教授團隊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了2019年度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證書和獎牌,華南理工大學陳廣學教授團隊的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印製高度的防偽二維碼的印製方法及裝置(專利號ZL201610013450.3)」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 東莞中子科學中心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
    東莞中子科學中心與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籤訂協議 2017-06-21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專訪:​揭秘廣東創新中的「華南...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專訪:​揭秘廣東創新中的「華南理工密碼」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華軒 林桂炎  2020-01-20 改革開放以來,很多華工校友為「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有望解決化工業巨耗難題!
    近期,其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中提到,張杰鵬團隊設計合成的一例基於氫鍵連接的多孔分子晶體,在混合組份的吸附分離測試中,表現出了接近理想的丁烷 / 異丁烷分子篩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