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選城市也很重要

2020-09-05 大北京都市圈

​歡迎關注!給你有價值的信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填報高考志願階段,只是因為疫情,2020年推遲了一個月。家長和考生的焦慮,作為過來人,我也感同身受。

疫情爆發以來,歷經半年多的網上學習,並沒有耽誤優秀學子們大放光彩。當看到700分以上的考生那麼多時,我甚至懷疑今年的試題是不是太簡單了。找了幾套試題一看,我發現自己能答的只有選擇題了,並決定全部選C。

言歸正傳,首先祝賀這一屆多災多難的學子,當你們歷經人生滄桑回首當年時,這終究是你們值得一生回味的庚子年。

我們今天聊聊填報志願的問題,供廣大家長和考生填報志願時參考。

填報志願,看似是一個填空題,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選擇題,學校、專業、城市,它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年輕人未來的一生。

而對於選學校和專業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再贅述,我們聊聊城市。

作為一個本科畢業近10年的不老不少的師兄來看。大學四年絕對是人生中最燦爛、最自由、最輕鬆的時光。而大學所在的城市,也自然成為最熟悉的第二家鄉。因而,這裡很可能就是第一份工作的所在城市。

就我自己而言,高中畢業十幾年以後,高中同班同學大致分布在幾個地方,北京上海深圳廣州一線城市有1/3強,老家省會有不到1/3,老家地級市也有不到1/3,其他同學散落在全國各地。其中,回省城或老家的同學,多是因為家族在當地有一定政商資源積累。在一線城市就業的同學,多數原來就在當地讀大學,在應聘成本(主要是交通)、實習、校友內部推薦等方面,有明顯的優勢。

以上是我自己的情況,我們看看全國範圍內的調研情況。

我們先回到10年前,某研究機構對2009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境況抽樣跟蹤調查,抽樣達到50萬人,回收問卷24.5萬份,有效問卷22萬份,完成《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

報告將就業區域分為:

a) 泛東北區域經濟體: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

b) 泛渤海灣區域經濟體:包括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內蒙古、山西;

c) 陝甘寧青區域經濟體: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

d) 中原區域經濟體:包括河南、湖北、湖南;

e) 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包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

f) 泛珠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

g) 西南區域經濟體: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

h) 西部生態經濟區:包括西藏、新疆。

從就業率分布可以看出,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包括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該區域2009屆大學畢業生總體就業率88.7%最高;泛東北區域經濟體,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畢業半年後就業率79.5%最低。這個和各區域的經濟整體形勢有直接關係,大東北的沒落到了2020年更加明顯。建議選擇東北高校的考生和家長要謹慎。兩大三角洲,長江和珠江三角洲的就業形勢到現在一直很優秀,建議家長積極考慮。

上圖為2009屆畢業生實際就業城市類型分布,不太好分析,我們結合《2019 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來看(下圖)。

從2009屆到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於直轄市的比例明顯下降,就業於副省級城市的比例有所上升。而較大比例的畢業生選擇在地級城市及以下地區就業。

「北上廣深」 就業比例持續下降,「新一線」 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在 「北上廣深」 就業的比例從 2014 屆的 25% 下降到了 2018 屆的 21%,而在 「新一線」 城市就業的比例從 2014 屆的 22% 上升到了 2018 屆的 26%。另外,剛畢業時在 「北上廣深」 就業的畢業生中,三年內離開的比例明顯上升,從 2011 屆的 18% 上升到了 2015 屆的 24%。

在 「新一線」 城市就業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畢業生佔比從 2014 屆的 27.9% 上升到了 2018 屆的 37.3%。在主要的 「新一線」 城市中,在杭州就業的本科畢業生中外省籍佔比(60%)最高,其次為天津(58%),均超過一線城市中的廣州(45%)。

我們再來看看BOSS直聘研究院於2019年12月發布的《2019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

從就業崗位需求來看,在全國面向2019年應屆生的崗位中,新一線城市的需求佔比首次超過一線城市。杭州、成都、武漢、西安四市對應屆生的需求量佔到15個新一線城市總需求的46%。

從畢業生就業意願來看,2019年新一線城市吸引了37.5%的應屆生,超出一線城市15個百分點,而首選一線城市的應屆生比例首次跌破30%。

再來看本地就業畢業生的留存情況。留存率為期望在本地就業的大學生佔本地高校總畢業生的比例。其中深圳、上海、成都位列高留存率三甲。而寧波、瀋陽、南京、天津僅有一半畢業生在當地就業。

總的來說,新一線城市處於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對新的創新經濟接受度比一線城市要高,而且政府人才引進力度大,就業前景優於其他城市。另外,城市群協同發展是中國城鎮化建設的主流方向,城市群能提供比較多的就業機會。建議多關注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高校

要是覺得有價值,歡迎關注、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怎麼填?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
    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們即將開始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時優先考慮選專業還是學校,同學們看法不一,還有同學表示上大學的城市更重要,你覺得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呢?01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填報志願是第一步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省相繼傳來喜訊。隨之而來的就是填報志願環節。在分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呢?
  • 高考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答案是...
    最近大部分高考生的志願填報已經落下帷幕,選擇去哪裡,填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應該是那幾天他們還有家長最頭疼的事。:選擇城市非常重要!選城市!選城市!選城市!@米兔兔:必須去大城市,經歷發達的城市,我閨蜜那年高考成績中等,去了廣東那邊讀大學,現在在一·家外企工作,工資一個月差不多兩萬,我選的一個小城市,工資不高不低的,現在真是太羨慕她了「學校派」@路無歸
  • 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重要還是選院校重要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要高考了,相信參加今年高考的同學們一定都在緊張地備考。俗話說得好,考得好不如志願報得好!在全力以赴高考的同時,志願填報也是重中之重。下面是一些有關填報志願的乾貨總結,希望能夠對家長和孩子有一定的幫助。
  • 填報高考志願,選專業還是選城市?
    1.先選專業,這點很重要。但遺憾的是,很多人不會選專業。當然這情有可原,大多數考生只是埋頭做題,並不了解大學裡的專業設置、個人和專業的匹配度。4. 專業選定了,查專業排行榜,諮詢業內人士,看看在自己的分數範圍內,哪些學校的這個專業實力比較強。注意,是看專業實力,不是看學校實力、名氣。5. 到 985 高校的腰部以下(不含腰部)專業,不如去 211 高校的頭部專業。
  • 為什麼對普通人來說,高考志願選城市並沒那麼重要
    每年會有大量考生在選擇志願上糾結不已,「我不想去某某城市,不喜歡某某專業,還瞧不上某某學校」,然後真誠地問到,你看我這個分數該怎麼報才好? 每當遇到這種問題,我難免有些無奈,能滿足高考考生一切要求的選擇著實有限,並不是每個對各個條件都不願將就的同學,都有資格去讀清華新雅書院或者北大元培實驗班。
  • 填寫高考志願:是選城市還是選大學?城市或許比選大學更重要
    新一年的高考結束,很多學子的高中生活也就此結束。他們開始苦惱於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寫,畢竟,選擇一個好的大學是何其重要的。在大學生選擇大學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城市,這個城市的資源是否強,是否有利於自己的發展,自己畢業後能否在城市解決就業,這些都是一個選擇大學的時候要考慮的問題。
  • 高考志願怎麼填?從就業角度分析,學校、專業、城市誰重要
    世界500強程式設計師,分享職場身邊事,堅持原創輸出,關注我,助你快速成長,早日升職加薪~對於高三畢業生來說,高考已經結束將近半個月,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真的結束,高考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上大學,填報志願也是上大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之一。
  • 高考報志願,選學校還是專業?選學校還是城市?選文科還是理科?
    在高考志願填報時的諸多問題中,是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挑專業可謂老生常談,一直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選學校還是選城市——高考志願填報要搞清楚系列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給學校教育所帶來的短暫混亂,隨著學校教育秩序的逐步恢復,推遲至7月份的2020年的高考腳步越來越近,關於考生個人的高考志願填報也應該提上「議事日程」。
  • 5分鐘了解2018高考志願填報技巧,選城市比選學校更重要!
    不到半年,我被廈門小吃養胖了整整10斤而青島的基友則痛苦而又委屈的告訴我飲食不慣讓他連吃半年泡麵,瘦了10斤作為一名吃貨過來人,我可以很認真的索高考志願填報,與其說是城市GDP的博弈其實更是一場城市美食的PK吃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未來4年的幸福感今天各城市的點點們就要向你們安利一把自己的城市的美食,推薦這些城市給你們讓廣大考生重啟高考志願選擇的正確姿勢
  • 關於高考志願填報:學校,專業,城市哪個更重要?
    目前各省市高考分數已經陸陸續續公布,無論滿意與否,對於已成定局的結果都要欣然接受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今年的高考志願填寫時間非常的短今日金矢留學小編關於填志願給大家提供一些建議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哦你挺過疫情,趟過洪水,躲過地震的才進入的考場,並不是你12年寒窗苦讀的重點,眾所周知,三分考,七分報,
  • 高考填報志願專業重要還是院校重要?
    2020年的高考總算落下帷幕,各省考生的高考分數也陸續公布,很多學生家長都在糾結高考志願的填報,其中一個繞不過的問題就是選專業還是選院校呢?今天四月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問題。「七分考,三分報」這是很多人對高考的一個看法,考生們十餘年的寒窗苦讀也可能由於志願沒有填報好,與理想院校失之交臂。可是上了好學校,專業不喜歡、就業前景不理想怎麼辦?
  • 選對城市究竟有多重要,劉強東高考688分:我只報了兩個城市
    我們在進行志願填報時,選擇城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很多的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報考時,僅僅只注重於學校和專業的選擇,而忽視了城市對考生的影響。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豪賭,最終選擇的是潛力股還是垃圾股,全看你的見識、謀略、運氣。
  • 孩子上大學,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城市重要?
    世界為村,不分界邦以鏡頭記錄當地人文生活隨著高考放榜,接著就是填寫志願。而學校和城市哪個更重要?這幾乎是每一年高考之後,爭論不休的話題。選擇,是一時的人生。作為過來人,我們清楚知道,我們的很多人其實是在不懂得選什麼專業的時候,茫然地選擇專業。我覺得,大部分人在填志願選專業的時候,是迷茫的,都是在上了大學之後,才慢慢喜歡上自己的專業,或者被迫喜歡上自己專業的。所以說,專業,其實遠沒我們想的那麼重要。這純粹只是個人建議,也只是針對大部分考生,並不是絕對的。你的人生,你做主。
  • 高考志願填報,名牌學校,所在城市,熱門專業,究竟哪個更重要?
    在7月9日安徽歙縣語文數學的補考正式結束的那一刻,2020年的高考就正式落下了帷幕。此時此刻,擺在全國1188萬考生面前最重要的一件事,莫過於高考志願填報了。對於高考志願填報,有一個知名前輩認為,城市是首選因素,在讀大學的四年時間中,學生可以去尋找和抓住一切可能的正當機會,讓自己能夠留到這個城市中。所學專業如果對我國的高等教育選拔考試有所了解,你會發現,我國的高考,對於優秀學生的選拔,基本是以成績為準繩的。
  • 高考填志願,專業還是興趣?學校還是城市?你會怎麼選?
    每年填報大學志願的關鍵時刻,考生們總會面對現狀猶豫不決,過來人回憶當年唏噓不已。是選學校還是選城市?如果非得排序,城市更重要一點點~當時選擇成都,主要是因為這裡美女多、美食多、房價便宜(僅限當年)……@球球(四川人,在青島讀大學)我當年填志願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就是城市
  • 高考填報志願,城市、學校和專業,你認為哪個更重要?
    很多學生,簡直是拿命在高考。不容易!!二路遙說過:人的一生中,關鍵的就那麼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而高考之後,報志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幾步之一,提筆落字之際,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的一生。特別是對我們這種「小鎮做題家」,依靠中學時代題海戰術,考入了211、985名校,正確地報志願,說多重要,就有多重要!畢竟,大學的「大」字,可以理解為,大學最核心的作用,是幫你打開一個更「大」的世界,提高你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
  • 高考志願城市我為什麼不推薦深圳
    高考填志願,專業不太重要,學校也太不重要,那什麼重要?城市最重要! 下文包括了一個有排名順序的高考志願城市排行榜。 理由很簡單,選志願,一定是城市優先論,具體說就是,填報志願時,在專業、學校以及學校所在城市這三個選項裡,首選城市,次選學校,最後選專業。 剛恢復高考那十來年,情況正好相反,專業是首選,但後來專業之於就業找工作越來越不具有唯一性和限定性,學醫的出來做傳媒、學歷史的跑去做投行之類的情況比比皆是,已成常態。
  • 2020高考志願填報:沒選對城市,讀了10大賺錢專業也容易悲劇
    高考報志願,比選10大熱門賺錢專業更重要的是:選喜歡的城市,選喜歡的城市,選喜歡的城市!親身經歷告訴你為什麼:選喜歡的城市,這個因素看起來非常雞肋,但是作為一個在3個城市上過大學的過來人,我必須鄭重地說:我覺得從普通人的角度,對一個城市的感情,對大學這幾年的影響非常大。
  • 高考填志願選專業:興趣重要還是特長重要?
    #距離今年高考僅剩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除了在衝刺階段儘可能地提升成績,另一個關注點就是填報志願和專業選擇等問題。雖然填志願時沒選好專業,將來也有轉專業或者工作後轉職的機會,但是需要付出比較大的成本。尤其是如果開始專業沒選好或者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沒興趣,畢業時勉強擇業或選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就業將處於比較劣勢的地位。不如趁高考填志願選專業的機會一步到位,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等成本都小得多。
  • 高考志願填報,為什麼選專業比較重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了談填報高考志願時,面對越好的大學,選擇學校比選擇專業可能更重要。具體為什麼呢,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但專業沒那麼重要嗎?那當然不是。如果你有足夠的分數,儘量還是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選擇喜歡的專業,會讓孩子們在大學這個相對高中學習較寬鬆的環境下,更願意去主動學習,會對未來職業規劃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