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填報大學志願的關鍵時刻,考生們總會面對現狀猶豫不決,過來人回憶當年唏噓不已。
是選學校還是選城市?
到底是選自己喜歡的專業,還是讀更有發展前景的學科?
很多人,他們也曾站在同樣的十字路口,有人堅定不移為熱愛一直走到了現在,有人懷疑自己現在流的淚,就是當年選專業時腦子進的水。
或許這些「過來人」的回答,可以給現在迷茫或是曾經後悔的你,一些小小的幫助和慰藉。
01、「北大考古?沒前景,別讀!」
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高考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她說自己想選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
網友們卻在評論區裡操碎了心:「考古太冷門了!賺不到錢的!」
到底是選專業該看興趣還是前景,網友們這麼說——
@二白(針灸推拿專業,新媒體運營)
當然是興趣更重要啊!
因為當年在父母考慮了專業前景的建議之下,我學了針灸……沒錯,就是你想的那種……
大學幾年都十分打腦殼(此為重慶話,意思是「頭疼,讓人費解」)——主要還是沒想到自己居然暈針!
現在的我覺得,「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和「為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努力」,我選擇前者。
@雅茹(電子商務專業,電商運營)
當年填報志願的時候,在長輩建議下報了會計專業,結果沒想到被調劑到了電子商務。
一開始完全不知道是幹啥的,學了之後慢慢產生了興趣,現在從事的也是跟專業完全對口的職業。
所以還是多聽聽父母老師的建議吧,你現在不喜歡,萬一學了之後突然愛上了呢?
@winky(生物專業,公務員)
個人覺得啊:家裡有礦,興趣重要;家裡沒礦,專業前景重要。
因為感興趣,我當年第一專業選生物,現在腸子悔青……
@羊羊羊(新聞傳媒專業,文案)
我當年想選考古學來著,因為分數不夠,退而求其次選的新聞。雖然現在做的工作也是自己喜歡的,但是還是覺得有點遺憾的。
仍然想著以後有機會,能重新考歷史類的專業。
02、「我選了美女多的城市讀大學」
在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主角之一的王漫妮出生在小城,為了嚮往的大城市的生活,大學和工作都在上海拼命努力。
有人因為憧憬選擇了大都市,有人因為壓力逃離著北上廣。
除了對專業和學校的排名,高校的所在地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此,很多人認為——
@小和尚(蘭州人,現居成都)
城市還是學校啊?其實我都看重。如果非得排序,城市更重要一點點~
當時選擇成都,主要是因為這裡美女多、美食多、房價便宜(僅限當年)……
@球球(四川人,在青島讀大學)
我當年填志願的時候,優先考慮的就是城市。
和我高考分數差不多的同學選了學校,於是他去了211,而我在這個美麗海濱城市的普通大學,度過了平凡的四年……
@ye(天津人,北漂)
好學校一般都在大城市啊,如果分數足夠的話,這個問題不難選擇。
結合自身來說,家人其實不想我離家太遠的,所以也沒有去更心儀、但是更遠的南方的學校讀書。
@靜靜(重慶人在成都)
城市更重要。大學除了要學習,也要在這個城市生活至少4年,所以能適應,生活得開心也很重要。
我當年填志願除了對學校和專業很有興趣,還因為父母能接受最遠的城市就是成都。綜合了一下就下決定了。
@丸子(山西人,最後還是從喜歡的北京逃走了)
高考的時候因為心裡對北京很嚮往,而且畢業之後就業機會很多,所以跟家人商量想去北京,但是爸媽都不太放心,反而是我自己心很大堅決報了北京的學校。
步入社會後才發現,北京的網際網路企業多如牛毛,而且壓力真的灰常大:每天被擠成沙丁魚罐頭的地鐵、超過3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加班到凌晨3點的工作日……於是我逃走了。
但現在的我想說的是:每一個選擇都是最好的,只不過很多選擇要在體驗了之後,才知道到底適不適合自己,而這也是成長的一部分吧,走過一些人生的彎路才能找到正道嘛。
03、「既然做了決定,就絕不後悔」
無論大家填報了什麼專業,只要認真對待、堅持和學習,未來就一定不會差。
「未來會怎樣呢?」
現在的你,曾經的我們,面對選擇都有過滿懷的憧憬。
大學沒有那麼容易,每個專業有它的脾氣,過來人掏心窩的話,只是建議,更重要的是正在做決定的你,是選擇之後,如何面對,如何真正的長大成人
加油啊!年輕人們!